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5561U -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5561U
CN207965561U CN201820161648.0U CN201820161648U CN207965561U CN 207965561 U CN207965561 U CN 207965561U CN 201820161648 U CN201820161648 U CN 201820161648U CN 207965561 U CN207965561 U CN 207965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hips
chip
shut
outle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16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宗贤
熊江涛
鲁欢
代鹏
王高举
颜江
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616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5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5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5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包括单片机与一号芯片、二号芯片、三号芯片,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芯片、二号芯片、三号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号芯片、二号芯片输出端与车门门锁开关线路、后视镜除霜线路、车窗升降线路、后视镜加热指示灯线路相连接,所述三号芯片的输出端与后视镜调节线路相连接,且一号芯片的输出端依次经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电源控制单元后与三号芯片上的接电触脚相连接。本设计不仅集成化程度较高、功能性较强、能耗较低,而且占用空间较小、安全性较强、性价比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系统,属于控制单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具体适用于提高集成化程度,降低能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LDCM(局域网控制台客户管理器)、RDCM控制器(常驻显示器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左右车门后视镜调节、后视镜加热、车窗升降、门锁等,RKE遥控控制模块单独实现遥控解、闭锁、一键升降窗等功能,可见,现有技术需要通过多个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功能,其缺陷如下:
(1)、多个控制器之间通讯更为复杂,增加了总线负载;
(2)、整体功耗相对较高,成本更高,经济性差;
(3)、多个控制器布置方案复杂,体积大,占用驾驶室空间。
授权公告号为CN2896349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5月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网络系统的车门控制装置,其包括微控制器模块、电源管理及CAN通讯模块、输入信号调整模块和包括由玻璃升降电机控制芯片、中控门锁控制芯片和后视镜控制调整控制芯片构成的输出驱动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I/O接口与所述输出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SPI方式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及CAN通讯模块和所述输入信号调整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I/O接口与输出驱动模块连接。虽然该设计能够具备一定的网络诊断和用电设备的自动保护功能,但其仍旧存在控制器数量过多,集成化程度较低的缺陷,能耗较高、占用空间较大。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集成化程度较低、能耗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化程度较高、能耗较低的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包括单片机与输出驱动芯片,所述单片机与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输出线路相连接;
所述输出驱动芯片包括一号芯片、二号芯片与三号芯片,所述输出线路包括P门锁解锁线路、P门锁关锁线路、D门锁解锁线路、D门锁关锁线路、P后视镜除霜线路、D后视镜除霜线路、P车窗上升线路、P车窗下降线路、D车窗上升线路、D车窗下降线路与后视镜调节线路,其中,P指的是乘客侧,D指的是司机侧;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芯片、二号芯片、三号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号芯片的输出端与P门锁解锁线路、P门锁关锁线路、D门锁解锁线路、D门锁关锁线路、P后视镜除霜线路、D车窗下降线路相连接,所述二号芯片的输出端与P车窗上升线路、P车窗下降线路、D车窗上升线路、D后视镜除霜线路相连接,所述三号芯片的输出端与后视镜调节线路相连接。
所述单片机为SPC5606B芯片,所述一号芯片、二号芯片均为ULQ2003芯片,所述三号芯片为TLE6208芯片。
所述二号芯片的输出端与后视镜加热指示灯线路、P车窗MOS管开关线路、D车窗MOS管开关线路相连接。
所述后视镜调节线路包括P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P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P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D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D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D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
所述单片机经数据接收输入线路、时钟信号线路、片选使能线路、数据发送输出线路、芯片使能线路与三号芯片相连接。
所述一号芯片的输出端依次经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电源控制单元后与三号芯片上的接电触脚相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上三极管、下三极管、二极管、稳压管与电解电容,所述上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接,上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接电触脚相连接,上三极管的基极与下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下三极管的基极与二极管、稳压管的负极相连接,稳压管的正极与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相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下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下三极管的交接点经右电容接地,下三极管、稳压管的交接点与电源一并经左电容接地,上三极管、接电触脚的交接点经电解电容接地。
所述一号芯片的输出端分别经P门锁解锁线路、P门锁关锁线路与P解锁继电器、P关锁继电器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P解锁继电器、P关锁继电器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P关锁继电器的动触点分别与P解锁输出线路、P关锁输出线路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P关锁继电器的常闭静触点经P电阻后接地;
所述一号芯片的输出端分别经D门锁解锁线路、D门锁关锁线路与D解锁继电器、D关锁继电器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D解锁继电器、D关锁继电器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D关锁继电器的动触点分别与D解锁输出线路、D关锁输出线路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D关锁继电器的常闭静触点经D电阻后接地。
所述P解锁输出线路、P关锁输出线路之间,以及D解锁输出线路、D关锁输出线路之间,均设置有外电阻、外电容、可调电阻,且可调电阻与串联的外电阻、外电容相并联。
所述P关锁继电器与P电阻的交接点,以及D关锁继电器与D电阻的交接点,均经上一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下电阻接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之间并联有运算电阻、运算电容,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经上二电阻与P门反馈引脚线路或D门反馈引脚线路的一端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D门反馈引脚线路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D门反馈引脚线路与上二电阻的交接点均经下电容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中,采用飞思卡尔SPC5606B芯片为单片机,再以它为基础,降低其余控制器的数量,即只采用三个芯片为输出驱动芯片,从而将车窗、门锁、后视镜、RKE等控制电路集成为一体,如集成在一块PCB上,实现控制功能集成化,不仅能够发挥SPC5606B芯片功能强大的特点,实现功能集成化,而且通过三个输出驱动芯片相互之间的连接,以及它们与单片机的连接,实现左右车窗、门锁、后视镜除霜以及驱动后视镜调节的功能,功能丰富。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集成化程度较高,而且功能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中,只包括单片机与三个输出驱动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减少了芯片数量,降低了芯片成本,而且减少了芯片的能耗,缩小了占用空间,减少了总线负载,性价比大大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耗较低,而且占用空间较小,性价比较高。
3、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中,一号芯片、二号芯片(优选ULQ2003芯片),集成7路低边输出驱动板载继电器控制左右车窗、门锁、后视镜除霜等,价格便宜,节省PCB空间,同时,芯片对应的解锁继电器、关锁继电器上所连接的运算放大器所在的电路,可检测板载继电器受控端电流,并反馈给单片机,从而进行开路、过载、短路诊断,并依据判断结果先于保险丝对电路进行保护,实现双重保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较强。
4、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中,三号芯片优选为TLE6208驱动芯片,不仅能够集成6路输出,驱动后视镜调节,而且芯片内部集成诊断与保护功能,可靠性强,还能减小PCB体积,降低对空间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后视镜调节的功能,而且性价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号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二号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三号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电源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P解锁继电器、P关锁继电器所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D解锁继电器、D关锁继电器所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单片机1、一号芯片2、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P后视镜除霜线路25、D车窗下降线路26、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27、二号芯片3、P车窗上升线路31、P车窗下降线路32、D车窗上升线路33、D后视镜除霜线路34、后视镜加热指示灯线路35、P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6、D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7、三号芯片4、数据接收输入线路41、时钟信号线路42、片选使能线路43、数据发送输出线路44、芯片使能线路45、接电触脚46、电源控制单元5、上三极管51、下三极管52、二极管53、稳压管54、电解电容55、右电容56、左电容57、运算放大器6、上一电阻61、下电阻62、运算电阻63、运算电容64、上二电阻65、下电容66、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P解锁输出线路72、P关锁输出线路73、P电阻74、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D解锁输出线路82、D关锁输出线路83、D电阻84、后视镜调节线路9、P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1、P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2、P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3、D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4、D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5、D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6、可调电阻10、外电阻101、外电容102、P门反馈引脚线路11、D门反馈引脚线路12、一号单片机输出信号线13、二号单片机输出信号线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7,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包括单片机1与输出驱动芯片,所述单片机1与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输出线路相连接;
所述输出驱动芯片包括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与三号芯片4,所述输出线路包括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P后视镜除霜线路25、D后视镜除霜线路34、P车窗上升线路31、P车窗下降线路32、D车窗上升线路33、D车窗下降线路26与后视镜调节线路9,其中,P指的是乘客侧,D指的是司机侧;
所述单片机1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三号芯片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与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P后视镜除霜线路25、D车窗下降线路26相连接,所述二号芯片3的输出端与P车窗上升线路31、P车窗下降线路32、D车窗上升线路33、D后视镜除霜线路34相连接,所述三号芯片4的输出端与后视镜调节线路9相连接。
所述单片机1为SPC5606B芯片,所述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均为ULQ2003芯片,所述三号芯片4为TLE6208芯片。
所述二号芯片3的输出端与后视镜加热指示灯线路35、P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6、D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7相连接。
所述后视镜调节线路9包括P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1、P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2、P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3、D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4、D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5、D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6。
所述单片机1经数据接收输入线路41、时钟信号线路42、片选使能线路43、数据发送输出线路44、芯片使能线路45与三号芯片4相连接。
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依次经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27、电源控制单元5后与三号芯片4上的接电触脚46相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5包括上三极管51、下三极管52、二极管53、稳压管54与电解电容55,所述上三极管5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接,上三极管51的集电极与接电触脚46相连接,上三极管51的基极与下三极管52的集电极相连接,下三极管52的基极与二极管53、稳压管54的负极相连接,稳压管54的正极与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27相连接,二极管53的正极与下三极管52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53、下三极管52的交接点经右电容56接地,下三极管52、稳压管54的交接点与电源一并经左电容57接地,上三极管51、接电触脚46的交接点经电解电容55接地。
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经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与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动触点分别与P解锁输出线路72、P关锁输出线路73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常闭静触点经P电阻74后接地;
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经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与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动触点分别与D解锁输出线路82、D关锁输出线路83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常闭静触点经D电阻84后接地。
所述P解锁输出线路72、P关锁输出线路73之间,以及D解锁输出线路82、D关锁输出线路83之间,均设置有外电阻101、外电容102、可调电阻10,且可调电阻10与串联的外电阻101、外电容102相并联。
所述P关锁继电器71与P电阻74的交接点,以及D关锁继电器81与D电阻84的交接点,均经上一电阻61与运算放大器6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经下电阻62接地,运算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之间并联有运算电阻63、运算电容64,运算放大器6的输出端经上二电阻65与P门反馈引脚线路11或D门反馈引脚线路12的一端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11、D门反馈引脚线路1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1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11、D门反馈引脚线路12与上二电阻65的交接点均经下电容66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LDCM、RDCM、RKE模块,实现电动车窗、门锁、后视镜、遥控等功能。解锁、闭锁、车窗升降、后视镜除霜由一号芯片、二号芯片通过对应的板载继电器驱动,电动后视镜调节由三号芯片直接驱动。本实用新型中,单片机采用飞思卡尔SPC5606B,该芯片平台化开发,功能强大,将车窗、门锁、后视镜、RKE等控制电路集成在一块PCB上,实现控制功能集成化;一号芯片、二号芯片采用ULQ2003芯片,集成7路低边输出驱动板载继电器控制左右车窗、门锁、后视镜除霜等,价格便宜,节省PCB空间,还可检测板载继电器受控端电流,软件进行开路、过载、短路诊断,可先于保险丝对电路进行保护;三号芯片采用TLE6208驱动芯片,驱动后视镜调节,内部集成诊断与保护功能,可在软件诊断切断输出前保护电路,可靠性强,集成6路输出,减小PCB体积。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7,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包括单片机1与输出驱动芯片,所述单片机1与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输出线路相连接;
所述输出驱动芯片包括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与三号芯片4,所述输出线路包括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P后视镜除霜线路25、D后视镜除霜线路34、P车窗上升线路31、P车窗下降线路32、D车窗上升线路33、D车窗下降线路26与后视镜调节线路9,其中,P指的是乘客侧,D指的是司机侧;所述单片机1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三号芯片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与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P后视镜除霜线路25、D车窗下降线路26相连接,所述二号芯片3的输出端与P车窗上升线路31、P车窗下降线路32、D车窗上升线路33、D后视镜除霜线路34相连接,所述三号芯片4的输出端与后视镜调节线路9相连接。优选单片机1为SPC5606B芯片,所述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均为ULQ2003芯片,所述三号芯片4为TLE6208芯片。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二号芯片3的输出端与后视镜加热指示灯线路35、P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6、D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7相连接。所述后视镜调节线路9包括P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1、P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2、P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3、D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4、D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5、D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6。所述单片机1经数据接收输入线路41、时钟信号线路42、片选使能线路43、数据发送输出线路44、芯片使能线路45与三号芯片4相连接。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依次经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27、电源控制单元5后与三号芯片4上的接电触脚46相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5包括上三极管51、下三极管52、二极管53、稳压管54与电解电容55,所述上三极管5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接,上三极管51的集电极与接电触脚46相连接,上三极管51的基极与下三极管52的集电极相连接,下三极管52的基极与二极管53、稳压管54的负极相连接,稳压管54的正极与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27相连接,二极管53的正极与下三极管52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53、下三极管52的交接点经右电容56接地,下三极管52、稳压管54的交接点与电源一并经左电容57接地,上三极管51、接电触脚46的交接点经电解电容55接地。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经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与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动触点分别与P解锁输出线路72、P关锁输出线路73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常闭静触点经P电阻74后接地;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经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与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动触点分别与D解锁输出线路82、D关锁输出线路83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常闭静触点经D电阻84后接地。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P解锁输出线路72、P关锁输出线路73之间,以及D解锁输出线路82、D关锁输出线路83之间,均设置有外电阻101、外电容102、可调电阻10,且可调电阻10与串联的外电阻101、外电容102相并联。
实施例6: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P关锁继电器71与P电阻74的交接点,以及D关锁继电器81与D电阻84的交接点,均经上一电阻61与运算放大器6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经下电阻62接地,运算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之间并联有运算电阻63、运算电容64,运算放大器6的输出端经上二电阻65与P门反馈引脚线路11或D门反馈引脚线路12的一端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11、D门反馈引脚线路1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1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11、D门反馈引脚线路12与上二电阻65的交接点均经下电容66接地。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包括单片机(1)与输出驱动芯片,所述单片机(1)与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输出线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驱动芯片包括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与三号芯片(4),所述输出线路包括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P后视镜除霜线路(25)、D后视镜除霜线路(34)、P车窗上升线路(31)、P车窗下降线路(32)、D车窗上升线路(33)、D车窗下降线路(26)与后视镜调节线路(9),其中,P指的是乘客侧,D指的是司机侧;
所述单片机(1)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三号芯片(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与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P后视镜除霜线路(25)、D车窗下降线路(26)相连接,所述二号芯片(3)的输出端与P车窗上升线路(31)、P车窗下降线路(32)、D车窗上升线路(33)、D后视镜除霜线路(34)相连接,所述三号芯片(4)的输出端与后视镜调节线路(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为SPC5606B芯片,所述一号芯片(2)、二号芯片(3)均为ULQ2003芯片,所述三号芯片(4)为TLE6208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芯片(3)的输出端与后视镜加热指示灯线路(35)、P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6)、D车窗MOS管开关线路(3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调节线路(9)包括P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1)、P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2)、P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3)、D后视镜上下调节输出线路(94)、D后视镜调节公共端线路(95)、D后视镜左右调节输出线路(9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经数据接收输入线路(41)、时钟信号线路(42)、片选使能线路(43)、数据发送输出线路(44)、芯片使能线路(45)与三号芯片(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依次经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27)、电源控制单元(5)后与三号芯片(4)上的接电触脚(4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5)包括上三极管(51)、下三极管(52)、二极管(53)、稳压管(54)与电解电容(55),所述上三极管(5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接,上三极管(51)的集电极与接电触脚(46)相连接,上三极管(51)的基极与下三极管(52)的集电极相连接,下三极管(52)的基极与二极管(53)、稳压管(54)的负极相连接,稳压管(54)的正极与芯片电源控制输出线路(27)相连接,二极管(53)的正极与下三极管(52)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53)、下三极管(52)的交接点经右电容(56)接地,下三极管(52)、稳压管(54)的交接点与电源一并经左电容(57)接地,上三极管(51)、接电触脚(46)的交接点经电解电容(55)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经P门锁解锁线路(21)、P门锁关锁线路(22)与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动触点分别与P解锁输出线路(72)、P关锁输出线路(73)相连接,P解锁继电器(7)、P关锁继电器(71)的常闭静触点经P电阻(74)后接地;
所述一号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经D门锁解锁线路(23)、D门锁关锁线路(24)与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信号输入端进行对应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常开静触点与电源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动触点分别与D解锁输出线路(82)、D关锁输出线路(83)相连接,D解锁继电器(8)、D关锁继电器(81)的常闭静触点经D电阻(84)后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解锁输出线路(72)、P关锁输出线路(73)之间,以及D解锁输出线路(82)、D关锁输出线路(83)之间,均设置有外电阻(101)、外电容(102)、可调电阻(10),且可调电阻(10)与串联的外电阻(101)、外电容(102)相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关锁继电器(71)与P电阻(74)的交接点,以及D关锁继电器(81)与D电阻(84)的交接点,均经上一电阻(61)与运算放大器(6)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经下电阻(62)接地,运算放大器(6)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之间并联有运算电阻(63)、运算电容(64),运算放大器(6)的输出端经上二电阻(65)与P门反馈引脚线路(11)或D门反馈引脚线路(12)的一端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11)、D门反馈引脚线路(1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1)相连接,P门反馈引脚线路(11)、D门反馈引脚线路(12)与上二电阻(65)的交接点均经下电容(66)接地。
CN201820161648.0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Active CN207965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1648.0U CN207965561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1648.0U CN207965561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5561U true CN207965561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6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1648.0U Active CN207965561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55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535A (zh) * 2018-01-31 2018-08-2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535A (zh) * 2018-01-31 2018-08-2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15402B2 (ja) 電源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20581911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身控制器
CN113994398B (zh) 电子门锁系统
CN105071460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信息显示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0962716A (zh) 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52409A (zh) 混合动力汽车串行数据总线通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7965561U (zh)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CN211731319U (zh) 供电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01736930U (zh) 一种独立车门控制器和车门控制系统
CN214874657U (zh) 车辆及其车身域控制器
CN201859342U (zh) 一种can总线式车门控制装置
CN108215904B (zh) 一种汽车及电动汽车租赁控制方法和系统
US8145380B2 (en) Motor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N214112468U (zh) 车身域控制装置、车身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07374293U (zh) 一种汽车多媒体主机电源控制系统
CA1222042A (en) Control circuit for locking mechanism of sliding vehicle door
CN117246265A (zh) 一种汽车低压智能供电系统和供电方法
CN108459535A (zh) 一种集成式车门控制器
CN207128798U (zh) 汽车分时租赁装置及汽车
CN201778577U (zh) 一种汽车车门解锁方式控制装置
CN106515625A (zh) 汽车中控锁电动车窗灯光照明控制为一体的控制装置
CN108860020A (zh) 整车静态电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44055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分时租赁的智能硬件控制系统
CN210212290U (zh) 一种汽车控制电路
CN103576593A (zh) 一种商用车系统车身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