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7854U -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7854U
CN208527854U CN201820781790.5U CN201820781790U CN208527854U CN 208527854 U CN208527854 U CN 208527854U CN 201820781790 U CN201820781790 U CN 201820781790U CN 208527854 U CN208527854 U CN 208527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older
blank holder
lower die
uppe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817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伊娜
李恒佰
乔晓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817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7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7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7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可升降设置在下模组件正上方,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上模压边圈,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下模压边圈,上模座设有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上模压边圈环设于上模基准模外侧且上模压边圈上表面与对应的上模座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下模压边圈环设于下模基准模外侧且下模压边圈下表面与对应的下模座上表面可升降式相抵。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解决正拉延过程中压边圈部位起皱问题,并且避免了下模基准模过早解除尾门板料引起的尾门板料攒动的问题,内饰零件的安装稳固得到了有效的保证,避免反拉延后工序勾冲斜锲,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保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上下压边圈的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根据汽车车身的特点,尾门内板的零件都属于V型深拉延的零件,冲压模具的开发一般使用常规的上模、下模和压边圈的拉延模具结构,基本的拉延形式为正拉延(零件正面向上)和反拉延(零件反面向上)两种,就目前经验来看,两种拉延形式都存在如下问题:
正拉延存在的缺陷为:上模在压边圈没有工作的时候过早接触板料,容易引起拉延件压边圈部位起皱、板料攒动的问题;
反拉延存在的缺陷为:由于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板件翻转,在后工序冲孔的时候,孔的方向向车身内部冲,易形成指向车身内部的毛刺,导致卡口安装从毛刺方向安装,易发生脱落;下部安装锁孔需要采用勾冲斜楔,模具结构复杂,且不利于维护保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尾门内板零件结构形状的局限,提升尾门板料的尺寸合格率,解决正拉延过程中压边圈部位起皱问题,并且避免了下模基准模过早解除尾门板料引起的尾门板料攒动的问题,使尾门板料在完全受控的情况下实现尾门板料流动和拉延成型;解决了反拉延后序冲孔毛刺大,内饰零件的安装稳固得到了有效的保证,避免反拉延后工序勾冲斜锲,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保养的问题的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可升降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正上方,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上模压边圈,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下模压边圈,所述上模座设有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所述上模压边圈环设于所述上模基准模外侧且所述上模压边圈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模座设有与所述上模基准模对应的向下凹陷的下模基准模,所述下模压边圈环设于所述下模基准模外侧且所述下模压边圈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下模座上表面可升降式相抵,尾门板料水平可解除式固定在所述上模座、所述上模基准模和所述上模压边圈与所述下模座、所述下模基准模与所述下模压边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还可以是:
所述上模压边圈上表面与所述上模座下表面通过第一压力源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模压边圈下表面与所述下模座上表面通过第二压力源体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第一压力源体为氮气缸,所述氮气缸均匀环设在上模压边圈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下表面之间。
所述第二压力源体为气垫顶杆,所述气垫顶杆设置在下模压力圈下表面与对应的下模座上表面之间。
所述上模压边圈与所述上模座之间固定有侧销。
所述上模压边圈与所述上模座之间固定有第一导板。
所述下模压边圈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设有第二导板。
所述下模压边圈与所述下模座之间环设有下模导向腿。
所述上模压边圈与所述下模压边圈之间可解除设有平衡垫片。
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上模压边圈之间设有第一到底垫片,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压边圈之间设有第二到底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可升降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正上方,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上模压边圈,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下模压边圈,所述上模座设有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所述上模压边圈环设于所述上模基准模外侧且所述上模压边圈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模座设有与所述上模基准模对应的向下凹陷的下模基准模,所述下模压边圈环设于所述下模基准模外侧且所述下模压边圈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下模座上表面可升降式相抵,尾门板料水平可解除式固定在所述上模座、所述上模基准模和所述上模压边圈与所述下模座、所述下模基准模与所述下模压边圈之间。这样,正拉延过程中,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将尾门板料水平放置在下模组件上,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进入闭合过程中,上模座带着上模压边圈向下移动,这时上模压边圈处于非工作状态,设置在上模座内的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低于上模压边圈外边缘,因此由上模压边圈处于上模座最下端,上模压边圈最先与尾门板料上表面四周接触,同时下模压边圈也处于非工作状态,而设置在下模座内的向下凹起的下模基准模低于下模压边圈,因此下模压边圈处于下模座最上端,下模压边圈最先与尾门板料下表面四周接触,上模压边圈与下模压边圈将尾门板料四周上下外表面压紧后,上模压边圈和下模压边圈进入工作状态,上模压边圈向下附加压力同时下模压边圈向上顶起,并且尾门板料中间在上模基准模与下模基准模之间,上模基准模与下模基准模也进入工作状态,上模基准模向下附加压力至下模基准模内,实现尾门板料在受控的情况下拉延成型。并且采用上述拉延过程的尾门板料在反拉延后,在后序冲孔时,孔的方向向车身外部冲,冲孔毛刺指向车身外部,内饰零件在安装时,避免了卡口安装从毛刺方向安装,不易发生脱离,同时尾门板料下部在安装锁孔时不需要采用勾冲斜锲,降低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利于维护保养。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不受尾门内板零件结构形状的局限,提升尾门板料的尺寸合格率,解决正拉延过程中压边圈部位起皱问题,并且避免了下模基准模过早解除尾门板料引起的尾门板料攒动的问题,使尾门板料在完全受控的情况下实现尾门板料流动和拉延成型;解决了反拉延后序冲孔毛刺大,内饰零件的安装稳固得到了有效的保证,避免反拉延后工序勾冲斜锲,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保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中前视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剖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中的上模组件整体结构图。
图4是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中的上模组件氮气缸(隐去上模压边圈)连接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中的下模组件整体结构图。
图号说明
1…上模组件 11…上模座 12…上模压边圈
13…上模基准模 14…氮气缸 15…侧销
16…第一导板 17…第一到底垫片 2…下模组件
21…下模座 22…下模基准模 23…第二导板
24…下模导向腿 25…下模压边圈 26…第二到底垫片
3…平衡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可升降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2正上方,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和上模压边圈12,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压边圈25,所述上模座11设有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13,所述上模压边圈12环设于所述上模基准模13外侧且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模座21设有与所述上模基准模13对应的向下凹陷的下模基准模22,所述下模压边圈25环设于所述下模基准模22外侧且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下模座21上表面可升降式相抵,尾门板料水平可解除式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1、所述上模基准模13和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下模座21、所述下模基准模22与所述下模压边圈25之间。具体而言,正拉延过程中,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处于开启状态,将尾门板料水平放置在下模组件2上,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进入闭合过程中,上模座11带着上模压边圈12向下移动,这时上模压边圈12处于非工作状态,设置在上模座11内的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13低于上模压边圈12外边缘,因此由上模压边圈12处于上模座11最下端,上模压边圈12最先与尾门板料上表面四周接触,同时下模压边圈25也处于非工作状态,而设置在下模座21内的向下凹起的下模基准模22低于下模压边圈25,因此下模压边圈25处于下模座21最上端,下模压边圈25最先与尾门板料下表面四周接触,上模压边圈12与下模压边圈25将尾门板料四周上下外表面压紧后,上模压边圈12和下模压边圈25进入工作状态,上模压边圈12向下附加压力同时下模压边圈25向上顶起,并且尾门板料中间在上模基准模13与下模基准模22之间,上模基准模13与下模基准模22也进入工作状态,上模基准模13向下附加压力至下模基准模22内,实现尾门板料在受控的情况下拉延成型。并且采用上述拉延过程的尾门板料在反拉延后,在后序冲孔时,孔的方向向车身外部冲,冲孔毛刺指向车身外部,内饰零件在安装时,避免了卡口安装从毛刺方向安装,不易发生脱离,同时尾门板料下部在安装锁孔时不需要采用勾冲斜锲,降低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利于维护保养。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不受尾门内板零件结构形状的局限,提升尾门板料的尺寸合格率,解决正拉延过程中压边圈部位起皱问题,并且避免了下模基准模22过早解除尾门板料引起的尾门板料攒动的问题,使尾门板料在完全受控的情况下实现尾门板料流动和拉延成型;解决了反拉延后序冲孔毛刺大,内饰零件的安装稳固得到了有效的保证,避免反拉延后工序勾冲斜锲,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保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上表面与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通过第一压力源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下表面与所述下模座21上表面通过第二压力源体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正拉延过程中,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处于开启状态,将尾门板料水平放置在下模组件2上,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进入闭合过程中,上模座11带着上模压边圈12向下移动,这时上模压边圈12处于非工作状态,设置在上模座11内的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13低于上模压边圈12外边缘,因此由上模压边圈12处于上模座11最下端,上模压边圈12最先与尾门板料上表面四周接触,同时下模压边圈25也处于非工作状态,而设置在下模座21内的向下凹起的下模基准模22低于下模压边圈25,因此下模压边圈25处于下模座21最上端,下模压边圈25最先与尾门板料下表面四周接触,上模压边圈12与下模压边圈25将尾门板料四周上下外表面压紧后,上模压边圈12和下模压边圈25进入工作状态,第一压力源体和第二压力源体开始工作,第一压力源体驱动上模压边圈12向下附加压力,上模压边圈12向下附加压力同时第二压力源体驱动下模压边圈25向上顶起,并且尾门板料中间在上模基准模13与下模基准模22之间,上模基准模13与下模基准模22也进入工作状态,上模基准模13向下附加压力至下模基准模22内,实现尾门板料在受控的情况下拉延成型。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压力源体为氮气缸14,所述氮气缸14均匀环设在上模压边圈12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之间。这样,(如图4所示)氮气缸14作为第一压力源体均匀固定在与上模压边圈12对应的上模座11下表面上,氮气缸14同时工作,保证上模压边圈12均匀受力,向尾门物料上表面四周附加压力。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正拉延过程中,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处于开启状态,将尾门板料水平放置在下模组件2上,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进入闭合过程中,上模座11带着上模压边圈12向下移动,这时上模压边圈12处于非工作状态,设置在上模座11内的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13低于上模压边圈12外边缘,因此由上模压边圈12处于上模座11最下端,上模压边圈12最先与尾门板料上表面四周接触,同时下模压边圈25也处于非工作状态,而设置在下模座21内的向下凹起的下模基准模22低于下模压边圈25,因此下模压边圈25处于下模座21最上端,下模压边圈25最先与尾门板料下表面四周接触,上模压边圈12与下模压边圈25将尾门板料四周上下外表面压紧后,上模压边圈12和下模压边圈25进入工作状态,作为第一压力源体的氮气缸14和作为第二压力源体的气垫顶杆开始工作,氮气缸14驱动上模压边圈12向下附加压力,上模压边圈12向下附加压力同时气垫顶杆驱动下模压边圈25向上顶起,并且尾门板料中间在上模基准模13与下模基准模22之间,上模基准模13与下模基准模22也进入工作状态,上模基准模13向下附加压力至下模基准模22内,实现尾门板料在受控的情况下拉延成型,并且上模压边圈12采用氮气缸14作为压力源固定在上模压边圈12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之间不受气垫顶杆抬升高度有限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上模座11之间固定有侧销15。这样,(如图1所示)上模压边圈12与上模座11之间固定有侧销15,通过侧销15有效保证上模压边圈12安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上模座11之间固定有第一导板16。这样,(如图2所示)上模压边圈12采用第一导板16起到与上模座11之间的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与所述下模座21之间设有第二导板23。这样,(如图2所示)下模压边圈25采用第二导板23起到与下模座21之间的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与所述下模座21之间环设有下模导向腿24。这样,(如图2所示)在下模压边圈25开始工作时,下模压边圈25在升降过程中,下模导向腿24起到导向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下模压边圈25之间可解除设有平衡垫片3。这样,(如图1和2所示)当将尾门板料水平放到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中间位置,尾门板料四周上下表面分别可解除式固定在上模压边圈12和下模压边圈25之间,通过添加平衡垫片3保证尾门板料四周平衡,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模座11与所述上模压边圈12之间设有第一到底垫片17,所述下模座21与所述下模压边圈25之间设有第二到底垫片26。这样,(如图2所示)通过在上模座11与上模压边圈12之间设有第一到底垫片17,保证上模压边圈12升降距离。通过在下模座21与下模压边圈25之间设有第二到底垫片26,保证下模压边圈25升降距离。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可升降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2)正上方,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和上模压边圈(12),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压边圈(25),所述上模座(11)设有向下凸起的上模基准模(13),所述上模压边圈(12)环设于所述上模基准模(13)外侧且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模座(21)设有与所述上模基准模(13)对应的向下凹陷的下模基准模(22),所述下模压边圈(25)环设于所述下模基准模(22)外侧且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下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下模座(21)上表面可升降式相抵,尾门板料水平可解除式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1)、所述上模基准模(13)和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下模座(21)、所述下模基准模(22)与所述下模压边圈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上表面与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通过第一压力源体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下表面与所述下模座(21)上表面通过第二压力源体可解除式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源体为氮气缸(14),所述氮气缸(14)均匀环设在上模压边圈(12)上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源体为气垫顶杆,所述气垫顶杆设置在下模压力圈(25)下表面与对应的下模座(21)上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上模座(11)之间固定有侧销(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上模座(11)之间固定有第一导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与所述下模座(21)之间设有第二导板(2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压边圈(25)与所述下模座(21)之间环设有下模导向腿(2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边圈(12)与所述下模压边圈(25)之间可解除设有平衡垫片(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与所述上模压边圈(12)之间设有第一到底垫片(17),所述下模座(21)与所述下模压边圈(25)之间设有第二到底垫片(26)。
CN201820781790.5U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Active CN208527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1790.5U CN208527854U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1790.5U CN208527854U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7854U true CN208527854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4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81790.5U Active CN208527854U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78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801A (zh) * 2020-07-14 2020-11-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料面中置的双程可控拉延方法及拉延模具
CN113617916A (zh) * 2021-06-29 2021-11-0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尾门外板模具型面设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801A (zh) * 2020-07-14 2020-11-2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料面中置的双程可控拉延方法及拉延模具
CN113617916A (zh) * 2021-06-29 2021-11-0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尾门外板模具型面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27854U (zh) 一种汽车尾门内板拉延模具
CN201179537Y (zh) 汽车顶盖生产模具
CN208613508U (zh) 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08437496U (zh) 一种用于相机外壳加工的冲压模具
CN210547304U (zh) 拉延成型后制件托起定位机构
CN213469125U (zh) 一种气门弹簧座冷挤压模具
CN212372493U (zh) 一种可更换的模具模芯结构
CN208879503U (zh) 汽车排气系统消声包双层筒体冲孔翻边模具
CN209753791U (zh) 一种模内组装产品的冲压模
CN110899513A (zh) 一种空调外机顶盖的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CN220782103U (zh) 一种油网整形装置
CN212579099U (zh) 基于刚性工件表面进行注塑的密封圈模具
CN218982826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装置
CN110976640A (zh) 一种发动机罩外板试制模具
CN213052339U (zh) 水槽板材冲压装置
CN221388449U (zh) 一种汽车垫片冲孔成型装置
CN110465588A (zh) 一种倒装式大圆角多舌片成形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08772265U (zh) 一种限制离合器盖冲孔时内腔变形的模具
CN215666938U (zh) 包边模举升装置及安装结构
CN210936844U (zh) 一种便于汽车零件冲压成型的出料结构
CN220278073U (zh) 一种可切换凸模的汽车顶盖模具
CN210747499U (zh) 一种单头气囊礼帽定型机
CN220497528U (zh) 新型液压动力型模具
CN216095825U (zh) 一种轮辐加工可调冲压模具
CN213260060U (zh) 一种琉璃瓦液压压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