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0633U -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0633U
CN207670633U CN201721526517.XU CN201721526517U CN207670633U CN 207670633 U CN207670633 U CN 207670633U CN 201721526517 U CN201721526517 U CN 201721526517U CN 207670633 U CN207670633 U CN 207670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emergency device
inflation
support body
type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65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中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 Sumei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Tefei Sky Aero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Tefei Sky Aero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Tefei Sky Aero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265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0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0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0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应急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包括充气式的承托体、动力装置、电池舱,所述的承托体充气后内部形成空腔,承托体的空腔内设置电池舱,电池舱上设置用于安装位于承托体外部的动力装置的连接件,所述动力装置上设置用于与连接件对接的连接轴。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生装置结构简单,质量轻,占用空间小,运行阻力小,功耗低。

Description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水上应急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应对海上事故,在船上使用得最多的应急救生装置为救生衣或救生圈,采用救生衣或救生圈只能自救,在遇险人员水性不佳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救生人员没有轻便快捷的设备可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的援助;而对于较窄水域如江、河、湖上的溺水事故,可用摩托艇作为应急救生装置,但摩托艇体积较大,工作时功耗大,运输携带不够轻便;此外,还可采用动力型的冲浪设备作为应急救生装置,现有的动力型冲浪设备,一般整体由硬质材料制成,即使做成对接组合式的,也因质量较重,占用空间大而导致携带不便,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推出了可充气折叠式的冲浪设备,由硬质动力舱和软质的充气舱组成,充气舱放气后可折叠,但现有的充气舱与动力舱是对接组合式,动力舱设置成硬质材质,动力装置位于动力舱内,整体质量较重,增加功耗;另外,软质的充气舱与硬质动力舱连接处非平滑连接,会增加运行阻力,在承受大冲击力的水况下,出现硬质动力舱与充气舱分离或连接处错位的情况,影响设备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质量重,占用空间大,电机功耗大,运行阻力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包括充气式的承托体、动力装置、电池舱,所述的承托体充气后内部形成空腔,承托体的空腔内设置电池舱,电池舱上设置用于安装位于承托体外部的动力装置的连接件,所述动力装置上设置用于与连接件对接的连接轴。
所述的承托体为一体成型式,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上板体和下板体的两端及侧面均通过曲面连接,在下板体开设与连接件匹配的通孔,连接件通过通孔伸出承托体外部,下板体的通孔与连接件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可以采用粘接或设置密封圈的方式。
所述电池舱设置连接件的表面与下板体的内壁粘接。
所述的动力装置括电机、电调、泵喷,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与泵喷连接,电机的端部与泵喷的端部间隔设置,泵喷的壳体与电机的壳体端部通过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杆体连接;电机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设置电调,电调外设置与电机外壳连接的整流罩,在下板体朝泵喷的一端设置水翼。
所述的整流罩上开设两个以上的通水孔,在应急救生装置运行过程中,水通过通水孔进行更新,从而实现对电调及电机的冷却。
所述的电调通过与电机端部的连接或与整流罩内壁的连接实现固定。
所述的连接轴安装于电机上,与电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连接轴与连接件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承托体整体采用塑料和尼龙配制的可充气的材料,质量轻,可大大减轻承托体自重;由于承托体的质量轻,可选用更小功率的电机进行驱动,不仅节省功耗,还能进一步减轻应急救生装置的整体重量;由于动力装置设置成外置式的,避免了设置占用空间大的动力舱的麻烦,使承托体可设置成一体式的,简化了设备的结构,而且承托体设置成一体式的,相比于对接组合式的承托体,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运行阻力大大减小,适用于水冲击力更大的环境;承托体放气后整体可围着电池舱折叠,大大减小了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存储和运输;将动力装置设置成外置式的,避免了设置冷却系统的麻烦,简化动力装置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应急救生装置仰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应急救生装置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应急救生装置承托体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应急救生装置承托体内腔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舱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装置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舱,11-连接件,2-动力装置,21-电机,22-电调,23-泵喷,24-杆体,25-整流罩,251-通水孔,3-承托体,31-上板体,32-下板体,33-通孔, 4-连接轴,5-水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包括充气式的承托体3、动力装置2、电池舱1,所述的承托体3充气后内部形成空腔,承托体3的空腔内设置电池舱1,电池舱1上设置用于安装位于承托体3外部的动力装置2的连接件11,所述动力装置2上设置用于与连接件11对接的连接轴4。
所述的承托体3为一体成型式,包括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上板体31 和下板体32的两端及侧面均通过曲面连接,在下板体32开设与连接件11匹配的通孔33,连接件11通过通孔33伸出承托体3外部,下板体32的通孔 33与连接件1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可以采用粘接或设置密封圈的方式。
所述电池舱1设置连接件11的表面与下板体32的内壁粘接。
所述的动力装置2括电机21、电调22、泵喷23,所述的电机21输出轴与泵喷23连接,电机21的端部与泵喷23的端部间隔设置,泵喷的壳体与电机的壳体端部通过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杆体24连接;电机21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设置电调22,电调22外设置与电机外壳连接的整流罩25,在下板体 32朝泵喷的一端设置水翼5,电池安装于电池舱1内,动力装置2与电池电连接,由于承托体3整体采用塑料和尼龙配制的可充气的材料,材质轻盈,大大减小了应急救生装置的自重,因此可选择功率较小的电机,不仅减轻重量,而且节省功耗。
所述的整流罩25上开设两个以上的通水孔251,在应急救生装置运行过程中,水通过通水孔251进行更新,从而实现对电调22及电机21的冷却。
所述的电调22通过与电机21端部的连接或与整流罩25内壁的连接实现固定。
所述的连接轴4安装于电机21上,与电机2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连接轴4与连接件11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在承托体3上设置充气孔,使用前,通过连接轴4将动力装置2与连接件11进行连接,从而建立动力装置2与承托体3的连接关系,通过充气孔对承托体3进行充气,充气结束后即可将此应急救生装置投入水中使用;使用时,启动动力装置2,使电机21带动泵喷 23工作,杆体24之间的间隙作为泵喷23入水口,从泵喷23另一端喷出,同时水从通水孔251注入及输出,通过水的自行更新实现对电机21和电调22 进行冷却;使用结束后,通过充气孔对承托体3进行放气,放气结束后将承托体3围着电池舱1及动力装置2进行折叠,或先将动力装置2拆离承托体3 后,再将承托体3围着电池舱1进行折叠后搬运,承托体3材质轻,经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运输。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包括充气式的承托体(3)、动力装置(2)、电池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体(3)充气后内部形成空腔,承托体(3)的空腔内设置电池舱(1),电池舱(1)上设置用于安装位于承托体(3)外部的动力装置(2)的连接件(11),所述动力装置(2)上设置用于与连接件(11)对接的连接轴(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体(3)为一体成型式,包括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的两端及侧面均通过曲面连接,在下板体(32)开设与连接件(11)匹配的通孔(33),连接件(11)通过通孔(33)伸出承托体(3)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舱(1)设置连接件(11)的表面与下板体(32)的内壁粘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2)括电机(21)、电调(22)、泵喷(23),所述的电机(21)输出轴与泵喷(23)连接,电机(21)的端部与泵喷(23)的端部间隔设置,泵喷的壳体与电机的壳体端部通过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杆体(24)连接;电机(21)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设置电调(22),电调(22)外设置与电机外壳连接的整流罩(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罩(25)上开设两个以上的通水孔(25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调(22)通过与电机(21)端部的连接或与整流罩(25)内壁的连接实现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4)安装于电机(21)上,与电机(2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4)与连接件(11)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CN201721526517.XU 2017-11-15 2017-11-15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Active CN207670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6517.XU CN207670633U (zh) 2017-11-15 2017-11-15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6517.XU CN207670633U (zh) 2017-11-15 2017-11-15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0633U true CN207670633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6517.XU Active CN207670633U (zh) 2017-11-15 2017-11-15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06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51A (zh) * 2018-11-29 2019-02-01 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冲浪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51A (zh) * 2018-11-29 2019-02-01 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冲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70628U (zh) 悬浮式应急救生装置
CN109533230A (zh) 一种海上救援无人艇及其救援方法
CN109866893A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CN207670633U (zh) 充气动力式应急救生装置
CN105691566A (zh) 一种海上救生包
CN204415688U (zh) 一种便携式遥控救生装置
CN207670632U (zh) 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
CN205707228U (zh) 一种海上救生球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107428405A (zh) 具有可变轮廓的帆
CN106915424B (zh) 一种拉伸式便携救生艇
CN201321153Y (zh) 笼式救生圈
CN218197792U (zh) 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的壳体
US8414340B1 (en) Personal flotation and rescue device
CN206914592U (zh) 一种多功能海上救生装置
CN209336972U (zh) 一种海上维生装置
CN207683741U (zh) 动力装置外置式应急救生装置
CN209683970U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CN211281372U (zh) 多气室连体浮筒风舵沼泽风动无人船
CN114148447A (zh) 一种充气式伤员接驳艇
CN201694382U (zh) 一种太阳能充气航行器
CN202429325U (zh) 一种便携折叠小型人力划船
CN109774891A (zh) 悬浮式应急救生装置
CN111017157A (zh)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CN207670629U (zh) 可折叠式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1

Address after: 570000 room 3-106, dormitory of Provincial Grain Bureau, No. 32, Haifu Road, Meilan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 Sumei

Address before: 530000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of standard plant 2,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Park, Subo Industrial Park, Mashan County,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TEFEI AVIATION POW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