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1464U -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1464U
CN207931464U CN201820147141.XU CN201820147141U CN207931464U CN 207931464 U CN207931464 U CN 207931464U CN 201820147141 U CN201820147141 U CN 201820147141U CN 207931464 U CN207931464 U CN 207931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section
boss
oblique straight
fixing lug
lug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71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天明
延虎
刘浩
苏宏
何林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ite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ite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ite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ite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71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1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1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14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包括斜直段(11),在所述斜直段(11)的斜下端一体设置有平直段(12),在所述斜直段(11)的斜上端设有第一竖直段(13),该平直段(12)的下端设有第二竖直段(14);在所述斜直段(11)上端面的一侧设有凸台(3),在所述凸台(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固定凸台(32)以及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便捷,斜直段和平直段上设有竖直段以及固定凸台,在提高受力强度高的同时,也消除了发动机在刹车过程中相对左悬置运动冲量过量,造成左悬置失效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的悬置包括左悬置,左悬置用于发动机变速器与车体相连,在急刹车时,变速器会带动左悬置向前冲,倒车急刹时,变速器带动左悬置向后冲,由于车体的部件和覆盖件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左悬置所受后冲量会较大,因此,发动机的固定容易出现松脱迹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容易造成左悬置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发动机所受冲量的发动机左悬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包括斜直段,在所述斜直段的斜下端一体设置有平直段,所述平直段与斜直段形成一个“L”形结构;在所述斜直段的斜上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竖直段,该平直段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竖直段,所述斜直段和平直段的左侧边沿贯穿设有第一弯折段,该斜直段的右侧边沿以及平直段的上端边沿,贯穿设有第二弯折段,所述斜直段、平直段、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
在所述斜直段上端面的一侧设有凸台,在所述凸台的上端面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凸台,三个所述第一固定凸台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在该斜直段上端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凸台;在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下端设有第三固定凸台,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下端设有第四固定凸台,所述第四固定凸台的上端对应空腔结构的内侧壁上设有向上竖直延伸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的上端与斜直段下端面的对应位置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斜直段上设有第二固定凸台和三个第一固定凸台,平直段位置和两个竖直段上还各设有一个固定凸台,由于三个第一固定凸台与发动机连接,其余的固定凸台则与车架上的对应位置连接,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斜直段上,三个第一固定凸台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以及凸台的高度,延长了振动传递的距离,能缓冲振动力,再由第二固定凸台、第三固定凸台、第四固定凸台上的连接件分散传递振动,以减小传递给车架的振动;斜直段和平直段上所设置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对发动机所受冲量能起到一定的去应力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还增大了受力面积以及缓冲面积,六个固定凸台的固定也减少了松脱窜动的可能性,起到了缓冲减振的目的,使得发动机位置的固定更稳定,同时也减少了左悬置所受冲量,能避免后悬置失效等问题;斜直段、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一方面提高连接本体的受力强度,另一方减少了安装占用面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为了便于安装,作为优选,所述斜直段所在平面,与凸台上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
为了提高受力强度,更好地缓冲振动力,作为优选,所述凸台上端面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均位于三个第一固定凸台之间的间隙处。
为了便于生产脱模,作为优选,在所述空腔结构中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连接凸台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弯折段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上。
为了提高受力强度,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一竖直段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第一弯折段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弯折段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连接,两个所述加强筋把空腔结构分隔成三个隔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便捷,斜直段和平直段上设有竖直段以及固定凸台,在提高受力强度高的同时,也消除了发动机在刹车过程中相对左悬置运动冲量过量,造成左悬置失效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包括斜直段11,在所述斜直段11的斜下端一体设置有平直段12,所述平直段12与斜直段11形成一个“L”形结构;在所述斜直段11的斜上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竖直段13,该平直段1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竖直段14,所述斜直段11和平直段12的左侧边沿贯穿设有第一弯折段21,该斜直段11的右侧边沿以及平直段12的上端边沿,贯穿设有第二弯折段22。
在所述斜直段11上端面的一侧设有凸台3,所述斜直段11所在平面,与凸台3上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在所述凸台3的上端面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三个所述第一固定凸台31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所述凸台3上端面设有两个凹槽41,两个所述凹槽41均位于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之间的间隙处。
在该斜直段11上端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凸台32;在所述第一弯折段21的下端设有第三固定凸台33,所述第二弯折段21的下端设有第四固定凸台34,所述第四固定凸台34的上端设有向上竖直延伸的连接凸台4,所述连接凸台4的上端与斜直段11下端面的对应位置连接;所述斜直段11、平直段12、第一竖直段13、第二竖直段14、第一弯折段21和第二弯折段22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
在所述空腔结构中设有第一加强筋42,所述第一加强筋42的一端与连接凸台4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弯折段21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上;在所述第一加强筋42与第一竖直段13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43,所述第二加强筋43的一端与第一弯折段21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弯折段22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4所示,斜直段11上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平直段12上设有第二固定凸台32,第一竖直段13和第二竖直段14上分别设有第三固定凸台33以及第四固定凸台34,由于三个第一固定凸台与发动机连接,其余的固定凸台则与车架上的对应位置连接,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斜直段11上,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以及凸台的高度,延长了振动传递的距离,另外,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之间的凹槽41能缓冲振动力。
再由第二固定凸台32、第三固定凸台33、第四固定凸台33上的连接件分散传递振动,以减小传递给车架的振动;斜直段11和平直段12上所设置的第一竖直段13和第二竖直段14,对发动机所受冲量能起到一定的去应力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还增大了受力面积以及缓冲面积,这六个固定凸台的固定也减少了松脱窜动的可能性,起到了缓冲减振的目的,使得发动机位置的固定更稳定,同时也减少了左悬置所受冲量,能避免后悬置失效等问题。
斜直段11、平直段12、第一竖直段13、第二竖直段14、第一弯折段21和第二弯折段22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在空腔结构内设有第一加强筋42和第二加强筋43,,两个所述加强筋把空腔结构分隔成三个隔腔,一方面提高连接本体的受力强度,另一方减少了安装占用面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直段(11),在所述斜直段(11)的斜下端一体设置有平直段(12),所述平直段(12)与斜直段(11)形成一个“L”形结构;在所述斜直段(11)的斜上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竖直段(13),该平直段(1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竖直段(14),所述斜直段(11)和平直段(12)的左侧边沿贯穿设有第一弯折段(21),该斜直段(11)的右侧边沿以及平直段(12)的上端边沿,贯穿设有第二弯折段(22),所述斜直段(11)、平直段(12)、第一竖直段(13)、第二竖直段(14)、第一弯折段(21)和第二弯折段(22)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
在所述斜直段(11)上端面的一侧设有凸台(3),在所述凸台(3)的上端面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三个所述第一固定凸台(31)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在该斜直段(11)上端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凸台(32);在所述第一弯折段(21)的下端设有第三固定凸台(33),所述第二弯折段(22)的下端设有第四固定凸台(34),所述第四固定凸台(34)的上端对应空腔结构的内侧壁上设有向上竖直延伸的连接凸台(4),所述连接凸台(4)的上端与斜直段(11)下端面的对应位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直段(11)所在平面,与凸台(3)上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上端面设有两个凹槽(41),两个所述凹槽(41)均位于三个第一固定凸台(31)之间的间隙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结构中设有第一加强筋(42),所述第一加强筋(42)的一端与连接凸台(4)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弯折段(21)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左悬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强筋(42)与第一竖直段(13)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43),所述第二加强筋(43)的一端与第一弯折段(21)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弯折段(22)对应空腔结构位置处的内侧壁连接,两个所述加强筋把空腔结构分隔成三个隔腔。
CN201820147141.X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1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7141.XU CN207931464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7141.XU CN207931464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1464U true CN207931464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714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1464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1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5705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舱结构
CN207931464U (zh)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CN101337520B (zh) 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
CN201338611Y (zh) 客车地板弹性支座
CN201205919Y (zh) 橡胶式轴箱悬挂装置
CN202594576U (zh) 轿壁的设置结构
CN210760983U (zh) 前扭力盒
CN201882153U (zh) 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CN207141207U (zh) 一种连接件及车体
CN203957831U (zh) 一种用于悬置支架的悬置软垫结构及悬置支架总成
CN204037311U (zh) 一种整体式u型发动机悬置横梁
CN202783404U (zh) 一种顶棚前梁
CN202272055U (zh) 加强装置及车辆
CN206012938U (zh) 一种轻小型无人机的中心骨架
CN201045007Y (zh) 前钢板弹簧后支架
CN201317409Y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中间安装梁的安装结构
CN101700787A (zh) 加强型白车身顶盖总成
CN204737557U (zh) 一种电梯轿厢隔音结构
CN205468506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纵梁总成
CN210398211U (zh) 电源箱支架连接件
CN205737708U (zh) 一种增加发动机悬置y向动刚度的车身侧结构
CN206049368U (zh) 副仪表板分块结构
CN205367418U (zh) 一种轿厢壁板结构
CN202175054U (zh) 铁路棚车直列梁端墙
CN204646416U (zh)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