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0820U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0820U
CN208180820U CN201820457487.XU CN201820457487U CN208180820U CN 208180820 U CN208180820 U CN 208180820U CN 201820457487 U CN201820457487 U CN 201820457487U CN 208180820 U CN208180820 U CN 208180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seat
main body
fix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74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川谦次
清水照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0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0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坐垫框架、靠背框架、以及脚部,脚部在相对于靠背框架而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处将坐垫框架连结到交通工具侧,并且脚部具有从坐垫框架侧向下方侧延伸的脚部主体、以及将该脚部主体固定在坐垫框架和交通工具侧中的至少一者上的固定部。固定部向座椅前方侧或座椅后方侧错离于脚部主体。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坐垫框架以及靠背框架。坐垫框架构成用于支撑就坐者臀部的座椅坐垫的骨架。
靠背框架构成用于支撑就坐者背部的座椅靠背的骨架,并且连结在坐垫框架的中的座椅后端侧。例如,日本特表第2009-523090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坐垫框架经由脚部连结固定在交通工具侧。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通过脚部将坐垫框架中的座椅前端侧固定在交通工具侧。因此,当对靠背框架作用有朝向座椅后方的载荷时,会对该坐垫框架作用以该坐垫框架与靠背框架相连结的连结部为中心的朝上的弯曲力矩。
若对靠背框架作用上述载荷,则在坐垫框架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有可能集中地产生弯曲应力。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优选提供一种能够缓和在坐垫框架产生的应力集中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在本实用新型中,交通工具用座椅安装在交通工具中,该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坐垫框架,所述坐垫框架构成座椅坐垫的骨架;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构成座椅靠背的骨架,并且与所述坐垫框架的位于座椅后端的部位连结;以及脚部,所述脚部在相对于所述靠背框架而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坐垫框架连结到交通工具上,并且所述脚部具有从所述坐垫框架向下方延伸的脚部主体、以及将该脚部主体固定于所述坐垫框架和交通工具侧中的至少一者上的固定部,并且所述固定部向座椅前方侧或座椅后方侧错离于所述脚部主体。
因此,若载荷经由坐垫框架而作用到脚部,则该载荷对脚部产生弯曲力矩(M)。对此,对专利文献1的脚部作用的载荷将作为拉力作用到该脚部上。
当载荷的大小相同时,通常弯曲应力大于拉伸应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脚部的应对上述载荷的刚度小于专利文献1的脚部的应对上述载荷的刚度。
并且,由作用于靠背框架的载荷产生的能量大体上根据刚度的大小分散分布,因此,将在对弯曲刚度较之以往有所下降的部位处分布比以往大的能量。
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以往集中在坐垫框架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的能量的至少一部分分散到脚部。进而,可缓和在坐垫框架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的应力集中。
本实用新型可构成如下。
优选所述脚部主体的上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坐垫框架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脚部主体的下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并且优选所述固定部固定在交通工具侧。
优选所述固定支架具有连结着所述脚部主体的连结部,并优选所述连结部的刚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刚度。由此,能够将上述能量引导到连结部与固定部的交界处附近,从而能够切实地缓和在坐垫框架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座椅中,还可以具备底座,底座将固定支架固定在交通工具侧,并且在底座固定有固定部,在连结部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部之间可以设置有空隙部。由此,能够使固定支架中的连结部部分切实地挠曲变形。
优选使固定部向座椅后方侧错离于脚部主体。由此,与固定部向座椅前方侧错离于脚部主体的结构相比,使脚部的刚度变小。因此,能够切实地缓和在坐垫框架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况。当然,与以往相比,还能够通过使固定部向前方错离于脚部主体的结构来缓和在坐垫框架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坐垫框架等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示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即,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
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等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而标注的符号。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标注在各图中的方向。
1.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有座椅坐垫3以及座椅靠背5。
座椅坐垫3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臀部的部件。座椅靠背5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背部的部件。坐垫框架7是构成座椅坐垫3的骨架的部件。
坐垫框架7包括左侧架7A和右侧架7B、以及多个连结杆7C~7E。左侧架7A以及右侧架7B分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两端侧,并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多个连结杆7C~7E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并连结左侧架7A和右侧架7B。
靠背框架9是构成座椅靠背5的骨架的部件。该靠背框架9包括2个侧架9A、9B以及上架9C。
各侧架9A、9B分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两端侧,并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上架9C连结各侧架9A、9B的上端部。
各侧架9A、9B的下端部,即靠背框架9的下端部,与左侧架7A中的座椅后端侧以及右侧架7B中的座椅后端侧连结,即,与坐垫框架7的后端部连结。靠背框架9以能够相对于坐垫框架7转动的方式与坐垫框架7连结。
坐垫框架7经由左前脚部10A、右前脚部10B、左后脚部10C、以及右后脚部10D与交通工具侧连结。如图2所示,左前脚部10A设置在左侧架7A中的座椅前端侧,右前脚部10B设置在右侧架7B中的座椅前端侧,并且左前脚部10A和右前脚部10B将坐垫框架7中的座椅前端侧连结到交通工具侧。
左前脚部10A、右前脚部10B在相对于靠背框架9而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处将坐垫框架7连结到交通工具侧。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连结杆7E连结左前脚部10A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和右前脚部10B的延伸方向中间部。
左后脚部10C设置在左侧架7A中的座椅后端侧,右后脚部10D设置在右侧架7B中的座椅后端侧,并且左后脚部10C和右后脚部10D将坐垫框架7中的座椅后端侧连结到交通工具侧。
2.脚部等的结构
2.1前脚部的结构
左前脚部10A的结构与右前脚部10B的结构相同。以下对左前脚部10A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左前脚部10A具有脚部主体11以及固定支架12。脚部主体11是从坐垫框架7向下方延伸的呈板条形的链状部件。
固定支架12是设置有固定部12A的安装部件。该固定支架1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由金属制成的部件形成。在固定支架12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1端部区域中设置有固定部12A。在固定支架12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2端部区域中设置有连结部12B。
固定部12A是用于将脚部主体11固定在交通工具侧的部位。固定部12A经由金属制成的底座13间接地固定在交通工具上。底座13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支架12上。
底座13是用于将固定支架12固定在交通工具侧(交通工具的地板等)的部件。利用螺栓B1、B2等机械紧固件将固定部12A固定在底座13上。
连结部12B与脚部主体11连结。以使得脚部主体11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12摆动的方式,将脚部主体11的于延伸方向上的下端部连结到固定支架12的连结部12B。以使得脚部主体11能够相对于左侧架7A摆动的方式,将脚部主体11的于延伸方向上的上端部连结到坐垫框架7,具体而言连结到左侧架7A。
如图4所示,固定部12A相对于连结部12B而位于后方的区域(比脚部主体11靠后方的区域)。并且,固定支架12构成为使得连结部12B的弯曲刚度大于固定部12A的弯曲刚度。
如图5所示,固定支架12具有基板部12C、第1凸缘部12D以及第2凸缘部12E。
基板部12C是在固定支架12固定于底座13或地板的状态下,与该底座13或地板大致平行并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呈板形带状的部位。
在基板部12C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1端部区域(本实施方式中为后端区域)中设置有可供螺栓B1、B2插入的插入孔12F、12G。插入孔12F与插入孔12G之间设置有卷边部12H。
卷边部12H是用于使应对以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线为弯曲中心线的弯曲力矩的弯曲刚度提高的加强部位。第1凸缘部12D从基板部12C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区域向上方或下方(本实施方式中为向上方)突出。第1凸缘部12D具有壁状的形状。
第2凸缘部12E从基板部12C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第2端部区域向上方或下方(本实施方式为向上方)突出。脚部主体11连结在第1凸缘部12D上。第2凸缘部12E具有壁状的形状。
并且,第1凸缘部12D设置在基板部12C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上。第2凸缘部12E设置在基板部12C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2端部区域上,更具体而言,设置在基板部12C中的对应于连结部12B的区域上。
因此,连结部12B的弯曲刚度大于固定部12A的弯曲刚度。该“弯曲刚度”是应对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线为弯曲中心线的弯曲力矩的弯曲刚度。
如图6所示,连结部12B的下表面与底座13的上表面部之间设置有空隙部13A。具体而言,在固定支架12中的弯曲刚度大的部分与底座13之间设置有空隙部13A。
2.2后侧脚部的结构
后侧脚部10C的结构与后侧脚部10D的结构相同,因此,以下将以后侧脚部10C为例说明后侧脚部10C的结构。
如图7所示,左后脚部10C具有脚部主体14以及固定支架15。脚部主体14是从坐垫框架7向下方延伸的板条形的链状部件。
脚部主体14的于延伸方向上的上端部以使得脚部主体14能够相对于左侧架7A摆动的方式连结在坐垫框架7上,换言之,即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在左侧架7A上。脚部主体14的于延伸方向上的下端部以使得脚部主体14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架15摆动的方式连结在固定支架15上。
利用螺栓B3、B4等机械紧固件将固定支架15固定在底座13或地板等上。固定支架15与脚部主体14相连结的连结部14A位于螺栓B3与螺栓B4之间。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对脚部主体14作用有朝上的拉伸载荷时,或当对脚部主体14作用有朝下的压缩载荷时,难以在固定支架15产生由上述载荷生成的弯曲力矩。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前脚部10A的脚部主体11的于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左后脚部10C的脚部主体14的于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并且,在交通工具用座椅1处于可就坐的状态(参照图2)下,脚部主体11、14的上端部相对于脚部主体11、14的下端部而位于座椅前方侧。
即,在可就坐的状态下,脚部主体11、14呈前倾状态。在交通工具用座椅1处于收纳的状态下,脚部主体11、14的上端部呈相对于各脚部主体11、14的下端部向座椅后方侧移动的状态。
3.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将左前脚部10A的脚部主体11固定在交通工具侧的固定部12A设置在于座椅前后方向上与脚部主体11错离的位置。
因此,作用于靠背框架9的载荷F(参照图1)经由坐垫框架7也会作用到左前脚部10A以及右前脚部10B。该载荷F在左前脚部10A以及右前脚部10B产生弯曲力矩M(参照图7)。
对此,作用于专利文献1的脚部的载荷将作为拉力而作用到该脚部。
当载荷的大小相同时,通常因该载荷而产生的弯曲应力会大于因该载荷而产生的拉伸应力。因此,左前脚部10A以及右前脚部10B的应对规定载荷的弯曲刚度小于专利文献1的脚部的应对规定载荷的弯曲刚度。
并且,由作用于靠背框架9的载荷F产生的能量大体上根据弯曲刚度的大小而分散分布,因此,将在对弯曲刚度较之以往有所下降的部位处分布比以往大的能量。
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使以往集中在左侧架7A以及右侧架7B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能量的至少一部分分散到左前脚部10A以及右前脚部10B。进而能够缓和在坐垫框架7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的应力集中。
并且,由于能够缓和在坐垫框架7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的应力集中,因此无需过度增大该大致中央部的弯曲刚度。该情形下也可以不在左侧架7A以及右侧架7B设置加强部件。
固定支架12中的连结着脚部主体11的连结部12B的弯曲刚度大于固定部12A的弯曲刚度。由此,能够将上述能量引导到连结部12B与固定部12A的交界处附近。因此,能够切实地缓和在坐垫框架7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的应力集中。
在连结部12B的下表面与底座13的上面部之间设置有空隙部13A。由此,能够使固定支架12中对应于连结部12B的部分切实地向下方挠曲变形。
固定部12A向座椅后方侧错离于脚部主体11。由此,与固定部12A向座椅前方侧错离于脚部主体11的结构相比,使左前脚部10A的弯曲刚度变小。该情形下,能够切实地缓和在坐垫框架7的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的应力集中。当然,与以往相比,即使通过固定部12A向前方错离于脚部主体11的结构,也可以缓和在坐垫框架7的于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产生的应力集中。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固定支架12设置有固定部12A。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脚部主体11设置固定部12A。
上述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12中,在于延伸方向上的后端侧设置有固定部12A且在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侧设置有连结部12B。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固定支架12可以是例如在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侧设置有固定部12A且在于延伸方向上的后端侧设置有连结部12B的固定支架12,或也可以是不具有连结部12B的固定支架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脚部主体11的下端部设置有固定部12A。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脚部主体11的上端部设置固定部12A。并且该情形下的固定部12A也可构成为将脚部主体11固定在坐垫框架7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脚部主体11以能够相对于坐垫框架7以及交通工具侧摆动的方式与连结坐垫框架7以及交通工具侧连结。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脚部主体11也可以以不能相对于坐垫框架7以及交通工具侧进行摆动的方式与坐垫框架7以及交通工具侧连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右前脚部10A等经由底座13间接地与交通工具侧连结。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右前脚部10A等也可以不经由底座13而直接与交通工具侧连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连结部12B的下表面与底座13的上表面部之间设置有空隙部13A。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连结部12B的下表面与底座13上表面部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空隙部(例如,也可以使连结部12B的下表面与底座13的上表面部整体上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左侧架7A前端部的左前脚部10A上设置有固定部12A。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只要是相对于靠背框架9而靠向座椅前方侧设置的脚部均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普通乘用车中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其他汽车用座椅、或在用于铁道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座椅中应用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实用新型只要符合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主旨即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因此,也可以组合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2个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安装在交通工具中,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具备:
坐垫框架,所述坐垫框架构成座椅坐垫的骨架;
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构成座椅靠背的骨架,并且与所述坐垫框架的位于座椅后端的部位连结;以及
脚部,所述脚部在相对于所述靠背框架而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坐垫框架连结到交通工具上,并且所述脚部具有从所述坐垫框架向下方延伸的脚部主体、以及将该脚部主体固定于所述坐垫框架和交通工具侧中的至少一者上的固定部,并且
所述固定部向座椅前方侧或座椅后方侧错离于所述脚部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主体的上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坐垫框架连接,
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脚部主体的下端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并且
所述固定部固定在交通工具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具有连结着所述脚部主体的连结部,
所述连结部的刚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备底座,所述底座将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交通工具侧,并且在所述底座固定有所述固定部,
在所述连结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部之间设置有空隙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向座椅后方侧错离于所述脚部主体。
CN201820457487.XU 2017-04-03 2018-04-02 交通工具用座椅 Active CN2081808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3624 2017-04-03
JP2017073624A JP6888374B2 (ja) 2017-04-03 2017-04-03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0820U true CN208180820U (zh) 2018-12-04

Family

ID=63672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7487.XU Active CN208180820U (zh) 2017-04-03 2018-04-02 交通工具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6845B2 (zh)
JP (1) JP6888374B2 (zh)
CN (1) CN208180820U (zh)
DE (1) DE102018204247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9753B2 (ja) * 2019-11-08 2024-01-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5887A (en) * 1978-12-20 1985-01-29 Mondrush Ronald L Seat
WO2006130975A1 (en) * 2005-06-09 2006-12-14 Intier Automotive Inc. Mono leg transformer seat
JP4940654B2 (ja) * 2005-12-22 2012-05-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055766B2 (ja) 2005-12-27 2012-10-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DE102006001591B3 (de) 2006-01-11 2007-07-19 Johnson Controls Gmbh Einstellbar vorgesehener Fahrzeugsitz mit beweglichem Lehnenteil und Verfahren zur Höhenverstellung des Fahrzeugsitzes
JP4190553B2 (ja) * 2006-07-31 2008-1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082789B2 (ja) * 2007-11-16 2012-11-2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695915B2 (ja) * 2011-01-20 2015-04-08 株式会社東洋シート 車両用シート
JP6184275B2 (ja) 2013-09-26 2017-08-23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9193281B2 (en) * 2014-04-17 2015-11-24 Fca Us Llc Reclining vehicle sea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88374B2 (ja) 2021-06-16
US10576845B2 (en) 2020-03-03
JP2018176775A (ja) 2018-11-15
DE102018204247B4 (de) 2024-03-28
US20180281629A1 (en) 2018-10-04
DE102018204247A1 (de)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7765B1 (en) Vehicle seat
AU2007312130B2 (en) Floor underframe for vehicle
JP556714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629747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95659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1073139A (ja) シート
JP5186999B2 (ja) 車体構造
US10442319B2 (en) Vehicle seat
CN208180820U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201408402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634764B2 (ja)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JPH1110560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920872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95659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95659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76774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6938097B2 (ja) シートレール取付け構造
JP4308083B2 (ja) リヤシート後部の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JP4498125B2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22092656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20163995A (ja) 車両のボディ構造
JP55649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13871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8796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719708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