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3299U -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3299U
CN208343299U CN201820290797.7U CN201820290797U CN208343299U CN 208343299 U CN208343299 U CN 208343299U CN 201820290797 U CN201820290797 U CN 201820290797U CN 208343299 U CN208343299 U CN 208343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template
position sensor
solid plate
molding die
ins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07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L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L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L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L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07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3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3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32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机台本体和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机台本体内;机台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转盘和伺服油泵,成型模具内部安装有油缸、传动杆、动模侧镶件A、动模侧镶件B、工作位凹槽、非工作位凹槽、机械开闭器、位置传感器A和位置传感器B;伺服油泵与油缸相连,油缸与传动杆相连;传动杆与动模侧镶件A、动模侧镶件B相连;位置传感器A安装于油缸上;位置传感器B安装于成型模具的外侧面上;控制器与伺服油泵、位置传感器A和位置传感器B相连。本实用新型在动模内能够旋转,能够一次性实现两种颜色的塑料件,能够自动推出塑胶件、一次性生产两套双色塑料件。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双色塑胶件的广泛使用,各种各样的双色件被设计出来,但都受到双色的设计的特点制约。
现有技术只能通过改变定模型腔来实现,一旦涉及到动模侧型腔变化,往往都需要外观设计重新更改设计。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变化不灵活,通用性不广泛,无法实现动模、定模的型腔的同时变化,无法在动模侧和定模侧同时实现双色塑料件注塑,无法在单独的动模型腔内实现双色产品的注塑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模具变化不灵活,通用性不广泛,无法实现动模、定模的型腔的同时变化,无法在动模侧和定模侧同时实现双色塑料件注塑,无法在单独的动模型腔内实现双色产品的注塑成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机台本体、成型模具、伺服油泵;所述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机台本体内;
所述机台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转盘和伺服油泵,所述成型模具内部安装有油缸、传动杆、动模侧镶件A、动模侧镶件B、工作位凹槽、非工作位凹槽、机械开闭器、位置传感器A和位置传感器B;所述伺服油泵与所述油缸相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传动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动模侧镶件A、所述动模侧镶件B相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A安装于所述油缸上;所述位置传感器B安装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外侧面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油泵、所述位置传感器A和所述位置传感器B相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两套不同的定模板A、定模板B和两套相同的动模板A和动模板B,所述动模板A、所述定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动模板B、所述定模板B之间都连接有定位导向导柱、0度定位块和机械开闭器,所述0度定位块为2个,分别用于定位安装所述定模板A和所述定模板B,所述定位导向导柱为2组,分别连接于所述定模板A、所述动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定模板B、所述动模板B之间;所述机械开闭器为2套,分别连接于所述定模板A、所述动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定模板B、所述动模板B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定模板A、所述动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定模板B、所述动模板B之间的开合;两套不同的所述定模板A、所述定模板B分别用于第一色型腔和第二色型腔注塑原料;所述定位导向导柱和所述0度定位块用于所述成型模具开合过程中的高精度导向和定位。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所述机台本体,还包括动模固定板、转盘、定模固定板、出料装置A、出料装置B、格林导向柱、锁模油缸和顶出油缸;所述动模固定板用于安装所述动模板A、所述动模板B,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定模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定模板A、所述定模板B安装于所述机台本体上,所述出料装置A和所述出料装置B安装于所述定模固定板的背面或顶面或侧面,所述格林导向柱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和所述定模固定板之间,所述锁模油缸与所述动模固定板相连接,所述锁模油缸、所述顶出油缸都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动模板A、所述动模板B分别设置于转盘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在所述动模板A、动模板B中都安装有塑件顶出装置,用于将塑胶产品从成型模具中自动顶出;顶出油缸连接于所述动模板A和动模板B的背面;所述顶出装置是靠顶出油缸驱动顶出,复位时开顶出装置内部安装的弹簧复位。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所述转盘,还包括:伺服马达、支架和转盘本体,所述伺服马达安装于所述转盘本体上,在所述转盘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转盘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轴固定在所述动模上,所述伺服马达与所述转动轴、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所述位置传感器A和所述位置传感器B非旋转对称的分别设置于所述油缸和所述成型模具外侧面上,用于保证所述位置传感器A和所述位置传感器B在所述成型模具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感应到不同位置的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所述位置传感器A为电磁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B为光电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所述机械开闭器为弹簧开闭器。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中,所述动模板A与所述动模板B以180°角中心轴对称的形式安装于所述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机台本体和成型模具实现了双色注塑的目的;通过在机台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转盘和伺服油泵,在成型模具内部设置有两个色型腔、油缸、传动杆、动模侧镶件A、动模侧镶件B、工作位凹槽、非工作位凹槽、机械开闭器、位置传感器A和位置传感器B,实现了成型模具两个色型腔的相互切换工作的目的;通过在成型模具内设置有机械开闭器,在机台本体内设置有转盘,在转盘上安装有两个色型腔,每个色型腔内部设置有两个成型区,实现了一次性成型个完整双色塑料件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H-H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机台本体1,控制器11,转盘12,动模固定板13,格林导向柱14,定模固定板15,出料装置A16,出料装置B17,锁模油缸18,顶出油缸19,成型模具2,色型腔20,成型区201,动模板A203,动模板B204,定位导向导柱205,0度定位块206,定模板A207,油缸21,传动杆22,动模侧镶件A23,动模侧镶件B24,工作位凹槽25,非工作位凹槽26,机械开闭器27,位置传感器A28,位置传感器B29,弹簧3,动模板C4,接触式位置传感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的措施、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H-H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机台本体1、成型模具2、伺服油泵;成型模具2安装于机台本体1内;机台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11、转盘12和伺服油泵,成型模具2内部安装有两个色型腔20、油缸21、传动杆22、动模侧镶件A23、动模侧镶件B24、工作位凹槽25、非工作位凹槽26、机械开闭器27、位置传感器A28和位置传感器B29;在转盘12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色型腔20,在每个色型腔20内部设置有两个成型区201,伺服油泵与油缸21相连接,油缸21与传动杆22相连接;传动杆22与动模侧镶件A23、动模侧镶件B24相连接;位置传感器A28安装于油缸21上;位置传感器B29安装于成型模具2的外侧面上;控制器11与伺服油泵、位置传感器A28和位置传感器B29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机台本体1和成型模具2实现了双色注塑的目的;通过在机台本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1、转盘12和伺服油泵,在成型模具2内部设置有两个色型腔20、油缸21、传动杆22、动模侧镶件A 23、动模侧镶件B24、工作位凹槽25、非工作位凹槽26、机械开闭器27、位置传感器A28和位置传感器B29,实现了成型模具2两个色型腔20的相互切换工作的目的;通过在成型模具内设置有机械开闭器27,在机台本体1内设置有转盘12,在转盘12上安装有两个色型腔,每个色型腔内部设置有两个成型区,实现了一次性成型2个完整双色塑料件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智能。
实施例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两个色型腔20还包括:两套不同的定模板A207、定模板B和两套相同的动模板A203和动模板B204,动模板A203、定模板A207之间以及动模板B204、定模板B之间都连接有定位导向导柱205、0度定位块206和机械开闭器27,0度定位块206为2个,分别用于定位安装定模板A207和定模板,定位导向导柱205为2组,分别连接于定模板A207、动模板A203之间以及定模板B、动模板B204之间;机械开闭器27为2套,分别连接于定模板A207、动模板A203之间以及定模板B、动模板B204之间,用于控制定模板A207、动模板A203之间以及定模板B、动模板B204之间的开合;两套不同的定模板A207、定模板B分别用于两个色型腔20注塑原料;定位导向导柱205和0度定位块206用于成型模具2开合过程中的高精度导向和定位。
进一步地,机台本体1,还包括动模固定板13、格林导向柱14、定模固定板15、出料装置A16、出料装置B17、锁模油缸18和顶出油缸19;动模固定板13用于安装动模板A203、动模板B204,转盘12安装于动模固定板13上,定模固定板15用于将定模板A207、定模板B安装于机台本体1上,出料装置A16和出料装置B17安装于定模固定板15的背面或顶面或侧面,格林导向柱安装于动模固定板13和定模固定板15之间,锁模油缸18与动模固定板13相连接,锁模油缸18、顶出油缸19都与控制器11相连接,动模板A203、动模板B204分别设置于转盘12上。
进一步地,在动模板A203、动模板B204中都安装有塑件顶出装置,用于将塑胶产品从成型模具中自动顶出;顶出油缸19连接于动模板A203和动模板B204的背面;顶出装置是靠顶出油缸19驱动顶出,复位时开顶出装置内部安装的弹簧3复位。
进一步地,转盘12还包括:伺服马达、支架和转盘本体,伺服马达安装于转盘本体上,在转盘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与转动轴相配合的固定孔,转盘本体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动模板A、动模板B上,伺服马达与转动轴、控制器11相连接。
进一步地,位置传感器A28和位置传感器B29非旋转对称的分别设置于油缸21和成型模具2外侧面上,用于保证位置传感器A28和位置传感器B29在成型模具2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感应到不同位置的信号。
进一步地,位置传感器A28为电磁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29为光电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地,机械开闭器27为弹簧开闭器。
进一步地,动模板A203与动模板B204以180°角中心轴对称的形式安装于转盘12上。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机台本体1,安装于成型模具2上的位置传感器B29感应成型模具2所在位置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命令伺服油泵启动,伺服油泵将液压油通过油管驱动油缸21带动传动杆22运动,位于传动杆22上的第一动模侧镶件A231、第二动模侧镶件A232、第一动模侧镶件B241和第二动模侧镶件B242随着传动杆22运动;第一色型腔205上的第一动模镶件A231被推入工作位置,第一动模镶件B241处于非工作位凹槽;第二色型腔206上的第二动模镶件A232处于非工作位凹槽,第二动模镶件B242被推入工作位置;
步骤二,当第一动模侧镶件A231运动到工作位凹槽25,第二动模侧镶件B242运动到工作位凹槽25时,位置传感器A28将感应到的第一动模侧镶件A231的就位信号以及未感应到第二动模侧镶件A232就位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1;
步骤三,当控制器11接收到步骤二的信号后,命令机台本体1内部锁模油缸18推动动模固定板13沿着格林导向柱向定模固定板15移动,0度定位块206首先定位闭合后,再通过机械开闭器27锁紧,从而实现成型模具2内部的动模板A203与定模板A207,以及动模板B204与定模板B都合模;
步骤四,合模后,位于动模板B底部的动模板C4才与动模板B闭合,控制器11命令注塑出料装置A向第一色型腔205内一个成型区201内注塑物料;命令注塑出料装置B向第二色型腔206内的另一个成型区201内注塑物料;
步骤五,当成型区201内物料注塑完成后,控制器11成型模具2打开,机械开闭器27打开,动模板B204和动模板C4先分离一定距离后停止,然后0度定位块206分离,动模板A203与定模板A207分离以及动模板B204和定模板B分离,直至成型模具2完全打开;
步骤六,控制器11命令顶出油缸19工作,控制两个色型腔20内的顶出装置分别顶出两个成型区206内的塑胶产品,生成一套双色塑胶件;
步骤七,产品顶出完成后,使两个色型腔形成空腔,顶出装置通过自身的复位弹簧3复位,接触式位置传感器5确认顶出装置复位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1;
步骤八,控制器11收到顶出装置复位信号后,驱动机台本体1内的转盘12旋转,转盘12带动成型模具2旋转180°,使两个色型腔20旋转交换位置后再次生产;
步骤九,安装在成型模具2外部的位置传感器B29感应成型模具2所处位置信号,将位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启动伺服油泵,重复步骤一至九的所有动作,再次生产出一套双色塑料件;
步骤十,重复步骤一至十,实现连续性动作。
本实用新型变化灵活,通用性广泛,实现动模板A203与定模板A207,以及动模板B204与定模板B合模和分开,在两个色型腔20能够旋转,能够一次性生产两套双色塑料件,能够自动推出塑胶件,在一次成模技术中能够一次性实现两种颜色的塑料件成型。定模板B未在图中画出,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定模板A可以理解,无需给出,公开充分。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动模侧型腔不能改变的传统理念;减少了客户对产品设计的限制;可以在常规的双色注塑机上使用,降低了模具加工难度和造价,模具稳定性更好,不容易损坏且维护容易;对中大型双色塑胶件也可以广泛灵活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本体、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机台本体内;
所述机台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转盘和伺服油泵,所述成型模具内部安装有油缸、传动杆、动模侧镶件A、动模侧镶件B、工作位凹槽、非工作位凹槽、机械开闭器、位置传感器A和位置传感器B;所述伺服油泵与所述油缸相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传动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动模侧镶件A、所述动模侧镶件B相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A安装于所述油缸上;所述位置传感器B安装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外侧面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油泵、所述位置传感器A和所述位置传感器B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两套不同的定模板A、定模板B和两套相同的动模板A和动模板B,所述动模板A、所述定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动模板B、所述定模板B之间都连接有定位导向导柱、0度定位块和机械开闭器,所述0度定位块为2个,分别用于定位安装所述定模板A和所述定模板B,所述定位导向导柱为2组,分别连接于所述定模板A、所述动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定模板B、所述动模板B之间;所述机械开闭器为2套,分别连接于所述定模板A、所述动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定模板B、所述动模板B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定模板A、所述动模板A之间以及所述定模板B、所述动模板B之间的开合;两套不同的所述定模板A、所述定模板B分别用于第一色型腔和第二色型腔注塑原料;所述定位导向导柱和所述0度定位块用于所述成型模具开合过程中的高精度导向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本体还包括动模固定板、转盘、定模固定板、出料装置A、出料装置B、格林导向柱、锁模油缸和顶出油缸;所述动模固定板用于安装所述动模板A、所述动模板B,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定模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定模板A、所述定模板B安装于所述机台本体上,所述出料装置A和所述出料装置B安装于所述定模固定板的背面或顶面或侧面,所述格林导向柱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和所述定模固定板之间,所述锁模油缸与所述动模固定板相连接,所述锁模油缸、所述顶出油缸都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动模板A、所述动模板B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模板A、动模板B中都安装有塑件顶出装置,用于将塑胶产品从成型模具中自动顶出;顶出油缸连接于所述动模板A和动模板B的背面;所述顶出装置是靠顶出油缸驱动顶出,复位时开顶出装置内部安装的弹簧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还包括:伺服马达、支架和转盘本体,所述伺服马达安装于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盘本体通过转动轴固定在所述动模上,在所述转盘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伺服马达与所述转动轴、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A和所述位置传感器B非旋转对称的分别设置于所述油缸和所述成型模具外侧面上,用于保证所述位置传感器A和所述位置传感器B在所述成型模具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感应到不同位置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A为电磁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B为光电位置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开闭器为弹簧开闭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A与所述动模板B以180°角中心轴对称的形式安装于所述转盘上。
CN201820290797.7U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43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0797.7U CN208343299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0797.7U CN208343299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3299U true CN208343299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079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43299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32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5910A (zh) * 2018-03-01 2018-06-12 宏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CN115107219A (zh) * 2022-06-27 2022-09-27 深圳市英盟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间歇性多规则塑料注塑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5910A (zh) * 2018-03-01 2018-06-12 宏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CN108145910B (zh) * 2018-03-01 2024-02-20 宏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CN115107219A (zh) * 2022-06-27 2022-09-27 深圳市英盟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间歇性多规则塑料注塑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3299U (zh)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CN104149272A (zh) 一种注射压缩成型复合模具
CN104924523B (zh) 一种注塑模具模内自动旋转装配结构
CN105328873B (zh) 一种斜向抽芯装置
WO2013034604A3 (en) A moulding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rticle using the moulding arrangement
CN106671358A (zh) 一种三色注塑的方法及三色注塑的模具
CN103192036A (zh) 全自动园盘射芯机
CN108145910A (zh)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CN102658622A (zh) 一种双色注塑机的结构及其工艺改正
CN109551726A (zh) 斜槽式叶轮三次抽芯脱模机构
CN203680647U (zh) 一种塑件制品的成型装置及其制造的空调面板
CN204095089U (zh) 一种用于精确行程控制的外扣机机构
CN115139453B (zh) 一种镶件转动机构及模具
CN206242369U (zh) 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
CN202517650U (zh) 一种双色注塑机的结构
CN212021460U (zh) 一种用于双色、包胶类滑板式注塑机
CN208343321U (zh) 汽车前大灯反射镜用bmc注射成型模具
CN209753934U (zh) 单缸机内腔活块的自动抽芯机构
CN204095079U (zh) 一种斜向抽芯装置
CN103895177B (zh) 可控制产品厚度的双色模板
CN109866391A (zh) 一种双色模系列的注塑模具
CN208343357U (zh) 一种前模行位无顶出注塑模具
CN205467143U (zh) 单臂机械手全自动成形生产装置
CN204914424U (zh) 一种滑块潜浇口注塑模
CN202922963U (zh) 一种门胆真空吸塑成型模的摆动式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