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2153U - 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82153U CN201882153U CN2010206096289U CN201020609628U CN201882153U CN 201882153 U CN201882153 U CN 201882153U CN 2010206096289 U CN2010206096289 U CN 2010206096289U CN 201020609628 U CN201020609628 U CN 201020609628U CN 201882153 U CN201882153 U CN 2018821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front shock
- upper body
- additional strengthening
- automobile fro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前减震器安装处容易开裂的问题。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汽车前减震器设置在减震座上,减震座设置在纵梁处,本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减震座上的上本体和设置在纵梁上的下本体,上本体和下本体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高等优点,能有效提高前减震器强度和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的加强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整车设计过程中,对NVH的要求越来越高,继而分解到车身各安装点的动刚度需求也变得更加苛刻。另外,由于对整车使用寿命需求的提高,车身上各主要受力点也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在行车过程中,减振安装点作为车身的主要承力部件,此处很容易出现车身开裂的情况,所以此处强度要求很严格。另外,由于底盘减振器的非周期运动,此处也是作为NVH振动激励源,所以车身安装点的动刚度需要高于一个目标值才能隔绝振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强度高、能有效提高前减震器强度和刚度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汽车前减震器设置在减震座上,所述的减震座设置在纵梁处,其特征在于,本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减震座上的上本体和设置在纵梁上的下本体,所述的上本体和下本体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
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用于连接减震座和汽车纵梁的,使减振座、纵梁之间以梁的形式搭接,把减振器的力通过上本体和下本体分散到纵梁上,变相的提高了减振安装点的强度。而且,由于上本体和下本体的存在,使减振座和纵梁形成框架,极大的提高了减振安装点的动刚度,改善整车NVH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上本体纵向具有凸起部,上述的下本体具有能匹配所述凸起部的凹入部,所述的凸起部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的凹入部上设有连接孔,当所述的凸起部和凹入部匹配时上述的安装孔和连接孔对应。
设置凸起部和凹入部的目的在于,方便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而且这样设置连接更加方便。连接时只需通过紧固件将安装孔和连接孔定位即可。
在上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安装孔为若干个且沿凸起部纵向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可根据减振器的振动强度来改变上本体和下本体连接总长,而改变其长度则是通过多个安装孔与连接孔配合实现的。
在上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上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减震座的侧壁。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承受力的强度更大。
在上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的下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纵梁上。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承受力的强度更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在纵梁和减振座之间设有上本体和下本体,使减振座、纵梁之间以梁的形式搭接,把减振器的力通过上本体和下本体分散到纵梁上,变相的提高了减振安装点的强度。而且,由于上本体和下本体的存在,使减振座和纵梁形成框架,极大的提高了减振安装点的动刚度,改善整车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减震座;2、纵梁;3、上本体;31、凸起部;31a、安装孔;4、下本体;41、凹入部;41a、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汽车减振器设置在减震座1上,而减震座1设置在横梁处。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减震座1上的上本体3和设置在纵梁2上的下本体4,这里设置的上本体3和下本体4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
上本体3和下本体4的可拆卸方式是这样实现的:上本体3纵向具有凸起部31,下本体4具有能匹配凸起部31的凹入部41,凸起部31上具有安装孔31a,凹入部41上设有连接孔41a,当凸起部31和凹入部41匹配时安装孔31a和连接孔41a对应。如图1所示,这里设置的安装孔31a为若干个,且每个安装孔31a沿凸起部31纵向设置。设置凸起部31和凹入部41的目的在于,方便上本体3和下本体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而且这样设置连接更加方便。连接时只需通过紧固件将安装孔31a和连接孔41a定位即可,本实施例中的紧固件为螺栓。而且,可根据减振器的振动强度来改变上本体3和下本体4连接总长,而改变其长度则是通过多个安装孔31a与连接孔41a配合实现的。
为了使上本体3与减震座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将上本体3焊接到减震座1上;为了使下本体4与横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将下本体4焊接到横梁上。
本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用于连接减震座1和汽车纵梁2的,使减振座、纵梁2之间以梁的形式搭接,把减振器的力通过上本体3和下本体4分散到纵梁2上,变相的提高了减振安装点的强度。而且,由于上本体3和下本体4的存在,使减振座和纵梁2形成框架,极大的提高了减振安装点的动刚度,改善整车NVH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减震座1、纵梁2、上本体3、凸起部31、安装孔31a、下本体4、凹入部41、连接孔41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5)
1.一种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汽车前减震器设置在减震座(1)上,所述的减震座(1)设置在纵梁(2)处,其特征在于,本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减震座(1)上的上本体(3)和设置在纵梁(2)上的下本体(4),所述的上本体(3)和下本体(4)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本体(3)纵向具有凸起部(31),上述的下本体(4)具有能匹配所述凸起部(31)的凹入部(41),所述的凸起部(31)上具有安装孔(31a),所述的凹入部(41)上设有连接孔(41a),当所述的凸起部(31)和凹入部(41)匹配时上述的安装孔(31a)和连接孔(41a)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31a)为若干个且沿凸起部(31)纵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本体(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减震座(1)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本体(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纵梁(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96289U CN201882153U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96289U CN201882153U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82153U true CN201882153U (zh) | 2011-06-29 |
Family
ID=4417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0962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2153U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8215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9247A (zh) * | 2014-08-15 | 2014-11-05 | 丹阳荣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支架 |
CN105936199A (zh) * | 2016-05-24 | 2016-09-1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
CN107662466A (zh) * | 2017-10-31 | 2018-02-06 |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前减震器安装支座 |
-
2010
- 2010-11-16 CN CN2010206096289U patent/CN2018821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9247A (zh) * | 2014-08-15 | 2014-11-05 | 丹阳荣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支架 |
CN104129247B (zh) * | 2014-08-15 | 2016-08-24 | 丹阳荣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支架 |
CN105936199A (zh) * | 2016-05-24 | 2016-09-1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
CN107662466A (zh) * | 2017-10-31 | 2018-02-06 |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前减震器安装支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98993U (zh) | 轨道车辆设备舱骨架 | |
CN103144525A (zh) | 一种柴油机悬置软垫 | |
CN101850712A (zh) | 一种具有吸振功能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软垫 | |
CN201882153U (zh) | 汽车前减震器的加强结构 | |
CN107878176B (zh) | 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 | |
CN106553696A (zh) | 重型卡车车架总成 | |
CN201587313U (zh) | 一种汽车的悬置支架 | |
CN202389186U (zh) | 一种新型发动机悬置支架 | |
CN107856521A (zh) | 电动车抗扭悬置及其连接结构 | |
CN204998331U (zh) | 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 |
CN204020463U (zh) | 一种车辆减振装置及使用该减振装置的车辆 | |
CN103587397A (zh) | 发动机悬置软垫 | |
CN203186065U (zh) | 一种后悬置支架 | |
CN204137108U (zh) | 一种车架横梁 | |
CN203211388U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总成 | |
CN212401377U (zh) | 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后纵梁及汽车 | |
CN202944436U (zh) | 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结构 | |
CN209814099U (zh) | 一种前副车架 | |
CN204037311U (zh) | 一种整体式u型发动机悬置横梁 | |
CN205801245U (zh) |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 |
CN205930233U (zh) |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前端安装机构 | |
CN203600983U (zh) | 一种发动机支撑梁 | |
CN205706870U (zh) | 变速器安装横梁 | |
CN204998330U (zh) | 一种减震橡胶垫 | |
CN203186091U (zh) | 一种变速箱悬置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Plateau, Chengdu auto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Assignor: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mpany Limite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33000040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front shock absorber of automobi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225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