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1324U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1324U
CN208121324U CN201820258821.9U CN201820258821U CN208121324U CN 208121324 U CN208121324 U CN 208121324U CN 201820258821 U CN201820258821 U CN 201820258821U CN 208121324 U CN208121324 U CN 208121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machine
delivery pipe
shank
eedle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88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冈诚
村若想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1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1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使得空气朝向机针的喷出量不容易降低。缝纫机具有针杆和机针冷却机构。针杆能够上下运动,在针杆的下端部装配有机针。机针冷却机构通过针杆的上下运动对机针进行冷却。机针冷却机构具有活塞、帽部、气缸部和输送管。活塞设于针杆的上端部。气缸部能够引导被收容在其内侧的活塞的上下运动。帽部设于气缸部的上端部。输送管与帽部相连结。帽部具有包围贯通孔的内壁部。内壁部具有倾斜内壁部和连结内壁部。倾斜内壁部与气缸部的上端部相连结,倾斜内壁部随着朝向上方去直径逐渐缩小。连结内壁部从倾斜内壁部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连结内壁部与输送管相连结。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具有能够对机针进行冷却的机针冷却机构。日本特许公开2016年第123534号所公开的缝纫机具有针杆和机针冷却机构。针杆能够上下运动。针杆的下端部装配有机针。机针冷却机构具有活塞、气缸部、帽部、输送管和阀芯。活塞设于针杆的上端部。气缸部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构件,活塞被收容在气缸部的内侧。气缸部能够引导活塞的上下运动。帽部是能够封堵气缸部的上端部的筒状构件。帽部的上部呈圆柱状。帽部的上部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和排气口沿上下方向贯通帽部的上部。帽部的下部呈圆筒状。形成在帽部的下部的筒孔与吸气口和排气口相连通。气缸部的上端部嵌入帽部的下部的筒孔中。输送管与排气口相连结,且输送管能够朝向机针喷出空气。阀芯以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被收容在帽部的下部的筒孔内侧。阀芯具有流通口。流通口在俯视时呈与排气口同心的圆形形状。处于可动范围的上端位置时的阀芯与帽部的上部的下表面相抵接,从而封堵吸气口。处于可动范围的下端位置时的阀芯与气缸部的上端相接触,此时的阀芯向下方离开帽部的上部。
当活塞与针杆一起向下方移动时,阀芯移动到下端位置。在该情况下,从帽部的外侧流入吸气口的空气经过流通口流向气缸部。当活塞与针杆一起向上方移动时,阀芯移动到上端位置。从气缸部流入帽部内部的空气经过流通口和排气口流向输送管。由输送管朝向机针喷出空气。
但是,当针杆进行快速的上下运动时,存在阀芯无法追随活塞的可能。在该情况下,存在下述可能:阀芯的往返次数少于针杆的往返次数,空气从输送管喷向机针的喷出量降低。当在活塞向上方移动时,从气缸部流向帽部的下部的空气沿着下表面流动时,空气会在阀芯的下侧停留。在该情况下,空气变得难以经过流通口,因此,存在空气从输送管喷向机针的喷出量降低的可能。机针冷却机构具有阀芯,因此,用于向机针喷出空气的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使得空气朝向机针的喷出量不容易降低。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具有:针杆,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该针杆的下端部装配有机针;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其用于使所述针杆进行上下运动;缝纫机马达,其能够驱动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及机针冷却机构,其通过所述针杆进行上下运动,对所述机针进行冷却,所述机针冷却机构具有:活塞,其设于所述针杆的上端部;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具有:引导部,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针杆配置在该引导部的内侧,该引导部能够引导所述针杆的上下运动;及气缸部,其设于所述引导部的上方,该气缸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活塞配置在该气缸部的内侧,该气缸部能够引导所述活塞的上下运动;帽部,其封堵所述气缸部的上端部;及输送管,其具有与所述帽部相连结的一端部和朝向所述机针的移动路径开口的另一端部,该输送管能够输送空气,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帽部具有内壁部,该内壁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该内壁部包围与所述输送管相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内壁部具有:倾斜内壁部,其与所述气缸部的上端部相连结,该倾斜内壁部越朝向上方去越向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侧延伸;及连结内壁部,其从所述倾斜内壁部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该连结内壁部与所述输送管相连结,所述活塞向下方移动时,从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另一端部吸入进来的空气沿着所述连结内壁部和所述倾斜内壁部流向所述气缸部内,所述活塞向上方移动时,所述气缸部内的空气沿着所述倾斜内壁部和所述连结内壁部流向所述输送管。
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利用缝纫机马达的驱动力使针杆进行上下运动。机针冷却机构伴随着针杆的上下运动,向机针喷出空气,对机针进行冷却。针杆进行上下运动时,空气沿着倾斜内壁部流动。因此,从气缸部内向输送管输送空气时,贯通孔中不容易产生沿水平方向流动的空气,因此,空气不容易在贯通孔中停留。因此,空气从输送管的另一端部喷出的量不容易降低。机针冷却机构不具有追随活塞的上下运动在贯通孔中上下运动的阀芯。因此,即使针杆进行快速的上下运动,也不会出现阀芯无法追随导致空气从输送管的另一端部喷出的量降低的情况。机针冷却机构不具有阀芯,因此,能够使用于喷出空气的结构变得简易。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使得空气朝向机针的喷出量不容易降低。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具有变更部,能够利用该变更部变更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上下方向位置。因为要在输送管输送空气,因此,相应地,空气从另一端部喷射的量最大的时刻晚于空气从气缸部流向贯通孔的流量最大的时刻。对缝纫机而言,理想的是,机针在空气从另一端部喷出的流量最大的时刻接触喷出空气。缝纫机能够调整机针的、与从输送管的另一端部喷出的空气接触时的上下方向位置。因此,便于输送管在空气从输送管的另一端部喷出的量最大的时刻向机针喷出空气。因此,便于缝纫机效率较佳地对机针进行冷却。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具有:机座部;支柱部,其从所述机座部向上方延伸;及机臂部,其从所述支柱部的上部以与所述机座部相对的方式延伸,该机臂部支承所述针杆、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所述缝纫机马达和所述机针冷却机构,所述变更部具有:输送管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另一端部;通孔,其设于所述输送管保持构件,该通孔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紧固孔,其与所述通孔的一部分相对;及螺钉构件,其贯穿所述通孔,并紧固于所述紧固孔。操作者只要将紧固于紧固孔的螺钉构件旋松,就能够对输送管保持构件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因此,缝纫机能够简化对输送管的另一端部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操作。
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中,也可以是,所述变更部具有延伸突出构件,该延伸突出构件固定于所述机臂部,该延伸突出构件从所述机臂部延伸出来,所述紧固孔设于所述延伸突出构件。输送管保持构件不容易接触机臂部。因此,便于缝纫机确保输送管保持构件的移动范围。
技术方案5、6的缝纫机中,也可以是,所述帽部从所述机臂部向上方突出,所述输送管具有延伸设置部,该延伸设置部在所述输送管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延伸,该缝纫机具有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机臂部的外表面,该固定构件保持所述延伸设置部,所述延伸设置部沿着所述机臂部的所述外表面。延伸设置部以沿着机臂部的外表面的姿势被固定构件所保持。延伸设置部较靠近机臂部的外表面,因此,不容易被操作者接触到。因此,缝纫机能够提高安全性。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7、8的缝纫机具有:第一连通孔,其开设在所述机臂部的外表面;及第二连通孔,其开设在所述机臂部的所述外表面,该第二连通孔设在比所述第一连通孔靠下侧处,所述帽部从所述机臂部向上方突出,所述输送管具有延伸设置部,该延伸设置部在所述输送管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延伸,该延伸设置部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该延伸设置部从所述机臂部的内侧经过。延伸设置部不容易被操作者接触到,因此,缝纫机能够提高安全性。延伸设置部处于机臂部的内部,不显眼,因此,能够使缝纫机的外观良好。
技术方案9的缝纫机中,也可以是,所述活塞以能够被拆装的方式装配于所述针杆。操作者在更换活塞时,无需将针杆和活塞一起更换。因此,缝纫机能够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1的左视图。
图3是缝纫机1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4是顶端部5的剖视图。
图5是机针冷却机构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下端位置时的变更部200的左视图。
图7是空气流入气缸室114时的支承构件110的剖视图。
图8是空气自气缸室114流出时的支承构件110的剖视图。
图9是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上端位置时的变更部200的左视图。
图10是缝纫机201的立体图。
图11是针杆61和活塞320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图1所示的缝纫机1是能够在布料上形成打结线迹的打结机。
参照图1~图3,说明缝纫机1的概略构造。缝纫机1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和机臂部4。机座部2是缝纫机1的基座。机座部2具有机座主体部7和气缸座部8。机座主体部7呈大致箱状。气缸座部8从机座主体部7向前方延伸。机座主体部7的内部与气缸座部8的内部相连通。气缸座部8在前端部的上表面具有针板26。针板26具有容针孔。支柱部3从机座主体部7的后部向上方延伸。机臂部4从支柱部3的上部向前方延伸,机臂部4与机座部2相对。机臂部4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16和上轴54。缝纫机马达16被机臂部4的后部所支承。上轴54在缝纫机马达16的前方沿前后方向延伸。上轴54的后端部借助联接器17与缝纫机马达16的驱动轴相连结。上轴54在缝纫机马达16的驱动下进行旋转。上轴5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彼此在同一轴线上。上轴54在后端部附近具有曲柄部57。曲柄部57相对于上轴5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偏心。支柱部3在内部具有连杆59。连杆59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杆59的上端部以曲柄部57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曲柄部57相连结。
机臂部4的前端部是顶端部5。顶端部5的左壁部27的上部朝向左侧较平缓地弯曲。顶端部5在左壁部27的下部具有板部28。板部28沿上下方向延伸。板部28处于比左壁部27的上部靠右侧处。顶端部5支承有挑线机构50和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0。挑线机构50具有挑线杆曲柄52和挑线杆51。挑线杆曲柄52与上轴54的前端部相连结。挑线杆51设于挑线杆曲柄52。挑线杆曲柄52与上轴54一起旋转,从而使挑线杆51进行上下运动。挑线杆51具有通孔51A。挑线杆51能够保持贯穿在通孔51A中的面线。
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0具有针杆曲柄连杆43、针杆抱箍19、针杆11、支承筒18等。针杆曲柄连杆43以挑线杆曲柄52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挑线杆曲柄52相连结,针杆曲柄连杆43沿上下方向延伸。针杆抱箍19以针杆曲柄连杆43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针杆曲柄连杆43的下端部相连结。针杆抱箍19是以上下方向为轴线方向的圆筒状构件。针杆1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构件,针杆11贯穿针杆抱箍19并被针杆抱箍19所保持。针杆曲柄连杆43通过挑线杆曲柄52的旋转进行往返运动,从而,使得针杆抱箍19使针杆11进行上下运动。支承筒18固定在针杆抱箍19的下方且是固定在顶端部5的内部。支承筒18是以上下方向为轴线方向的圆筒状构件,针杆11贯穿支承筒18。支承筒18能够引导针杆11的上下运动。针杆11的上端部13(参照图4)向上方开口。在上端部13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针杆11的下端部12从顶端部5向下侧突出,针杆11的下端部12处于针板26的上方。下端部12装配有机针6。机针6在下端部具有针眼14(参照图4)。机针6能够保持贯穿在针眼14中的面线。机针6与针杆11一体地上下运动,并经过针板26的容针孔。在下端部12能够装配机针46(参照图9)来代替机针6。机针46比机针6短。机针46在下端部具有针眼44。例如,操作者能够与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的厚度相应地,将机针6和机针46中的任一者装配在下端部12。下面,在对机针6、机针46进行总述的情况下,将它们统称为机针96,在对针眼14、针眼44进行总述的情况下,将它们统称为针眼94。在机针6装配在下端部12的情况下,针眼14的上下方向位置处于比机针46装配在下端部12的情况下的针眼44的上下方向位置靠下方处。
如图1和图3所示,机座部2在内部具有转动轴31、连结构件40、下轴33、下轴齿轮34和梭子39。转动轴31被机座主体部7所支承,转动轴31在机座主体部7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转动轴31处于上轴54的右下方。连结构件40固定于转动轴31。连结构件40具有臂41和齿轮42。臂41从转动轴31向右侧突出。臂41的右端部以臂41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杆59的下端部相连结。齿轮42是设于臂41的后方的斜齿齿轮,齿轮42是以转动轴31为中心的扇形构件。连杆59伴随着上轴54的旋转进行往返运动,从而使臂41以转动轴31为中心往返摆动。因此,转动轴31与齿轮42一体地往返转动。
下轴33被机座部2所支承,下轴33在机座主体部7的内部和气缸座部8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下轴33设于转动轴31的左方且是设于上轴54的下方。下轴齿轮34是设于下轴33的后端部的斜齿齿轮,下轴齿轮34与齿轮42相啮合。下轴齿轮34能够与下轴33一体地往返转动。梭子39设于下轴33的前端部,梭子39配置在针板26的下方。在梭子39的内部收容有卷绕有底线的梭心。下轴33从动于转动轴31进行往返转动,从而使梭子39以下轴33为中心往返摆动。
如图2所示,缝纫机1具有送布装置20。送布装置20具有送布板21、齿条轴22和压臂23。送布板21配置在机座部2的上表面。送布板21能够支承布料。送布板21在前端部具有孔。上下运动时的机针96经过送布板21的孔之后到达针板26的容针孔。齿条轴22在机座主体部7的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且齿条轴22能够前后运动。齿条轴22的前端部与摆动轴的上端部相连结。摆动轴位于送布板21的后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送布板21能够在设于机座部2的内部的摆动马达的驱动下以摆动轴为中心摆动。齿条轴22的后端部配置在支柱部3的内部。齿条轴22在设于支柱部3的内部的移动马达的驱动下进行前后运动。在该情况下,送布板21与齿条轴22一起进行前后运动。压臂23在齿条轴22的前方向上方延伸,且在机座部2的上方从上端向前方延伸。压臂23能够与送布板21一起进行前后运动且能够与送布板21一起摆动。压臂23具有压脚24、轴部29和杆25。压脚24以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设于压臂23的前端部。压脚24配置在送布板21的上方。轴部29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轴部29设于压臂23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杆25分别设在压臂23的左表面和右表面,杆25能够以轴部29为中心转动。杆25的前端部与压脚24相连结。杆25的后端部借助设于机臂部4的内部的连杆机构,与设于支柱部3的内部的压布马达相连结。杆25伴随着压布马达的驱动以轴部29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压脚24上下运动。压脚24能够将布料压在该压脚24与送布板21之间。
参照图4~图6,说明机针冷却机构100。机针冷却机构100通过向机针6喷出空气来对机针6进行冷却。机针冷却机构100被顶端部5所支承。机针冷却机构100具有支承构件110、活塞120、帽部130、联接器150、输送管160、固定构件170和变更部200。支承构件11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构件,支承构件110固定在顶端部5的内部。支承构件110为金属制。针杆11插在支承构件110中。支承构件110从下侧依次具有引导部111、扩径部113和气缸部112。引导部111沿上下方向延伸,针杆11配置在引导部111的内侧。引导部111以针杆11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11。引导部111的内径稍大于针杆11的外径。引导部111能够引导针杆11的上下运动。扩径部113设于比引导部111的上端靠上侧处。扩径部113随着朝向上方去直径逐渐扩大。气缸部112从扩径部113的上端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部分,气缸部112从顶端部5向上方突出。气缸部112的上端部向上方开口。气缸部112能够收容针杆11的上端部13。在气缸部112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115。
活塞120固定在针杆11的上端部13,活塞120配置在气缸部112内。活塞120为树脂制,具有圆板部123和连接部122。圆板部123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圆板状部分。圆板部123的外径稍小于气缸部112的内径。圆板部123的外周面部能够相对于气缸部112的内周面进行滑动。圆板部123在外周面具有凹部121。凹部121朝向圆板部123的中心侧凹进,在圆板部123的整个周向上都具有凹部121。在凹部121的内部填充有润滑剂。润滑剂例如是油脂。凹部121内的润滑剂将气缸部112的内周面与活塞120的外周面之间密封起来。连接部122是从圆板部123的下表面中心部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部分。在连接部122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124。通过使外螺纹部124紧固于针杆11的上端部13的内螺纹部,能够将活塞120固定于针杆11。操作者只要将外螺纹部124从针杆11的上端部13的内螺纹部旋松,就能够将活塞120从针杆11拆下来。因此,活塞120以能够被拆装的方式装配于针杆11。下面,将气缸部112的内侧空间中的处于活塞120的上方的空间称为气缸室114(参照图7)。
帽部130是金属制的圆筒状构件,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39。帽部130固定在气缸部112的上端部,从而封堵气缸部112的上端部的开口。帽部130从顶端部5向上方突出。帽部130具有内壁部138。内壁部138包围贯通孔139。贯通孔139在俯视时呈与帽部130同轴的圆形形状。贯通孔139与气缸室114相连通。
内壁部138具有下内壁部137、延伸设置内壁部131、倾斜内壁部133和连结内壁部132。下内壁部137沿上下方向延伸。下内壁部137的下端部是帽部130的下端部。下内壁部137的上端部呈随着朝向上方去直径逐渐缩小的坡状。延伸设置内壁部131从下内壁部137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延伸设置内壁部131的内径稍大于气缸部112的外径。在延伸设置内壁部131形成有内螺纹部。通过使延伸设置内壁部131的内螺纹部紧固于气缸部112的外螺纹部115,能够使气缸部112的上端部嵌在内壁部138。倾斜内壁部133从延伸设置内壁部131的上端向上侧延伸。即,倾斜内壁部133与气缸部112的上端部相连结。倾斜内壁部133呈随着朝向上方去直径逐渐缩小的坡状。即,倾斜内壁部133越朝向上方去越向贯通孔139的中心侧延伸。连结内壁部132从倾斜内壁部133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连结内壁部132的内径小于延伸设置内壁部131的内径。在连结内壁部132形成有内螺纹部。
联接器150是从下方向上方延伸然后再向左方弯折的圆筒状构件,联接器150将帽部130和输送管160相互连结起来。联接器150的下端部的外径稍小于连结内壁部132的内径。在联接器150的下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154。通过使外螺纹部154紧固于连结内壁部132的内螺纹部,能够将联接器150的下端部固定于帽部130,从而封堵贯通孔139。联接器150的内侧空间与贯通孔139相连通。
输送管160是具有挠性的管。输送管160具有一端部161、延伸设置部163和另一端部162。一端部161能够嵌入联接器150的左端部内侧。因此,一端部161能够借助联接器150与连结内壁部132相连结。输送管160的内侧空间与联接器150的内侧空间相连通。延伸设置部163从一端部161向下侧延伸。另一端部162从延伸设置部163的下端部向下侧延伸,另一端部162配置在相对于机针96而言的左前方。另一端部162朝向机针96的移动路径9开口。本实施方式中,另一端部162朝向机针96处于特定位置(参照图4)时的针眼94开口。特定位置是机针96处于比可动范围上端稍靠下方处时所在的上下方向位置。
固定构件170通过嵌入在左壁部27形成的孔中从而固定于左壁部27。即,固定构件170固定在顶端部5的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构件170在上下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起来。延伸设置部163贯穿固定构件170,固定构件170保持延伸设置部163。因此,延伸设置部163能够沿着左壁部27。
能够利用图6所示的变更部200变更由输送管保持构件220(见后述)保持的另一端部162的上下方向位置。变更部200具有延伸突出构件210、输送管保持构件220、两个螺钉219和两个螺钉构件230。延伸突出构件210是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状构件。延伸突出构件210具有固定部211和延伸突出部214。固定部211与左壁部27的板部28相对。固定部21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起来的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在板部28设置的两个螺纹孔相对。两个螺钉219贯穿固定部211的通孔,并紧固于板部28的螺纹孔。因此,延伸突出构件210固定于板部28。两个螺钉219的前后方向位置与机针96的前后方向位置大致对齐。延伸突出部214从固定部21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出来。延伸突出部214的前端处于比顶端部5靠前方处。延伸突出部214具有两个紧固孔216。两个紧固孔216在螺钉219的前下方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起来。紧固孔216的前后方向位置比机针96的前后方向位置靠前侧。
输送管保持构件220是板状构件,其被后述的螺钉构件230固定于延伸突出构件210。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具有平板部221和一对相对壁部223。平板部221从左方与延伸突出部214相对。平板部221具有通孔226。通孔226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径,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短径。通孔226的短径稍大于紧固孔216的内径。一对相对壁部223设于平板部221的前下方。一对相对壁部223在从左上方朝向右下方的方向上排列起来,且彼此相对(参照图4)。一对相对壁部223分别具有呈圆形的保持孔229。两个保持孔229彼此同轴。保持孔229的内径与输送管160的外径大致相同。输送管160的另一端部162贯穿两个保持孔229。两个螺钉构件230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起来,两个螺钉构件230贯穿通孔226,并紧固于延伸突出构件210的紧固孔216。因此,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固定于延伸突出构件210,由变更部200保持另一端部162。
如图9所示,将从通孔226的上端至处于上侧的螺钉构件230的杆部上端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一距离L1。将机针6的长度与机针46的长度的尺寸差称为第二距离L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大致相同。
参照图1~图3,说明缝纫机1的动作概况。将布料载置在送布板21上。压布马达进行驱动,从而使压脚24下降,将布料压在该压脚24与送布板21之间。缝纫机马达16、移动马达和摆动马达相互同步地进行驱动。上轴54伴随着缝纫机马达16的驱动进行旋转,从而分别使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0和挑线机构50进行驱动,并使连杆59进行往返运动。针杆11和挑线杆51进行上下运动,梭子39与针杆11同步地以下轴33为中心往返摆动。与针杆11一起下降的机针96贯穿布料后经过容针孔,之后,到达梭子39。梭子39使从梭心套引出的底线与被针眼94保持的面线交织。挑线杆51将与底线交织的面线拉到针板26的上方,在布料上形成线迹。机针96到达梭子39之后,再上升到布料的上侧。压臂23和送布板21伴随着移动马达的驱动进行前后运动,且伴随着摆动马达的驱动在左右方向上往返摆动。因此,送布装置20能够使布料前后运动,且能够使布料在左右方向上往返摆动。缝纫机1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在布料上形成打结线迹。
参照图4、图6~图8,说明机针冷却机构100的动作。在针杆11的下端部12装配机针6(参照图6)。机针冷却机构100进行动作之前,机针6处于特定位置(参照图4和图6)。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下端位置(参照图6)。下端位置是输送管保持构件220的可动范围下端。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下端位置时,通孔226的上端部与处于上侧的螺钉构件230的杆部上端相接触。
如图4所示,活塞120在缝纫机马达16的驱动下与针杆11一起下降(箭头A)。活塞120的圆板部123的外周面一边相对于气缸部112内周面滑动一边下降,从而,由气缸部112引导活塞120的下降。在该情况下,处于凹部121(参照图5)的润滑剂在气缸部112与活塞120之间进行润滑。因此,机针冷却机构100能够减少气缸部112的内周面与活塞120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气缸室114的压力伴随着活塞120的下降,降至比缝纫机1的外部气压低的压力。输送管160从另一端部162吸入空气(箭头B)。输送管160将吸入进来的空气送向一端部161。
如图7所示,输送管160借助一端部161将空气送向联接器150。流入联接器150的空气经贯通孔139流向气缸室114(箭头C)。下面,将沿着内壁部138流向气缸室114的空气称为特定吸入空气(箭头D)。特定吸入空气依次沿着连结内壁部132和倾斜内壁部133流向气缸室114。在机针6到达梭子39之后,活塞120与针杆11一起上升。由气缸部112引导活塞120的上升。
如图8所示,气缸室114的压力伴随着活塞120的上升,升至比缝纫机1的外部气压高的压力。气缸室114的空气经贯通孔139依次流向联接器150和输送管160(箭头E)。下面,将沿着内壁部138流向联接器150的空气称为特定排出空气(箭头F)。特定排出空气依次沿着倾斜内壁部133和连结内壁部132流动。连结内壁部132的内径小于延伸设置内壁部131的内径。因此,在不具有倾斜内壁部133的情况下,连结内壁部132和延伸设置内壁部131的连接部分具有与水平方向平行的面。在该情况下,在连结内壁部132与延伸设置内壁部131的连接部分处,特定排出空气沿水平方向流动并停留在此处,使得空气流入输送管160的流量减少。由于倾斜内壁部133呈坡状,因此,特定排出空气不容易沿水平方向流动。因此,在贯通孔139中流动的空气较容易流向联接器150。输送管160将从一端部161流进来的空气送向另一端部162。因此,能够从另一端部162喷出空气(图6中的箭头E)。针杆11和活塞120到达可动范围上端。活塞120到达可动范围上端时,空气在贯通孔139中流动的流量为最大。针杆11和活塞120下降。由气缸部112引导活塞120的下降。机针6下降至特定位置。
由于要在输送管160输送空气,因此,相应地,空气从另一端部162喷出的流量最大的时刻稍晚于贯通孔139中的空气流量最大的时刻。因此,输送管160能够在机针6到达特定位置时,从另一端部162朝向针眼14以最大的量喷出空气。因此,缝纫机1能够效率较佳地对机针6的下端、针眼14和面线进行冷却。当针杆11进行快速的上下运动时,因机针6与布料相对于彼此滑动产生的摩擦热量变得过大。在该情况下,存在布料被烫化,面线和底线被切断的可能。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能够效率较佳地对机针6的下端、针眼14和面线进行冷却,从而,能够抑制布料被烫化,面线和底线被切断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6和图9,对操作者调整输送管160的另一端部162的上下方向位置的方法进行说明。例如,在操作者要将机针46装配在下端部12来代替机针6时,要对另一端部162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在调整上下方向位置之前,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下端位置(参照图6)。
操作者将两个螺钉构件230旋松至不会脱落下来的程度。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变得能够在满足通孔226与两个紧固孔216相对的范围内进行上下运动。操作者将输送管保持构件220移动到上端位置(参照图9)。上端位置是输送管保持构件220的可动范围上端。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上端位置时,通孔226的下端与处于下侧的螺钉构件230的杆部下端相抵接。因此,操作者能够将向上方移动后的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定位在上端位置。操作者保持已定位好的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并将两个螺钉构件230紧固。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上端位置时,另一端部162朝向处于特定位置时的机针46的针眼44开口。因此,只要操作者将机针46装配在下端部12来代替机针6,缝纫机1就能够效率较佳地对机针46的下端、针眼44和面线进行冷却。
操作者再次将两个螺钉构件230旋松之后,能够将输送管保持构件220从上端位置移动到下端位置。操作者只要使通孔226的上端抵接在处于上侧的螺钉构件230的杆部上端,就能够将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定位在下端位置。操作者通过将两个螺钉构件230紧固,能够将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固定在下端位置。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0利用缝纫机马达16的驱动力使针杆11进行上下运动。机针冷却机构100通过针杆11的上下运动,向机针6喷出空气,对机针6进行冷却。特定排出空气伴随着针杆11的升降,沿着形成为坡状的倾斜内壁部133流动。因此,从气缸室114向输送管160输送空气时,贯通孔139中不容易产生沿水平方向流动的空气,因此,空气不容易在贯通孔139中停留。因此,空气从另一端部162喷出的量不容易降低。机针冷却机构100不具有追随活塞120的上下运动在贯通孔139中上下运动的阀芯。因此,即使针杆11进行快速的上下运动,也不会出现阀芯无法追随导致空气从输送管160的另一端部162喷出的量降低的情况。机针冷却机构100不具有阀芯,因此,能够使用于喷出空气的结构变得简易。因此,缝纫机1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使得空气朝向机针96的喷出量不容易降低。
由于要在输送管160输送空气,因此,相应地,空气从另一端部162喷出的流量最大的时刻稍晚于贯通孔139中的空气流量最大的时刻。对缝纫机1而言,理想的是,机针96的下端、针眼94和面线在空气从另一端部162喷出的流量最大的时刻接触喷出空气。能够利用变更部200变更输送管保持构件220的上下方向位置。缝纫机1能够调整机针96的、与从输送管160的另一端部162喷出的空气接触时的上下方向位置。因此,便于输送管160在空气从输送管160的另一端部162喷出的量最大的时刻向机针96喷出空气。因此,便于缝纫机1效率较佳地对机针96进行冷却。
操作者只要将紧固于紧固孔216的螺钉构件230旋松,就能够对输送管保持构件220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因此,缝纫机1能够简化对输送管160的另一端部162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操作。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下端位置时,另一端部162朝向处于特定位置时的机针6的针眼14开口。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处于上端位置时,另一端部162朝向处于特定位置时的机针46的针眼44开口。操作者能够将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定位在下端位置和上端位置中的各个位置,因此,缝纫机1能够进一步简化对另一端部162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操作。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大致相同。因此,只要操作者将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定位于上端位置,就能够使另一端部162朝向处于特定位置时的机针96的针眼94开口。因此,缝纫机1能够简化对另一端部162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操作,且能够效率较佳地执行对机针96的冷却。
紧固孔216设于延伸突出构件210的前侧部分。因此,输送管保持构件220不容易接触机臂部4。因此,便于缝纫机1确保输送管保持构件220的移动范围。
延伸设置部163在一端部161与另一端部162之间延伸。延伸设置部163以沿着左壁部27的外表面的姿势被固定构件170所保持。延伸设置部163较靠近左壁部27,因此,不容易被操作者接触到。因此,缝纫机1能够提高安全性。延伸设置部163沿着左壁部27,因此,不容易处于机针96的前侧。延伸设置部163不容易进入操作者从缝纫机1的前侧观察机针96和布料的视野,因此,便于操作者查看机针96和布料。因此,缝纫机1能够使操作者对布料的处理变得容易。
活塞120伴随着缝纫机1的动作会老化。有时,例如,线头、灰尘、粉尘等异物会进入活塞120的圆板部123与气缸部112之间。在该情况下,活塞120在异物被夹在活塞120与圆板部123之间的状态下进行上下运动,因此,导致活塞120提前老化。当活塞120已老化时,就需要操作者将已老化的活塞120更换成新的活塞120。本实施方式中,活塞120以能够被拆装的方式装配于针杆11。操作者在更换活塞120时,无需将针杆11和活塞120一起更换。因此,缝纫机1能够节约资源。操作者能够在将活塞120从针杆11拆下来之后,对凹部121补充润滑剂。因此,缝纫机1能够使对活塞120的保养操作变得容易。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是,送布板21沿左右方向直线移动。缝纫机1也可以是具有多根机针96的多针缝纫机。也可以是,例如,缝纫机1具有送布齿来代替送布装置20。在该情况下,缝纫机1对通过送布齿的往返摆动进行移动的布料执行缝制动作。支承构件110也可以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筒状构件。在该情况下,只要使活塞120具有呈多边形的板构件来代替圆板部123即可。板构件的俯视形状与支承构件110的俯视形状相仿。
也可以是,例如,延伸突出构件210代替固定在左壁部27地固定在顶端部5的前壁部、右壁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固定构件170固定在顶端部5的、已固定有延伸突出构件210的壁部。变更部200也可以不具有延伸突出构件210。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例如,紧固孔216设于左壁部27。变更部200也可以具有螺栓和螺母来代替螺钉构件230。在该情况下,延伸突出构件210具有孔来代替紧固孔216。操作者将螺栓插在通孔226和孔中,并将螺母紧固在插好的螺栓上。因此,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固定于延伸突出构件210。
参照图10,说明作为缝纫机1的变形例的缝纫机201。附图中,对与缝纫机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缝纫机201具有机针冷却机构101来代替机针冷却机构100。机针冷却机构101具有第一连通孔181和第二连通孔182来代替固定构件170。第一连通孔181沿上下方向贯通顶端部5的上壁部的前端。第二连通孔182沿左右方向贯通顶端部5的左壁部27的前端。第二连通孔182设于比第一连通孔181靠下侧处。延伸设置部163贯穿第一连通孔181和第二连通孔182,从顶端部5的内侧经过。延伸设置部163不容易被操作者接触到,因此,缝纫机201能够提高安全性。延伸设置部163不容易处于机针96的前侧。因此,延伸设置部163不容易进入操作者从缝纫机201的前侧观察机针96和布料的视野,因此,便于操作者查看机针96和布料。延伸设置部163处于顶端部5的内部,不显眼,因此,能够使缝纫机201的外观良好。
也可以是,第一连通孔181和第二连通孔182不贯通顶端部5。在该情况下,只要使顶端部5具有与第一连通孔181和第二连通孔182相连接的通路,使延伸设置部163贯穿第一连通孔181和第二连通孔182,并使延伸设置部163在通路中经过即可。
也可以是,不在连接部122(参照图5)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部124,也可以是,不在针杆11(参照图5)的上端部13的内周面形成内螺纹部。下面,参照图11,对作为针杆11的变形例的针杆61和作为活塞120的变形例的活塞320进行说明。附图中,对与缝纫机1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针杆61具有上端部63来代替上端部13(参照图5)。上端部63在侧面具有呈圆形的孔部66。孔部66沿水平方向贯通上端部63。活塞320具有连接部322来代替连接部122(参照图5)。连接部322是从圆板部123的下表面中心部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部分。在连接部322的侧面开设有呈圆形的孔部325。孔部325沿水平方向贯通连接部322。活塞320的孔部325与针杆61的孔部66同轴。本变形例中,通过使销324贯穿孔部66和孔部325,能够将活塞320固定在针杆61的上端部63。操作者只要将销324从孔部66和孔部325中拆下来,就能够将活塞320从针杆61拆下来。因此,活塞320以能够被拆装的方式装配于针杆61。

Claims (9)

1.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1、201)具有:
针杆(11、61),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该针杆的下端部(12)装配有机针;
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0),其用于使所述针杆进行上下运动;
缝纫机马达(16),其能够驱动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及
机针冷却机构(100、101),其通过所述针杆进行上下运动,对所述机针进行冷却,
所述机针冷却机构具有:
活塞(120、320),其设于所述针杆的上端部;
支承构件(110),该支承构件具有:引导部(111),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针杆配置在该引导部的内侧,该引导部能够引导所述针杆的上下运动;及气缸部(112),其设于所述引导部的上方,该气缸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活塞配置在该气缸部的内侧,该气缸部能够引导所述活塞的上下运动;
帽部(130),其封堵所述气缸部的上端部;及
输送管(160),其具有与所述帽部相连结的一端部(161)和朝向所述机针的移动路径开口的另一端部(162),该输送管能够输送空气,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帽部具有内壁部(138),该内壁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该内壁部包围与所述输送管相连通的贯通孔(139),
所述内壁部具有:
倾斜内壁部(133),其与所述气缸部的上端部相连结,该倾斜内壁部越朝向上方去越向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侧延伸;及
连结内壁部(132),其从所述倾斜内壁部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该连结内壁部与所述输送管相连结,
所述活塞向下方移动时,从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另一端部吸入进来的空气沿着所述连结内壁部和所述倾斜内壁部流向所述气缸部内,
所述活塞向上方移动时,所述气缸部内的空气沿着所述倾斜内壁部和所述连结内壁部流向所述输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变更部(200),能够利用该变更部变更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另一端部的上下方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
机座部(2);
支柱部(3),其从所述机座部向上方延伸;及
机臂部(4),其从所述支柱部的上部以与所述机座部相对的方式延伸,该机臂部支承所述针杆、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所述缝纫机马达和所述机针冷却机构,
所述变更部具有:
输送管保持构件(220),其保持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另一端部;
通孔(226),其设于所述输送管保持构件,该通孔在上下方向上较长;
紧固孔(216),其与所述通孔的一部分相对;及
螺钉构件(230),其贯穿所述通孔,并紧固于所述紧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部具有延伸突出构件(210),该延伸突出构件固定于所述机臂部,该延伸突出构件从所述机臂部延伸出来,
所述紧固孔设于所述延伸突出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部从所述机臂部向上方突出,
所述输送管具有延伸设置部(163),该延伸设置部在所述输送管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延伸,
该缝纫机具有固定构件(170),该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机臂部的外表面,该固定构件保持所述延伸设置部,
所述延伸设置部沿着所述机臂部的所述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部从所述机臂部向上方突出,
所述输送管具有延伸设置部(163),该延伸设置部在所述输送管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延伸,
该缝纫机具有固定构件(170),该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机臂部的外表面,该固定构件保持所述延伸设置部,
所述延伸设置部沿着所述机臂部的所述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
第一连通孔(181),其开设在所述机臂部的外表面;及
第二连通孔(182),其开设在所述机臂部的所述外表面,该第二连通孔设在比所述第一连通孔靠下侧处,
所述帽部从所述机臂部向上方突出,
所述输送管具有延伸设置部(163),该延伸设置部在所述输送管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延伸,该延伸设置部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该延伸设置部从所述机臂部的内侧经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
第一连通孔(181),其开设在所述机臂部的外表面;及
第二连通孔(182),其开设在所述机臂部的所述外表面,该第二连通孔设在比所述第一连通孔靠下侧处,
所述帽部从所述机臂部向上方突出,
所述输送管具有延伸设置部(163),该延伸设置部在所述输送管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延伸,该延伸设置部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该延伸设置部从所述机臂部的内侧经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以能够被拆装的方式装配于所述针杆。
CN201820258821.9U 2017-02-17 2018-02-14 缝纫机 Active CN20812132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925A JP6891529B2 (ja) 2017-02-17 2017-02-17 ミシン
JP2017-027925 2017-0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1324U true CN208121324U (zh) 2018-11-20

Family

ID=6324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8821.9U Active CN208121324U (zh) 2017-02-17 2018-02-14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91529B2 (zh)
CN (1) CN2081213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0886A (zh) * 2020-12-08 2021-04-20 义乌昊怡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皮质方向盘套用自动缝合防止针头磨损的智能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2239A (en) * 1954-06-25 1956-11-28 Luvisca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ewing machines
IT983801B (it) * 1973-04-12 1974-11-11 Virginio Rimoldi E C Spa Supporto universale per gruppo raffreddatore degli aghi di una macchina per cucire
JPS52119943U (zh) * 1976-03-08 1977-09-12
JP2007282978A (ja) * 2006-04-19 2007-11-01 Brother Ind Ltd 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JP2016123534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縫針冷却機構、ミシン及び空気の吸排気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0886A (zh) * 2020-12-08 2021-04-20 义乌昊怡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皮质方向盘套用自动缝合防止针头磨损的智能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30456A (ja) 2018-08-23
JP6891529B2 (ja)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4846B2 (ja) 送り出し腕形偏平縫いミシンのメス駆動装置
TWI479061B (zh) Flat seam sewing machine
CN208121324U (zh) 缝纫机
US11326284B2 (en) Double-needle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JP2005334234A (ja) 筒型上飾り縫いミシン
US6904854B1 (en) Transverse longitudinal-cylinder sewing machine
US6968793B2 (en) Transverse longitudinal-cylinder sewing machine
CN109423780A (zh) 缝制装置
CN107558022A (zh) 下轴单元和缝制装置
CN109594235A (zh) 一种缝纫机
CN209368479U (zh) 用于链缝式缝纫机的密缝装置
TWM541477U (zh) 高頭柱型的多針縫紉機
CN113774584A (zh) 缝纫设备及其连接件
US1386322A (en) Looper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CN107022851B (zh) 一种套缝一体机的钩线装置
CN111235766B (zh) 用于链缝式缝纫机的密缝装置
US3443539A (en) Sewing machine
CN210287758U (zh)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摆动装置
TWM540880U (zh) 四針六線縫紉機的護針結構
CN214115912U (zh) 针杆组件及缝纫机
CN219824579U (zh) 一种高头缝纫机的传动结构
CN218812501U (zh) 针距调节机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CN211446131U (zh) 一种毛衣缝合机用传动结构
CN216338291U (zh) 一种缝纫机的送料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缝纫机
JP6537056B2 (ja) 2本針本縫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