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4350U -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4350U
CN208474350U CN201820885266.2U CN201820885266U CN208474350U CN 208474350 U CN208474350 U CN 208474350U CN 201820885266 U CN201820885266 U CN 201820885266U CN 208474350 U CN208474350 U CN 208474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piece
trapezoid boss
passive disc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5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宗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dehua Auto Fitt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dehua Auto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dehua Auto Fitt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dehua Auto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85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4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4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4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包括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内盘毂芯外周圆周均匀设置梯形凸台,外盘毂片内圈设置与梯形凸台过盈配合的键槽,梯形凸台下表面的两侧边设置为圆角,键槽底部的外盘毂片上设置散热缝,散热缝的一端连通键槽,另一端设置为弧形,梯形凸台上设置调节缝,用于在装配时留有装配余量。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从动盘盘毂,结构简单,操作工艺简化,生产线化,且各自强度有保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梯形凸台下表面的两侧边设置为圆角,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装配时,使内盘毂芯由上至下压入外盘毂片,更容易对准安装位,使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连接紧密。

Description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的零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背景技术
盘毂在汽车离合器里充当着重要角色。盘毂的作用是传递从动盘总成的扭矩。在从动盘总成中,摩擦片的扭矩通过弹簧传递给盘毂,盘毂通过传递给变速箱,确保扭矩的平稳传递。随着中国乃至世界汽车离合器行业的高速发展,离合器盘总成的各种新品种不断的出现,新盘毂的压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但现阶段的盘毂大都是整体式,还有部分是老的压嵌方式,操作工艺复杂,成本都相当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好,使用寿命长,且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连接紧密,压嵌定位准确的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包括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内盘毂芯外周圆周均匀设置梯形凸台,外盘毂片内圈设置与梯形凸台过盈配合的键槽,梯形凸台下表面的两侧边设置为圆角。
进一步的,键槽底部的外盘毂片上设置散热缝。
进一步的,散热缝的一端连通键槽,另一端设置为弧形。
进一步的,梯形凸台上设置调节缝,用于在装配时留有装配余量。
进一步的,一个梯形凸台上设置两条调节缝,两条调节缝呈八字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梯形凸台底面设置定位凹槽,键槽底部设置从外盘毂片延伸出的与定位凹槽的配合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散热缝内填充散热脂。
进一步的,散热缝至少一侧设置相当于扇叶作用的凸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内盘毂芯外周圆周均匀设置梯形凸台,外盘毂片内圈设置与梯形凸台过盈配合的键槽,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可以使外盘毂片和内盘毂芯分开来各自加工,操作工艺简化,生产线化,且各自强度有保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梯形凸台下表面的两侧边设置为圆角,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装配时,使内盘毂芯由上至下压入外盘毂片,圆角的设置使本来过盈配合的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更容易对准安装位,更容易装配压入,且使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连接紧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从动盘盘毂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内盘毂芯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外盘毂片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7是图5的I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内盘毂芯,11-梯形凸台,111-调节缝,112-定位凹槽,211-定位凸起,2-外盘毂片,21-键槽,3-散热缝,4-凸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包括内盘毂芯1和外盘毂片2,内盘毂芯1外周圆周均匀设置梯形凸台11,外盘毂片2内圈设置与梯形凸台11过盈配合的键槽21,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可以使外盘毂片2和内盘毂芯1分开来各自加工,操作工艺简化,生产线化,且各自强度有保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梯形凸台11下表面的两侧边设置为圆角,内盘毂芯1和外盘毂片2装配时,使内盘毂芯1由上至下压入外盘毂片2,圆角的设置使本来过盈配合的内盘毂芯1和外盘毂片2,更容易对准安装位,更容易装配压入,且使内盘毂芯1和外盘毂片2连接紧密。键槽21底部的外盘毂片上设置散热缝3,散热缝3的一端连通键槽21,散热缝3内填充散热脂,散热缝3一方面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散热缝3内存储一定数量的润滑油脂,用于补充由于梯形凸台11与键槽21之间相互运动所产生的润滑脂损耗;减少梯形凸台11磨损,提升从动盘盘毂的使用寿命。散热缝3另一端设置为弧形,避免夹缝的应力集中,影响外盘毂片2的强度。
梯形凸台11上设置两条八字形排列的调节缝111,用于在装配时留有更多的装配余量,即使是加工有误差也能进行快速装配,使装配要求更低,拆装更加方便、快捷,更便于维护,即使是加工有误差也能进行快速装配。
梯形凸台1底面设置定位凹槽112,键槽21底部设置从外盘毂片2延伸出的与定位凹槽112的配合的定位凸起211。由于传统的从动盘盘毂存在内盘毂芯1在与外盘毂片2镶嵌时会出现垂直度等达不到要求,从而最终导致从动盘装配后出现产品的摆差大,影响到从动盘装车后出现整车的发抖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定位凹槽112与定位凸起211的配合,对从动盘毂的纵向安装位实现垂直限位,使得从动盘毂加工后垂直度明显提升,使从动盘毂的摆差得到提升,有效改善了从动盘对整车发抖的影响,有效改善了行车的舒适性。
散热缝3至少一侧设置相当于扇叶作用的凸脊4,当从动盘毂旋转时,凸脊4起到风扇的作用,进一步的有效散热,延长从动盘的使用寿命,同时凸脊4还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提高外盘毂片2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盘毂芯和外盘毂片,所述内盘毂芯外周圆周均匀设置梯形凸台,所述外盘毂片内圈设置与所述梯形凸台过盈配合的键槽,所述梯形凸台下表面的两侧边设置为圆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底部的所述外盘毂片上设置散热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缝的一端连通所述键槽,另一端设置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凸台上设置调节缝,用于在装配时留有装配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梯形凸台上设置两条所述调节缝,两条所述调节缝呈八字形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凸台底面设置定位凹槽,所述键槽底部设置从所述外盘毂片延伸出的与所述定位凹槽的配合的定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缝内填充散热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缝至少一侧设置相当于扇叶作用的凸脊。
CN201820885266.2U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Active CN208474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5266.2U CN208474350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5266.2U CN208474350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4350U true CN208474350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7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5266.2U Active CN208474350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4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043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体轻量化增扭减速器
CN105927674A (zh) 一种球铰传动轴
CN208474350U (zh)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CN105114287A (zh) 往复式压缩机及其活塞连杆机构
CN110375059B (zh) 一种牵引电动机轴承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01434023Y (zh) 长距离高效等速传动轴
CN208471336U (zh) 桥架式曳引机
CN208474351U (zh) 一种设置新型压嵌结构的离合器从动盘盘毂
CN201561041U (zh) 发动机连杆结构改良
CN202825542U (zh) 磨头组件的直联传动机构
CN205715561U (zh) 一种改进的凸轮轴正时带轮
CN104813075A (zh) 汽车用传动系装置及用于传动系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4283654U (zh) 正时链罩总成
CN205823942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用轴套
CN205779746U (zh) 一种水冷摩托车水泵
CN203082049U (zh) 减少定位误差的主动轴与被动轴的连接结构
CN208266342U (zh) 内外均为球形滚道支承的可驱动旋转钢领组件
CN102814736B (zh) 磨头组件的直联传动机构
CN205978397U (zh) 一种传动箱体的变速换挡结构
CN200940567Y (zh) 斜油孔机油泵
CN204508524U (zh) 一种电梯传动轮
CN201539511U (zh) 一种万向节总成
CN205168180U (zh) 电动车后桥驱动箱
CN202812124U (zh) 双轮系整体式曲轴皮带
CN208806687U (zh) 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