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7450U - 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7450U
CN208487450U CN201821178094.1U CN201821178094U CN208487450U CN 208487450 U CN208487450 U CN 208487450U CN 201821178094 U CN201821178094 U CN 201821178094U CN 208487450 U CN208487450 U CN 208487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erminal
attachment members
light source
inp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80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7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7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以减少从电源装置到固体发光装置的布线上的应力。附接构件(21)是扁平且细长的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在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第二表面。基底(221)和电源装置(4)被分别附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附接构件(21)设置有在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在该附接构件(21)中贯通的贯通孔(213)。输入和输出端子(222,405)被布置成当沿着附接构件(21)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与贯通孔(213)重叠。连接块(5)利用其一部分穿过贯通孔(213)将输入和输出端子(222,405)电气连接。当从连接块(5)观察时,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到附接构件(21)的相应固定位置(F1,F2)在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上。

Description

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并且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光源和电源装置的光源单元,以及一种带有所述光源单元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相关的光源单元,文献1(JP 2016-081783 A)描述了一种发光单元。文献1中所描述的发光单元包括:细长基底,在每个基底上安装有发光装置(发光二极管);支撑所述基底的细长支撑构件;电源单元;以及具有细长形状的透光性盖。
所述基底被附接到支撑构件的下表面。所述透光性盖被附接到支撑构件的下表面并且允许从发光装置辐射的相应的光通过。所述电源单元具有电源基底,该电源基底包括用于发光装置的照明电路(电源电路)、在其中容纳电源基底的壳体(电源盒)以及用于从电源电路向发光装置供应电力的布线。所述布线利用该布线穿过设置在支撑构件中的贯通孔(贯通部) 与基底电气连接。
利用文献1中所描述的发光单元,基底和支撑构件的相应的热膨胀系数之间的较大差异可能导致从电源电路到发光装置的布线上的过大应力,因为由从发光装置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基底和支撑构件的相应的膨胀具有较大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使得能够减小从电源装置到固体发光装置的布线上的应力。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光源单元包括:具有细长形状的基底,所述基底包括固体发光装置和与该固体发光装置电气连接的输入端子;以及包括电源电路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电路被配置成将电力供给到固体发光装置中。光源单元包括:附接构件,基底和电源装置被附接到该附接构件,以及将电源电路和输入端子电气连接的连接块。附接构件是扁平且细长的。所述附接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在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第二表面。基底被附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并且电源装置被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附接构件设置有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在附接构件中贯通的贯通孔。电源电路具有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是扁平且细长的并且由与基底相同类型的材料制成。印刷线路板还包括用于输出由电源电路产生的电力的输出端子。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被布置成使得当沿着附接构件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与所述贯通孔重叠。通过连接块的一部分穿过贯通孔,连接块将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电气连接。当从连接块观察时,基底到附接构件的固定位置和印刷线路板到附接构件的固定位置位于该附接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照明器具包括光源单元以及支撑该光源单元的器具本体。
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具有能够减小从电源装置到固体发光装置的布线上的应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的分解视图。
图2是照明器具的剖视图;
图3是在光源单元的电源装置中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电源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包括连接块的光源单元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6是光源单元的第一端子构件的正视图,
图7是第一端子构件的右视图,
图8是第一端子构件的俯视图,
图9是第一端子构件的后视图;
图10是光源单元中的第二端子构件和保持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包括连接块的光源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省略了一些部分的光源单元的剖视图;
图13是省略了一些部分的光源单元的剖视图;
图14是省略了一些部分的光源单元的俯视图;以及
图15是光源单元的一部分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将参考各附图被详细描述。注意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要说明的各图是示意图并且因此不必根据实际比例示出各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之间的比例。在下面的说明中,除非另外特别指出,否则上下方向(U,D)、左右方向(L,R)以及前后方向(F,B)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方向描述的。该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构造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而是只要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则根据一般布置可以用各种修改。
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器具1被构造成附接到天花板100。然而,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器具可以被构造成附接到诸如墙壁而不是天花板的地方。
如图1和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器具1包括光源单元2和器具本体10。所述器具本体10被固定到悬挂螺钉200同时器具本体10被表面安装在天花板上。光源单元2被构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器具本体10。
器具本体10通过弯曲金属板制成。器具本体10为在其上表面(面向天花板100的表面)中形成有开口且扁平而细长的盒状。在与天花板100 相反的一侧(下侧)在器具本体10的下表面中沿着该器具本体10的在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整个长度设置有矩形且允许光源单元2的部分被存储到其中的凹部11。倾斜部12分别设置在器具本体10中的凹部11的在器具本体10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两侧上。倾斜部12从凹部11 的开口的在器具本体10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边缘向外突出并向上倾斜。
允许电力电缆30穿过的孔111A几乎设置在该凹部11的基板111的在凹部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处。允许悬挂螺钉200穿过的孔 111B在基板1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侧上设置在基板111 的两个位置中。端子块25被附接到基板111的下表面。端子块25被配置成与电力电缆30电气连接。端子块25包括三根电线250,所述电线250包括接地线并且三根电线250从端子块25引出。还设置有插头连接器251,其电气连接到三根电线250的相应端。
如图2和5所示,光源单元2包括光源、附接构件21、盖23、电源装置4和连接块5。所述光源包括多个(例如两个)LED模块22。
LED模块22在凹部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每个LED 模块22具有基底221,所述基底221在凹部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是细长的并且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基底221具有细长的绝缘基底,该绝缘基底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以及用于印刷在绝缘基底的表面上的布线(铜箔)的导体。多个LED(发光二极管)220在沿着绝缘基底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一行中被安装(布置)在绝缘基底的表面(下表面)上。两个输入端子222设置在任一个LED模块22处并且与连接块5电气连接(见图5)。注意到基底221的绝缘基底优选为由树脂制成的绝缘基底,例如基于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板。
用于电力供应的两对连接器224被安装在LED模块22的邻接LED模块22的相应面对端上(参见图2)。邻接LED模块22的两对连接器224彼此电气连接,由此允许将照明功率从LED模块22中的一个传递到另一个。
附接构件21通过弯曲金属板制成并且具有U形形状。附接构件21包括细长且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的基板211,以及从基板211的在基板211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向上突出的一对侧板212。如图2所示,一对倾斜部212A沿着所述一对侧板212的整个长度设置在该对侧板212的相应梢端(上端)上同时倾斜部212A在彼此间隔开的方向上(向外)倾斜。LED 模块22通过钩216被固定到附接构件21(参见图5)。钩216通过切割并隆起附接构件21的基板211的部分而制成。钩216沿着基板2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被间隔地布置在基板211的在其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两侧上。基底221具有切口2211,该切口2211允许钩216配合在其中使钩216与切口一一对应(参见图5)。切口2211沿着基底22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被间隔地布置。也就是说,基底221被固定到附接构件21使基底 221被保持在基板211和配合在基底221的相应切口2211中的钩216之间 (参见图12)。注意到在距离该附接构件21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最近的位置处,基底221通过多个钩216中的至少两个钩216(固定钩216A) 被固定到附接构件21。除了多个钩216中的固定钩216A之外的钩216防止基底221从附接构件21脱落。
附接构件21具有一对金属钩214和一对钩簧215。所述一对金属钩214 朝向该附接构件21的在其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第一端(向右)延伸同时金属钩214被设置在该附接构件21的在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侧上。所述一对钩簧215被布置在该附接构件21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上(参见图1)。
盖23由具有光扩散性的材料制成,例如乳白色丙烯酸树脂。盖23呈细长的盒子形状(半圆筒形)并且在其上表面(在附接构件21侧上的表面) 中具有开口。盖23具有凸透镜形状的弯曲表面231,同时盖23的在其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侧从其两端向下弯曲(参见图2)。
如图2所示,一对延伸部分232分别设置在盖23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在光源单元2被附接到器具本体10的状态下,每个延伸部分232定位成与器具本体10中的凹部11的开口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边缘重叠。盖23 沿其整个长度设置有一对突出壁233同时该对突出壁233从该对延伸部分 232的在盖23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相应内侧向上(朝向附接构件 21)突出。所述一对突出壁233单独设置有从该对突出壁233的相应梢端向内突出的一对突起部233A。所述一对突出壁233还单独设置有从该对突出壁233的相应基部侧向内突出的一对支撑片233B。
电源装置4具有电源电路49和壳体42。电源电路49由印刷线路板40 和安装在该印刷线路板40上的电子部件构成。壳体42容纳电源电路49。图3示出了电源电路49的电路图。电源电路49包括电力输入单元400、滤波电路401、整流器402、升压电路403、降压电路404、输出端子405、主控制电路406、控制电源电路407、调光控制电路408、关闭控制电路409 以及信号输入单元410。
电力输入单元400由插座连接器构成。电力输入单元400允许插头连接器251(参见图1)插入。在此处,插头连接器251与从端子块25引出的电线250电气连接。滤波电路401具有共模扼流线圈4010和跨线电容器 4011。整流器402具有二极管桥。整流器402被配置成经由电力输入单元 400和滤波电路401对从AC电源3供应的交流(AC)电压(AC电流)进行全波整流以从该整流器402的直流(DC)输出端子输出脉动电压(脉动电流)。
升压电路403是众所周知的升压斩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升压电路403包括扼流线圈L1、开关装置Q1、整流装置D1和平滑电容器C1。所述升压电路403被配置成将来自整流器402的脉动电压转换为高于该脉动电压的峰值的DC电压。在此处,DC电压例如是400V的DC电压。
降压电路404是众所周知的降压斩波电路(buck转换器)。降压电路 404包括开关装置Q2、电感器L2、整流装置D2、电阻器R1和平滑电容器 C2。所述降压电路404被配置成将来自升压电路403的DC电压(第一DC 电压)降低为用于LED模块22作为负载的DC电压(第二电压)。输出端子405是形成在印刷线路板40(其上表面)上的成对的焊盘。输出端子405 与降压电路404的相应的两个输出端子(平滑电容器C2的两端)电气连接。
主控制电路406被配置成执行升压电路403的开关装置Q1和降压电路 404的开关装置Q2的切换使得升压电路403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主控制电路406还被配置成将降压电路404的输出电流维持在目标值。控制电源电路407被配置成从升压电路403的输出电压产生控制电压。在此处,所述控制电压例如是大约15V至3V的DC电压。主控制电路406通过从控制电源电路407供应的控制电压进行操作。更具体地,控制电源电路407被配置成即使在主控制电路406被激活以将开关装置Q1断开和闭合之前,从整流器402接收经由电感器L1和二极管D1供应的脉动电压以产生控制电压。
信号输入单元410由插座连接器构成。信号输入单元410允许控制信号进入调光控制电路408和关闭控制电路409。在此处,控制信号将经由s 信号电缆传输。
关闭控制电路409被配置成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用于在LED模块22点亮时关闭发光的LED模块22的关闭信号,并且随后将关闭信号提供给主控制电路406。主控制电路406被配置成当接收到所述关闭信号时停止对开关装置Q2的切换以停用降压电路404,由此导致LED模块22熄灭。
调光控制电路408被配置成根据控制信号产生调光信号以将该调光信号提供给主控制电路406。调光信号是表示LED模块22的光输出(调光水平)的信号。调光水平由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率[%]表示,其中,使接收额定功率的LED模块22的光输出为100%。例如,当供应给 LED模块22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功率是额定功率的一半时,调光水平为 50%。换句话说,当由控制信号表示的调光水平为50%时,调光控制电路 408将产生导致从降压电路404供应给LED模块22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功率为额定功率的一半的调光信号。主控制电路406被配置成根据从调光控制电路408接收的调光信号来调节开关装置Q2的占空比。更具体地,调光控制电路408被配置成检测(测量)来自电阻器R1两端的电压的降压电路 404的输出电流并产生导致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与对应于调光水平的目标值一致的调光信号。
印刷线路板40包括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的细长绝缘基底,以及用于印刷在该绝缘基底的背面上的布线(铜箔)的导体。诸如连接器、整流装置和共模扼流线圈4010的引线部件被安装在印刷线路板40的前表面(下表面)上(参见图4)。整流器402、主控制电路406、调光控制电路408、关闭控制电路409等中的表面安装装置被安装在印刷线路板40的后表面(上表面)上。在此处,电力输入单元400被安装在该印刷线路板40的在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的表面上。电力输入单元400具有用于框架接地的端子条4001。端子条4001与电力输入单元400的接地触头电气连接。端子条4001具有在端子条4001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在该端子条4001 中贯通的圆孔。印刷线路板40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与该端子条4001 的在其第一端中的孔连通。信号输入单元410被安装到该印刷线路板40的在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第二端的表面上。注意到印刷线路板40的绝缘基底优选为由树脂制成的绝缘基底,例如纸基酚醛树脂板(酚醛纸板)。
如图2和4所示,壳体42具有基板420、一对第一侧板421A和421B 以及一对第二侧板422A和422B。基板420在左右方向上是细长的。所述一对第一侧板421A和421B从基板420的沿着基板42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向上隆起。所述一对第二侧板422A和422B从基板420的沿着基板420 的长度方向的两个边缘向上隆起。也就是说,壳体42呈细长的盒子形状并且在其面向基板420的表面(下表面)中具有开口。壳体42包括从一对第二侧板422A和422B中的一个的第二侧板422A的梢端向外突出的固定板 423。如图2所示,固定板423是方形槽的形状。基板420在该基板4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左端)上还设置有螺纹部分424(参见图14)。该螺纹部分424是从基板211向下突出的桥形。螺纹部分424还设置有内螺纹。
印刷线路板40容纳在壳体42中同时印刷线路板40的后表面面向基板 420,并且通过从所述一对第二侧板422A和422B切割和弯曲的四个突起部 4220固定到壳体42(参见图4)。电力输入单元400的插座经由设置在第一侧板421B中的矩形孔突出到壳体42的外部。螺钉4002被拧入壳体42的螺纹部分424的内螺纹同时螺钉4002穿过端子条4001的孔和印刷线路板 40的贯通孔(参见图12)。
如图2所示,电源装置4被附接到光源单元2的附接构件21的上表面 (第二表面)同时壳体42倒置(基板420朝上)。特别地,壳体42被固定到附接构件21同时第二侧板422B和固定板423被拧入附接构件21的一对侧板212。因此,壳体42的开口覆盖有附接构件21的基板211同时壳体 42被附接到附接构件21。注意到电力输入单元400的端子条4001经由螺钉4002与壳体42电气连接。因此,在光源单元2被附接到器具本体10的状态下,电源电路49经由壳体42和与壳体42电气连接的附接构件21具有与器具本体10的电位相等的接地电位。
如图5所示,连接块5包括两个电导体50、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和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两个电导体50中的每一个由导电材料(例如铜或铜合金)制成。每个电导体50具有细棒形状(例如圆柱形)。两个电导体50优选为几十毫米的长度。
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因此,下文中将说明一个第一端子构件51。如图6至9所示,第一端子构件51具有板构件510,所述板构件510是由金属制成的矩形板。板构件510形成方形槽形状(参见图6)同时板构件510的在其长度方向X1上的两端在沿着该板构件510 的厚度方向X3的相同方向上弯曲。如图6所示,第一端子构件51具有在板构件510的中心(长度方向X1和宽度方向X1上的中心)贯通的插入孔 511。第一端子构件51优选具有多个(例如三个)支撑片512和多个(例如三个)引导片513。作为板构件520被部分地切割成五边形片并且对角地隆起的结果,三个支撑片512与板构件510一体形成。三个支撑片512的相应梢端5120面向插入孔511。三个支撑片512还以规则间隙布置同时支撑片512围绕插入孔511(图6和8)。作为板构件510被部分地切割成梯形片并且对角地隆起的结果,三个引导片513与板构件510一体形成。三个引导片513的相应梢端面向插入孔511。三个引导片513与三个支撑片 512交替地布置同时三个引导片513围绕插入孔511(图6和图8)。注意到三个支撑片512和三个引导片513在一方向上倾斜使得它们靠近插入孔511 的相应侧沿着板构件510的厚度方向X3从板构件510间隔开(参见图7和图9)。
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以一对一的方式电气连接到设置在基底221上的两个输入端子222。两个输入端子222中的每一个由形成在基底221的前表面(下表面)上、围绕在基底221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相应贯通孔2210的焊盘构成(参见图5)。两个输入端子222经由形成在基底 221的前表面(下表面)上的导体电气连接到LED 220。优选地,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与两个输入端子222一一对应,并且第一端子构件51的每个板构件510被焊接到相应的输入端子222。每个第一端子构件51电气连接到相应的输入端子222同时每个第一端子构件51自身的三个支撑片512和三个引导片513位于相应的输入端子222的贯通孔2210中(参见图11)。
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因此,下文中将说明一个第二端子构件52。注意到在下面的说明中,第二端子构件52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是基于图10和11描述的。
如图10和11所示,第二端子构件52具有第一弹簧片520A、第二弹簧片520B、第一主片521A、第二主片521B、连接片522、柔性片523、端子片524以及三个钩钉525。第一主片521A和第二主片521B中的每一个都是扁平的矩形。连接片522是扁平的矩形。第一主片521A和第二主片 521B耦合到连接片522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也就是说,第一主片521A 和第二主片521B经由连接片522机械地连接使在前后方向上第一主片 521A面向第二主片521B。第一弹簧片520A是扁平的矩形并且从第一主片 521A的下端向下突出。注意到当从左侧或右侧观察时,第一弹簧片520A 弯曲成U形。第二弹簧片520B是扁平的矩形并且从第二主片521B的下端向下突出。注意到当从左侧或右侧观察时,第二弹簧片520B弯曲成U形。也就是说,第一弹簧片520A和第二弹簧片520B形成为使得它们相应的梢端彼此接近。柔性片523是扁平的矩形并且具有比第二主片521B和第二弹簧片520B的宽度窄的宽度。柔性片523在接近第一主片521A的方向上从第二主片521B的沿着前后方向的上端突出。端子片524是长、薄且扁平的矩形。端子片524从柔性片523的梢端向上突出。三个钩钉525设置在第一主片521A、第二主片521B和连接片522的相应中心处。三个钩钉525 被切割和隆起同时它们相应的上端朝外。第一弹簧片520A、第二弹簧片 520B、第一主片521A、第二主片521B、连接片522、柔性片523、端子片 524和三个钩钉525优选地通过加工金属(例如铜或铜合金)一体地形成。
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以一对一的方式电气连接到设置在电源装置4的印刷线路板40上的两个输出端子405。两个输出端子405中的每一个由焊盘构成。所述焊盘设置在印刷线路板40的后表面(上表面)上并且单独地围绕在印刷线路板4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在该印刷线路板40中贯通的两个贯通孔43形成(参见图11)。第二端子构件52的每个端子片524 穿过相应的输出端子405和两个输出端子405的贯通孔43以及两个贯通孔 43。第二端子构件52的每个端子片524被焊接接合到印刷线路板40的后表面上的相应输出端子405。因此,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以一对一的方式电气连接到设置在电源装置4的印刷线路板40上的两个输出端子405。
在此处,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由具有电绝缘的保持器53保持。如图 10所示,保持器53由长方体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保持器53电绝缘和机械地保持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保持器53具有两个保持器530(参见图 10)。两个保持器530分别容纳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参见图11)。注意到两个保持器530中的每一个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开口。两个第二端子构件 52的相应端子片524从保持器53的开口的相应上表面突出(参见图11)。保持器53在其下表面中具有作为两个插入式插座531的两个开口(参见图 5和11)。两个插入式插座531中的每一个与两个保持器530中的相应保持器530连通(参见图11)。两个插入式插座531中的每一个具有作为内侧表面的朝向相应保持器530的倾斜表面。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中的每一个被保持在相应保持器530中同时该第二端子构件52自身的三个钩钉525的相应梢端与相应保持器530的内侧表面接合(参见图11)。注意到容纳在每个保持器530中的第二端子构件52的第一弹簧片520A和第二弹簧片520B 的相应部分(下端)进入相应的插入式插座531(参见图11)。
如图10和11所示,保持器53具有一对固定部分532。该对固定部分 532成形为类似柱状并且从保持器53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向上突出。所述一对固定部分532分别配合到设置在印刷线路板40中的两个固定孔44中。也就是说,保持器53被固定到印刷线路板40同时所述一对固定部分532 配合到印刷线路板40的两个固定孔44中(参见图11)。
现在说明光源单元2的装配过程。注意到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中的每一个通过焊接电气连接到基底221上的两个输入端子222中的一个。类似地,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中的每一个通过焊接电气连接到印刷线路板40 上的两个输出端子405中的一个。保持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的保持器53 机械地固定到印刷线路板40。
通过工人执行装配工作,电源装置4被附接到附接构件21的第二表面 (上表面)使得附接构件21的基板211覆盖壳体42的开口(下表面)。在电源装置4被附接到附接构件21的状态下,当沿着印刷线路板4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当从上方或下方观察时),安装在印刷线路板40上的保持器 53与设置在基板211中的贯通孔213重叠。
通过工人,LED模块22被固定到附接构件21的基板211的第一表面 (下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当沿着基底221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当从上方或下方观察时),附接到LED模块22的基底221的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 被布置成分别与保持器53的两个插入式插座531重叠(参见图11)。也就是说,贯通孔213在基板211的第一表面(下表面)侧上覆盖有LED模块 22的基底221(参见图12)。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光源单元2不需要覆盖贯通孔213的构件,并且使得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制造工艺由此实现成本降低。覆盖贯通孔213的构件的示例包括在其一侧上涂有粘合剂的带及类似物。
通过工人,两个电导体50被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的相应插入孔511中。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电导体50的上端(第二端501)穿过三个支撑片512的相应下表面(倾斜表面)和布置成围绕插入孔511的三个引导片513被引导到插入孔511中。因此,这使得工人能够容易地将两个电导体50分别插入两个插入孔511中。注意到作为梢端5120与电导体 50接触的结果,每个第一端子构件51的三个支撑片512在电导体50的插入方向上(向上)弯曲(弹性变形)。
当通过工人将电导体50插入插入孔511中时,电导体50的上端(第二端501)穿过保持器53的相应插入式插座531并插入相应的第二端子构件52的第一弹簧片520A和第二弹簧片520B之间。也就是说,两个电导体50的每个第二端501被相应的第二端子构件52的第一和第二弹簧片520A 和520B从前面和后面夹在中间并且由此电气连接到相应的第二端子构件52(参见图11)。两个电导体50的每个第一端500被保持在相应的第一端子构件51的三个支撑片512之间,由此电气连接到相应的第一端子构件51 (参见图11)。作为结果,连接块5分别将LED模块22的两个输入端子 222和电源装置4(电源电路49)的两个输出端子405电气连接(参见图 11)。
最后,通过工人,盖23被附接到附接构件21同时附接构件21的开口侧向上。在这种情况下,为盖23的一对突出壁233设置的一对突起部233A 钩在附接构件21的一对侧板212的一对倾斜部212A上,并且由此盖23被附接到附接构件21。通过如以上所描述的装配工艺,光源单元2被装配。
以上所描述的光源单元2被配置成使得通过仅将两个电导体50穿过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的相应插入孔511就完成了电源装置4和LED模块22 之间的电气连接工作。因此,利用光源单元2,与诸如文献1中所描述的发光单元的相关技术相比,可以简化(光源单元2的)制造工艺。
在光源单元2中,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的每个板构件510包括三个支撑片512。所述三个支撑片512与板构件510一体形成以围绕该板构件510 的插入孔511。三个支撑片512被插入插入孔511中的电导体50(第一端 500)推动并且随后弹性变形。三个支撑片512的相应梢端5120被电导体 50的第一端500推动使得三个支撑片512和电导体50之间能够导电。利用光源单元2,多个(例如三个)支撑片512的相应弹性力使得即使电导体 50相对于板构件510的插入孔511倾斜,三个支撑片512的相应梢端5120 也能够与电导体50接触。因此可以扩大彼此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一端子构件 51和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之间的相应错位的公差。而且,两个导体50的相应倾斜不太可能影响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的两个板构件510到两个输入端子222上的焊点上的相应应力。因此,与导体50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被固定到第一端子构件51的情况相比,不太可能发生第一端子构件51(板构件510)到输入端子222上的焊点中的裂缝。
由从各LED 220辐射的热量(当其被点亮时)和从电源电路49辐射的热量所造成的,LED模块的基底221将膨胀。形成基底221(绝缘基底) 的合成树脂的线性膨胀系数为形成附接构件21的金属的线性膨胀系数的数十倍。在此处,合成树脂例如是环氧树脂,而金属的示例包括镀锌钢板和不锈钢。设置在基底221中的切口2211具有其沿着基底221的长度方向的相应长度,该长度比钩216的基部部分沿着其长度方向的相应长度长。也就是说,该结构允许基底221沿着基底22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附接构件21 以切口2211和钩216之间的沿着基底22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差膨胀和收缩。因此,作为基底221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附接构件21膨胀的结果,即使基底221的热膨胀大于附接构件21的热膨胀,也可以减小基底221上的来自附接构件21的钩216的应力。
然而,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附接构件21热膨胀的基底221可能导致固定到基底221上的第一端子构件51与经由壳体42间接固定到附接构件21 的第二端子构件52之间的相对错位。利用连接块5,即使在如上所述的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一端子构件51和两个第二端子构件52之间发生轻微的错位,也可以经由电导体50维持电气连接。注意到基底221相对于附接构件 21的超过连接块5中的第一端子构件51和第二端子构件52之间的相应错位的公差的延伸(膨胀)可能使得难以经由电导体50维持电气连接。
由从各LED 220辐射的热量(当其被点亮时)和从电源电路49辐射的热量所造成的,电源装置4的印刷线路板40也将膨胀。注意到形成印刷线路板的绝缘基底由与形成基底221的绝缘基底相同类型的材料制成。在此处,所述材料例如是合成树脂(例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也就是说,当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由相同类型的材料制成时它们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远小于当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由不同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和金属)制成时它们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
在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中的任一个中,其膨胀(延伸)随着从固定位置到附接构件21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如从连接块5看到的,在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处的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相应固定部分可能增加输入端子222和输出端子405之间在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错位。
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光源单元2,如从连接块5所看到的,基底221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位置F1与印刷线路板40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位置F2在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参见图12)。也就是说,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将响应于热膨胀和热收缩而朝向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膨胀和收缩。在此处,固定位置F1和电导体50之间的最短距离Z1与固定位置F2和电导体50之间的最短距离Z2之间的差异由Z3(=|Z1-Z2 |)来定义。光源单元2被配置成使得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朝向同一侧膨胀和收缩,这使得可以减小由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膨胀和收缩所引起的差异Z3的变化。相应地,光源单元2使得能够减小输入端子222和输出端子405之间在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错位。根据光源单元2,因此可以减小从电源装置4到LED模块22的布线部件(例如输入端子222、输出端子405和连接块5)上的应力。
接下来将说明照明器具1的安装过程。如图1所示,通过工人,从天花板100引出的电力电缆30和信号电缆穿过器具本体10的孔111A,而来自天花板100的悬挂螺钉200分别穿过各孔111B。然后通过工人将螺母300 拧到悬挂螺钉200上,由此将器具本体10固定在天花板100上。然后通过工人将电力电缆30连接到端子块25并且端子块25的插头连接器251被插入电源装置4的电力输入单元400中(参见图4)。然后通过工人将信号电缆电气连接到电源装置4的信号输入单元410(参见图4)。
通过工人,一对金属钩214的相应梢端被悬挂在设置在器具本体10的一对侧板112的一个中的一对插入孔112A上,并且一对钩簧215随后被悬挂在设置在一对侧板112的另一个中的一对钩部分1120上。当光源单元2 在被工人提升的同时围绕金属钩214旋转时,钩簧215返回到它们相应的钩簧215悬挂在钩部分1120上的初始状态。作为结果,光源单元2通过钩簧215的相应弹簧力被器具本体10保持。照明器具1通过上述步骤被安装在天花板100上。
在此处,在光源单元2中,基底221的固定位置F1和印刷线路板40 的固定位置F2位于印刷线路板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中心线α1)的与连接块5相反的一侧上(参见图12)。光源单元2有助于确保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相应固定构件(固定钩216A和螺钉4002)与连接块5之间的绝缘距离。
在光源单元2中,当沿着附接构件21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当从前或从后观察时),基底221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范围G1的至少一部分与印刷线路板40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范围G2重叠(参见图13)。注意到基底221 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范围G1是每个固定钩216A面向基底221的下表面的范围。另一方面,印刷线路板40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范围G2是螺钉 2002的头部与印刷线路板40的下表面接触的范围。因此,固定范围G1的至少一部分与固定范围G2重叠,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由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膨胀和收缩所引起的差异Z3的变化。
此外,利用光源单元2,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中的每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基底构成。因此,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相应线性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的变化变小,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由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膨胀和收缩所引起的差异Z3的变化。
在此处,利用光源单元2,连接块5包括杆状电导体50、第一端子构件51和第二端子构件52。第一端子构件51中的每一个是导电的并且包括设置有在板构件510的厚度方向上在该板构件510中贯通的插入孔511的板构件510。当沿输入端子22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板构件510电气连接到输入端子222同时插入孔511与输入端子222的贯通孔2210重叠。第一端子构件51被配置成将电导体50的第一端500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输入端子222。第二端子构件52中的每一个被配置成通过焊料将穿过贯通孔213 的相应电导体50的第二端501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相应的输出端子405。利用光源单元2,由于连接块5如上所述地配置,所以连接块5使得能够提高将基底221的输入端子222和印刷线路板40的输出端子405电气连接的工作效率。
印刷线路板40的固定位置F2(螺纹部分424)和输出端子405(端子片524)的相应位置可以在附接构件21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彼此不同(参见图14)。换句话说,印刷线路板40的固定位置F2和输出端子405 (端子片524)的相应位置不需要在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以直线对齐。
如图15所示,当沿着附接构件21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当从前或从后观察时),基底221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范围G1可能与基底221的输入端子222(第一端子构件51)重叠。利用光源单元2,基底221到附接构件 21的固定范围G1与基底221的输入端子222(第一端子构件51)重叠使得能够防止由基底221的膨胀和收缩所引起的输入端子222的位置的变化。
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明显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光源单元2包括具有细长形状的基底221。所述基底221包括固体发光装置(多个LED 220)和与该固体发光装置(多个LED 220)电气连接的输入端子222。光源单元2包括电源装置4,所述电源装置4包括被配置成将电力供给到固体发光装置(多个LED 220)中的电源电路49。光源单元2包括基底221和电源装置4附接到其上的附接构件21以及将电源电路49和输入端子222电气连接的连接块5。附接构件21是扁平且细长的。附接构件21 具有第一表面和在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第二表面。基底221被附接到第一表面,并且电源装置4被附接到第二表面。附接构件21设置有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在附接构件21中贯通的贯通孔213。电源电路49具有印刷线路板40。印刷线路板40是扁平且细长的并且由与基底221相同类型的材料制成。印刷线路板40包括用于输出由电源电路49产生的电力的输出端子405。输入端子222和输出端子405被布置成使得当沿着附接构件21的厚度方向观察时输入端子222和输出端子405与贯通孔213重叠。利用连接块5穿过贯通孔213的部分(电导体50),连接块5将输入端子 222和输出端子405电气连接。当从连接块5观察时,基底221到附接构件 21的固定位置F1和印刷线路板40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位置F2在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上。
利用根据第一方面的光源单元2,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将在相同的方向上膨胀和收缩。因此,可以减少由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膨胀和收缩所引起的附接构件21的长度方向上的输入端子222和输出端子405 之间的错位。因此,光源单元2使得能够减小从电源装置4到固体发光装置(多个LED 220)的布线部件(例如输入端子222、输出端子405和连接块5)上的应力。
在第一方面中,作为根据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2,优选地,基底221的固定位置F1和印刷线路板40的固定位置F2在该印刷线路板40的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中心线α1)的与连接块相反的一侧上。
根据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2有助于确保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相应固定构件(固定钩216A和螺钉4002)与连接块5之间的绝缘距离。
在第一或第二方面中,作为根据第三方面的光源单元2,优选地,当沿着附接构件21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基底221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范围G1 的至少一部分与印刷线路板40到附接构件21的固定范围G2重叠。
利用根据第三方面的光源单元2,减小了由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 的膨胀和收缩所引起的差异Z3的变化。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布线部件(例如输入端子222、输出端子405和连接块5)上的应力。
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个中,作为根据第四方面的光源单元2,优选地,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中的每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基底构成。
根据第四方面的光源单元2使得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相应线性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较小,由此减小了由基底221和印刷线路板40的膨胀和收缩所引起的差异Z3的变化。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布线部件(例如输入端子222、输出端子405和连接块5)上的应力。
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个中,作为根据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2,优选地,连接块5包括具有杆状的电导体50、第一端子构件51和第二端子构件52。第一端子构件51优选地包括板构件510,该板构件510是导电的并且设置有在板构件510的厚度方向上在该板构件510中贯通的插入孔511。优选地,当沿着基底221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板构件510与输入端子222 电气连接同时贯通孔511与在输入端子222中贯通的孔(贯通孔2210)重叠。优选地,第一端子构件51将电导体50的第一端500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输入端子222。优选地,利用进一步穿过在输入端子222中贯通的孔(贯通孔2210)的电导体50,第二端子构件52将电导体50的第二端501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输出端子405。
利用根据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2,连接块5使得能够提高用于将基底 221的输入端子222和印刷线路板40的输出端子405电气连接的工作效率。
根据第六方面的照明器具1包括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个的光源单元2 以及支撑所述光源单元2的器具本体10。
根据第六方面的照明器具1使得能够减小从电源装置4到固体发光装置(多个LED220)的布线部件(例如输入端子222、输出端子405和连接块5)上的应力。
附图标记
1 照明器具
2 光源单元
4 电源装置
5 连接块
10 器具本体
21 附接构件
40 印刷线路板
49 电源电路
50 电导体
51 第一端子构件
52 第二端子构件
213 贯通孔
216A 固定钩
220 LED(固体发光装置)
221 基底
222 输入端子
405 输出端子
500 第一端
501 第二端
511 插入孔
F1 固定位置
F2 固定位置
α1 中心线。

Claims (9)

1.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细长形状的基底,所述基底包括固体发光装置和与所述固体发光装置电气连接的输入端子,
电源装置,其包括被配置成将电力供给到所述固体发光装置中的电源电路,
附接构件,所述基底和电源装置被附接到该附接构件,所述附接构件是扁平且细长的,所述附接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在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第二表面,所述基底被附接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电源装置被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附接构件设置有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在该附接构件中贯通的贯通孔,以及
将所述电源电路和输入端子电气连接的连接块,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具有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扁平且细长并且由与所述基底相同类型的材料制成,所述印刷线路板包括用于输出由所述电源电路产生的电力的输出端子,
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被布置成使得当沿着所述附接构件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与所述贯通孔重叠,
通过所述连接块的一部分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连接块将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电气连接,以及
当从所述连接块观察时,所述基底到所述附接构件的固定位置和所述印刷线路板到所述附接构件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附接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固定位置和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固定位置在印刷线路板的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的与所述连接块相反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附接构件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所述基底到所述附接构件的固定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印刷线路板到所述附接构件的固定范围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和印刷线路板中的每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基底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和印刷线路板中的每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基底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
具有杆状的电导体,
第一端子构件,其包括板构件,所述板构件是导电的并且设置有在该板构件的厚度方向上在该板构件中贯通的插入孔,所述板构件与所述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同时当沿着基底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贯通孔与在所述输入端子中贯通的孔重叠,所述第一端子构件将所述电导体的第一端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以及
第二端子构件,
利用所述电导体穿过在所述输入端子中贯通的孔,所述第二端子构件将所述电导体的第二端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
具有杆状的电导体,
第一端子构件,其包括板构件,所述板构件是导电的并且设置有在该板构件的厚度方向上在该板构件中贯通的插入孔,所述板构件与所述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同时当沿着基底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贯通孔与在所述输入端子中贯通的孔重叠,所述第一端子构件将所述电导体的第一端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以及
第二端子构件,
利用所述电导体穿过在所述输入端子中贯通的孔,所述第二端子构件将所述电导体的第二端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
具有杆状的电导体,
第一端子构件,其包括板构件,所述板构件是导电的并且设置有在该板构件的厚度方向上在该板构件中贯通的插入孔,所述板构件与所述输入端子电气连接同时当沿着基底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贯通孔与在所述输入端子中贯通的孔重叠,所述第一端子构件将所述电导体的第一端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以及
第二端子构件,
利用所述电导体穿过在所述输入端子中贯通的孔,所述第二端子构件将所述电导体的第二端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子。
9.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以及
支撑所述光源单元的器具本体。
CN201821178094.1U 2017-07-25 2018-07-24 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 Active CN2084874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4011A JP7033742B2 (ja) 2017-07-25 2017-07-25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2017-144011 2017-07-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7450U true CN208487450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7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8094.1U Active CN208487450U (zh) 2017-07-25 2018-07-24 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4) JP7033742B2 (zh)
CN (1) CN20848745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92002Y1 (ko) * 2018-09-04 2020-07-15 현대건설기계 주식회사 작업차량의 도어용 접이식 스트라이커 구조체
JP7251271B2 (ja) * 2019-03-29 2023-04-04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110513661A (zh) * 2019-07-01 2019-11-29 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的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1764U (zh) * 1986-04-04 1987-10-14
JPWO2010082655A1 (ja) 2009-01-19 2012-07-05 ローム株式会社 Ledランプ
US8752996B2 (en) 2010-01-07 2014-06-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TWM432768U (en) 2012-02-15 2012-07-01 Chicony Power Tech Co Ltd M1010701_3919
JP2016046047A (ja) 2014-08-21 2016-04-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6569894B2 (ja) 2015-06-11 2019-09-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コネクタ
CN105351896B (zh) 2015-11-27 2022-10-25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33742B2 (ja) 2022-03-11
JP2022031866A (ja) 2022-02-22
JP2024003128A (ja) 2024-01-11
JP7390626B2 (ja) 2023-12-04
JP2024012549A (ja) 2024-01-30
JP2019029073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87450U (zh) 光源单元及照明器具
US9615414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JP5914859B2 (ja) 照明器具
USRE48806E1 (en) Spring lock clip for coupling a circuit board to an electrical base
JP6653447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631916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CN206694853U (zh) 光源单元和具有光源单元的照明器具
JP6473994B2 (ja) 照明器具
JP2017174569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827209B2 (ja) 端子装置、端子部材、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2017174571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827208B2 (ja) 端子装置、端子部材、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2016046201A (ja)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5297592B2 (ja) Led発光装置
JP6391003B2 (ja)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6868823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755001B2 (ja) 電源装置、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7174570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388229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735495B2 (ja)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6418529B2 (ja) 非常用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6501178B2 (ja) 給電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2021150022A (ja) 照明装置
KR20120012185A (ko) 형광등 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