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5668U -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5668U
CN208115668U CN201820062105.3U CN201820062105U CN208115668U CN 208115668 U CN208115668 U CN 208115668U CN 201820062105 U CN201820062105 U CN 201820062105U CN 208115668 U CN208115668 U CN 208115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fixed
corking
cylind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621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 Hong Nano 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 Hong Nano 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 Hong Nano 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 Hong Nano Fiber Technology Da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621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5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5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56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包括圆柱体结构的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向第一腔室内通入水,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混料机构,第一混料机构包括混料机构壳体、进液管和回转电机,第三腔室中可上下移动的设有送料管道,送料管道的顶部位于第二腔室中,送料管道的底部位于第四腔室中,第四腔室的内壁上成螺旋状的设有盘管,盘管内导入导热油,第四腔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进料机构,第二进料机构均用于向稀释设备内通入浓缩消毒剂,本实用新型可将浓缩消毒剂稀释成消毒液,效率高,精度高,能够充分发挥消毒液的活性,提高了消毒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释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性是当前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果蔬又是消费者食 用较广的食品,因此这类食品的安全性就显的格外重要。清洗消毒是 果蔬采后加工处理的重要工艺环节,尤其对现在发展迅速的鲜切果蔬产品来说,清洗消毒更是十分的重要。清洗过程中杀菌效果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产品的保鲜质量和贮存货架期,以及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性。
通常由消毒剂直接稀释所得到的消毒液的味道比较难闻,如果想要使消毒剂具有宜人的芳香味,则需要额外增加芳香剂和增容剂来实现,由于操作比较麻烦繁琐,使用者难以单独完成,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
且由于现有的消毒液一般是由消毒剂直接加水稀释而成,易存在稀释不均匀,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可将浓缩消毒剂稀释成消毒液,效率高,精度高,能够充分发挥消毒液的活性,提高了消毒效果。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包括圆柱体结构的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设备主体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
第一隔板的外缘处向上突出形成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的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中设有第一加热器,设备主体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设备主体,与设置在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搅拌轴相连接,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第一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向第一腔室内通入水;
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混料机构,第一混料机构包括混料机构壳体、进液管和回转电机;
回转电机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混料机构壳体固定在回转电机上,进液管的进液端固定在第一隔板上,其出液端穿过混料机构壳体设置在混料机构壳体中,进液管的出液端与混料机构壳体底部的距离为2-5cm,进液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搅拌叶组;
第一隔板上焊接固定进液端盖,进液端盖中设有底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与进液管相连通,进液端盖的侧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一进液口,第一开口槽中可转动且过渡配合的设有第一塞盖,第一塞盖中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二开口槽,第一塞盖的侧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可与第二进液口对应设置形成进液通道,第二开口槽中间隙配合的设有第二塞盖,中空的第一传动轴底端固定在第一塞盖上、其顶端可旋转的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第一传动轴的顶端穿过设备主体并固定第一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动轴可旋转且间隙配合的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内,第二传动轴底端固定在第二塞盖上、其顶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第二塞盖可与进液管的出液端相契合的用于封闭进液管的出液端;
混料机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与固定在第二腔室壁上的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相配合实现信号连接;混料机构壳体的外壁上与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上设有第三塞盖,第三塞盖通过开盖机构进行开启和闭合操作,第二腔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进料机构,第一进料机构通过第二气缸实现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与第三进料口的连通或断开,混料机构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的底部通过弹簧合页可开合的设有挡料板;
第三腔室中可上下移动的设有送料管道,送料管道的顶部位于第二腔室中,送料管道的底部位于第四腔室中,送料管道的外壁上固定外包套,外包套上设有齿条,齿条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通过第三电机加以控制;
第四腔室的内壁上成螺旋状的设有盘管,盘管内导入导热油,第四腔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进料机构,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均用于向稀释设备内通入浓缩消毒剂;
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三搅拌轴,第三搅拌轴上设有第三搅拌叶组,第四腔室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第三搅拌轴的顶部穿过第三隔板设置在第三腔室中,第三搅拌轴的顶部设有第四扇形齿轮,第四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四电机上的第五扇形齿轮相啮合;
第一腔室和第四腔室中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回转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位于第一导向块的上方。
进一步的,第二搅拌叶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长度逐渐增加,纵向相邻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交错设置,纵向相邻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开盖机构包括第五电机、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开盖卡板、导轨和滑块,导轨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第三气缸竖直的固定在滑块上,第五电机水平的固定在滑块的顶部,开盖卡板固定在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气缸水平的固定在导轨上且与滑块相连接,开盖卡板上设有塞盖卡槽,塞盖卡槽为正多边形结构,塞盖卡槽与第三塞盖间隙配合,第五电机、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三进料口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插块,第三塞盖上设有与插块相契合的L形结构插槽,插块与插槽相配合实现第三塞盖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均包括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水平设置,第二进料管垂直的固定在第一进料管上,第二进料管上设有控制阀,第一进料管一端开口,第一进料管的开口端可与第三进料口插接配合,第一进料管中设有推料板,推料板与第五气缸相连接,控制阀和第五气缸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三搅拌叶组包括第三上搅拌叶组和第三下搅拌叶组,第三上搅拌叶组位于第三下搅拌叶组的上方且两者交替的固定在第三搅拌轴上,第三上搅拌叶组和第三下搅拌叶组均包括两个上下平行的第四搅拌杆,第四搅拌杆呈瓦楞型结构,在第三上搅拌叶组的两个第四搅拌杆之间竖直的设有若干第五搅拌杆,在第三下搅拌叶组的两个第四搅拌杆之间竖直的设有若干第六搅拌杆。
本实用新型用于稀释浓缩消毒剂,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1)通过第一进水口向第一腔室中通入水,一边搅拌一边通过第一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45-55℃,此时,进液端盖的第一进液口处于封闭状态;
(2)当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和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相对应时,通过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将开盖卡板调整至与第三塞盖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五电机控制开盖卡板旋转以打开第三塞盖,反向移动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移开第三塞盖,通过第二气缸将第一进料机构与第三进料口相连通,通过第一进料机构向混料机构中注入定量的浓缩消毒剂,再次通过开盖机构闭合第三塞盖;
(3)通过第二电机控制第一塞盖旋转,使第一进液口与第二进液口相连通,第一气缸使第二塞盖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腔室中的热水进入混料机构中,进入完成后,第二塞盖移动至与进液管的出液端处使其封闭;
(4)开启回转电机使混料机构旋转,通过第二搅拌叶组对其进行第一次搅拌混合;
(5)第一搅拌混合完成后,当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和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相对应时,控制送料管道向上移动,使其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三出料口中,挡料板向上抬起,混料机构中的物料进入第四腔室中;
(6)通过第二进料机构向第四腔室中注入剩余的浓缩消毒剂,并通过第三搅拌叶组对其进行第二次搅拌混合得到消毒液,第四腔室内的温度在盘管的作用下保持在30-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将浓缩消毒剂稀释成消毒液,效率高,精度高,能够充分发挥消毒液的活性,提高了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进液端盖处于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3为进液端盖开启处于进液状态剖视图。
图4为进液端盖开启处于未进液状态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6为第一进料机构剖视图。
图7为第三进料口结构图。
图8为第三塞盖结构图。
图9为插块和插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三出料口处于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11为第三出料口处于开启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设备主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三隔板4、第一导向块5、第一加热器6、第一电机7、第一搅拌轴8、第一搅拌叶9、第一进水口10、混料机构壳体11、进液管12、回转电机13、进液端盖14、第一进液口15、第一塞盖16、第二进液口17、第二塞盖18、第一传动轴19、第一扇形齿轮20、第二电机21、第二扇形齿轮22、第二传动轴23、第一气缸24、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25、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26、第三进料口27、第三塞盖28、第一进料机构29、第二气缸30、第三出料口31、挡料板32、送料管道33、外包套34、第三齿轮35、盘管36、第二进料机构37、第三搅拌轴38、第四出料口39、第四扇形齿轮40、第四电机41、第五扇形齿轮42、第一温度传感器43、第二温度传感器44、第一搅拌杆45、第二搅拌杆46、第三搅拌杆47、第五电机48、第三气缸49、第四气缸50、开盖卡板51、导轨52、滑块53、插块54、插槽55、第一进料管56、第二进料管57、控制阀58、推料板59、第五气缸60、第三上搅拌叶组61、第三下搅拌叶组62、第四搅拌杆63、第五搅拌杆64、第六搅拌杆65。
如图所示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包括圆柱体结构的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4,将设备主体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
第一隔板的外缘处向上突出形成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的第一导向块5,第一导向块中设有第一加热器6,设备主体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设备主体,与设置在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搅拌轴8相连接,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9,第一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0,第一进水口向第一腔室内通入水;
第二腔室内设有混料机构,混料机构包括混料机构壳体11、进液管12和回转电机13;
回转电机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混料机构壳体固定在回转电机上,进液管的进液端固定在第一隔板上,其出液端穿过混料机构壳体设置在混料机构壳体中,进液管的出液端与混料机构壳体底部的距离为2-5cm,进液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搅拌叶组;
第一隔板上焊接固定进液端盖14,进液端盖中设有底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与进液管相连通,进液端盖的侧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一进液口15,第一开口槽中可转动且过渡配合的设有第一塞盖16,第一塞盖中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二开口槽,第一塞盖的侧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二进液口17,第一进液口可与第二进液口对应设置形成进液通道,第二开口槽中间隙配合的设有第二塞盖18,中空的第一传动轴19底端固定在第一塞盖上、其顶端可旋转的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第一传动轴的顶端穿过设备主体并固定第一扇形齿轮20,第一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21上的第二扇形齿轮22相啮合,第二传动轴23可旋转且间隙配合的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内,第二传动轴底端固定在第二塞盖上、其顶端与第一气缸24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第二塞盖可与进液管的出液端相契合的用于封闭进液管的出液端;
混料机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25,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与固定在第二腔室壁上的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26相配合实现信号连接;混料机构壳体的外壁上与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进料口27,第三进料口上设有第三塞盖28,第三塞盖通过开盖机构进行开启和闭合操作,第二腔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进料机构29,第一进料机构通过第二气缸30实现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与第三进料口的连通或断开,混料机构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31,第三出料口的底部通过弹簧合页可开合的设有挡料板32;
第三腔室中可上下移动的设有送料管道33,送料管道的顶部位于第二腔室中,送料管道的底部位于第四腔室中,送料管道的外壁上固定外包套34,外包套上设有齿条,齿条与第三齿轮35相啮合,第三齿轮通过第三电机加以控制;
第四腔室的内壁上成螺旋状的设有盘管36,盘管内导入导热油,第四腔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进料机构37,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均用于向稀释设备内通入浓缩消毒剂;
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三搅拌轴38,第三搅拌轴上设有第三搅拌叶组,第四腔室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39,第三搅拌轴的顶部穿过第三隔板设置在第三腔室中,第三搅拌轴的顶部设有第四扇形齿轮40,第四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四电机41上的第五扇形齿轮42相啮合;
第一腔室和第四腔室中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4,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回转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位于第一导向块的上方。
进一步的,第二搅拌叶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杆45、第二搅拌杆46和第三搅拌杆47,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长度逐渐增加,纵向相邻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交错设置,纵向相邻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开盖机构包括第五电机48、第三气缸49、第四气缸50、开盖卡板51、导轨52和滑块53,导轨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第三气缸竖直的固定在滑块上,第五电机水平的固定在滑块的顶部,开盖卡板固定在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气缸水平的固定在导轨上且与滑块相连接,开盖卡板上设有塞盖卡槽,塞盖卡槽为正多边形结构,塞盖卡槽与第三塞盖间隙配合,第五电机、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三进料口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插块54,第三塞盖上设有与插块相契合的L形结构插槽55,插块与插槽相配合实现第三塞盖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均包括第一进料管56和第二进料管57,第一进料管水平设置,第二进料管垂直的固定在第一进料管上,第二进料管上设有控制阀58,第一进料管一端开口,第一进料管的开口端可与第三进料口插接配合,第一进料管中设有推料板59,推料板与第五气缸60相连接,控制阀和第五气缸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三搅拌叶组包括第三上搅拌叶组61和第三下搅拌叶组62,第三上搅拌叶组位于第三下搅拌叶组的上方且两者交替的固定在第三搅拌轴上,第三上搅拌叶组和第三下搅拌叶组均包括两个上下平行的第四搅拌杆63,第四搅拌杆呈瓦楞型结构,在第三上搅拌叶组的两个第四搅拌杆之间竖直的设有若干第五搅拌杆64,在第三下搅拌叶组的两个第四搅拌杆之间竖直的设有若干第六搅拌杆65。
本实用新型用于稀释浓缩消毒剂,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1)通过第一进水口向第一腔室中通入水,一边搅拌一边通过第一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45-55℃,此时,进液端盖的第一进液口处于封闭状态;
(2)当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和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相对应时,通过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将开盖卡板调整至与第三塞盖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五电机控制开盖卡板旋转以打开第三塞盖,反向移动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移开第三塞盖,通过第二气缸将第一进料机构与第三进料口相连通,通过第一进料机构向混料机构中注入定量的浓缩消毒剂,再次通过开盖机构闭合第三塞盖;
(3)通过第二电机控制第一塞盖旋转,使第一进液口与第二进液口相连通,第一气缸使第二塞盖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腔室中的热水进入混料机构中,进入完成后,第二塞盖移动至与进液管的出液端处使其封闭;
(4)开启回转电机使混料机构旋转,通过第二搅拌叶组对其进行第一次搅拌混合;
(5)第一搅拌混合完成后,当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和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相对应时,控制送料管道向上移动,使其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三出料口中,挡料板向上抬起,混料机构中的物料进入第四腔室中;
(6)通过第二进料机构向第四腔室中注入剩余的浓缩消毒剂,并通过第三搅拌叶组对其进行第二次搅拌混合得到消毒液,第四腔室内的温度在盘管的作用下保持在30-40℃。

Claims (7)

1.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其特征为,包括圆柱体结构的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设备主体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
第一隔板的外缘处向上突出形成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的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中设有第一加热器,设备主体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设备主体,与设置在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搅拌轴相连接,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第一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向第一腔室内通入水;
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混料机构,第一混料机构包括混料机构壳体、进液管和回转电机;
回转电机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混料机构壳体固定在回转电机上,进液管的进液端固定在第一隔板上,其出液端穿过混料机构壳体设置在混料机构壳体中,进液管的出液端与混料机构壳体底部的距离为2-5cm,进液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搅拌叶组;
第一隔板上焊接固定进液端盖,进液端盖中设有底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与进液管相连通,进液端盖的侧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一进液口,第一开口槽中可转动且过渡配合的设有第一塞盖,第一塞盖中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二开口槽,第一塞盖的侧壁上相对的设有两个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可与第二进液口对应设置形成进液通道,第二开口槽中间隙配合的设有第二塞盖,中空的第一传动轴底端固定在第一塞盖上、其顶端可旋转的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第一传动轴的顶端穿过设备主体并固定第一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动轴可旋转且间隙配合的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内,第二传动轴底端固定在第二塞盖上、其顶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第二塞盖可与进液管的出液端相契合的用于封闭进液管的出液端;
混料机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与固定在第二腔室壁上的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相配合实现信号连接;混料机构壳体的外壁上与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相对称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上设有第三塞盖,第三塞盖通过开盖机构进行开启和闭合操作,第二腔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进料机构,第一进料机构通过第二气缸实现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与第三进料口的连通或断开,混料机构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的底部通过弹簧合页可开合的设有挡料板;
第三腔室中可上下移动的设有送料管道,送料管道的顶部位于第二腔室中,送料管道的底部位于第四腔室中,送料管道的外壁上固定外包套,外包套上设有齿条,齿条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通过第三电机加以控制;
第四腔室的内壁上成螺旋状的设有盘管,盘管内导入导热油,第四腔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进料机构,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均用于向稀释设备内通入浓缩消毒剂;
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三搅拌轴,第三搅拌轴上设有第三搅拌叶组,第四腔室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第三搅拌轴的顶部穿过第三隔板设置在第三腔室中,第三搅拌轴的顶部设有第四扇形齿轮,第四扇形齿轮与固定在第四电机上的第五扇形齿轮相啮合;
第一腔室和第四腔室中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接近开关的信号发射组件、接近开关的信号接收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回转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其特征为,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位于第一导向块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其特征为,第二搅拌叶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长度逐渐增加,纵向相邻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交错设置,纵向相邻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其特征为,开盖机构包括第五电机、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开盖卡板、导轨和滑块,导轨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第三气缸竖直的固定在滑块上,第五电机水平的固定在滑块的顶部,开盖卡板固定在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气缸水平的固定在导轨上且与滑块相连接,开盖卡板上设有塞盖卡槽,塞盖卡槽为正多边形结构,塞盖卡槽与第三塞盖间隙配合,第五电机、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其特征为,第三进料口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插块,第三塞盖上设有与插块相契合的L形结构插槽,插块与插槽相配合实现第三塞盖锁紧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其特征为,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均包括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水平设置,第二进料管垂直的固定在第一进料管上,第二进料管上设有控制阀,第一进料管一端开口,第一进料管的开口端可与第三进料口插接配合,第一进料管中设有推料板,推料板与第五气缸相连接,控制阀和第五气缸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其特征为,第三搅拌叶组包括第三上搅拌叶组和第三下搅拌叶组,第三上搅拌叶组位于第三下搅拌叶组的上方且两者交替的固定在第三搅拌轴上,第三上搅拌叶组和第三下搅拌叶组均包括两个上下平行的第四搅拌杆,第四搅拌杆呈瓦楞型结构,在第三上搅拌叶组的两个第四搅拌杆之间竖直的设有若干第五搅拌杆,在第三下搅拌叶组的两个第四搅拌杆之间竖直的设有若干第六搅拌杆。
CN201820062105.3U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5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2105.3U CN208115668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2105.3U CN208115668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5668U true CN208115668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621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5668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56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9506A (zh) * 2018-01-15 2018-04-13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CN112535986A (zh) * 2020-11-11 2021-03-23 吴立章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用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9506A (zh) * 2018-01-15 2018-04-13 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CN112535986A (zh) * 2020-11-11 2021-03-23 吴立章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用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9506A (zh)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CN208115668U (zh) 一种纳米级消毒液的分级稀释设备
CN204544071U (zh)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搅拌机
CN107296544A (zh) 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6253137U (zh) 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生产恒温反应设备
CN107488577A (zh) 一种综合取样的生物发酵循环混合装置
CN208320619U (zh) 一种茶油加工用搅拌器
CN204779566U (zh) 新型工业发酵罐
CN105498573B (zh) 一种搅拌机投料系统
KR101776416B1 (ko) 마늘 요거트 제조용 발효장치
CN202131267U (zh) 一种尼龙6二段聚合反应器
CN208786234U (zh) 一种绿豆饼制作过程中所用搅拌装置
CN209348623U (zh) 一种dl-氨基丙醇制备装置
CN107980819A (zh) 一种纯天然纳米级消毒液
CN209317513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搅拌机
CN109761198A (zh) 一种自动化产次氯酸钠溶液的设备
CN213866192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用全封闭灭菌罐装置
CN206151303U (zh) 一种家用立式打蛋机
CN211837624U (zh) 一种用于半固态宠物添加剂的配料装置
CN209997556U (zh) 一种自循环式水相锅
KR20190031045A (ko) 마늘 요구르트용 소형 발효장치
CN209333672U (zh) 一种糖果原料高效混匀设备
CN207769784U (zh) 一种高效反应釜
CN208836979U (zh) 一种富硒固体饮料杀菌装置
CN209284217U (zh) 一种辣椒酱生产用杀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