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2896U -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 Google Patents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2896U
CN208022896U CN201820098903.1U CN201820098903U CN208022896U CN 208022896 U CN208022896 U CN 208022896U CN 201820098903 U CN201820098903 U CN 201820098903U CN 208022896 U CN208022896 U CN 208022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weatherseal
conveyer belt
casing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89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永官
彭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Bo Bo
Original Assigne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Bo B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Bo Bo filed Critical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Bo Bo
Priority to CN2018200989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2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2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2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其中,污泥输送组件包括机架、机壳、输送结构及挡风件。机壳设置在机架上,机壳上形成有污泥进口、污泥出口、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输送结构设置于机架上,位于机壳的内部,且与机壳之间存在间距,输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输送带,至少两个输送带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挡风件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机壳的内部,各挡风件与机壳相配合形成挡风结构,挡风结构用于防止热空气从机壳与输送结构之间的间距绕过,挡风件与输送带交错设置,挡风件具有通风腔,热空气出口通过通风腔与热空气进口相连通。该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具有热量利用充分、污泥的烘干速度快、污泥的烘干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烘干作为污泥的处理方式之一,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经烘干后的污泥可作为肥料或燃料等,资源再利用程度高。污泥输送组件是污泥烘干中不可或缺的设施,但传统的污泥输送组件在污泥烘干过程中热量利用不充分,导致烘干速度慢,烘干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量利用充分的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旨在提高污泥的烘干速度,降低污泥的烘干成本。
一种污泥烘干机的污泥输送组件,包括:
机架;
机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壳上形成有污泥进口、污泥出口、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所述污泥进口与所述污泥出口相连通,所述热空气进口与所述热空气出口相连通;
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结构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且与所述机壳之间存在间距,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输送带,所述至少两个输送带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单个所述输送带具有相对的进料端及出料端;及
至少两个挡风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各所述挡风件与所述机壳相配合形成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用于防止热空气从所述机壳与所述输送结构之间的间距绕过,所述挡风件与所述输送带交错设置,且一所述档风件对应一所述输送带,所述挡风件具有通风腔,所述热空气出口通过所述通风腔与所述热空气进口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所述挡风件的上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挡风件的下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挡风件的下端对应于所述输送带,所述机壳的内壁及所述挡风件的外壁共同形成所述挡风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为上端与下端尺寸相同的结构,所述挡风件的上端向靠近所述机壳的方向形成有凸板,所述凸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挡风件的下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挡风件的下端对应于所述输送带,所述机壳的内壁、所述凸板的底壁及所述挡风件的外壁共同形成所述挡风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具有污泥承载部,所述污泥承载部靠近所述进料端设置,所述污泥承载部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单个所述挡风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两个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出料端设置,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进料端设置,所述两个第三挡板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两个第三挡板与所述机壳相配合形成所述挡风结构,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两个第三挡板共同围成通风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倾斜设置以形成所述污泥承载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摆动板,所述摆动板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挡风件及与该挡风件相对应的输送带之间,且靠近与该挡风件相对应的输送带的所述出料端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输送带错开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输送带中,位于下方的所述输送带的进料端伸出于位于上方的所述输送带的出料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输送带中,位于上方的所述输送带的进料端伸出于位于下方的所述输送带的出料端。
一种污泥烘干机,包括:
上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及
供热机构,与所述热空气进口相连通,所述供热机构用于向所述污泥输送组件提供热空气。
上述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工作时,污泥通过污泥进口被送至最上面的输送带上,然后沿着输送带的出料端方向运动,落至与最上面的输送带相邻的下方的输送带上。污泥在各输送带的作用下,由上至下被输送至污泥出口。
热空气经热空气进口被通入机壳的内部,由下至上渗透输送带和处于输送带上的污泥,以起到烘干输送带上的污泥的作用。此外,由于最下面的输送带附近的热空气温度相对较高,可保证从污泥出口排出的污泥具有较好的烘干效果。
以最下面的输送带和与之相邻的输送带处的热空气流动为例,经过最下面的输送带的热空气到达与最下面的输送带相对应的挡风件时,一部分热空气直接从通风腔中通过。另一部分热空气先到达输送带的进料端及出料端附近,在挡风件及机壳配合形成的挡风结构的阻挡作用下,热空气折返至最下面的输送带处,然后进入通风腔中,从而保证另一部分热空气也从通风腔中通过。从通风腔中通过的热空气到达与最下面的输送带相邻的输送带处,用于烘干与最下面的输送带相邻的输送带上的污泥。
挡风件的存在保证了有大量的热空气从通风腔中通过,从通风腔中通过的大量热空气可对位于上方的输送带上的污泥起到充分的烘干,从而使热量充分利用,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由于输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输送带,故污泥在被各输送带输送的过程中,被由下至上的热空气层层加热。一方面实现了污泥的多级烘干,且烘干温度逐步升高,此外,在各输送带的作用下,污泥的正反面均得到了烘干,保证了烘干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实现了热量的充分利用,提高污泥的烘干速度,降低污泥的烘干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污泥输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污泥输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污泥输送组件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污泥输送组件又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挡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挡风件的正视图;
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中挡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一实施方式中的污泥烘干机包括供热机构及污泥输送组件10(见图1),供热机构用于向污泥输送组件10提供热空气。该污泥烘干机具有热量利用充分、污泥的烘干速度快、污泥的烘干成本低的特点。
请参阅图1至图4,污泥输送组件10包括机架100、机壳200、输送结构300及挡风件400。挡风件400的存在可使热空气集中从输送结构处穿过,以烘干位于输送结构上的污泥,使得热量利用充分。
机架100主要起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机壳200、输送结构300及挡风件400等零部件。机壳200设置在机架100上,机壳200上形成有污泥进口210、污泥出口220、热空气进口230及热空气出口240。污泥进口210与污泥出口220相连通,热空气进口230与热空气出口240相连通。其中,污泥出口220及热空气进口230均位于污泥输送组件10的下部,污泥进口210及热空气出口240均位于污泥输送组件10的上部。
输送结构300设置于机架100上,位于机壳200的内部,且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之间存在间距。输送结构300包括至少两个输送带310,至少两个输送带31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输送带310的输送方向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带310的数量为四个,且选用特氟龙网格输送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送带310的数量还可为三个或五个,且输送带可以选用其它耐高温且便于热空气流过的输送带。
进一步地,输送结构300还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电机,电机带动主动链轮转动,输送带310及从动链轮随主动链轮的转动而转动。
从污泥进口210进来的污泥经各输送带310的输送作用由上至下被输送污泥出口220,从热空气进口230进来的热空气由下至上穿过各输送带310后从热空气出口240排出。可以理解地,热空气在穿过各输送带310时,会对落在输送带310上的污泥起到烘干作用,污泥经各输送带310多级输送的设计会提高污泥的烘干效果。
具体地,单个输送带310具有相对的进料端311及出料端312,输送带310上污泥的输送方向为从进料端311到出料端312的方向。各输送带310错开设置,相邻两个输送带310中,位于下方的输送带310的进料端311伸出于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处于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上的污泥在重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会通过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之间的间距落在位于下方的输送带310上,在此过程中,污泥与输送带310的接触面发生改变。
以污泥与位于最上面的输送带310的接触面为正面,当污泥从最上面的输送带310落在与最上面的输送带310相邻的输送带310上时,污泥的反面与输送带310接触。污泥从其他输送带310输送到与之相邻的另一输送带310的过程中的接触面的改变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污泥的正面及反面均有机会与输送带310接触,故该污泥输送组件10可从污泥的正面及反面对污泥进行烘干,既加快了烘干时间,又保证了烘干效果。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污泥从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到位于下方的输送带310的过程中都会引起污泥与输送带310的接触面的改变。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输送带310中,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的进料端311伸出于位于下方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该设计使得污泥输送组件10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可选用同等规格的输送带310,在相邻的三个输送带310中,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及位于下方的输送带310的进料端311均伸出位于中间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此外,还可以使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及位于下方的输送带310的进料端311相对于位于中间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的伸出程度相同,以进一步缩小污泥输送组件10的体积。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至少两个挡风件400设置于机架100上,并位于机壳200的内部,各挡风件400与机壳200相配合形成挡风结构,挡风结构用于防止热空气从机壳200与输送结构300之间的间距绕过。挡风件400与输送带310交错设置,挡风件400具有通风腔440,热空气出口240通过通风腔440与热空气进口230相连通。
机壳200与输送结构300之间的间距处的热空气在挡风结构的阻挡作用下折返回去,折返回去的热空气可从通风腔440通过以烘干位于挡风件400的上方的输送带310上的污泥,使得热量利用充分。
请参阅图5及图6,挡风件400可以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挡风件400的上端与机壳200的内壁相抵接,挡风件400的下端与机壳2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挡风件400的下端对应于输送带310,机壳200的内壁及挡风件400的外壁共同形成挡风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挡风件400采用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上端的横截面的尺寸与机壳200的横截面尺寸相对应,下端的横截面的尺寸与输送带310的俯视尺寸相对应,从上端到下端逐渐由大到小过渡。在污泥的烘干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灰尘,从上端到下端逐渐由大到小过渡的设计有利于积聚在挡风件400上的灰尘更好的落下。
请参阅图7,可选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挡风件400还可以为上端与下端尺寸相同的结构,挡风件的上端向靠近机壳的方向形成有凸板401,凸板401的一端与机壳200的内壁相抵接,挡风件400的下端与机壳2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挡风件400的下端对应于输送带310,机壳200的内壁、凸板401的底壁及挡风件400的外壁共同形成挡风结构。该种上端与下端尺寸相同的结构相对简单,制造生产容易,生产成本较低。
请再次参阅图5及图6,挡风件400具有污泥承载部,污泥承载部靠近进料端311设置,污泥承载部倾斜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输送带310之间,污泥从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先落在两个相邻的输送带310之间的污泥承载部上,然后再落至位于下方的输送带310的进料端上。污泥承载部可起到承接污泥的作用,既使得污泥不易散乱,又有助于实现污泥与输送带310的接触面的转变。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个挡风件400包括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及两个第三挡板430。第一挡板410靠近出料端312设置,第二挡板420靠近进料端311设置。两个第三挡板430间隔相对设置,第一挡板410的外壁、第二挡板420的外壁及两个第三挡板430的外壁与机壳200的内壁相配合形成挡风结构。
具体地,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及两个第三挡板430用于遮挡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之间的间距,使得热空气不能从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之间的间距绕过输送带310,从而避免热量的损失,使得热量的利用更加充分。该设计方式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的间距处设置水平放置的挡风板,挡风板的下壁与机壳200的内壁配合形成挡风结构。或者,单个挡风件400包括多块阻挡板,多块阻挡板倾斜设置,与机壳200围成挡风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及两个第三挡板430共同围成通风腔440,如此设计可以简化挡风件400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风腔440可以利用其他元件形成,例如,在第一挡板410处设置一块导风板,使得第一挡板410仅用于阻挡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之间的热空气,而导风板、第二挡板420及两个第三挡板430共同围成通风腔440。
挡风件400的通风腔440在靠近与挡风件400对应的输送带310处的腔口尺寸小于或等于远离挡风件400对应的输送带310处的腔口尺寸。有助于使输送带附近的热空气更加集中,从而提高烘干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及两个第三挡板430均倾斜设置,以使得通风腔440在靠近与挡风件400对应的输送带310处的腔口尺寸小于远离挡风件400对应的输送带310处的腔口尺寸。
可选地,第二挡板420倾斜设置以形成污泥承载部,该设计保证了挡风件结构的简单性,制造容易。第二挡板420在起到避免热空气从输送带310的进料端311与机壳200之间通过的作用时,还同时起到承接污泥的作用。污泥先到达第二挡板420上,然后在到达相应的输送带31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板420可仅用于阻挡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之间的热空气,而单独设置一污泥承载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410与输送带310之间存在间隔,输送带310上的污泥可从第一挡板410与输送带310之间的间隔通过。由于该间隔的存在,相对于第二挡板42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第一挡板41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更小。
进一步地,污泥输送组件10还包括遮挡板450,遮挡板450与第一挡板410相连,遮挡板450位于第一挡板410与输送带310之间,遮挡板450用于阻挡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附近的热空气从第一挡板410与输送带310之间的间隔通过。
请再次参阅图4,污泥输送组件10还包括摆动板500,摆动板500可摆动地设置于挡风件400及与该挡风件400相对应的输送带310之间,且靠近与该挡风件400相对应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设置,摆动板500用于阻挡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附近的热空气从第一挡板410与输送带310之间的间隔通过。
在本实施方式中,摆动板500设置在转轴上,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摆动板500的摆动。在污泥的作用下,摆动板500会摆动至一定角度以方便污泥的通过。进一步地,转轴位于第一挡板410与遮挡板450围成的空间内,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热空气从摆动板500与遮挡板450之间通过。
请再次参阅图3,污泥输送组件10还包括灰尘箱610,灰尘箱610位于输送结构300的下方,灰尘箱610用于储存从输送结构300上落下来的灰尘。由于机壳200的存在,灰尘会落在输送带310且有部分灰尘会积聚在挡风件40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及两个第三挡板430均倾斜设置,以使通风腔挡风件400上端的开口尺寸小于下端的开口尺寸。随着挡风件400上积聚的灰尘量的增多,挡风件400上灰尘也会落到输送带310上。由于灰尘箱610位于输送结构300的下方,输送带310上的灰尘会落入灰尘箱610。
污泥输送组件10还包括集尘件620,集尘件620位于输送结构300与灰尘箱610之间,集尘件620的一端的开口尺寸大于另一端的开口尺寸,集尘件620的开口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灰尘箱610,且两端的开口相连通,以形成集尘腔。可以理解地,集尘件620的一端的开口尺寸较大,有利于更好得收集从输送带310上落下的灰尘,集尘件620的另一端的开口尺寸较小,有利于将收集到的灰尘导入灰尘箱610内。
可选地,集尘件620包括第一集尘件621及第二集尘件622,第二集尘件622位于第一集尘件621与灰尘箱610之间,第一集尘件621的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集尘件622的开口的尺寸。该设计可降低集尘件620的加工难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集尘件62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
请再次参阅图1,污泥输送组件10还包括污泥成型机构630,污泥成型机构630用于将污泥挤压成预定形状,污泥成型机构630设置于污泥进口210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经污泥成型机构630成型的污泥可以更方便地输送,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灰尘的产生。
污泥输送组件10还包括出料箱及出料机640,出料箱设置于污泥出口220处,污泥从最下面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被输送进出料箱中。出料机640设置于机壳200的外部,出料机640用于将出料箱中的污泥抽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料机640采用螺旋出料机。
污泥输送组件10还包括梯子650,梯子650与机壳200相连,维修人员可通过梯子650进入到污泥输送组件10的内部,以进行维修作业。
供热机构与热空气进口230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热机构为热泵。具体地,供热机构包括抽风机、蒸发器、压缩机及冷凝器。抽风机把空气送进蒸发器,蒸发器中的冷媒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冷媒蒸发变成中温中压气体,中温中压气体被送到压缩机,在压缩机形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后释放热量,热量以热空气的形式被送至污泥输送组件10的内部。
上述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10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污泥经污泥成型机构630成型后落到最上面的第二挡板420上,然后沿着第二挡板420的倾斜方向落到最上面的输送带310上,第二挡板420可对污泥起到支撑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已经成型的污泥落到输送带310上时因受力过大而出现分散。
污泥沿着最上面的输送带310的输送方向被输送至最上面的输送带310的出料端312,污泥经过摆动板500时,推动摆动板500,使得摆动板500以转轴为中心摆动一定角度,以使出料端312上的污泥顺利通过。接着污泥落到位于摆动板500下方的第二挡板420上,然后到达与最上面的输送带310相邻的输送带310上。此时,污泥与输送带310的接触面改变,使得污泥的正面和反面均有机会接触输送带310,以提高烘干效果。接着污泥沿着与最上面的输送带310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被继续输送。
其它输送带310上的污泥输送过程与以上两个输送带310的输送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当污泥被经过最下面的输送带310后,会落入出料箱中,然后在出料机640的作用下被抽出。在整个输送过程中,随着污泥逐渐被烘干,会不断的有灰尘产生。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在输送带310和挡风件400上,当挡风件400上的灰尘积聚到一定量时,挡风件400上的灰尘也会落到输送带310上,然后随输送带310落在集尘件620上,然后在集尘件620的作用下被导入灰尘箱610中。
供热机构向污泥输送组件10提供热空气,热空气由下至上通过输送带310。在热空气上升的过程中,以最下面的输送带310和与之相邻的输送带310处的热空气流动为例,一部分热空气直接从通风腔440中通过到达与最下面的输送带310相邻的输送带310处。另一部分热空气先到达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及两个第三挡板430处,然后在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两个第三挡板430及机壳200的阻挡作用下折返至最下面的输送带310处,然后进入通风腔440中,通风腔440中的热空气继续上升至与最下面的输送带310相邻的输送带310处。热空气在其它挡风件400处的折返原理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挡风件400的存在,使得热空气很难从输送结构300与机壳200之间的间距绕过,即大部分热空气均会从通风腔440中通过,从而到达位于上方的输送带310上,避免了热量的浪费,且实现了热量的充分利用。
热空气由下至上烘干位于输送带310上的污泥,实现了热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浪费,降低了污泥的烘干成本,且污泥的正面及反面均有机会与输送带310接触,极大的提高了污泥的烘干速度。此外,排出污泥输送组件10的热量可被热泵回收利用,以进一步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污泥烘干机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机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壳上形成有污泥进口、污泥出口、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所述污泥进口与所述污泥出口相连通,所述热空气进口与所述热空气出口相连通;
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结构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且与所述机壳之间存在间距,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输送带,所述至少两个输送带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单个所述输送带具有相对的进料端及出料端;及
至少两个挡风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各所述挡风件与所述机壳相配合形成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用于防止热空气从所述机壳与所述输送结构之间的间距绕过,所述挡风件与所述输送带交错设置,且一所述挡风件对应一所述输送带,所述挡风件具有通风腔,所述热空气出口通过所述通风腔与所述热空气进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所述挡风件的上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挡风件的下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挡风件的下端对应于所述输送带,所述机壳的内壁及所述挡风件的外壁共同形成所述挡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所述挡风件为上端与下端尺寸相同的结构,所述挡风件的上端向靠近所述机壳的方向形成有凸板,所述凸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抵接,所述挡风件的下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挡风件的下端对应于所述输送带,所述机壳的内壁、所述凸板的底壁及所述挡风件的外壁共同形成所述挡风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具有污泥承载部,所述污泥承载部靠近所述进料端设置,所述污泥承载部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挡风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两个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出料端设置,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进料端设置,所述两个第三挡板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两个第三挡板与所述机壳相配合形成所述挡风结构,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两个第三挡板共同围成通风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倾斜设置以形成所述污泥承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板,所述摆动板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挡风件及与该挡风件相对应的输送带之间,且靠近与该挡风件相对应的输送带的所述出料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输送带错开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输送带中,位于下方的所述输送带的进料端伸出于位于上方的所述输送带的出料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输送带中,位于上方的所述输送带的进料端伸出于位于下方的所述输送带的出料端。
10.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污泥输送组件;及
供热机构,与所述热空气进口相连通,所述供热机构用于向所述污泥输送组件提供热空气。
CN201820098903.1U 2018-01-19 2018-01-19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Active CN208022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8903.1U CN208022896U (zh) 2018-01-19 2018-01-19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8903.1U CN208022896U (zh) 2018-01-19 2018-01-19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2896U true CN208022896U (zh) 2018-10-30

Family

ID=6402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8903.1U Active CN208022896U (zh) 2018-01-19 2018-01-19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2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4246B (zh) 采用太阳能热风吹送系统的塔式螺旋种子干燥设备
CN101619919A (zh) 热能重复使用的高效生态干燥装备
CN211060596U (zh) 一种纸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
CN206504645U (zh) 一种砂粉物料加热单元及砂粉物料干燥装置
CN207394853U (zh) 一种生活垃圾高温热解装置
CN204987767U (zh) 一种分级式干燥装置
CN208022896U (zh) 污泥烘干机及其污泥输送组件
CN109081548A (zh) 一种低温旋流转盘物料干化机
CN112146406A (zh) 一种用于颗粒物料的带下料结构的烘干设备
CN102329061B (zh) 常用风能太阳能的节能减排星轮干燥污泥塔
CN104150737A (zh) 一种单轴自清洗打散污泥干燥机及其方法
CN208964782U (zh) 一种低温旋流转盘物料干化机
CN111811243A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粮食的螺旋循环烘干装置
CN101176568A (zh) 穿流供风组合加热式蔬菜脱水机
CN107927853B (zh) 自清理蔬果干燥设备
CN206385016U (zh) 一种污泥低温高效干燥设备
CN104126660A (zh) 一种全天候流化床法谷物干燥机
CN100413429C (zh) 并流引风式远红外蔬菜脱水装置
CN210089339U (zh) 一种食品烘干设备
CN202800028U (zh) 双热式振动层流粮食烘干机
CN207635805U (zh) 一种燃料蔗渣干燥设备
CN203940691U (zh) 部分尾气循环流化床干燥设备
CN206944750U (zh) 能够快速将生物质颗粒燃料取出的冷却设备
CN206514668U (zh) 烘干设备
CN110131972A (zh) 一种花椒烘干及其花椒露提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