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7842U - 一种微型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7842U
CN208077842U CN201820430742.1U CN201820430742U CN208077842U CN 208077842 U CN208077842 U CN 208077842U CN 201820430742 U CN201820430742 U CN 201820430742U CN 208077842 U CN208077842 U CN 208077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operation portion
base
shell
micro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307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汉文
龙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307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7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7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7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灯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开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开关包括:操作部、壳体、开关模块和底座;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一端连接固定底座,另一端可移动连接操作部;开关模块的一端设于底座上,另一端抵接操作部朝向底座一侧;操作部能以整体远离或接近底座的方式移动。与现有产品相比,本申请的微型开关结构精巧,占用空间小,无需对原车进行打孔,安装简便,适用更广泛区域安装;外形美观,不影响原车按键或内饰格局,完美容入原车按键周边。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灯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上加装电动功能产品,往往需要使用到开关按钮,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安装:在内饰件上钻孔,采用通用型带螺纹开关,使用塑料螺母固定在单层内饰板面上;拆掉原车按键预留的盲孔、按冒,重新开模配合新PCB板,融入原车一致按键;安装薄膜开关,信号线从两块内饰板之间穿过,薄膜开关粘贴在附近。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一、在原有内饰件上打孔,首先破坏原车风格,不协调,其次是遇到圆弧面内饰板时,开关贴合不完整,有间隙;
二、改装原车盲孔,能融入原车按键风格,但是开模费用较高,并且需要更换原车PCB板,产品成本较高,安装较复杂;
三、薄膜开关稳定性不高,产品略显低档,粘贴固定的方法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开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开关,包括:操作部、壳体、开关模块和底座;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一端连接固定所述底座,另一端可移动连接所述操作部;
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抵接所述操作部朝向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操作部能以整体远离或接近所述底座的方式移动。
优选的,所述微型开关还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发光体,所述输入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光体;所述开关模块以接近所述底座的方式移动时,所述发光体发光或熄灭。
更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发光体、输入输出模块和开关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底座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所述操作部的一侧。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扣,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底座;
所述第二底座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定位柱,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底座。
优选的,所述操作部包括:按压元件和若干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设于所述按压元件朝向所述底座一侧,并伸入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导槽,所述滑动导轨可移动插接设置于所述滑动导槽中。
优选的,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第一限位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扣卡扣连接的第一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防脱扣,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若干防脱扣配合连接的若干防脱槽。
优选的,所述微型开关还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套接于所述壳体外侧。
更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侧缘上设有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防止所述壳体沿所述底座一侧滑脱;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筋条和/或第二限位鞘。
与现有产品相比,本申请的微型开关结构精巧,占用空间小,无需对原车进行打孔,安装简便,适用更广泛区域安装;外形美观,不影响原车按键或内饰格局,完美容入原车按键周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型开关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操作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壳体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第一底座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第二底座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其中一种安装底座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另一种安装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另一种安装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操作部1、壳体2、开关模块3、第一底座41、第二底座42、按压元件11、滑动导轨12、滑动导槽23、第一限位扣13、第一限位槽21、发光体411、第一定位扣421、定位柱422、第二防脱扣423、第二防脱槽22、第一防脱扣412、第一防脱槽24、安装底座5、第二限位筋条51、第二限位鞘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型开关包括:操作部1、壳体2、开关模块3和底座;壳体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内设有用于容纳开关模块3的空间区域,其一端连接固定底座,另一端可移动连接操作部1;开关模块3的一端设于底座上,另一端抵接操作部1朝向底座一侧;操作部1能以整体远离或接近底座的方式移动。
使用时,向下按压操作部1,同时带动开关模块3沿接近底座的方向移动;松开时,按压部沿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开关模块3同时也随按压部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操作部1和底座之间还设有压紧弹簧。当按压操作部1,压紧弹簧受力压缩;当手松开时,压紧弹簧恢复弹性形变,按压部在压紧弹簧的推力下沿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
更进一步的,本申请的底座上还设有输入输出模块和发光体411,输入输出模块和发光体411均与开关电连接。开关模块3以接近底座的方式移动时,发光体411发光或熄灭。
其中,输入输出模块优选为PCB板,发光体411优选为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对输入输出模块和发光体411不作过多的限制,可以等效替换为其他能实现输入输出模块、发光体411的同等功效的零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1主要由按压元件11和若干滑动导轨12组成,按压元件11设为矩形的板状结构;若干滑动导轨12的一端设于按压元件11的边角上,另一端伸入壳体2内。
进一步的,壳体2内设有与滑动导轨12配合的滑动导槽23;滑动导轨12插接于滑动导槽23中,并能沿滑动导槽23做直线往复滑动。
更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滑动导轨12在滑动导槽23中过度滑动,本实施例在按压元件11上设置了第一限位扣13,同时在壳体2上也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扣13卡扣连接的第一限位槽21。第一限位槽21为长条形或长方形槽孔,第一限位扣13在扣合第一限位槽21的同时还能演第一限位槽21直线往复滑动,进而限定了滑动导轨12与滑动导槽23发生相对滑动的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由第一底座41和第二底座42构成,发光体411、输入输出模块和开关模块3设于第一底座41朝向操作部1的一侧;第二底座42可拆装连接第一底座41,并位于第一底座41远离操作部1的一侧。
进一步的,为了更加紧密的将第一底座41和第二底座42连接起来,本实施例在第二底座42上与第一底座4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扣421和定位柱422,第一定位扣421扣合第一底座41的侧缘,用于固定第一底座41;第一定位柱422的顶部抵接第一底座41,用于支撑第一底座41。
更进一步的,第一底座41上设有第一防脱扣412,壳体2上设有与第一防脱扣412配合连接的第一防脱槽24;在第二底座42两个相对的侧缘上靠近第一防脱扣412的同侧各自设有一对第二防脱扣423,壳体2上设有与第二防脱扣423配合连接的第二防脱槽22;同侧的一对第二防脱槽22相对第一防脱槽24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微型开关中,还配备有安装底座5。使用时,将安装底座5套接于壳体2外侧,然后插设于车上原先预设好的装配孔上,进而使得本申请微型开关紧密配合车上预置的开关设计,防止开关漏光,安装后以自然状态按冒面与底座面平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安装底座5靠近底座的一侧侧缘上设有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防止壳体2沿底座一侧滑脱;
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筋条51和/或第二限位鞘5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其中一种安装底座5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其上同时设有第二限位筋条51和第二限位鞘52,用于防止壳体2滑脱。当原车装配孔过大时,将若干安装底座5依次套接在壳体2外侧,然后将其插设于装配孔中。
图8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另一种安装底座5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这类安装底座5与原车饰板自成一体设置。装配时,将其插设于相应的装配孔中即可。
图9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开关的另一种安装底座5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这类安装底座5与原车中控饰板融为一体。装配时,将其插设于相应的装配孔中即可,无需改变原车内中控内饰的安装方法,且在使用过程不影响原车中控按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部、壳体、开关模块和底座;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一端连接固定所述底座,另一端可移动连接所述操作部;
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抵接所述操作部朝向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操作部能以整体远离或接近所述底座的方式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发光体,所述输入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光体;所述开关模块以接近所述底座的方式移动时,所述发光体发光或熄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发光体、输入输出模块和开关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底座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所述操作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扣,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底座;
所述第二底座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定位柱,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按压元件和若干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设于所述按压元件朝向所述底座一侧,并伸入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导槽,所述滑动导轨可移动插接设置于所述滑动导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还包括:第一限位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扣卡扣连接的第一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防脱扣,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若干防脱扣配合连接的若干防脱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套接于所述壳体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侧缘上设有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防止所述壳体沿所述底座一侧滑脱;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筋条和/或第二限位鞘。
CN201820430742.1U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微型开关 Active CN208077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0742.1U CN208077842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微型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0742.1U CN208077842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微型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7842U true CN208077842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30742.1U Active CN208077842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微型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7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4839A (en) Vehicular sun visor assembly
DE102005021545B4 (de) Fahrzeuginnenbeleuchtungslampe
DE102016001629A1 (de) Deckel eines Fahrzeugdaches
CN208077842U (zh) 一种微型开关
CN205589135U (zh) 客车窗框装饰件及使用该装饰件的装饰组件及客车
CN211893025U (zh) 一种氛围灯装置和汽车
KR101659384B1 (ko) 에칭공법을 적용한 스위치 일체형 메탈 가니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0733771U (zh) 一种汽车空调发光出风口总成
CN211032098U (zh)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面板氛围灯
CN213395134U (zh) 一种灯具内罩装配结构、灯具和汽车
JP2609142B2 (ja) キーボタン
US11091090B2 (en) Lighting device
CN108583421B (zh) 一种汽车室内顶灯安装结构及方法、汽车
CN207257554U (zh) 一种车辆顶棚卡扣结构
KR100492361B1 (ko) 자동차용 자동온도조절장치의 조립구조
CN211391162U (zh) 一种精密汽车用塑胶面板
CN218054710U (zh) 一种稳定型建筑石雕安装结构
CN203689594U (zh) 一种汽车用遥控钥匙
CN218839355U (zh) C柱悬浮顶装饰本体
CN106104146A (zh) 装饰用照明结构
CN214420375U (zh) 一种预留装式开孔的汽车中控台装饰面板
CN214189480U (zh) 车内化妆镜灯安装结构
CN210591730U (zh) 一种整体式多功能方向盘开关
CN220569576U (zh) 一种按键装置和充气泵
JPH0644757Y2 (ja) 車両の成形天井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