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3793U -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3793U
CN207983793U CN201820391795.7U CN201820391795U CN207983793U CN 207983793 U CN207983793 U CN 207983793U CN 201820391795 U CN201820391795 U CN 201820391795U CN 207983793 U CN207983793 U CN 207983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mold
lower die
heating
oil duc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17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景龙
康雯利
宋健
安国庆
赵中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Jingl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Jingl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Jingl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Jingl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17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3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3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37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设有支腿,支腿的顶部通过下模与上模相连,上模顶部设有上模固定板,底板的中部设有顶针固定板,顶针固定板上设有顶针,顶针固定板和下模之间的顶针外部套装有弹簧;下模的内部设有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下模的外部套装有下模保温装置;上模的内部设有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上模的外部套装有上模保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降耗、改造成本低廉、安全性能好、加热均匀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钢模压模具中的加热系统采用模具外部套装加热炉或烘干箱的方式,由于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设备笨重和热效率利用低等原因逐渐被市场淘汰;个别企业为了解决上述缺陷采用在模具中打孔,将电加热管放入空中对模具进行加热,上述方式无疑比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具有热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点,但其还存在着如下缺点:1、耗电能大,主要是由于模具的加热孔均大于加热管的外径,加热管的下半部67.37°的面积与模具加热孔底部接触,该部分的导热性能较好;加热管的上部292.63°的面积没有与模具加热孔面积接触、靠空气导热、因为导热受到影响、所以耗电能大。2、加热管损坏率高;因为玻璃钢模压模具加热孔大、加热管外径小、部分热量靠空气传导,所以加热管使用寿命短。3、安全性能差;因为加热管通过为高压带电工作,若短路、潮湿等因素漏电易给工人生命带来危险。4、加热不均匀导致产品质量差;产品距离加热管近的部位温度过高,易造成产品表面局部变黄(称过热);产品距离加热管远的部位温度较低,产品表面局部固化不完全,影响产品质量;由于加热不均匀直接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降耗、改造成本低廉、安全性能好、加热均匀和生产效率高的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设有支腿,支腿的顶部通过下模与上模相连,上模顶部设有上模固定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顶针固定板,顶针固定板上设有顶针,顶针固定板和下模之间的顶针外部套装有弹簧;所述下模的内部设有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下模的外部套装有下模保温装置;所述上模的内部设有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上模的外部套装有上模保温装置;所述的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包括设在下模一侧的下模进油口接头和设在其另一侧的下模出油口接头,下模进油口接头和下模出油口接头之间设置有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所述的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包括上模进油口接头和上模出油口接头,上模进油口接头和上模出油口接头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相邻的两个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之间设有横向上模加热油油道;所述下模保温装置和上模保温装置均为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与下模或上模的四周相适配的保温框体,保温框体与进油口接头和出油口接头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接头孔,保温框体的一侧设有断裂槽,断裂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凸块,固定凸块上分别开设有紧固螺栓孔,紧固螺栓孔内穿装有紧固螺栓;所述保温框体的内侧为内衬板层,中部为保温材料层,外侧为外护板层。
优选地,所述下模进油口接头、下模出油口接头、上模进油口接头和上模出油口接头分别与加热油软管相连,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和横向上模加热油油道的直径相同,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的直径大于加热油软管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的直径为30mm~100mm。
优选地,所述上模的下部设有导柱,导柱与下模上部开设的导套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上模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与上模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支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相连,第三螺栓穿过底板和支腿与下模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降耗、改造成本低廉、安全性能好、加热均匀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框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油道直径与电耗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两侧设有支腿2,支腿2的顶部通过下模3与上模4相连,上模4顶部设有上模固定板5,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有顶针固定板6,顶针固定板6上设有顶针7,顶针固定板6和下模3之间的顶针7外部套装有弹簧8;所述下模3的内部设有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下模3的外部套装有下模保温装置;所述上模4的内部设有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上模4的外部套装有上模保温装置;所述的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包括设在下模3一侧的下模进油口接头9和设在其另一侧的下模出油口接头10,下模进油口接头9和下模出油口接头10之间设置有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所述的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包括上模进油口接头12和上模出油口接头13,上模进油口接头12和上模出油口接头13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4,相邻的两个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4之间设有横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5;所述下模保温装置和上模保温装置均为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与下模3或上模4的四周相适配的保温框体16,保温框体16与进油口接头和出油口接头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接头孔,保温框体16的一侧设有断裂槽,断裂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凸块17,固定凸块17上分别开设有紧固螺栓孔,紧固螺栓孔内穿装有紧固螺栓18;所述保温框体16的内侧为内衬板层19,中部为保温材料层20,外侧为外护板层21。所述下模进油口接头9、下模出油口接头10、上模进油口接头12和上模出油口接头13分别与加热油软管相连,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4和横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5的直径相同,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的直径大于加热油软管的直径。所述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的直径为30mm~100mm。所述上模4的下部设有导柱22,导柱22与下模3上部开设的导套23相适配。所述上模固定板5通过第一螺栓24与上模4相连。所述底板1与支腿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25相连,第三螺栓26穿过底板1和支腿2与下模3相连。
初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模压机上,下模3的顶部放置有凹模,上模4的底部放置有凸模,并通过导套23和导柱22相配合使下模3与上模4紧密贴合,并通过各螺栓进行固定,上述工作完毕后将各加热油软管分别与下模进油口接头9、下模出油口接头10、上模进油口接头12和上模出油口接头13相连,并通入加热油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预热,当本实用新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预热完毕,预热完毕后打开模具将SMC料放入凹模内,使下模3与上模4通过导套23和导柱22的配合重新贴合,操作人员离开现场、通入导热油进行固化,当到达设定固化时间到后,打开上模4,通过顶针7顶出产品,取走产品;用气枪吹净模腔内的废料,重复上述工序并反复进行即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板1和顶针固定板6之间设有与顶针固定板6相连的液压机,以保证顶针7能够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模3与上模4均为小模具,为了保证升温均匀,所以下模3与上模4均为一体结构;另外为了是加工方便,油道布置合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一般为两端的纵向加热油油道与进油口接头或出油口接头相连,中部的纵向加热油油道的加工孔上设有油堵,横向加热油油道的加工孔上同样设有油堵,具体参加图2、图3及图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下模3与上模4均为小模具,且油道的直径与电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具体参见附图7;由附图7可知,当油道的直径不小于30mm时,耗电量开始下降,由该图可知油道的直径优选为100mm,但由于模具的形态各异当模具不适于开设大孔径的油道时油道的直径应不小于30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油道的直径大于加热油软管的直径,具有如下目的,能够使加热油快速进入油道内,同时增加油道内加热油的量,以达到快速提高模具温度的目的,从而实现提高产品的固化速度和生产效率。当下模3足够大时可采用与上模4相同的加热油加热系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下模3一般较小(或下模3的可利用空间不大,比如顶针7安装位置等等造成实际可使用的空间较小),为了提高下模的加热速率因此优选的采用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当下模进油口接头9和下模出油口接头10不设置在同一侧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加热面积,从而提高加入效率;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保温装置,以防止下模3和上模4的热量流失,当需要套装在下模3或上模4的外部时,可通过松下紧固螺栓18,将保温框体16套装在下模3和上模4的外部,最后通过紧固螺栓18紧固即可,保温框体16中部的保温材料层20可有效防止下模3和上模4外部的热量流失,从而提高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油道直径与电耗关系曲线图,该图是经过多次试验绘制的电耗与油道直径的关系图,即在一定区域内和相同条件下、随着油孔的直径增大电耗在降低,当油道直径在20mm时电耗每小时耗电15度,当油道直径在30mm时电耗为14.5度,当油道直径40mm时电耗每小时耗电14度,当油道直径在50mm时电耗为13.5度,当油道直径在60mm时电耗为13.度,当油道直径在70mm时电耗为12.5度,当油道直径在80mm时电耗为12度,当油道直径在90mm时电耗为11.8度,当油道直径在100mm时电耗为11.8度;以油道直径为100mm时,通过设置保温装置能够使电耗降至9.9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两侧”、“外部”、“中部”等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压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两侧设有支腿(2),支腿(2)的顶部通过下模(3)与上模(4)相连,上模(4)顶部设有上模固定板(5),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有顶针固定板(6),顶针固定板(6)上设有顶针(7),顶针固定板(6)和下模(3)之间的顶针(7)外部套装有弹簧(8);所述下模(3)的内部设有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下模(3)的外部套装有下模保温装置;所述上模(4)的内部设有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上模(4)的外部套装有上模保温装置;
所述的下模加热油加热系统包括设在下模(3)一侧的下模进油口接头(9)和设在其另一侧的下模出油口接头(10),下模进油口接头(9)和下模出油口接头(10)之间设置有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
所述的上模加热油加热系统包括上模进油口接头(12)和上模出油口接头(13),上模进油口接头(12)和上模出油口接头(13)之间串联有至少两个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4),相邻的两个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4)之间设有横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5);
所述下模保温装置和上模保温装置均为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与下模(3)或上模(4)的四周相适配的保温框体(16),保温框体(16)与进油口接头和出油口接头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接头孔,保温框体(16)的一侧设有断裂槽,断裂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凸块(17),固定凸块(17)上分别开设有紧固螺栓孔,紧固螺栓孔内穿装有紧固螺栓(18);所述保温框体(16)的内侧为内衬板层(19),中部为保温材料层(20),外侧为外护板层(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进油口接头(9)、下模出油口接头(10)、上模进油口接头(12)和上模出油口接头(13)分别与加热油软管相连,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纵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4)和横向上模加热油油道(15)的直径相同,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的直径大于加热油软管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下模加热油油道(11)的直径为30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的下部设有导柱(22),导柱(22)与下模(3)上部开设的导套(23)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板(5)通过第一螺栓(24)与上模(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支腿(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25)相连,第三螺栓(26)穿过底板(1)和支腿(2)与下模(3)相连。
CN201820391795.7U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3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1795.7U CN207983793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1795.7U CN207983793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3793U true CN207983793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8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179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3793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3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625A (zh) * 2021-03-03 2021-07-1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625A (zh) * 2021-03-03 2021-07-1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3793U (zh) 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
CN106915050B (zh) 一种用于立式注塑机的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8745282U (zh) 一种带有循环水冷结构的塑胶外壳加工模具
CN201357549Y (zh) 注橡模冷流道结构
CN202846841U (zh)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
CN208854926U (zh) 一种节能的卧式注塑机
CN204773275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新型高效热能集放节能装置
CN205058692U (zh) 一种压药模具的加热装置
CN209240368U (zh) 喷雾瓶注塑加工中的热能回收装置
CN103950150A (zh) 一种注塑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CN210308914U (zh) 一种带有热回收再利用的节能注塑机
CN201669848U (zh) 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
CN206070119U (zh) 一种用于混合纤维棉的定型设备
CN202986029U (zh) 注塑机之降温装置
CN207156297U (zh) 一种用于模压成型的加热模具
CN111590740A (zh) 一种异型构件生产移动式养护装置及方法
CN203110255U (zh) 橡胶冷胶道注射硫化模具
CN207028158U (zh) 一种汽车地毯成型模具
CN207014736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加热料筒结构
CN201494005U (zh) 一种冷流道硅橡胶成型模具
CN213317607U (zh) 一种压铸机用模件
CN206342017U (zh) 一种双冷双热式帽舌定型机
CN202293175U (zh) 高效热能集放节能装置
CN206287503U (zh) 一种吹气装置
CN207735541U (zh) 一种多路阀砂芯热芯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