CN208647113U -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7113U
CN208647113U CN201821191932.9U CN201821191932U CN208647113U CN 208647113 U CN208647113 U CN 208647113U CN 201821191932 U CN201821191932 U CN 201821191932U CN 208647113 U CN208647113 U CN 208647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ship
ship body
horizontally hinged
telescop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19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旭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919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7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7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71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它包括船只本体、两根分别设置在船只本体左右两侧且一端水平铰接于船只本体的支撑臂、两套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的设有浮力体的浮力装置、两个一端分别水平铰接于船只本体左右两侧而另一端水平铰接于支撑臂的中间部位的第一动力伸缩缸;船只本体、支撑臂和第一动力伸缩缸在水平方向构成力学三角形。当船只突然遇到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时,设在船只本体两侧的支撑臂通过第一动力伸缩缸推动向外张开,而设在支撑臂外端的浮力装置由于受到水体的向上浮力作用,利用支撑臂通过杠杆的原理增大扭矩对抗船只本体受到风浪影响而侧摆的扭矩,从而平衡稳定船只本体。

Description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因风浪引起翻船沉没时有发生。如近来中国、韩国、印尼等国,客轮翻船沉没,造成人员伤亡非常惨烈,让人揪心疼痛。最近在2018年7月5日发生在泰国普吉的翻船事故,造成四十余人遇难,另有几十名中国游客处于失踪状态,让很多国人为之揪心。究其原因,一有游船的船主安全意识淡蒲,忽示当地政府已多次发布的风浪预警,顶风出海;二是由于游船没有抗侧翻机构,对抗风浪能力弱,刚好碰上强风浪天气造成无以挽回的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对于很多小渔船或者观光船来说,由于其体积较小,抗风浪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因风浪而造成船只侧翻,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以提高船只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它包括船只本体、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船只本体左右两侧且一端水平铰接于所述船只本体的支撑臂、两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本体左右两侧而另一端水平铰接于所述支撑臂的中间部位的第一动力伸缩缸;所述船只本体、支撑臂和第一动力伸缩缸在水平方向构成力学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设有一端与支撑臂的中间部位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船只本体水平铰接的斜臂,所述支撑臂与斜臂可相对于船只本体同轴水平转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采用伸缩臂。
优选地,所述浮力装置包括正中间水平铰接于所述支撑臂的外端且与支撑臂构成“T”字形的副支臂,一套所述浮力装置的浮力体有两个,分别设在所述副支臂的两端,所述支撑臂上设有一端与支撑臂水平铰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副支臂水平铰接的第二动力伸缩缸,所述支撑臂、副支臂和第二动力伸缩缸构成力学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浮力体为可充气气囊。
优选地,还包括与可充气气囊连接的气泵。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所述船只本体、支撑臂、浮力装置、第一动力伸缩缸,当船只突然遇到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时,设在船只本体两侧的支撑臂通过第一动力伸缩缸推动向外张开,而设在支撑臂外端的浮力装置由于受到水体的向上浮力作用,利用支撑臂通过杠杆的原理增大扭矩对抗船只本体受到风浪影响而侧摆的扭矩,从而平衡稳定船只本体;当天气转好时,就可以通过第一动力伸缩缸将支撑臂连同浮力装置收缩靠近船只本体。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它包括船只本体1、两根分别设置在船只本体1左右两侧且一端水平铰接于船只本体1的支撑臂2、两套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臂2的另一端的设有浮力体302的浮力装置3、两个一端分别水平铰接于船只本体1左右两侧而另一端水平铰接于支撑臂2的中间部位的第一动力伸缩缸4;船只本体1、支撑臂2和第一动力伸缩缸4在水平方向构成力学三角形。当船只正常行驶时,支撑臂2连同浮力装置3折叠收缩于船只本体1的两侧;当船只突然遇到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时,设在船只本体1两侧的支撑臂2通过第一动力伸缩缸4推动向外张开,而设在支撑臂2外端的浮力装置3由于受到水体的向上浮力作用,利用支撑臂2通过杠杆的原理增大扭矩对抗船只本体1受到风浪影响而侧摆的扭矩,从而平衡船只本体1的稳定;当天气转好时,就可以通过第一动力伸缩缸4将支撑臂2连同浮力装置3收缩靠近船只本体1。
进一步地,支撑臂2设有一端与支撑臂2的中间部位连接而另一端与船只本体1水平铰接的斜臂5,支撑臂2与斜臂5可相对于船只本体1同轴水平转动。斜臂5、支撑臂2和船只本体1相互连接在竖直方向构成力学三角形,另外再加上第一动力伸缩缸4的固定连接,使得斜臂5、支撑臂2和第一动力伸缩缸4相对于船只本体1构成三角支架,从而使支撑臂2牢靠地伸展固定于船只本体1上,对抗浮力装置3传来的强大扭矩。
进一步地,支撑臂2采用伸缩臂。伸缩臂可以延长支撑臂2的臂展,采用相同大小的浮力体302时可以产生更大的扭矩。
进一步地,浮力装置3包括正中间水平铰接于支撑臂2的外端且与支撑臂2构成“T”字形的副支臂301,一套浮力装置3的浮力体302有两个,分别设在副支臂301的两端,支撑臂2上设有一端与支撑臂2水平铰接而另一端与副支臂301水平铰接的第二动力伸缩缸303,支撑臂2、副支臂301和第二动力伸缩缸303构成力学三角形。一套浮力装置3的浮力体302有两个,分别设在副支臂301的两端,一方面增大了单套浮力装置3的浮力,另一方面使得本实施例的船只本体1左右两侧共有4个浮力体,且4个浮力体连同船只本体1的两端的相对位置处于正六角形布置,使得船只本体1处在最佳的力学平衡状态,增大了对抗风浪的能力。
进一步地,浮力体302为可充气气囊。船只在没有遇到大风浪时,可充气气囊未充气,并收缩于船只本体1的两侧,不会影响船只本体1的航行速度;当遇到恶劣天气时,可充气气囊被充气膨胀增大浮力体302的体积,并被支撑臂2向外张开,稳定船只本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可充气气囊连接的气泵。气泵可对可充气气囊充气放气,从而使可充气气囊反复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只本体、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船只本体左右两侧且一端水平铰接于所述船只本体的支撑臂、两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设有浮力体的浮力装置、两个一端分别水平铰接于所述船只本体左右两侧而另一端水平铰接于所述支撑臂的中间部位的第一动力伸缩缸;所述船只本体、支撑臂和第一动力伸缩缸在水平方向构成力学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设有一端与支撑臂的中间部位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船只本体水平铰接的斜臂,所述支撑臂与斜臂可相对于船只本体同轴水平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采用伸缩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装置包括正中间水平铰接于所述支撑臂的外端且与支撑臂构成“T”字形的副支臂,一套所述浮力装置的浮力体有两个,分别设在所述副支臂的两端,所述支撑臂上设有一端与支撑臂水平铰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副支臂水平铰接的第二动力伸缩缸,所述支撑臂、副支臂和第二动力伸缩缸构成力学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体为可充气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可充气气囊连接的气泵。
CN201821191932.9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7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1932.9U CN20864711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1932.9U CN20864711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7113U true CN208647113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193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711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7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667A (zh) * 2019-11-27 2020-02-07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于渔船的防侧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306672A (zh) * 2021-05-12 2021-08-2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运航道安全管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667A (zh) * 2019-11-27 2020-02-07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于渔船的防侧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306672A (zh) * 2021-05-12 2021-08-2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运航道安全管理装置
CN113306672B (zh) * 2021-05-12 2022-08-16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运航道安全管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6110U (zh) 船舶防倾覆装置
CN208647113U (zh) 一种船只防侧翻机构
CN103702898B (zh) 用于海上救援的充气式可漂浮救生筏
CN204871459U (zh) 折叠式三体游艇
CN207141343U (zh) 一种水中救援机器人
CN205916303U (zh) 船舶防倾覆系统
CN113463574B (zh) 一种海上桥墩防撞装置
CN218055558U (zh) 一种游艇用船头防撞保护机构
CN210284548U (zh)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CN208789901U (zh) 一种带有助浮结构的运输装置
CN204056260U (zh) 一种海上救生载具
CN202279220U (zh) 一种折叠式海难逃生装置
CN107914842A (zh) 一种能够防侧翻的救生船舶
CN204056266U (zh) 可变换的游泳圈
CN111204424B (zh) 一种便于稳定的安全救生船
CN211810144U (zh) 海洋应急救生装置
CN202429325U (zh) 一种便携折叠小型人力划船
CN206187278U (zh) 一种折叠船
CN111017157A (zh)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CN202982422U (zh) 一种便携式水陆两用担架
CN207670633U (zh)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CN207595222U (zh) 一种电动充气救生圈
CN2557420Y (zh) 一种游泳救生器
CN2554086Y (zh) 伸缩浮桥式海上观光游览船
CN211543836U (zh)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