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1579U -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1579U
CN208461579U CN201821056872.XU CN201821056872U CN208461579U CN 208461579 U CN208461579 U CN 208461579U CN 201821056872 U CN201821056872 U CN 201821056872U CN 208461579 U CN208461579 U CN 208461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reducer
motor
integrated shell
mounting structure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68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俊
文森
姜胜海
袁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568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1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1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1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后端盖、用于设置所述电机与减速机的一体化壳体、减速机端盖,且所述电机后端盖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后端、所述减速机端盖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前端;所述减速机端盖设置有用于给减速机散热的冷却液腔室,所述一体化壳体内设置有给所述电机散热的冷却液通道,且所述冷却液通道与所述冷却液腔室在所述一体化壳体与所述减速机端盖对接的位置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了电机和减速机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保证了电机和减速机的散热,并且可以避免电机及减速机的水道通过外部管线连接而导致的占用整车的布置空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利用电机替代传统燃油发动机为整车提供动力,但电机的扭矩较小,需要配合减速机以减低车轮的转速和提高车轮的扭矩。电机和减速机常常由不同的厂商单独生产,然后通过内花键和外花键连接的方式,把电机的输出动力传输到减速机,最终传递到车轮上。
由于电机与减速机独立开发,最终采用花键实现电机与减速机的连接,所以整体成本高,可靠性低。而且现有的系统中减速机并未拥有自己的散热系统,一般通过自然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当转速很高时,风冷方式无法保证减速机的散热。
例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电机与减速机集成结构示意图,整个动力系统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其中,电机可以分为三部分,电机后端盖1,电机本体2和电机前端盖3。电机后端盖1与电机本体2之间需要进行密封处理,电机本体2和电机前端盖3之间也需要进行密封处理,以保证电机的防护(Ingress Protection,IP)等级。减速机可分为两个部分,减速机本体4和减速机端盖5,减速机本体4和减速机端盖5也需要进行密封处理,以保证减速机的IP等级。当电机与减速机通过内外花键集成到一起时,还需要保证接口的密封性,整体设计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机与减速机独立开发带来的成本高、结构复杂、可靠低以及减速机无法保证散热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后端盖、用于设置所述电机与减速机的一体化壳体、减速机端盖,且所述电机后端盖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后端、所述减速机端盖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前端;所述减速机端盖设置有用于给减速机散热的冷却液腔室,所述一体化壳体内设置有给所述电机散热的冷却液通道,且所述冷却液通道与所述冷却液腔室在所述一体化壳体与所述减速机端盖对接的位置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壳体内套设有一内水套,所述一体化壳体与所述内水套紧密贴合并在所述一体化壳体与所述内水套之间形成所述冷却液通道。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冷却液通道由开设于所述内水套外壁的水槽和所述一体化壳体内壁围合形成;或者,所述冷却液通道由开设于所述一体化壳体内壁的水槽和所述内水套外壁围合形成。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冷却液通道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内水套外。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壳体侧部且紧邻所述一体化壳体后端的位置设置有冷却液入口,所述一体化壳体前端与所述减速机端盖对接的位置设置有通道排水口,所述冷却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入口和通道排水口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减速机端盖的与所述一体化壳体对接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室连通的腔室进水口,所述减速机端盖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室连通的冷却液出口,所述腔室进水口与所述通道排水口对接。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道排水口与所述腔室进水口对接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通道排水口的边缘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密封圈的密封圈槽。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壳体内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同轴。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壳体内部自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安装减速机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分隔壁上设置有电机轴过孔以及环绕所述电机轴过孔的环形凸台;所述内水套呈筒形且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匹配的通孔,所述内水套套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环形凸台嵌入所述内水套底部的所述通孔中。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机后端盖还包括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固定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壳体可以同时设置电机与减速机,相当于将现有的电机和减速机的壳体集成设计到一起,结构简单,提高了电机和减速机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为电机设置相应的冷却液通道进行散热,为减速机设置相应的冷却液腔室进行散热,电机和减速机都是通过水冷方式进行散热,因此可以同时保证电机和减速机的散热,并且冷却液通道与冷却液腔室在一体化壳体与减速机端盖对接的位置连通,从而将电机及减速机的水道内部连接到一起,避免电机及减速机的水道通过外部管线连接而导致的占用整车的布置空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传统的电机与减速机集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的布局示意图;
图3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图一;
图5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图二;
图6是电机内水套结构图;
图7是一体化壳体的电机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减速机端盖的分解图;
图9是一体化壳体的电机侧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定。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仅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一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总的思路是:将现有的电机和减速机的壳体集成设计到一起,设计一体化壳体8,不再单独设计电机前端盖和减速机的壳体,电机后端盖7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8后端,减速机端盖9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8前端,所述减速机端盖9设置有用于给减速机散热的冷却液腔室,所述一体化壳体8内设置有给所述电机散热的冷却液通道,且所述冷却液通道与所述冷却液腔室在所述一体化壳体8与所述减速机端盖9对接的位置连通。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3,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后端盖7、用于设置电机与减速机的一体化壳体8、减速机端盖9,所述电机后端盖7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8后端,所述减速机端盖9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8前端。与图1中的传统方案相比,省去了电机前端盖,电机前端盖与电机之间的密封,以及电机与减速机连接界面间的密封,整个系统不仅减少了材料用量,同时还减少了器件的数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电机与减速机的壳体集成为一体化壳体8,电机与减速机可以使用同轴设计,即电机的电机轴和减速机的输入轴为同一根轴,轴承可由之前的至少4个减少为3个,且无需加工花键,同时减少传动误差,提高NVH及传动可靠性。
为了实现散热,本实施例的思路是,将冷却液先引入到一体化壳体8内对电机进行散热,再引入至减速机端盖9内对减速机进行散热。为此,本实施例一方面,在一体化壳体8内设置给所述电机散热的冷却液通道,另一方面,在所述减速机端盖9设置用于给减速机散热的冷却液腔室,然后将冷却液通道与冷却液腔室在一体化壳体8与减速机端盖9对接的位置连通。
具体的,参考图4-5,所述一体化壳体8侧部且紧邻一体化壳体8后端的位置设置有冷却液入口101,所述一体化壳体8前端与所述减速机端盖9对接的位置设置有通道排水口103。所述一体化壳体8内套设有一内水套6,所述一体化壳体8与所述内水套6紧密贴合,并在所述一体化壳体8与所述内水套6之间形成冷却液通道102。本实施例中,冷却液通道102由开设于所述内水套6外壁的水槽和所述一体化壳体8内壁围合形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冷却液通道102改为由开设于所述一体化壳体8内壁的水槽和所述内水套6外壁围合形成。
参考图6,具体的,所述内水套6呈筒形,内水套6的底部601开设有通孔602。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通道102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内水套6外。冷却液通道102的起点1021位于所述冷却液入口101下方,并与所述冷却液入口101连通,冷却液通道102的终点1022与通道排水口103连通。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通道102的具体形状并不限于螺旋状,还可以几字行水道或者其他形状的水道。
继续参考图5,并结合图7,图7中803表示一体化壳体8中电机部分的外壳,所述一体化壳体8内部自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安装减速机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分隔壁上设置有电机轴过孔802以及环绕所述电机轴过孔802的环形凸台801,所述环形凸台801的形状与内水套6底部601的通孔602匹配,所述内水套6套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环形凸台801嵌入所述内水套6底部的所述通孔602中,所述电机具体容置于所述内水套6内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设所述电机轴过孔802与所述减速机连接,且所述一体化壳体内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同轴,比如,所述电机轴可以直接作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
为了保证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在内水套6外侧壁的靠整个内水套6顶部的位置是通过焊接方式与一体化壳体8固定,另外,环形凸台801也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内水套6的通孔602,如此实现电机、减速机与冷却液通道102之间的完全隔离,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继续参考图4-5,并结合图8,减速机端盖9设置有冷却液腔室202,所述电机后端盖9还包括一密封盖91,所述密封盖9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冷却液腔室202的开口处,实现冷却液腔室202的密封。减速机端盖9的与所述一体化壳体8对接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室202连通的腔室进水口201,所述减速机端盖9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室202连通的冷却液出口203,所述腔室进水口201与所述通道排水口103对接,从而将冷却液通道102中的冷却液引入至冷却液腔室202中,以对减速机进行降温,最终冷却液从冷却液出口203排出。具体的,所述通道排水口103与所述腔室进水口201对接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密封性。优选的,为了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参考图9,所述通道排水口103的边缘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密封圈的密封圈槽1031。
另外,一体化壳体8与减速机端盖9组装时,在其连接部分涂覆密封胶,以实现密封。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出口203位于减速机端盖9的整个外壁的侧部,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出口203还可以是在减速机端盖9的外壁的其他位置,对此并不做限制。同理,冷却液入口101的位置也不限于本实施例附图所示,可以根据情形调整。
本实施例的散热过程为: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101进入冷却液通道102,并从冷却液通道102进入冷却液通道102的起点1021,通过冷却液通道102流至冷却液通道102的终点1022,冷却液在冷却液通道102中的流通过程可以带走电机的热量,对电机降温;然后从终点1022出来的冷却液先后通过通道排水口103、腔室进水口201进入冷却液腔室202,最终从冷却液出口203处流出,从而可以带走减速机的热量,对减速机降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壳体可以同时设置电机与减速机,相当于将现有的电机和减速机的壳体集成设计到一起,结构简单,提高了电机和减速机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为电机设置相应的冷却液通道进行散热,为减速机设置相应的冷却液腔室进行散热,电机和减速机都是通过水冷方式进行散热,因此可以同时保证电机和减速机的散热,并且冷却液通道与冷却液腔室在一体化壳体与减速机端盖对接的位置连通,从而将电机及减速机的水道内部连接到一起,避免电机及减速机的水道通过外部管线连接而导致的占用整车的布置空间的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后端盖、用于设置所述电机与减速机的一体化壳体、减速机端盖,且所述电机后端盖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后端、所述减速机端盖安装到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前端;所述减速机端盖设置有用于给减速机散热的冷却液腔室,所述一体化壳体内设置有给所述电机散热的冷却液通道,且所述冷却液通道与所述冷却液腔室在所述一体化壳体与所述减速机端盖对接的位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壳体内套设有一内水套,所述一体化壳体与所述内水套紧密贴合并在所述一体化壳体与所述内水套之间形成所述冷却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通道由开设于所述内水套外壁的水槽和所述一体化壳体内壁围合形成;或者,所述冷却液通道由开设于所述一体化壳体内壁的水槽和所述内水套外壁围合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通道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内水套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壳体侧部且紧邻所述一体化壳体后端的位置设置有冷却液入口,所述一体化壳体前端与所述减速机端盖对接的位置设置有通道排水口,所述冷却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入口和通道排水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端盖的与所述一体化壳体对接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室连通的腔室进水口,所述减速机端盖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室连通的冷却液出口,所述腔室进水口与所述通道排水口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排水口与所述腔室进水口对接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通道排水口的边缘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密封圈的密封圈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壳体内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壳体内部自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安装减速机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分隔壁上设置有电机轴过孔以及环绕所述电机轴过孔的环形凸台;所述内水套呈筒形且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匹配的通孔,所述内水套套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环形凸台嵌入所述内水套底部的所述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后端盖还包括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固定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开口处。
CN201821056872.XU 2018-07-05 2018-07-05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08461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6872.XU CN208461579U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6872.XU CN208461579U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1579U true CN208461579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6872.XU Active CN208461579U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15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0622A (zh) * 2019-02-14 2019-04-16 江苏嘉瑞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大扭矩低转速节能电机
CN113078775A (zh) * 2021-02-24 2021-07-06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冷却结构及驱动装置
CN114142661A (zh) * 2021-12-03 2022-03-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电机冷却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0622A (zh) * 2019-02-14 2019-04-16 江苏嘉瑞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大扭矩低转速节能电机
CN113078775A (zh) * 2021-02-24 2021-07-06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冷却结构及驱动装置
CN114142661A (zh) * 2021-12-03 2022-03-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电机冷却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1579U (zh) 电机与减速机的安装结构
US20180262089A1 (en) Integrated drive and motor assemblies
CN10108708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及冷却方法
CN106505791A (zh) 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一体化结构
CN212046876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三合一集成式电驱动总成
CN209860741U (zh) 电机总成及车辆
CN106411051A (zh) 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
CN206009858U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电主轴套件
CN109873522A (zh) 电机壳体密封水冷结构
JP2002219929A (ja) ヒータユニット
CN210423055U (zh) 水泵用多散热方式电机
CN10108708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
WO2018230668A1 (ja) バルブ装置
CN105870365A (zh) 一种风冷式电池包
CN215378693U (zh) 动力传动系统和汽车
CN206498284U (zh) 一种防尘型快速散热电机
CN110149020A (zh) 电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7246396B (zh) 电子水泵
CN208753409U (zh) 一种客车用电池箱体强制散热装置
CN208495812U (zh) 一种具有冷却空腔的电主轴箱体
CN208246741U (zh) 电动工具
CN216490031U (zh) 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电机壳体
CN21621636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散热装置
WO2018230661A1 (ja) バルブ装置
CN109888979A (zh) 电机壳体水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