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4715U -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4715U
CN208394715U CN201820986867.2U CN201820986867U CN208394715U CN 208394715 U CN208394715 U CN 208394715U CN 201820986867 U CN201820986867 U CN 201820986867U CN 208394715 U CN208394715 U CN 208394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linear motor
auxiliary device
main body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68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Rubbe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Rubbe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68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4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4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4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万向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底座内;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底座内;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升降机构上下升降;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前后移动;AGV车,所述AGV车设于所述底座的后侧;若干储物层,若干所述储物层由上至下水平设于所述AGV车上。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和执行板的机械部件,再加上AGV车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应对一次运输多种规格不同货物的任务,往返次数较少,耗费时间较短,工作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货送货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不断发展,在工厂生产车间、大型储物仓库、大型配货仓库等场所内,已经广泛使用了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小车来代替人工进行货物的运输与搬放。
当前在工厂生产车间的相关作业中,AGV小车主要负责将原料从原料区运输到加工区,或者将已加工好的装箱的产品从成品区运输到储存区。在这个过程中,AGV小车一般只能单线作业,即把一种货物A从出发地A1运输到目的地B1。AGV小车上不具备机械手等类似装置来搬取不同货物,也不具备多个放置层来放置不同的货物,因此实际使用中功能比较单一,在应对多种规格不同货物的运输任务时,往返次数较多,耗费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AGV小车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万向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底座内;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底座内,并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信号连接;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升降机构上下升降;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前后移动;AGV车,所述AGV车设于所述底座的后侧;若干储物层,若干所述储物层由上至下水平设于所述AGV车上。
上述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立杆,两所述立杆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丝杆,所述丝杆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丝杆靠近一所述立杆,并且所述丝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导向杆靠近另一所述立杆;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贯穿连接所述丝杆,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所述导向杆。
上述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每一所述立杆的上端均设有倒“L”型延伸板,所述丝杆的上端与一所述立杆的倒“L”型延伸板轴承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另一所述立板的倒“L”型延伸板连接。
上述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主体,所述直线电机主体沿前后方向设于所述移动板上,并且所述直线电机主体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执行板,所述执行板设于所述直线电机主体上,并且所述执行板与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直线电机信号连接,所述执行板沿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上述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储物层的一端连接两所述立杆。
上述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储物层正对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一端还开设开口,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后侧可穿过所述开口。
上述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最下层的所述储物层与所述AGV车连接。
上述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器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下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通过移动板和执行板的机械部件,再加上AGV车配合使用,实现了在多个不同工位搬起不同的货物并放置在装置上的不同的储物层上,运输到各个目的地后,再分别将对应的货物取下放置到规定位置。从而能够应对一次运输多种规格不同货物的任务,往返次数较少,耗费时间较短,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中:1、底座;2、万向轮;3、立杆;4、立杆;5、输出轴;6、丝杆;7、导向杆;8、移动板;9、直线电机主体;10、执行板;11、储物层;12、储物层;13、储物层;14、储物层;15、储物层;16、吸盘;17、AGV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升降机构、移动机构、AGV车17、若干储物层。底座1的下端设有万向轮2,控制器设于底座1的内部,驱动器设于底座1的内部,并且控制器与驱动器信号连接,以此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工作。升降机构设于底座1的上端,并且驱动器与升降机构连接,以此通过驱动器来驱动升降机构上下升降。移动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上端,并且控制器与移动机构信号连接,以此通过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实现前后移动。AGV车17设于底座1的后侧,AGV车17可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也可以与外接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若干储物层由上至下水平设于AGV车17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2所示。升降机构包括:两立杆3和4、丝杆6、导向杆7、移动板8。立杆3和立杆4分别竖直设于底座1的上端,并且立杆3和立杆4之间留有间隔。丝杆6竖直设于底座1的上端,并且丝杆6靠近立杆3,同时丝杆6的下端还与驱动器连接,以此通过驱动器驱动丝杆6转动。导向杆7竖直设于底座1的上端,并且导向杆7靠近立杆4。移动板8设置于立杆3和立杆4之间,并且移动板8的一端贯穿连接丝杆6,移动板8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导向杆7,以此当驱动器驱动丝杆6转动时,移动板8可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移动板8与丝杆6连接的孔为螺纹孔,以此移动板8与丝杆6形成丝杆螺母副,从而实现螺旋转动。移动板8与导向杆7连接的孔为光孔,以此通过导向杆7的配合使用,使得移动板8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立杆3和立杆4的上端均设有倒“L”型延伸板,丝杆6的上端与立杆3的倒“L”型延伸板通过轴承连接,导向杆7的上端与立板4的倒“L”型延伸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主体9、执行板10。直线电机主体9沿前后方向设于移动板8的上端,并且直线电机主体9设置于立杆3和立杆4之间,即直线电机主体9的前部分位于底座1的上方,直线电机主体9的后部分位于AGV车17的上方,同时直线电机主体9的直线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执行板10设于直线电机主体9的上端,并且执行板10与直线电机主体9的直线电机信号连接,以此控制器控制直线电机主体9的直线电机工作,直线电机驱动执行板10沿直线电机主体9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直线电机主体9的中部固定设于移动板8的上端的中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储物层的数量可为五个,储物层11、储物层12、储物层13、储物层14、储物层15由上至下等间距并水平设于AGV车17的上端,并且每一储物层的一端固定连接立杆3和立杆4。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储物层正对直线电机主体9的一端还开设开口,以此使得直线电机主体9通过移动板8上下移动时其后侧可穿过每一储物层的开口。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最下层的储物层15与AGV车17连接,可采用吸盘16吸附连接、螺栓连接、夹紧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驱动器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5与丝杆6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使用方式: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2所示,开始工作时,将AGV车17与最下层的储物层15通过吸盘16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实现AGV车17和底座1一起移动。假设需要运输的5种不同货箱,它们分别位于A1、A2、A3、A4、A5,需要运到的目的地分别为B1、B2、B3、B4、B5。首先来到工位A1,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5驱动丝杆6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8上下移动,使直线电机主体9和执行板10下降到待搬运的货箱的底部,执行板10移动到靠近货箱的极限位置,使执行板10插入货箱底部的正中间位置(类似于叉车的操作),然后移动板8开始上升,当货箱的水平高度高于储物层11时,执行板10开始向储物层11移动,将货箱运输至储物层11的正上方,然后移动板8下移,将货箱放置到储物层11上。随后复位并前往工位A2,搬运下一份待运输的货箱,以此类推,直至把所有货物依次装在到储物层11、储物层12、储物层13、储物层14、储物层15后,随即前往目的地,再按上述流程将货箱分别取下放置到存储货架B5、存储货架B4、存储货架B3、存储货架B2、存储货架B1,完成一次取货送货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万向轮;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底座内;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底座内,并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信号连接;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升降机构上下升降;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前后移动;
AGV车,所述AGV车设于所述底座的后侧;
若干储物层,若干所述储物层由上至下水平设于所述AGV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两立杆,两所述立杆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
丝杆,所述丝杆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丝杆靠近一所述立杆,并且所述丝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
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导向杆靠近另一所述立杆;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贯穿连接所述丝杆,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所述导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立杆的上端均设有倒“L”型延伸板,所述丝杆的上端与一所述立杆的倒“L”型延伸板轴承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另一所述立杆的倒“L”型延伸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直线电机主体,所述直线电机主体沿前后方向设于所述移动板上,并且所述直线电机主体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执行板,所述执行板设于所述直线电机主体上,并且所述执行板与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直线电机信号连接,所述执行板沿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储物层的一端连接两所述立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储物层正对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一端还开设开口,所述直线电机主体的后侧可穿过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下层的所述储物层与所述AGV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下端连接。
CN201820986867.2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Active CN208394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6867.2U CN208394715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6867.2U CN208394715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4715U true CN208394715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3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6867.2U Active CN208394715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4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8989B (zh) 一种仓储自动取料机
CN210973091U (zh) 一种桁架机器人自动装车系统
CN107381102B (zh) 一种桁架式袋装物料包自动装卸车装置
CN208326376U (zh)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机器人
CN108557494A (zh) 全自动智能码垛装车卸车系统
KR20180007721A (ko) 연료전지모듈 구동형 물류이송로봇
CN110255222B (zh) 一种智能装货装置及装货方法
CN210392409U (zh) 一种智能堆垛立体仓库
CN214987887U (zh) 一种用于车间无人机刀具配送的刀具柜装置
CN208377967U (zh) 移动式堆垛装车卸车系统
CN112960322B (zh)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系统
CN208394715U (zh) 一种agv小车取货送货辅助装置
CN207223503U (zh) 一种管件上料输送装置
CN207258768U (zh) 码垛式料仓
CN210286040U (zh) 一种装车机器人的码垛总成
CN205891856U (zh) 一种自动化储物仓库设备
KR20100097967A (ko) 수직으로 승강되는 수납랙 기구
CN208377929U (zh) 全自动智能码垛装车卸车系统
CN207489835U (zh) 一种光伏硅晶电池片花篮智能传输系统
CN211003013U (zh) 一种smt料盘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3753484A (zh) 一种自动分拣码垛系统
CN114850064A (zh) 始极片分拣转运系统及分拣转运方法
CN208470692U (zh) 一种立体仓库
CN111807085A (zh) 分料机头及装车机
CN206606739U (zh) 一种周转箱自动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