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4720U -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4720U
CN208484720U CN201820503940.6U CN201820503940U CN208484720U CN 208484720 U CN208484720 U CN 208484720U CN 201820503940 U CN201820503940 U CN 201820503940U CN 208484720 U CN208484720 U CN 208484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entation
wheel
state
wheel assembly
ax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39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勇
马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39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4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4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472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车轮装置具有第一定向状态、万向状态和第二定向状态,车轮装置包括车轮座、车轮组件、第一定向机构、第二定向机构,第一定向机构包括第一定向轴、第一定向部,第二定向机构能够使车轮装置从第一定向状态或万向状态转换至第二定向状态,第二定向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二定向轴、第二定向部,驱动组件能与第一定向轴相配合从而带动第一定向轴运动,还能与第二定向轴相配合从而带动车轮组件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定向机构的设置,使得儿童推车在折叠中能从第一定向状态或万向状态自动转换到第二定向状态,处于第二定向状态的儿童推车能够自立,收纳方便,占用面积小,且自立放置的儿童推车容易保持干净。

Description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童车车轮的定向机构及童车(如公告号为CN201626257U),包括车轮旋转件、固定件、锁定机构、限位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件上的定向销、设置在车轮旋转件上的锁槽、操作件,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锁定状态时,定向销插在锁槽中,车轮旋转件相对固定件锁定;解锁状态,定向销脱离锁槽,车轮旋转件相对固定件转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操作件上的弹舌、设置在固定件上的上抵触部和下抵触部、给弹舌提供压向固定件处的力的第一压簧;锁定状态时,弹舌向上抵在下抵触部上,解锁状态时,弹舌向下抵在上抵触部上。现有技术的童车在折叠后,当车轮万向状态时,因车轮万向,不稳定从而无法自立;当车轮处于定向状态时,因前轮与后轮距离太近,因此无法自立,折叠的童车需要平放,给收纳带来不便,占用面积大,且童车平放车身不易保持干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折叠时,车轮装置能从第一定向状态或万向状态下完成自动转向至第二定向状态的儿童推车,折叠后能够自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轮装置,具有第一定向状态和万向状态,包括车轮座、能够与所述的车轮座转动连接的车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的车轮座和所述的车轮组件之间能够将所述的车轮座和所述的车轮组件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第一定向机构,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车轮座滑动连接的第一定向轴、设置于所述的车轮组件上的第一定向部,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轴与所述的第一定向部相配合,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轴与所述的第一定向部相分离,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具有第二定向状态,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的车轮装置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或所述的万向状态转换至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的第二定向机构,所述的第二定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车轮座滑动连接的驱动组件、与所述的车轮组件相连接的第二定向轴、形成在所述的驱动组件上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二定向轴相配合的第二定向部,所述的驱动组件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相配合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一定向轴运动,所述的驱动组件还能够与所述的第二定向轴相配合从而带动所述的车轮组件转动,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或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二定向轴与所述的第二定向部相分离,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轴与所述的第一定向部相分离,所述的第二定向轴与所述的第二定向部相配合。
具体地,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的车轮组件相滑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和所述的第二定向轴相配合的转向座件、与所述的转向座件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转向座件滑动的牵引锁。
优选地,所述的转向座件包括能够与所述的第二定向轴相配合从而带动所述的车轮组件转动的斜面,所述的斜面自上往下延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斜面包括第一斜面、与所述的第一斜面对称设置的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斜面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定向部位于所述的第一斜面底端与所述的第二斜面底端之间。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的车轮组件上且与所述的车轮座固定连接的限位座、穿设在所述的车轮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的限位座的上方且与所述的车轮座固定连接的快拆座件;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与所述的限位座相抵设,所述的转向座件与所述的限位座相抵设、与所述的快拆座件相分离,所述的第二定向轴位于所述的第一斜面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斜面的顶端的连接处的正上方;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与所述的限位座相分离,所述的转向座件与所述的限位座相抵设、与所述的快拆座件相分离;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与所述的限位座相分离,所述的转向座件与所述的限位座相分离、与所述的快拆座件相抵设。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快拆座件上的导向槽,所述的转向座件上还包括能够与所述的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与所述的第一斜面的底端外侧面、所述的第二斜面的底端外侧面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的第一定向轴运动且与所述的车轮座相连接的解锁件,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或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解锁件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相配合,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时,所述的解锁件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相分离。
具体地,所述的车轮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的车轮座内的转轴,所述的第二定向轴插设在所述的转轴上且一端自所述的转轴向外延伸凸出,所述的转轴的转动轴心线沿着所述的车轮装置的上下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弹性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的车轮座相抵设、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相抵设;所述的第二定向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的第二弹性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的车轮座相抵设、另一端部与所述的驱动组件相抵设。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与所述的车架固定连接的如前所述的车轮装置,所述的牵引锁能同时带动所述的儿童推车折叠。
以上所涉及到的左右上下前后内外等方位词,是在儿童推车处于使用状态时的方位作定义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他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定向机构的设置,使得儿童推车在折叠过程中能从第一定向状态或万向状态下自动转换到第二定向状态,处于第二定向状态的折叠儿童推车能够自立,收纳方便,占用面积小,且自立放置的儿童推车容易保持干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万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万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万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4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第一定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第一定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第一定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9为附图8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第二定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第二定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处于第二定向状态时的车轮装置K-K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13为附图1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第二定向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第一定向机构、第二定向机构的正视图;
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立体图;
附图17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侧视图;
附图18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正视图;
附图19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折叠图;
其中:1、车轮座;2、车轮组件;21、转轴;22、叉架;31、第一定向轴;32、第一定向部;33、解锁件;34、第一弹性件;42、第二定向轴;43、第二定向部;44、第二弹性件;45、转向座件;471、第一斜面;472、第二斜面;48、导向柱;49、第二导向柱;5、限位座;6、快拆座件;7、导向槽; 81、第一凸起;82、第二凸起;83、第三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各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儿童推车,包括车架、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车轮装置,本实施例中,车轮装置为前轮装置。
如各附图所示,车轮装置,具有第一定向状态、万向状态和第二定向状态,包括车轮座1、车轮组件2、第一定向机构、第一定向机构、限位座5、快拆座件6、导向槽7、第一凸起81、第二凸起82、第三凸起83。
车轮组件2能够与车轮座1转动连接,第一定向机构设置在车轮座1和车轮组件2之间且能够将车轮座1和车轮组件2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定向机构能够使车轮装置从第一定向状态或万向状态转换至第二定向状态,限位座5穿设在车轮组件2上且与车轮座1固定连接,快拆座件6穿设在车轮组件2上且位于限位座5的上方且与车轮座1固定连接,导向槽7设置在快拆座件6上。
车轮组件2包括插设在车轮座1内的转轴21、与车轮转动连接的叉架22,转轴21的转动轴心线沿着车轮装置的上下方向延伸。
如各附图所示,第一定向机构包括第一定向轴31、第一定向部32、解锁件 33。第一定向轴31与车轮座1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定向轴31可以包括定向件和定向轴,定向件与定向轴固定连接;第一定向部32设置在车轮组件 2上且能够与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为了让第一定向机构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第一定向机构还包括了第一弹性件34,第一弹性件34的一端部与快拆座件6 相抵设、另一端部与第一定向轴31相抵设,为了让第一弹性件34不偏移运动方向,快拆座件6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82,定向件上还设置有第三凸起83,第一弹性件34的一端部穿设在第二凸起82上且另一端部穿设在第三凸起83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34为定向压簧;解锁件33与车轮座1相连接且能够带动第一定向轴31运动,解锁件33可以通过阻尼作用、斜面或旋转等方式与车轮座1相连接,解锁件33的连接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重点,只要能够实现解锁件33与车轮座1的连接即可。
如各附图所示,第二定向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二定向轴42、第二定向部 43,驱动组件与车轮座1滑动连接且能够与第一定向轴31或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第二定向轴42插设在转轴21上且一端自转轴21向外延伸凸出,第二定向部43形成在驱动组件上且能够与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为了让驱动组件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第二定向机构还包括了第二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4的一端部与快拆座件6相抵设、另一端部与驱动组件相抵设,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件44为转向压簧。
第一定向机构与第二定向机构沿着车轮装置的上下方向运动。
驱动组件包括转向座件45、牵引锁,转向座件45穿设在转轴21上且与车轮组件2滑动连接,牵引锁与转向座件45相连接且能够带动转向座件45滑动,转向座件45能够与第一定向轴31配合从而带动第一定向轴31运动,转向座件 45还能够与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从而带动车轮组件2转动。
如附图14-15所示,转向座件45包括自上往下延伸的斜面,斜面能够与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从而带动车轮组件2转动;如附图1所示,为了能够让转向座件45的滑动沿着车轮装置的上下方向,提高稳定性,转向座件45还包括导向柱48,导向柱48沿着导向槽7的方向运动从而保证转向座件45的运动方向不偏移,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向座件45转动的稳定性,转向座件45还包括了第二导向柱49;如附图5、9所示,为了让第二弹性件44不偏移运动方向,转向座件45上还设置有第一凸起81,第二弹性件44的一端部穿设在第一凸起81 上。
如附图14和15所示,斜面包括第一斜面471、与第一斜面471对称设置的第二斜面472,第一斜面471的顶端与第二斜面472的顶端相连接,第一斜面 471的底端与第二斜面472的底端不相接,第二定向部43位于第一斜面471底端与第二斜面472底端之间;如附图1所示,为了让转向座件45不易断裂,导向柱48分别与第一斜面471底端的外侧面、第二斜面472底端的外侧面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进行折叠,解锁牵引锁,牵引锁带动车架折叠,同时牵引锁能带动转向座件45运动从而带动车轮组件2转动,使得儿童推车在折叠中,车轮装置能从第一定向状态或万向状态转换至第二定向状态。
如附图6-9所示,当车轮装置处于第一定向状态时,叉架22自下往上向前延伸,解锁件33与限位座5相抵设,第一定向轴31与第一定向部32相配合,解锁件33与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转向座件45与限位座5相抵设、与快拆座件6相分离,第二定向轴42与第二定向部43相分离,第二定向轴42位于第一斜面471的顶端与第二斜面472的顶端的连接处的正上方。
如附图2-5所示,当车轮装置处于万向状态时,解锁件33与限位座5相分离,第一定向轴31与第一定向部32相分离,解锁件33与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转向座件45与限位座5相抵设、与快拆座件6相分离;第二定向轴42与第二定向部43相分离。
如附图10-13所示,当车轮装置处于第二定向状态时,叉架22自下往上向后延伸,解锁件33与限位座5相分离,第一定向轴31与第一定向部32相分离,解锁件33与第一定向轴31相分离,转向座件45与限位座5相分离、与快拆座件6相抵设,转向座件45与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第二定向轴42与第二定向部43相配合。
工作原理:
车轮装置从万向状态转换至第一定向状态:当车轮装置处于万向状态时,向下按压解锁件33,定向压簧复位,第一定向轴31同时向下运动至第一定向轴 31与第一定向部32相配合,此时到达第一定向状态。
车轮装置从万向状态转换至第二定向状态:当车轮装置处于万向状态时,儿童推车折叠,解锁牵引锁,带动转向座件45向上运动至转向座件45与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带动第一定向轴31也往上运动,斜面与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使车轮组件2转动180度,直至第二定向轴42与第二定向部43相配合,车轮装置完成了自动转向到达第二定向状态。
车轮装置从第一定向状态转换至第二定向状态:当车轮装置处于定向状态时,儿童推车折叠,解锁牵引锁,带动转向座件45向上运动,转向座件45与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带动第一定向轴31向上运动,至第一定向轴31脱离第一定向部32,此时车轮装置脱离第一定向状态,转向座件45继续向上运动,至斜面与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使车轮组件2转动180度,直至第二定向轴42与第二定向部43相配合,车轮装置完成了自动转向到达第二定向状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轮装置,具有第一定向状态和万向状态,包括车轮座(1)、能够与所述的车轮座(1)转动连接的车轮组件(2)、设置在所述的车轮座(1)和所述的车轮组件(2)之间能够将所述的车轮座(1)和所述的车轮组件(2)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第一定向机构,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车轮座(1)滑动连接的第一定向轴(31)、设置于所述的车轮组件(2)上的第一定向部(32),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与所述的第一定向部(32)相配合,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与所述的第一定向部(32)相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具有第二定向状态,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的车轮装置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或所述的万向状态转换至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的第二定向机构,所述的第二定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车轮座(1)滑动连接的驱动组件、与所述的车轮组件(2)相连接的第二定向轴(42)、形成在所述的驱动组件上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的第二定向部(43),所述的驱动组件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运动,所述的驱动组件还能够与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从而带动所述的车轮组件(2)转动,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或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与所述的第二定向部(43)相分离,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与所述的第一定向部(32)相分离,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与所述的第二定向部(4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的车轮组件(2)相滑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和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的转向座件(45)、与所述的转向座件(45)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转向座件(45)滑动的牵引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座件(45)包括能够与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从而带动所述的车轮组件(2)转动的斜面,所述的斜面自上往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包括第一斜面(471)、与所述的第一斜面(471)对称设置的第二斜面(472),所述的第一斜面(471)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斜面(472)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定向部(43)位于所述的第一斜面(471)底端与所述的第二斜面(472)底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的车轮组件(2)上且与所述的车轮座(1)固定连接的限位座(5)、穿设在所述的车轮组件(2)上且位于所述的限位座(5)的上方且与所述的车轮座(1)固定连接的快拆座件(6);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时,所述的转向座件(45)与所述的限位座(5)相抵设、与所述的快拆座件(6)相分离,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位于所述的第一斜面(471)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斜面(472)的顶端的连接处的正上方;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转向座件(45)与所述的限位座(5)相抵设、与所述的快拆座件(6)相分离;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时,所述的转向座件(45)与所述的限位座(5)相分离、与所述的快拆座件(6)相抵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快拆座件(6)上的导向槽(7),所述的转向座件(45)上还包括能够与所述的导向槽(7)相配合的导向柱(48),所述的导向柱(48)与所述的第一斜面(471)的底端外侧面、所述的第二斜面(472)的底端外侧面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运动且与所述的车轮座(1)相连接的解锁件(33),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一定向状态或所述的万向状态时,所述的解锁件(33)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相配合,当所述的车轮装置处于所述的第二定向状态时,所述的解锁件(33)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相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组件(2)包括插设在所述的车轮座(1)内的转轴(21),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插设在所述的转轴(21)上且一端自所述的转轴(21)向外延伸凸出,所述的转轴(21)的转动轴心线沿着所述的车轮装置的上下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向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4),所述的第一弹性件(34)的一端部与所述的车轮座(1) 相抵设、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相抵设;所述的第二定向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4),所述的第二弹性件(44)的一端部与所述的车轮座(1)相抵设、另一端部与所述的驱动组件相抵设。
10.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与所述的车架固定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3-9中任一所述的车轮装置,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的车轮组件(2)相滑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定向轴(31)和所述的第二定向轴(42)相配合的转向座件(45)、与所述的转向座件(45)相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的转向座件(45)滑动的牵引锁,所述的牵引锁能同时带动所述的儿童推车折叠。
CN201820503940.6U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84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3940.6U CN208484720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3940.6U CN208484720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4720U true CN208484720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3940.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84720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47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469A (zh) * 2018-04-10 2018-09-04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469A (zh) * 2018-04-10 2018-09-04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
CN108482469B (zh) * 2018-04-10 2023-05-23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5757A (zh) 可收合婴儿承载装置
CN107685758B (zh) 儿童推车
CN113104091B (zh) 车架收折机构、车架锁定机构、背靠释锁机构及婴儿车
CN208484720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装置及儿童推车
CN106428182B (zh) 联动折叠分体式童车
CN207697788U (zh) 转动关节及具有其的儿童推车
CN205769517U (zh) 儿童推车
WO2020156520A1 (zh) 一种童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110481622B (zh) 锁定机构及具有该锁定机构的儿童用品
CN103754249B (zh)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座椅架
CN106314515B (zh) 联动折叠式童车
CN116917185A (zh) 腿部折叠机构和推车
CN204605909U (zh) 改良型婴幼儿车连动收车组件
CN210653267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童车骨架
CN209719802U (zh) 一种多功能滑板车
CN210191565U (zh) 折叠车
CN108482469A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7737353U (zh) 一种推车骨架以及儿童推车
CN207697791U (zh) 儿童推车
CN202657083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单手收车装置
CN109278840A (zh) 折叠儿童推车的解锁装置
CN205554282U (zh) 一种折叠儿童车
CN207157292U (zh) 手推车
CN213323300U (zh) 一种折叠式推车车架
CN213619925U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