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1033U -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1033U
CN208221033U CN201820521588.9U CN201820521588U CN208221033U CN 208221033 U CN208221033 U CN 208221033U CN 201820521588 U CN201820521588 U CN 201820521588U CN 208221033 U CN208221033 U CN 208221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ide wall
collecting cavity
crankcase
pow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215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勇
刘永明
高敏
黄成�
钟跃
刘昱成
张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215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1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1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1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系统及压缩机。其中,润滑系统包括进油口、集油容腔、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和集油容腔的集油通道;进油口用于与曲轴箱的通孔连通;集油容腔用于收集在曲轴离心力作用下从通孔经进油口、集油通道进入集油容腔中的润滑油;输送装置一端与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动力缸连通,以将润滑油从集油容腔输送至动力缸。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系统及压缩机,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高速旋转,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通孔经进油口、集油通道进入集油容腔中,并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动力缸中,以供动力缸消耗,从而充分利用曲轴箱中的润滑油,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随着稳油增气方针的实施,石油、天然气产业也逐步以高压井作业转为低压井作业,而高压井转低压井的过程中,压缩机成为必不可少的开采设备。
现有技术中,压缩机一般包括动力缸、压缩缸以及曲轴箱,压缩缸及动力缸连接在曲轴箱两侧,曲轴箱内设置有曲轴等部件,曲轴箱的顶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覆盖有盖体,以便对曲轴进行检查。并且为了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工作需要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压缩机的润滑分为两路供油,一路是对动力缸进行供油润滑,供给此路的润滑油在随着动力缸的工作过程中而消耗掉,因此需要连续的供油;另一路是对曲轴箱中的曲轴等部件进行油浴润滑,这一路需要在曲轴箱中一次性加入至少200L的润滑油,且由于润滑油一段时间后会被氧化,润滑效果差,因此需要定期更换。
但是,曲轴箱内的润滑油更换时,需要将原曲轴箱内的润滑油全部取出,然后重新加入新的润滑油,而原有的润滑油只能废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油田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系统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润滑油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系统,包括:集油器以及输送装置;所述集油器包括进油口、集油容腔、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集油容腔的集油通道;所述进油口用于与曲轴箱的通孔连通;所述集油容腔用于收集在曲轴离心力作用下从所述通孔经所述进油口、所述集油通道进入所述集油容腔中的润滑油。
所述输送装置一端与所述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动力缸连通,以将润滑油从所述集油容腔输送至所述动力缸。
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其中,所述集油器包括顶壁以及与所述顶壁固定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背离所述顶壁的底端用于与所述曲轴箱固定连接,且所述顶壁及所述侧壁共同形成底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构成所述进油口;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顶部开口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构成所述集油容腔;所述集油槽、所述顶壁以及所述侧壁之间围成所述集油通道。
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其中,所述侧壁包括一端分别与所述顶壁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侧边依次首尾连接。
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其中,所述集油槽包括底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侧板;所述底板平行所述顶壁设置,且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共同形成所述集油容腔。
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底板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面积的1/2至2/3。
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线、输送器以及第二管线;所述第一管线的一端与所述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线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器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动力缸连通。
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管线连接在所述集油容腔的底部,且所述集油容腔的垂向位置高于所述输送器的垂向位置。
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其中,所述输送器为电动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油箱、曲轴箱、动力缸以及如上所述的润滑系统,所述曲轴箱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曲轴,所述曲轴箱的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油箱与所述曲轴箱连通,用于为所述曲轴提供润滑油;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输送装置背离所述集油容腔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缸连通。
如上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油箱通过第三管线与所述曲轴箱连通,且所述油箱的垂向位置高于所述曲轴箱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系统及压缩机,通过设置集油器以及输送装置;其中,集油器包括进油口、集油容腔、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和集油容腔的集油通道;进油口与曲轴箱的通孔连通;集油容腔用于收集润滑油;输送装置一端与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与动力缸连通;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高速旋转,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通孔经进油口、集油通道进入集油容腔中,并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动力缸中,以供动力缸消耗,从而充分利用曲轴箱中的润滑油,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集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润滑系统的油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油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油器; 11:进油口;
12:集油容腔; 13:集油通道;
14:顶壁; 15:侧壁;
151:第一侧壁; 152:第二侧壁;
153:第三侧壁; 154:第四侧壁;
16:集油槽; 161:底板;
162:侧板; 2:输送装置;
21:第一管线; 22:输送器;
23:第二管线; 3:曲轴箱;
4:动力缸; 5:油箱;
51:第三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稳油增气方针的实施,石油、天然气产业也逐步以高压井作业转为低压井作业,而高压井转低压井的过程中,压缩机成为必不可少的开采设备。
现有技术中,压缩机一般包括动力缸、压缩缸以及曲轴箱,压缩缸及动力缸连接在曲轴箱两侧,曲轴箱内设置有曲轴等部件,曲轴箱的顶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覆盖有盖体,以便对曲轴进行检查。并且为了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工作需要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压缩机的润滑分为两路供油,一路是对动力缸进行供油润滑,供给此路的润滑油在随着动力缸的工作过程中而消耗掉,因此需要连续的供油;另一路是对曲轴箱中的曲轴等部件进行油浴润滑,这一路需要在曲轴箱中一次性加入至少200L的润滑油,且由于润滑油一段时间后会被氧化,润滑效果差,需要定期更换。
但是,曲轴箱内的润滑油更换时,需要将原曲轴箱内的润滑油全部取出,然后重新加入新的润滑油,而原有的润滑油只能废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油田的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系统及压缩机,以充分利用曲轴箱内的润滑油,减少资源损耗。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集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润滑系统的油路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油路示意图。
请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系统,包括:集油器1以及输送装置2;集油器1包括进油口11、集油容腔12、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11和集油容腔12的集油通道13;进油口11用于与曲轴箱3的通孔连通;集油容腔12用于收集在曲轴离心力作用下从通孔经进油口11、集油通道13进入集油容腔12中的润滑油。输送装置2一端与集油容腔12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动力缸4连通,以将润滑油从集油容腔12输送至动力缸4。
具体地,润滑系统可以应用于压缩机,以给动力缸4提供持续工作所需的润滑油。润滑系统可以包括集油器1以及输送装置2,压缩机工作时,曲轴箱3内的曲轴旋转,从而将曲轴箱3内的润滑油带动运动,润滑油可从曲轴箱3顶部的通孔进入集油器1中,输送装置2可以集油器1收集的润滑油送入动力缸4中,以供动力缸4持续工作。
具体地,集油器1可以包括进油口11、集油通道13和集油容腔12,进油口11可以与曲轴箱3的通孔连通,例如进油口11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与通孔的尺寸相配合,从而使得进油口11可以卡合在曲轴箱3的通孔处;又例如,进油口11的尺寸可以大于通孔的尺寸,且进油口11可以包覆通孔,使得从通孔中飞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进油口11。进油口1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圆形、方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集油容腔12可以用于收集润滑油,集油容腔1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其可以为圆柱状的容腔,也可以为长方体形的容腔,润滑油可以盛放在集油容腔12内。
集油通道13可以连通进油口11和集油容腔12,集油通道13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例如,集油通道13可以为中空的管路,其内部空腔可以形成集油通道13,又例如,集油通道13可以为集油器1内部通过钻孔或开槽等方式形成的通道。集油通道13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其可以为横截面发生变化的变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横截面不发生变化的定截面形状。另外,集油通道1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圆形、方形以及梯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集油器1可以为一体件,进油口11、集油通道13、集油容腔12可以一体成型在集油器1内部。集油器1也可以为多个零件组成的装配件,进油口11、集油通道13、以及集油容腔12可以分别由不同的零件形成,或者进油口11和集油通道13可以由一个零件形成,集油容腔12可以由另一个零件形成,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输送装置2可以连通集油器1和动力缸4,从而将集油器1的集油容腔12内的润滑油送入动力缸4中,以维持动力缸4工作。输送装置2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例如,输送装置2可以为能够连通集油器1和动力缸4的管路,该管路可以为软管也可以为硬管,管路可以连接在集油容腔12的底部,集油容腔12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可以高于动力缸4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使得集油容腔12中的润滑油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动力缸4中,无需动力,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旋转从而带动曲轴箱3中的润滑油通过通孔飞溅而出,并通过进油口11、集油通道13进入集油容腔12中,集油容腔12中的润滑油又可以在输送装置2的输送下进入动力缸4中,从而为动力缸4供油;使得曲轴箱3中的润滑油可以二次利用,而不是被更换掉。并且由于曲轴箱3内的润滑油被不断输送到动力缸4,当曲轴箱3内的润滑油低于标准时,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等方式不断向曲轴箱3内加入新的润滑油,比起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润滑油,润滑油的氧化程度较低,可以持续使用,无需定期更换,也就不存在浪费的现象,且从曲轴箱3进入动力缸4的润滑油氧化程度也较低,可以保证动力缸4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系统,通过设置集油器以及输送装置;其中,集油器包括进油口、集油容腔、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和集油容腔的集油通道;进油口与曲轴箱的通孔连通;集油容腔用于收集润滑油;输送装置一端与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与动力缸连通;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高速旋转,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通孔经进油口、集油通道进入集油容腔中,并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动力缸中,以供动力缸消耗,从而充分利用曲轴箱中的润滑油,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集油器1包括顶壁14以及与顶壁14固定连接的侧壁15,侧壁15背离顶壁14的底端用于与曲轴箱3固定连接,且顶壁14及侧壁15共同形成底部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构成进油口11;容纳腔内还设置有顶部开口的集油槽16,集油槽16构成集油容腔12;集油槽16、顶壁14以及侧壁15共同围成集油通道13。
具体地,集油器1可以为壳体状结构,其可以包括顶壁14和侧壁15,顶壁14和侧壁15可以共同形成底部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也可以构成进油口11。侧壁15的底端可以固定在曲轴箱3上,以使集油器1可以罩设在通孔外。侧壁15与曲轴箱3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优选地,侧壁15底端可以向外形成有翻边,翻边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扣连接在曲轴箱3上,另外,翻边与曲轴箱3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润滑油渗出。
顶壁14和侧壁15的材质可以有多种,其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可以获得的材料经过常用的加工方法制造,例如可以采用金属材料(铁质材料、铜质材料等)通过模压或者锻造等方式加工而成;又例如可以采用塑料经过注塑而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优选地,顶壁14和侧壁15可以为铁质等不易与润滑油发生反应的材质制成。
容纳腔内部还可以设置有顶部开口的集油槽16,集油槽16可以设置在侧壁15和/或顶壁14上,集油槽16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圆形、方形。集油槽16的内部可以构成集油容腔12。集油槽16可以将容纳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集油槽16里的集油容腔12,集油容腔12外的部分可以形成集油通道13。另外,集油槽16的横截面积可以小于容纳腔的开口的横截面积,以使进油口11可以与集油通道13连通,润滑油可以顺着集油通道13进入集油容腔12中。该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可以利用飞溅的润滑油本身的动能,无需提供其他能源,成本低。
更进一步,侧壁15包括一端分别与顶壁14连接的第一侧壁151、第二侧壁152、第三侧壁153以及第四侧壁154;且第一侧壁151、第二侧壁152、第三侧壁153以及第四侧壁154的侧边依次首尾连接。即侧壁15可以包括四个侧壁面,四个侧壁面依次连接,优选地,侧壁15的横截面可以为长方形,形状规则,容易加工及安装。
作为集油槽16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集油槽16包括底板161以及垂直于底板161的侧板162;底板161平行顶壁14设置,且底板161分别与第一侧壁151、第二侧壁152、侧板162以及第四侧壁154连接,侧板162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侧壁152及第四侧壁154连接;底板161、侧板162、第一侧壁151、第二侧壁152以及第四侧壁154共同形成集油容腔12。即集油槽16可以由侧壁15及底板161和侧板162共同围成,同时利用了侧壁15的结构,比起单独加工集油槽16结构更加简单。底板161的高度可以高于容纳腔的开口的高度,也可以等于容纳腔的开口的高度。当底板161与容纳腔的开口高度一致时,161可以封堵部分容纳腔的开口,另一部分的容纳腔的开口可以形成进油口11。
优选地,底板161的横截面积为容纳腔的开口的面积的1/2至2/3,从而保证润滑油可以顺利地经过进油口11、从集油通道13进入集油容腔12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管线21、输送器22以及第二管线23;第一管线21的一端与集油容腔12连通,另一端与输送器22的输入端连通,第二管线23的一端与输送器22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动力缸4连通。
输送器22可以为能够将油液从集油容腔12中抽出并送入动力缸4的动力设备,其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例如液压泵、气泵等等,优选地,其可以为电动泵,电动泵可以保证油液以恒定功率输入到动力缸4中,使得动力缸4运行更加平稳。
第一管线21和第二管线2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连通的管路结构,例如软管或者硬管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管线连通集油容腔12和动力缸4,可以使得输送器的位置更加灵活。
进一步,第一管线21可以连接在集油容腔12的底部,且集油容腔12的垂向位置高于输送器22的垂向位置。即集油容腔12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可以高于输送器22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使得润滑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输送器22,输送器22负责将润滑油送入动力缸4,节省成本以及能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油箱5、曲轴箱3、动力缸4以及润滑系统,曲轴箱3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曲轴,曲轴箱3的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油箱5与曲轴箱3连通,用于为曲轴提供润滑油;进油口11与通孔连通,输送装置2背离集油容腔12的一端与动力缸4连通。
具体地,油箱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于储存润滑油的箱体结构。动力缸4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压缩机中常见的动力缸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优选地,动力缸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输送装置2可以通过第二管线23与多个动力缸4同时连通。进一步,动力缸4的数量可以为3,以提高工作效率。曲轴箱3顶部可以设置有通孔,曲轴箱3内部设置有曲轴,油箱5可以与曲轴箱3连通,用于为曲轴箱3提供润滑油。
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旋转从而带动曲轴箱3中的润滑油通过通孔飞溅而出,并通过进油口11、集油通道13进入集油容腔12中,集油容腔12中的润滑油又可以在输送装置2的输送下进入动力缸4中,从而为动力缸4供油;使得曲轴箱3中的润滑油可以二次利用,而不被更换掉。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通过设置集油器以及输送装置;其中,集油器包括进油口、集油容腔、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和集油容腔的集油通道;进油口与曲轴箱的通孔连通;集油容腔用于收集润滑油;输送装置一端与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与动力缸连通;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高速旋转,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通孔经进油口、集油通道进入集油容腔中,并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动力缸中,以供动力缸消耗,从而充分利用曲轴箱中的润滑油,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油箱5通过第三管线51与曲轴箱3连通,且油箱5的垂向位置高于曲轴箱3的垂向位置。第三管线51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于连通的管路结构,例如软管、硬管。第三管线51可以连接在油箱5的底部,使得润滑油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油箱5进入曲轴箱3,无需外部动力,消耗较低。
更进一步,第三管线51上可以设置有阀门,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启面积以及曲轴箱3中通孔的大小及位置,可以使得从油箱5进入曲轴箱3中的润滑油流量与从曲轴箱3经过集油器1进入动力缸4的润滑油流量相等,保证曲轴箱3中的润滑油始终维持在标准体积,无需手动添加润滑油,可以节省人力浪费。另外,还可以使得动力缸4正常工作所使用的润滑油量与从油箱5进入曲轴箱3中的油液流量相同,从而使得集油器1收集的润滑油可以满足动力缸4的正常工作,无需另外给动力缸4供油,使得压缩机的耗油量显著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器以及输送装置;
所述集油器包括进油口、集油容腔、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进油口和所述集油容腔的集油通道;所述进油口用于与曲轴箱的通孔连通;所述集油容腔用于收集在曲轴离心力作用下从所述通孔经所述进油口、所述集油通道进入所述集油容腔中的润滑油;
所述输送装置一端与所述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动力缸连通,以将润滑油从所述集油容腔输送至所述动力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器包括顶壁以及与所述顶壁固定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背离所述顶壁的底端用于与所述曲轴箱固定连接,且所述顶壁及所述侧壁共同形成底部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构成所述进油口;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顶部开口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构成所述集油容腔;所述集油槽、所述顶壁以及所述侧壁之间围成所述集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一端分别与所述顶壁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侧边依次首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包括底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侧板;所述底板平行所述顶壁设置,且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共同形成所述集油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面积的1/2至2/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线、输送器以及第二管线;所述第一管线的一端与所述集油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线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器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动力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线连接在所述集油容腔的底部,且所述集油容腔的垂向位置高于所述输送器的垂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为电动泵。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曲轴箱、动力缸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润滑系统,所述曲轴箱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曲轴,所述曲轴箱的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油箱与所述曲轴箱连通,用于为所述曲轴提供润滑油;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输送装置背离所述集油容腔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通过第三管线与所述曲轴箱连通,且所述油箱的垂向位置高于所述曲轴箱的垂向位置。
CN201820521588.9U 2018-04-13 2018-04-13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Active CN208221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1588.9U CN208221033U (zh) 2018-04-13 2018-04-13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1588.9U CN208221033U (zh) 2018-04-13 2018-04-13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1033U true CN208221033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2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21588.9U Active CN208221033U (zh) 2018-04-13 2018-04-13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1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6530A (zh) 一种水润滑无油中压两级压缩单螺杆空气压缩机
CN201310728Y (zh) 油气润滑装置
CN208221033U (zh) 润滑系统及压缩机
CN201560910U (zh) 无油润滑活塞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CN104033353A (zh) 线性压缩机及其供油润滑方法
CN102734131A (zh) 高压压缩机全自动注油系统
CN202442556U (zh) 制冷系统及其气液分离器
CN208966965U (zh) 一种带润滑结构的直线模组
CN208574566U (zh) 一种润滑脂加工用负压气泡挤出搅拌装置
CN101082273A (zh) 抽油机减速箱喷淋式润滑装置
CN102162543A (zh) 一种制冷系统用四通换向阀
CN201615046U (zh) 压缩机用控制油循环量的飞溅润滑结构
CN108406432A (zh) 一种微量润滑装置
CN205262000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毛细管回油系统
CN204490478U (zh) 一种便携式压力抽油装置
CN209196087U (zh) 一种一体式减速器
CN201176920Y (zh) 自助式润滑高压柱塞泵
CN205937043U (zh) 制冷压缩机泵油系统
CN211399279U (zh) 一种气动集中润滑供油装置
CN209129847U (zh) 偏心套及涡旋压缩机
CN203255527U (zh) 便携式全封闭大流量油脂灌装机
CN109163080A (zh) 一种一体式减速器
CN202056350U (zh) 一种四通换向阀
CN207568804U (zh) 一种空压机
CN215061190U (zh) 一种黄油机的抽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