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8292U -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8292U
CN207998292U CN201820031939.8U CN201820031939U CN207998292U CN 207998292 U CN207998292 U CN 207998292U CN 201820031939 U CN201820031939 U CN 201820031939U CN 207998292 U CN207998292 U CN 207998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worm
lead screw
fetching device
hol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19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书付
贾冬庆
刘攀平
赵耀
宗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 Zhi 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 Zhi 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 Zhi 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 Zhi 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19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8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8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82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其中,取放装置包括支撑件、夹持机构以及动力装置;夹持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组件、丝杆、导向轴以及夹持件,蜗轮蜗杆组件包括蜗轮以及蜗杆,蜗轮的外齿与蜗杆的外齿啮合传动,蜗轮套设固定于丝杆上,蜗轮蜗杆传动并带动丝杆正反运动,丝杆和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件固定,夹持件的一端套设于丝杆和导向轴上,夹持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圆柱状物体的夹持空间,丝杆带动夹持件沿着导向轴运动;夹持件将圆柱状物体夹持于夹持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的取放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安全程度高,且操作简单,降低了工作强度,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背景技术
轮轴的移动、取放在高铁轮轴的生产、检测和库存管理等装配过程中是一个常见的工序。现有的高铁轮轴类的转移是采用吊车挂钩挂着两根吊绳来完成,具体地,现有的技术普遍是人工用吊绳悬挂轮轴两端来固定轮轴,然后操作桁架,从而移动轮轴。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轮轴较长,员工需要来回移动才能将吊绳悬挂于轮轴两端,此过程员工劳动强度较大,重复操作容易产生体力疲劳,且人工操作不简便,工作效率低;二是吊绳磨损快,更换周期短,且绳子悬挂还会存在未挂稳情况,造成轴在空中来回晃动,危险性较大。
需说明的是,轮轴通常呈圆柱状,现有技术中,除了高铁轮轴的转移存在以上技术问题,其他类似轮轴的圆柱状物体的转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可以是汽车底盘转向架轮对或电力系统中安装杆,在此,不再赘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放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圆柱状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强度高、吊绳磨损快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取放装置,包括支撑件、与所述支撑件相连且由所述支撑件支撑的夹持机构以及为所述夹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组件、丝杆、导向轴以及夹持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蜗轮以及蜗杆,所述蜗轮的外齿与所述蜗杆的外齿啮合传动,所述蜗轮套设固定于所述丝杆上,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并带动所述丝杆正反运动,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固定,所述夹持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夹持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圆柱状物体的夹持空间,所述丝杆带动所述夹持件沿着所述导向轴运动;所述夹持件将所述圆柱状物体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均套设于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轴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配合以夹持物体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共同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均呈半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配合以夹持所述圆柱状物体的圆柱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或所述第二夹持槽处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圆柱状物体的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梁、连接于所述支撑梁的中部且用于将所述支撑梁悬挂的悬挂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上设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还设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电力控制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有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以转动的齿轮组件;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齿轮组件和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一同步轴上,所述同步轴与所述蜗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轮轴夹具,包括如前的取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包括如前的取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噪音小,平稳传动,可以自锁防止圆柱状物体脱力后掉落,安全程度高,具体地,动力装置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进而控制蜗轮蜗杆传动,从而带动丝杆正反运动,丝杆的正反运动进而带动夹持件沿导向轴运动,进而将圆柱状物体夹持于夹持空间内,最终以实现圆柱状物体的取放和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蜗轮、蜗杆和丝杆传动,并通过夹持件夹持,结构稳定可靠,安全程度高,且可以实现圆柱状物体的快速取放和转移,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1的B-B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支撑件,11-支撑梁,12-悬挂件,13-安装部,2-夹持机构,21-蜗轮蜗杆组件,211-蜗轮,212-蜗杆,22-丝杆,23-导向轴,24-夹持件,240-夹持空间,241-第一夹持部,2411-第一夹持槽,242-第二夹持部,2421-第二夹持槽,25-直线轴承,26-螺母,3-动力装置,4-齿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取放装置的结构稳定可靠,安全程度高,操作简单,降低了工作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够夹持大跨度圆柱状物体和不同轴径的圆柱状物体,还可避免夹持过程中圆柱状物体的磨损、刮花,保证了圆柱状物体的完整性。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该取放装置包括:支撑件1、与支撑件1相连且由支撑件1支撑的夹持机构2以及为夹持机构2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3;夹持机构2包括蜗轮蜗杆组件21、丝杆22、导向轴23以及夹持件24,蜗轮蜗杆组件21包括蜗轮211以及蜗杆212,蜗轮211的外齿与蜗杆212的外齿啮合传动,蜗轮211套设固定于丝杆22上,蜗轮211、蜗杆212传动并带动丝杆22正反运动,丝杆22和导向轴2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件1固定,夹持件24的一端套设于丝杆22和导向轴23上,夹持件2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圆柱状物体的夹持空间240,丝杆22带动夹持件24沿着导向轴23运动;夹持件24将圆柱状物体夹持于夹持空间24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放装置,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2,采用蜗轮211蜗杆212传动,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噪音小,平稳传动,可以自锁防止圆柱状物体脱力后掉落,安全程度高,具体地,动力装置3为夹持机构2提供动力,进而控制蜗轮211蜗杆212传动,从而带动丝杆22正反运动,丝杆22的正反运动进而带动夹持件24沿导向轴23运动,进而将圆柱状物体夹持于夹持空间240内,最终以实现圆柱状物体的取放和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蜗轮211、蜗杆212和丝杆22传动,并通过夹持件24夹持,结构稳定可靠,安全程度高,且可以实现圆柱状物体的快速取放和转移,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需说明的是,由于采用上述丝杆22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即可以快速自由调整夹持空间240以适应不同粗细的圆柱状物体,而现有技术的夹具在夹持过程中在夹持不同粗细的轴时,不方便。
优选地,请参阅附图3,夹持件24包括第一夹持部241以及与第一夹持部241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242,第一夹持部241的一端和第二夹持部242的一端均套设于丝杆22和导向轴23上,第一夹持部24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夹持槽2411,第二夹持部24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夹持槽2411配合以夹持物体的第二夹持槽2421,第一夹持槽2411和第二夹持槽2421共同形成夹持空间240,可以理解地,夹持件24设计为夹爪结构,具体地,夹持件24设计为仿形夹爪,仿形夹爪是指以轴为参考进行设计,如此,通过第一夹持槽2411和第二夹持槽2421的设计,夹爪不与圆柱状物体的柱面发生相对运动,便于将圆柱状物体抓得稳牢。
具体地,丝杆22与第一夹持部241、第二夹持部242连接处还设有直线轴承25。另外,在蜗轮211与丝杆22连接处还设有螺母26,需说明的是,直线轴承25和螺母26均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请参阅附图3和附图4,第一夹持槽2411和第二夹持槽2421均呈半圆弧形,第一夹持槽2411和第二夹持槽2421配合以夹持圆柱状物体的圆柱面,如此,第一夹持槽2411或第二夹持槽2421与轮轴的圆柱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便于将轮轴稳固地夹持于夹持空间240内,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圆柱状物体为轮轴。
优选地,第一夹持部241和/或第二夹持部242上设有用于保护圆柱状物体的保护套,可以理解地,第一夹持部241上设有用于保护圆柱状物体的保护套;或者,第二夹持部242上设有用于保护圆柱状物体的保护套;或者,第一夹持部241和第二夹持部242上均设有用于保护圆柱状物体的保护套,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41和第二夹持部242上均设有保护套,具体地,第一夹持槽2411和第二夹持槽2421处均嵌套有保护套,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夹爪的内外均嵌尼龙保护套,如此,在夹持圆柱状物体的过程中,不会划伤圆柱状物体的圆柱面的表面。需说明的是,尤其是针对高铁轮轴,其加工面对划伤是不可接受的,严重影响后去轮轴和车轮的装配精度。现有技术的夹具常规的做法是设计“剪刀式”圆钢夹具,“剪刀式”的机构在夹持轮轴或者其他类似轮轴的材料时,在竖直方向和轮轴的柱面均存在相对的刮花、也会划伤圆轴加工面。
优选地,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支撑件1包括支撑梁11、连接于支撑梁11的中部且用于将支撑梁11悬挂的悬挂件12以及连接于支撑梁11的两端的安装部13,夹持机构2安装于安装部13内。通过支撑梁11以及安装部13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夹持机构2以及动力装置3的支撑,同时,通过悬挂件12便于将支撑梁11悬挂吊起,进一步提升转移的自动化。优选地,支撑梁11以及安装部13可以一体成型,作为固定支架,优选地,该固定支架为高刚性固定支架,以实现高刚性支撑,以降低夹持过程中的不稳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夹持件24,两个夹持件24相对于悬挂件12对称设置。
此外,支撑梁11上设有配重块(图中未画出),配置块采用现有常规技术,配重块的目的是保证整个取放装置的平衡,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支撑件1上还设有控制柜(图中未画出),控制柜内放置有用于控制动力装置3的电力控制元件,如此,进一步实现圆柱状物体的快速自动化操作。需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轮对取放装置上设置控制按钮,通过操作控制按钮进而方便控制动力装置3工作,细化地,控制按钮包括夹持按钮以及松开按钮。
进一步地,请参阅附图4,动力装置3连接有由动力装置3驱动以转动的齿轮组件4,需说明的是,动力装置3可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3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支撑梁固定,进一步地,支撑梁上还可以设置安装板,伺服电机固定于安装板上。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还连接有减速机,细化地,减速机包括齿轮组件4,齿轮组件4和伺服电机连接,同时齿轮组件4和伺服电机固定在一同步轴上,同步轴与蜗杆212连接,如此,通过设计的伺服电机和齿轮组件4,进而方便控制蜗轮211和蜗杆212传动,从而带动丝杆22进行传动,进一步实现高度精密伺服传动系统。需说明的是,齿轮组件4采用现有常规技术,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以实现相应功能,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以取放轮轴为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轮对取放装置的悬挂件12可通过尼龙带挂在桁车的挂钩上,操作员通过桁车运动将轮对取放装置直接移动到目标轮轴的上方,然后员工可用手扶着夹持件24移动到目标轮轴的正上方,通过操作夹持按钮来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同步杆的转动,进而控制蜗轮211和蜗杆212传动,从而带动丝杆22进行正反运动,丝杆22的正反运动驱动夹爪的张合来夹持目标轮轴,然后用桁车将轮对取放装置以及目标轮轴一起移动到目标位置的正上方,放置并固定目标轴轴到目标置位;操作夹持装置上的松开按钮,松开目标轮轴;轮对取放装置随桁车一起移动,重复动作夹取下一个轮轴到目标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铁轮轴夹具,包括如前的取放装置。通过使用前述的取放装置,能够自动、高效、快速可靠夹持高铁轮轴,实现高铁轮轴在检测、加工、叠放、出入库等工位快速取放,代替目前由人工操作,来回挂绳的取放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包括如前的取放装置。可以理解地,在汽车转向架轮对的转移中,可采用前述的取放装置,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应用在汽车底盘转向架轮对的转移,当然,也可以用在其他动车或拖车等转向架轮对的转移上使用上述取放装置。
需强调的是,圆柱状物体可以是轮轴或者其他类似于轮轴的物体,本实用新型的取放装置优先应用于高铁轮轴的转移,此外,还可以用在其他类似轮轴(如棒状物体)的移动,例如还可以是电力系统中安装杆的转移、汽车底盘转向架轮对的转移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与所述支撑件相连且由所述支撑件支撑的夹持机构以及为所述夹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组件、丝杆、导向轴以及夹持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蜗轮以及蜗杆,所述蜗轮的外齿与所述蜗杆的外齿啮合传动,所述蜗轮套设固定于所述丝杆上,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并带动所述丝杆正反运动,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固定,所述夹持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夹持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圆柱状物体的夹持空间,所述丝杆带动所述夹持件沿着所述导向轴运动;所述夹持件将所述圆柱状物体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均套设于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轴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配合以夹持所述圆柱状物体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共同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均呈半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配合以夹持所述圆柱状物体的圆柱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或所述第二夹持槽处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圆柱状物体的保护套。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梁、连接于所述支撑梁的中部且用于将所述支撑梁悬挂的悬挂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设有配重块。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还设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电力控制元件。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有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以转动的齿轮组件;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齿轮组件和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一同步轴上,所述同步轴与所述蜗杆连接。
9.一种高铁轮轴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
10.一种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取放装置。
CN201820031939.8U 2018-01-05 2018-01-05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8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1939.8U CN207998292U (zh) 2018-01-05 2018-01-05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1939.8U CN207998292U (zh) 2018-01-05 2018-01-05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8292U true CN207998292U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3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193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8292U (zh) 2018-01-05 2018-01-05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82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3196A (zh) * 2018-12-29 2019-03-19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实现转向架空间定位的转向架拆卸装置
CN112676900A (zh) * 2020-12-07 2021-04-20 湖南鸿云钢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及金属零部件加工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3196A (zh) * 2018-12-29 2019-03-19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实现转向架空间定位的转向架拆卸装置
CN109483196B (zh) * 2018-12-29 2023-07-25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实现转向架空间定位的转向架拆卸装置
CN112676900A (zh) * 2020-12-07 2021-04-20 湖南鸿云钢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及金属零部件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6737B (zh) 一种机车制动盘组件上下料自动抓取机械手
CN207998292U (zh) 取放装置、高铁轮轴的夹具与汽车转向架轮对的夹具
CN210527807U (zh) 一种小型智能物流快递搬运实验装置
CN114211474A (zh) 一种带伸缩结构可自动抓取的机械手臂
CN208132999U (zh) 一种机械手用抓取装置
CN206465104U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手
CN210794919U (zh) 一种铝镀膜件抓料机械手
CN212706739U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臂装置
CN114378804A (zh)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机械爪
CN108059086A (zh) 车间作业工装及系统
WO2024000952A1 (zh) 一种高空钢梁焊接机器人、焊头调节机构及焊接方法
CN110961836A (zh) 一种焊接自动化机械手
CN208218267U (zh) 一种锻件运输车
CN215942721U (zh) 一种盘刹、鼓刹空悬装配导向臂装配工装
CN202655984U (zh) 气缸驱动式搬运机械手
CN216332782U (zh) 一种无人机用货物抓取机构
CN202668233U (zh) 三坐标组合式龙门机器人
CN209954658U (zh) 一种长臂机械手传动机械手
CN211916835U (zh) 一种桁架机械手的抬升装置
CN209190775U (zh) 一种新型智能机械臂抓取结构
CN211275182U (zh) 自动化喷涂系统
CN209291483U (zh) 一种圆管镀锌龙门式大型机械手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8413724U (zh) 一种可移动式小型吊车
CN209127884U (zh) 一种起重机抓取装置
CN110815200A (zh) 一种汽车生产线用蓄电池取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