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0223U -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0223U
CN208120223U CN201820386116.7U CN201820386116U CN208120223U CN 208120223 U CN208120223 U CN 208120223U CN 201820386116 U CN201820386116 U CN 201820386116U CN 208120223 U CN208120223 U CN 208120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positioning
jacking
cylinder
batter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61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巍
杨杨
唐展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esay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esay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esay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esay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61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0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0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0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包括:机台、运输部、定位部、顶升部以及抓取部;运输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与第一传送装置数量相同的第二传送装置;每一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于机台;至少一个定位部设置于机台;每一定位部同时对应于一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至少一个顶升部设置于机台;每一顶升部位于一第二传送装置的下方,并且每一顶升部位与一定位部位对应;每一抓取部具有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以及夹取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升部将位于料框内的电芯进行顶升,使电芯脱离料框,再通过夹取部对顶升后的电芯进行夹取,降低料框对夹取过程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在装配成动力电池之前,需要将电芯装至对应的料框内进行搬运以及上料,而在市面上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中,电芯进行上料时,只能将料框连同电芯一起放入生产线,通过夹取机构将料框内的电芯逐一取出。上述方式中的夹取过程因料框存在的原因,容易发生夹取失败或者夹取不到位导致电芯掉落,引起设备故障,造成电芯损坏,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能提高夹取稳定性的电芯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包括:机台、运输部、定位部、顶升部以及抓取部;运输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与第一传送装置数量相同的第二传送装置;每一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于机台;至少一个定位部设置于机台;每一定位部同时对应于一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至少一个顶升部设置于机台;每一顶升部位于一第二传送装置的下方,并且每一顶升部位与一定位部位对应;每一抓取部具有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以及夹取机构;X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机台上;Y轴移动机构设置于X轴移动机构上,并且Y轴移动机构同时位于一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的上方;Z轴移动机构设置于Y轴移动机构上;夹取机构设置于Z轴移动机构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每一定位部包括:转移机构以及定位机构;转移机构以及定位机构分别设置于机台上,其中,转移机构对应第一传送装置,定位机构对应第二传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转移机构包括:转移气缸以及转移板;转移气缸沿Y轴方向设置于机台上,并且转移气缸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一端;转移板的一端与转移气缸连接,其另一端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气缸、与第一定位气缸数量相同的第一定位块、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气缸、与第二定位气缸数量相同的第二定位块、定位挡板以及第三定位气缸;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气缸位于第二传送装置靠近转移气缸的一端,每个第一定位气缸的一端连接一第一定位块;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气缸位于第二传送装置远离第一传送装置的一侧;每个第二定位块与一第二定位气缸的一端连接;第三定位气缸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下方;定位挡板设置于第三定位气缸的顶端,并且定位挡板与第一定位气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每一顶升部包括:顶升丝杆、顶升固定板、顶升电机、顶升支架、多个导杆以及多个支撑柱;顶升丝杆沿Z轴方向设置于机台上;顶升固定板设置于顶升丝杆的底端;顶升电机设置于顶升固定板上,并且顶升电机与顶升丝杆连接;顶升支架设置于顶升丝杆的顶端;多个支撑柱沿Z轴方向均匀分布于顶升支架的顶端,并且多个支撑柱位于转移机构的下方;多个导杆沿Z轴方向穿设机台,并且每个导杆分别连接顶升固定板及顶升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X轴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以及第一移动座;第一直线模组沿X轴方向设置于机台上;第一移动座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Y轴移动机构设置于第一移动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Y轴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模组以及第二移动座;第二直线模组沿Y轴方向设置于第一移动座,并且第二直线模组同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以及第二传送装置的上方;第二移动座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上;Z轴移动机构设置于第二移动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Z轴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直线模组以及第三移动座;第三直线模组沿Z轴方向设置于第三移动座上;第三移动座设置于第三直线模组上;夹取机构设置于第三移动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夹取机构包括:摆台气缸、旋转轴、夹取支架以及至少一个气夹;摆台气缸设置于第三移动座上;夹取支架通过旋转轴与摆台气缸连接;至少一个气夹设置于夹取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夹取机构还包括:与气夹数量相同的压力传感器;每一气夹上设置一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上料装置设置有顶升部,通过顶升部将位于定位部的料框内的电芯进行顶升,使电芯脱离料框,夹取部再对顶升后的电芯进行夹取,降低料框对夹取过程的影响,提高夹取过程的稳定性,防止电芯在夹取过程掉落,避免对电芯造成损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电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运输部及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顶升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实施例中抓取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台;2、运输部;3、定位部;4、顶升部;5、抓取部;21、第一传送装置;22、第二传送装置;31、转移机构;32、定位机构;311、转移气缸;312、转移板;3121、L型板;313、转移滑轨;321、第一定位气缸;322、第一定位块;323、第二定位气缸;324、第二定位块;326、定位挡板;325、第三定位气缸;33、第一辊筒机构;34、第二辊筒机构;331、第一顶升气缸;332、第一辊筒支架;333、第一辊筒;第341、第二顶升气缸;342、第二辊筒支架;343、第二辊筒;35、滚珠;41、顶升丝杆;42、顶升固定板;43、顶升电机;44、顶升支架;45、导杆;46、支撑柱;51、X轴移动机构;52、Y轴移动机构;53、Z轴移动机构;54、夹取机构;511、第一直线模组;512、第一移动座;521、第二直线模组;522、第二移动座;531、第三直线模组;532、第三移动座;55、第一支撑架;56、第二支撑架;561、X轴滑轨;541、摆台气缸;542、旋转轴;543、夹取支架;544、气夹;545、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所述示,其为实施例中电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建立X、Y、Z的三轴坐标。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包括:机台1、运输部2、定位部3、顶升部4以及抓取部5。
运输部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第一传送装置21数量相同的第二传送装置22,每一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22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于机台1,其中第一传送装置21与第二传送装置22结构相同并且两者的传送方向相同相反,例如,第一传送装置21传输方向为X轴正方向,第二传送装置22传输方向为X轴负方向,例如,第一传送装置21传输方向为X轴负方向,第二传送装置22传输方向为X轴正方向,这样,利用第一传送装置21进行传输装载了电芯的料框,利用第二传送装置22运输的空料框,达到使料框回流的目的。在本申请中,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第二传送装置22采用传输带,当然的也可采用其他能达到运输料框目的的传输设备,例如,市场上常规的牵引式传输设备如带式输送机或板式输送机,例如,通过电机驱动传输皮带旋转而达到运输目的的传输带组件。至少一个定位部3设置于机台1,每一定位部3同时对应一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22。具体应用时,每一定位部3包括转移机构31以及定位机构32。转移机构31以及定位机构32分别设置于机台1上,其中,转移机构31对应第一传送装置21,转移机构31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21上的料框推送至第二传送装置22上,定位机构32对应第二传送装置22,定位机构32用于固定料框并对料框起定位作用。利用转移机构31将第一传送装置21上装载了电芯的料框转移至第二传送装置22上,并且通过定位机构32对第二传送装置22上装载了电芯的料框进行定位,便于提升顶升部4对电芯进行顶升的精准度,防止料框的位置存在偏差导致顶升失败。
请一并参考图2所示,其为实施例中运输部及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转移机构31包括转移气缸311以及转移板312。转移气缸311沿Y轴方向设置于机台1上,并且转移气缸311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一端,转移板312的一端与转移气缸311连接,转移板312另一端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上方,例如,转移板312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1远离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一侧上方,当料框在第一传送装置21运送至对应转移机构31的位置时,转移气缸311驱动转移板312沿Y轴方向移动,使转移板312推动料框沿Y轴方向移动直至料框运送至第二传送装置22上对应定位机构32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转移板312为长条形状,并且转移板312上设置有多个倒置的L型板3121,通过多个L型板3121使转移板312与料框外形更加贴合,使转移板312对料框的转移过程更加稳定可靠。在另一实施例中,转移机构31还设置有转移滑轨313,转移板312的一端与转移气缸311连接同时滑动设置于转移滑轨313上,通过转移滑轨313使转移板312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
请参考图2及3所示,其中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的,定位机构3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气缸321、与第一定位气缸321数量相同的第一定位块322、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气缸323、与第二定位气缸323数量相同的第二定位块324、定位挡板326以及第三定位气缸325。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气缸321位于第二传送装置22靠近转移气缸311的一端,每个第一定位气缸321的一端连接一第一定位块322,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气缸323位于第二传送装置22远离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一侧,每个第二定位块324与一第二定位气缸323的一端连接,第三定位气缸325位于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下方,定位挡板326设置于第三定位气缸325的顶端,并且定位挡板326与第一定位气缸321对应。当转移机构31将的料框推送至第二传送装置22上对应定位机构32的位置时,此时,所有第一定位气缸321、第二定位气缸323以及第三定位气缸325顶出,第一定位块322、第二定位块324、定位挡板326以及转移板312之间形成一夹紧固定区域,该区域形状大小刚好与料框匹配,通过该夹紧固定区域对料框进行定位。
请继续参考图2及3所示,为了使料框在第一传送装置21及第二传送装置22上转移过程更加稳定顺畅,定位部3还设置有第一辊筒机构33以及第二辊筒机构34。第一辊筒机构33以及第二辊筒机构34分别设置于机台1上,其中,第一辊筒机构33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下方并且其对应于转移机构31,第二辊筒机构34位于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下方并且其对应于定位机构32。具体的,第一辊筒机构33包括第一顶升气缸331、第一辊筒支架332以及多个第一辊筒333,第一顶升气缸331设置于机台1,第一辊筒支架332与所第一顶升气缸331连接,并且第一辊筒支架332与第一传送装置21平行,多个第一辊筒333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辊筒支架332上;第二辊筒机构34包括第二顶升气缸341、第二辊筒支架342以及多个第二辊筒343,第二顶升气缸341设置于机台1,第二辊筒支架342与所第二顶升气缸341连接,并且第二辊筒支架342与第二传送装置22平行,多个第二辊筒343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辊筒支架342上。当转移机构31对料框进行转移时,第一顶升气缸331以及第二顶升气缸341同时顶升,带动第一辊筒支架332和第二辊筒支架342同时顶升,使分别位于第一辊筒支架332和第二辊筒支架342上的多个第一辊筒333以及多个第二辊筒343与第一传送装置21及第二传送装置22位于同一平面,利用第一辊筒333和第二辊筒343的滚动,大大减少料框由第一传送装置21上运送至第二传送装置22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进一步地,定位部3还设置有多个滚珠35,多个滚珠35设置于机台1上,并且多个滚珠35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1与第二传送装置22之间,使料框由第一传送装置21上过渡至第二传送装置22上时更加稳定顺畅。
请参考图4所示,其为实施例中顶升部的结构示意图。至少一个顶升部4设置于机台1,每一顶升部4位于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下方,并且顶升部4与定位部3位置对应。具体应用时,每一顶升部4包括顶升丝杆41、顶升固定板42、顶升电机43、顶升支架44、多个导杆45以及多个支撑柱46。顶升丝杆41沿Z轴方向设置于机台1上,例如,顶升丝杆41通过一丝母固定于机台1上,并且顶升丝杆41穿设丝母。顶升固定板42设置于顶升丝杆41的底端,顶升电机43设置于顶升固定板42上,并且顶升电机43与顶升丝杆41连接,顶升支架44设置于顶升丝杆41的顶端。多个支撑柱46沿Z轴方向分布于顶升支架44的顶端,多个支撑柱46位于转移机构31的下方,例如,多个支撑柱46可分为两组,每组对应一个电芯,每组支撑柱46的相邻支撑柱46之间按相同间隔分布,例如,多个支撑柱46均匀分布于顶升支撑架44的顶端。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柱46为可拆卸安装于顶升支架44上,并且支撑柱46的数量及分布可根据实际生产电芯的数量及大小调节,只需满足使每个电芯都能被稳定顶升至半空中。多个导杆45沿Z轴方向穿设机台1,并且每个导杆45分别连接顶升固定板42及顶升支架44,利用导杆45限制顶升固定板42以及顶升支架44的水平移动,防止后两者的旋转。当转移机构31以及定位机构32配合对装载了电芯的料框进行定位后,顶升电机43驱动顶升丝杆41旋转,从而使顶升固定板42以及顶升支架44相对机台1沿Z轴方向顶升,最后利用多个支撑柱46将料框内对应的电芯顶升至一定高度,使抓取部5可直接对电芯进行抓取,除去料框对抓取部5对电芯的夹取过程的影响,提升夹取过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电芯上料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抓取部5,其中每一抓取部5具有X轴移动机构51、Y轴移动机构52、Z轴移动机构53以及夹取机构54,X轴移动机构51设置于机台1上,Y轴移动机构52设置于X轴移动机构51上,并且Y轴移动机构52同时位于一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上方,Z轴移动机构53设置于Y轴移动机构52上,夹取机构54设置于Z轴移动机构53上。
请参考图5所示,其为实施例中抓取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X轴移动机构51包括第一直线模组511以及第一移动座512,第一直线模组511沿X轴方向设置于机台1上,第一移动座512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511上,Y轴移动机构52设置于第一移动座512上。第一直线模组511驱动第一移动座512沿X轴方向往返移动,从而带动Y轴移动机构52沿X轴方向往返移动。又,Y轴移动机构52包括第二直线模组521以及第二移动座522,第二直线模组521沿Y轴方向设置于第一移动座512,第二移动座522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521上,Z轴移动机构53设置于第二移动座522上。第二直线模组521驱动第二移动座522沿Y轴方向往返移动,从而控制Z轴移动机构53在Y轴方向往返移动。又,Z轴移动机构53包括第三直线模组531以及第三移动座532,第三直线模组531沿Z轴方向设置于第三移动座532上,第三移动座532设置于第三直线模组531上,夹取机构54设置于第三移动座532上。第三直线模组531驱动第三移动座532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从而控制夹取机构54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其中,第一直线模组511、第二直线模组521以及第三直线模组531均采用结构相同的直线模组,该直线模组为市面上的标准件,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考图5所示,具体的,夹取机构54包括摆台气缸541、旋转轴542、夹取支架543以及至少一个气夹544,摆台气缸541设置于第三移动座532上,夹取支架543通过旋转轴542与摆台气缸541连接,至少一个气夹544设置于夹取支架543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气夹544,两个气夹544并排设置于夹取支架543的底端。X轴移动机构51以及Y轴移动机构52配合驱动夹取机构54移动至电芯上方,然后此时气夹544打开,接着Z轴移动机构53驱动夹取机构54整体沿Z轴方向下降,直至气夹544接触电芯,此时气夹544夹紧,在X轴移动机构51、Y轴移动机构52以及Z轴移动机构53的同时驱动下,电芯被运送至指定位置,然后摆台气缸541驱动旋转轴542旋转,继而电芯旋转至预设角度,完成一次夹取过程。为了进一步保证电芯的良品率,夹取机构54还设置有与气夹544数量相同的压力传感器545,每一气夹544上设置一压力传感器545,通过压力传感器545感测气夹544夹取电芯时的压力,当该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气夹544停止夹紧动作,从而控制气夹544对电芯的夹取力度,从而避免气夹544夹坏电芯。
请继续参考图5所示,抓取部5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架55以及第二支撑架56,第一支撑架55与第二支撑架56平行设置于机台1上,并且第一支架55位于第二传送装置22远离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一侧,第二支撑架56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1远离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一侧,第一直线模组21沿X轴方向设置于第一支撑架55上,第二支撑架56上设置有X轴滑轨561,第一移动座512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21上,第一移动座51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X轴滑轨561上。通过第一支撑架55、第二支撑架56以及第一移动座512构成一龙门式的移动结构,使夹取机构54能横设于第一传送装置21及第二传送装置22,通过将第一移动座512的一端设置在直线模组上,两者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X轴滑轨561上,提高了第一移动座512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设计简单,节省设备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上料装置内部还设置有一自动化控制系统,该自动化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传送装置21、第二传送装置22、转移气缸311、第一定位气缸321、第二定位气缸323、第三定位气缸325、第一顶升气缸331、第二顶升气缸341、顶升电机43、第一直线模组511、第二直线模组521、第三直线模组531、摆台气缸541、气夹544以及压力传感器545信号连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运输部2运输料框、定位部3对料框进行转移及定位、顶升部4顶升电芯以及抓取部5抓取电芯等自动化过程。
以下以本实施例中的电芯上料装置设置有一第一传送装置21、一第二传送装置22、一定位部3、一顶升部4以及一抓取部5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装载了电芯的料框放入第一传送装置21,第一传送装置21沿着X轴方向传送该料框,直至该料框运输至对应转移机构31的位置时,第一顶升气缸331以及第二顶升气缸341同时顶升,带动第一辊筒支架332和第二辊筒支架342同时顶升,使分别位于第一辊筒支架332和第二辊筒支架342上的多个第一辊筒333以及多个第二辊筒343与第一传送装置21及第二传送装置22位于同一平面,然后转移气缸311驱动转移板312沿Y轴方向移动,使转移板312推动料框沿Y轴方向移动直至料框运送至第二传送装置22上对应定位机构32的位置,然后所有第一定位气缸321、第二定位气缸323以及第三定位气缸325顶出,第一定位块322、第二定位块324、定位挡板326以及转移板312之间形成一夹紧固定区域,通过该夹紧固定区域对料框进行定位,接着顶升电机43驱动顶升丝杆41旋转,从而使顶升固定板42以及顶升支架44相对机台1沿Z轴方向顶升,最后利用多个支撑柱46将料框内对应的电芯顶升至一定高度,X轴移动机构51以及Y轴移动机构52配合驱动夹取机构54移动至电芯上方,然后此时气夹544打开,接着Z轴移动机构53驱动夹取机构54整体沿Z轴方向下降,直至气夹544接触电芯,此时气夹544夹紧,在X轴移动机构51、Y轴移动机构52以及Z轴移动机构53的同时驱动下,电芯被运送至指定位置,然后摆台气缸541驱动旋转轴542旋转,继而电芯旋转至预设角度,当下步工序的机械手取走气夹544上的电芯后,抓取部5重复之前的动作将所有被顶升部4顶升至半空的电芯后,顶升部4复位,定位部3复位解除对空料框的夹紧固定,此时空料框在第二传送装置22上回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上料装置设置有顶升部4,通过顶升部4将位于定位部3的料框内的电芯进行顶升,使电芯脱离料框,然后夹取部5再对顶升后的电芯进行夹取,降低料框对夹取过程的影响,提高夹取过程的稳定性,防止电芯在夹取过程掉落,避免对电芯造成损坏,降低生产成本。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1);
运输部(2),所述运输部(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数量相同的第二传送装置(22);每一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与一第二传送装置(22)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机台(1);
至少一个定位部(3),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部(3)设置于所述机台(1);每一所述定位部(3)同时对应于一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22);
至少一个顶升部(4),至少一个所述顶升部(4)设置于所述机台(1);每一所述顶升部(4)位于一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下方,并且每一所述顶升部(4)与一所述定位部(3)位置对应;以及
至少一个抓取部(5),每一所述抓取部(5)具有X轴移动机构(51)、Y轴移动机构(52)、Z轴移动机构(53)以及夹取机构(54);所述X轴移动机构(51)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Y轴移动机构(52)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51)上,并且所述Y轴移动机构(52)同时位于一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一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上方;所述Z轴移动机构(53)设置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52)上;所述夹取机构(54)设置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5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部(3)包括:转移机构(31)以及定位机构(32);所述转移机构(31)以及定位机构(32)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其中,所述转移机构(31)对应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所述定位机构(32)对应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31)包括:转移气缸(311)以及转移板(312);所述转移气缸(311)沿Y轴方向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并且所述转移气缸(311)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一端;所述转移板(312)的一端与所述转移气缸(311)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气缸(321)、与所述第一定位气缸(321)数量相同的第一定位块(322)、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气缸(323)、与所述第二定位气缸(323)数量相同的第二定位块(324)、定位挡板(326)以及第三定位气缸(325);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气缸(321)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靠近所述转移气缸(311)的一端,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气缸(321)的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定位块(322);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气缸(323)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远离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一侧;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块(324)与一所述第二定位气缸(3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气缸(325)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下方;所述定位挡板(326)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气缸(325)的顶端,并且所述定位挡板(326)与所述第一定位气缸(321)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顶升部(4)包括:顶升丝杆(41)、顶升固定板(42)、顶升电机(43)、顶升支架(44)、多个导杆(45)以及多个支撑柱(46);所述顶升丝杆(41)沿Z轴方向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顶升固定板(42)设置于所述顶升丝杆(41)的底端;所述顶升电机(43)设置于所述顶升固定板(42)上,并且所述顶升电机(43)与所述顶升丝杆(41)连接;所述顶升支架(44)设置于所述顶升丝杆(41)的顶端;多个所述支撑柱(46)沿Z轴方向分布于所述顶升支架(44)的顶端,并且多个所述支撑柱(46)位于所述转移机构(31)的下方;多个所述导杆(45)沿Z轴方向穿设所述机台(1),并且每个导杆(45)分别连接所述顶升固定板(42)及顶升支架(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51)包括:第一直线模组(511)以及第一移动座(512);所述第一直线模组(511)沿X轴方向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一移动座(512)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511)上;所述Y轴移动机构(52)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座(5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52)包括:第二直线模组(521)以及第二移动座(522);所述第二直线模组(521)沿Y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座(512),并且所述第二直线模组(521)同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以及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座(522)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521)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53)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座(5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53)包括:第三直线模组(531)以及第三移动座(532);所述第三直线模组(531)沿Z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座(532)上;所述第三移动座(532)设置于所述第三直线模组(531)上;所述夹取机构(54)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座(5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54)包括:摆台气缸(541)、旋转轴(542)、夹取支架(543)以及至少一个气夹(544);所述摆台气缸(541)设置于所述第三移动座(532)上;所述夹取支架(543)通过所述旋转轴(542)与所述摆台气缸(541)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气夹(544)设置于所述夹取支架(54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54)还包括:与所述气夹(544)数量相同的压力传感器(545);每一所述气夹(544)上设置一所述压力传感器(545)。
CN201820386116.7U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Active CN208120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6116.7U CN208120223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6116.7U CN208120223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0223U true CN208120223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199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6116.7U Active CN208120223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022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287A (zh) * 2018-12-01 2019-03-22 尔智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排序设备
CN109746227A (zh) * 2019-03-13 2019-05-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自动除尘设备
CN110626791A (zh) * 2019-10-31 2019-12-31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物料转移装置和上料生产系统
CN113753788A (zh) * 2020-06-05 2021-12-07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芯棒上料装置
CN114955501A (zh) * 2022-06-20 2022-08-30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端板上料装置以及取料设备
CN117124038A (zh) * 2023-09-15 2023-11-28 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料夹拆夹紧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287A (zh) * 2018-12-01 2019-03-22 尔智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排序设备
CN109746227A (zh) * 2019-03-13 2019-05-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自动除尘设备
CN109746227B (zh) * 2019-03-13 2021-12-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自动除尘设备
CN110626791A (zh) * 2019-10-31 2019-12-31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物料转移装置和上料生产系统
CN113753788A (zh) * 2020-06-05 2021-12-07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芯棒上料装置
CN113753788B (zh) * 2020-06-05 2022-11-22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芯棒上料装置
CN114955501A (zh) * 2022-06-20 2022-08-30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端板上料装置以及取料设备
CN117124038A (zh) * 2023-09-15 2023-11-28 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料夹拆夹紧装置
CN117124038B (zh) * 2023-09-15 2024-03-22 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料夹拆夹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20223U (zh)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CN101901773B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设备中叠堆硅片自动上料的系统
CN105129383B (zh) 自动定位上料的精密电子产品基板功能自动检测装置
CN105836439A (zh)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自动转盒机构
CN112437540A (zh) 一种软板pcb包胶机
CN205029981U (zh) 一种无人看管的柔性电路板烧录机
CN204129374U (zh) 新型全自动长边起贴四工位偏光片贴附机
CN207097965U (zh) 一种电芯包膜机构
CN105323968A (zh) 一种无人看管的柔性电路板烧录机
CN206087621U (zh) 一种方形盒多面转角贴标机
CN209023782U (zh) 全自动高精上料机
CN203497676U (zh) 一种自动化轮毂转移装置
CN209113066U (zh) 玻璃精雕机自动化生产线
CN207290400U (zh) 一种联动同步刹车装置
CN216698082U (zh) 一种磁芯自动贴背胶装置
CN102794980B (zh) 一种用于乒乓球台的全自动丝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77677A (zh) 一种多工位贴膜循环上下料装置
CN205029980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料盘的输入输出设备
CN206265815U (zh) 一种轴承内圈整列装置
CN105323969A (zh) 一种装载柔性电路板的料盘的输送系统
CN211280272U (zh) 一种用于砂轮喷码的机构
CN208053309U (zh) 汽车变速箱维修线
CN206003890U (zh) 一种绝缘片折弯包裹装置
CN206511649U (zh) 一种升降旋转上料机构
CN111559666A (zh) 一种自动化tape贴附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