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6480U -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6480U
CN207916480U CN201820329061.6U CN201820329061U CN207916480U CN 207916480 U CN207916480 U CN 207916480U CN 201820329061 U CN201820329061 U CN 201820329061U CN 207916480 U CN207916480 U CN 207916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hole
adjusting rod
wh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290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bangda Trade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290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6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6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6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该车轮减震结构包括减震部、调节杆、调节螺母和支架,其中:减震部通过支架与车轮连接;调节杆连接于减震部;调节螺母可移动地设置于调节杆,并受到减震部的弹抵,以调整减震部的弹性势能。该车设置有该车轮减震结构。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调节杆与调节螺母的配合来调整减震部的弹性势能,从而在不更换减震部的情况下调整车轮减震结构的弹性势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背景技术
通常,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仓储搬运车或婴儿车等车上多装有车轮减震结构,以提高车体运行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减震结构,是通过弹簧的弹力实现减震的,在生产时为车轮安装固定弹力的弹簧。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操作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减震结构没有调节弹簧弹力的功能,若需要改变弹簧的弹力,需要将车轮减震结构拆开更换弹簧,这一过程费时费力且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减震结构没有调节弹簧弹力的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能够通过调节杆与调节螺母的配合来调整减震部的弹性势能,从而在不更换减震部的情况下调整车轮减震结构的弹性势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包括减震部、调节杆、调节螺母和支架,其中:所述减震部通过所述支架与车轮连接;所述调节杆连接于所述减震部;所述调节螺母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杆,并受到所述减震部的弹抵,以调整所述减震部的弹性势能。
通过调节杆与调节螺母的配合来调整减震部的弹性势能,从而在不更换减震部的情况下调整车轮减震结构的弹性势能。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撑轴,所述减震部包括弹簧、弹簧定位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定位轴的外部;所述弹簧定位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弹簧定位轴的上端与所述弹簧的上端相对固定,所述弹簧定位轴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支撑轴;所述调节杆的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调节杆的下部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受到所述支撑板的弹抵。
通过旋转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可以调整支撑轴与支撑板的间距,从而调整弹簧的压缩高度以改变弹簧的弹力,使车轮在不更换弹簧的情况下具备不同的减震能力。
可选地,所述支撑轴设置有第三通孔,其中:所述调节杆的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调节杆的外部设置有上部外螺纹和下部外螺纹,所述调节杆通过上部外螺纹与所述调节螺母配合,所述调节杆通过下部外螺纹与螺母配合以连接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撑轴;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杆的下部外螺纹的外径,且小于所述调节杆的上部外螺纹的外径。
支撑轴与调节杆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对支撑轴或调节杆进行维护或更换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且易于操作。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调节杆的上部外螺纹的外径,可以限制调节杆向下的移动范围。
可选地,所述弹簧定位轴的下端设置有第四通孔,其中: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支撑轴与弹簧定位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对支撑轴或弹簧定位轴进行维护或更换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且易于操作。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侧板和杠杆臂,其中:所述侧板与所述杠杆臂点连接,使所述杠杆臂可绕所述侧板与所述杠杆臂的连接点旋转;所述杠杆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支撑轴和车轮。
通过杠杆连接弹簧与车轮可以降低车轮减震结构在竖直方向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杠杆臂与车轮连接一端设置有长圆孔或多个圆孔。
长圆孔或多个圆孔可以使车轮安装的位置更加灵活,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减震结构的减震范围。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侧板、顶板、推力轴承和安装板,所述顶板设置有凹槽和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侧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推力轴承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推力轴承的下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贴合,所述推力轴承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贴合;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顶板连接。
该车轮减震结构使普通车轮可以作为万向车轮,适用范围广。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长型孔。
降低该车轮减震结构对车体上安装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
可选地,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母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其中: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所述调节螺母的下方。
通过锁紧螺母使调节螺母与支撑轴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在运行过程中松动影响减震效果。第一调节孔或第二调节孔使调整弹簧的过程更加容易,操作方便。
可选地,还包括弹簧压板,其中:所述弹簧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弹簧的上端接触,且所述弹簧压板与所述弹簧定位轴可拆卸连接。
在设置多个弹簧时,弹簧压板能够使各个弹簧的状态更加稳定。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拆卸的过程简单方便,便于对弹簧进行维修或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减震结构。
设置有车轮减震结构的车可以通过调节杆与调节螺母的配合来调整弹簧的压缩高度,从而在不更换弹簧的情况下改变该车的减震能力,还可以随意更换不同型号的弹簧或增减弹簧的数量。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调节杆与调节螺母的配合可以对减震部的弹性势能进行调整,使该车轮减震结构在不更换减震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具备不同的减震能力。通过锁紧螺母使调节螺母与调节杆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在运行过程中松动影响减震效果。通过杠杆臂连接减震部与车轮,可以降低车轮减震结构在竖直方向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在杠杆臂与车轮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长圆孔或多个圆孔,可以提高车轮减震结构的减震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侧视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侧视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杠杆臂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部分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部分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弹簧定位轴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中,
1-减震部;11-弹簧;12-弹簧定位轴;121-第四通孔;13-支撑板; 131-第一通孔;132-第二通孔;14-弹簧压板;2-调节杆;3-调节螺母; 31-第二调节孔;4-支架;41-支撑轴;411-第三通孔;42-侧板;43-杠杆臂;431-长圆孔;432-圆孔;44-顶板;441-凹槽;442-第一安装孔; 45-推力轴承;46-安装板;461-第二安装孔;462-长型孔;5-锁紧螺母;51-第一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主要包括:减震部1、调节杆2、调节螺母3和支架4。
其中,减震部1用于提供弹性势能,使车体在运行过程中减少颠簸,提高稳定性,可以通过支架4将减震部1与车轮连接。减震部1 连接有调节杆2,且调节杆2与调节螺母3可以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即调节螺母3可移动地设置于调节杆2,调节螺母3可移动地设置于调节杆2,并受到减震部1的弹抵。弹抵是指: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装置施作于其静态连接件的弹力以及相应的施力动作。通过调节杆2与调节螺母3的配合可以对减震部1的弹性势能进行调整,使该车轮减震结构在不更换减震部1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具备不同的减震能力。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10,支架4可以包括支撑轴41,减震部1可以包括弹簧11、弹簧定位轴12和支撑板13,支撑板13设置有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132。
其中,支撑板13可以用于支撑弹簧11等部件,且支撑板13设置有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132,弹簧11可以是压缩弹簧、橡胶弹簧、复合弹簧或空气囊弹簧等等。此外,设置弹簧1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例如设置两个弹簧11,则相应地设置两个弹簧定位轴12。该第一通孔131可以使调节杆2从中穿过,但调节螺母3无法穿过。该第二通孔132可以使弹簧定位轴12从中穿过,但弹簧11无法从中穿过。
安装时,可以将弹簧11套设于弹簧定位轴12的外部,并将弹簧定位轴12的上端与弹簧11的上端相对固定,使弹簧定位轴12的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弹簧11的压缩高度,该相对固定可以是弹簧11的上端与弹簧定位轴12的上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弹簧11的上端与弹簧定位轴12的上端设置为固定结构,还可以是弹簧11的上端与弹簧定位轴12的上端采用其它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等等。支撑轴41分别连接有弹簧定位轴12和调节杆2,通过旋转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3可以调整支撑轴41与支撑板13的间距,从而调整弹簧定位轴12位于支撑板13上方的长度,进而调整弹簧11的压缩高度以改变弹簧11的弹力,使车轮在不更换弹簧11的情况下可以具备不同的减震能力。
此外,弹簧11与弹簧定位轴12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即减震部1还包括弹簧压板14。
其中,弹簧压板14可以设置于弹簧11的上端,并将弹簧压板14 与弹簧定位轴12可拆卸连接,这样结构可以在更换弹簧11时,仅拆卸弹簧压板14等几个部件即可,拆卸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在设置多个弹簧11时,能够使各个弹簧11的状态更加稳定,弹簧11的状态可以包括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或弹簧11的压缩高度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4还可以包括侧板42和杠杆臂43。
其中,可以采用点连接将侧板42和杠杆臂43连接,使杠杆臂43 可绕侧板42与杠杆臂43的连接点旋转,该连接点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确定。杠杆臂43的一端与支撑轴41连接,杠杆臂43的另一端与车轮连接。支撑轴41上分别连接有调节杆2和弹簧定位轴12,即通过调节杆2与调节螺母3调整的是支撑轴41与支撑板13的间距。通过杠杆臂43连接弹簧11与车轮,并将弹簧11的弹性势能传导至车轮,可以降低车轮减震结构在竖直方向所占用的空间。
接下来继续参见图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4还可以包括顶板44、推力轴承45和安装板46。顶板44上设置有深度小于推力轴承45厚度的凹槽441和第一安装孔442,安装板46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442同轴的第二安装孔461。
其中,侧板42位于支撑板13的两侧,侧板42的上端与顶板44 连接,推力轴承45的下表面与凹槽441的底面贴合,推力轴承45的上表面与安装板46的下表面贴合。安装时,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442和第二安装孔461使安装板46和顶板44连接。这种结构的车轮减震结构可以实现为车轮提供减震能力的同时,使车轮可以作为万向车轮,该车轮减震结构的适用范围广。
此外,在安装板46上还可以设置长型孔462。该长型孔462能够使车体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减震结构的过程更加方便,且长型孔462能够降低对车体上安装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
参见图4、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在杠杆臂 43与车轮连接的一端设置长圆孔431或多个圆孔432。长圆孔431或多个圆孔432可以使车轮安装的位置更加灵活,即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改变杠杆臂43上弹簧11一端与车轮一端的杠杆比,同样可以改变车轮对弹簧11的作用力,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减震结构的减震范围。例如,A型号弹簧只有在承载的重力大于10千克时才会受力变形起到减震做用,而承载的重力不大于10千克时不起作用,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车轮安装的位置来增加A型号弹簧的受力,保证减震的效果。
参见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在支撑轴41上设置第三通孔411。
其中,可以在调节杆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不同外径的上部外螺纹和下部外螺纹,并使第三通孔411的直径大于调节杆2的下部外螺纹的外径,且小于调节杆2的上部外螺纹的外径,使调节杆2的下部可以穿过第三通孔411,而调节杆2的上部无法穿过第三通孔411,限制调节杆2向下的移动范围。调节杆2的上部外螺纹与调节螺母3 配合可以调节弹簧11的压缩高度。调节杆2的下部穿过第三通孔411,通过调节杆2的下部外螺纹与螺母配合可以连接调节杆2和支撑轴41,此外,通过调节杆2的下部外螺纹与螺母同样可以调节弹簧11的压缩高度,例如,旋转螺母使螺母沿调节杆2向上移动,可以减小调节杆2 在支撑轴41与支撑板13之间的长度,增加弹簧11的压缩高度。
参见图7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在弹簧定位轴12 的下端设置第四通孔121,使支撑轴41穿过第四通孔121以连接支撑轴41与弹簧定位轴12。
需要说明的是,若支撑轴41与调节杆2和支撑轴41与弹簧定位轴12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对各部件进行维护或更换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且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减震结构还可以包括锁紧螺母5,该锁紧螺母5位于调节螺母3的下方。通过锁紧螺母5使调节螺母3与支撑轴41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在运行过程中松动影响减震效果。在锁紧螺母5的侧面可以设置多个第一调节孔51,在调节螺母3的侧面同样可以设置多个第二调节孔31。第一调节孔51和第二调节孔31分别用于调整调节螺母3和锁紧螺母5在支撑轴41上的位置,具体地,可以将内六角扳手或直径小于第一调节孔51和第二调节孔31直径的圆形铁棍等工具插入第一调节孔51和第二调节孔31中,便可轻松旋转调节螺母3和锁紧螺母5,易于操作。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轮,该车轮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减震结构。
设置有车轮减震结构的车可以通过调节杆2与调节螺母3的配合来调整弹簧11的压缩高度,从而在不更换弹簧11的情况下改变该车轮的减震能力,还可以随意更换不同型号的弹簧或增减弹簧的数量。通过杠杆臂43连接弹簧11与车轮,可以降低车轮减震结构在竖直方向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安装该车轮减震结构的车体的车身降低,进而降低车体重心,提高车体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在杠杆臂43与车轮连接的一端设置长圆孔431或多个圆孔432,可以使车轮安装的位置更加灵活,提高了该车的减震能力。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通过调节杆2与调节螺母3的配合可以对减震部1的弹性势能进行调整,使该车轮减震结构在不更换减震部1 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具备不同的减震能力。通过锁紧螺母5使调节螺母3 与调节杆2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在运行过程中松动影响减震效果。通过杠杆臂43连接减震部1与车轮,可以降低车轮减震结构在竖直方向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在杠杆臂43与车轮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长圆孔 431或多个圆孔432,可以提高车轮减震结构的减震范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部(1)、调节杆(2)、调节螺母(3)和支架(4),其中:
所述减震部(1)通过所述支架(4)与车轮连接;
所述调节杆(2)连接于所述减震部(1);
所述调节螺母(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杆(2),并受到所述减震部(1)的弹抵,以调整所述减震部(1)的弹性势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包括支撑轴(41),所述减震部(1)包括弹簧(11)、弹簧定位轴(12)和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设置有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132),其中:
所述弹簧(11)位于所述支撑板(13)上,且所述弹簧(11)套设于所述弹簧定位轴(12)的外部;
所述弹簧定位轴(1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1),且所述弹簧定位轴(12)的上端与所述弹簧(11)的上端相对固定,所述弹簧定位轴(1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支撑轴(41);
所述调节杆(2)的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32),所述调节杆(2)的下部与所述支撑轴(41)连接;
所述调节螺母(3)受到所述支撑板(13)的弹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41)设置有第三通孔(411),其中:
所述调节杆(2)的穿过所述第三通孔(411),且所述调节杆(2)的外部设置有上部外螺纹和下部外螺纹,所述调节杆(2)通过上部外螺纹与所述调节螺母(3)配合,所述调节杆(2)通过下部外螺纹与螺母配合以连接所述调节杆(2)和所述支撑轴(41);
所述第三通孔(411)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杆(2)的下部外螺纹的外径,且小于所述调节杆(2)的上部外螺纹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定位轴(12)的下端设置有第四通孔(121),其中:
所述支撑轴(41)穿过所述第四通孔(121)以连接所述弹簧定位轴(12)和所述支撑轴(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还包括侧板(42)和杠杆臂(43),其中:
所述侧板(42)与所述杠杆臂(43)点连接,使所述杠杆臂(43)可绕所述侧板(42)与所述杠杆臂(43)的连接点旋转;
所述杠杆臂(4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支撑轴(41)和车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臂(43)与车轮连接一端设置有长圆孔(431)或多个圆孔(4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还包括顶板(44)、推力轴承(45)和安装板(46),所述顶板(44)设置有凹槽(441)和第一安装孔(442),所述安装板(46)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442)同轴的第二安装孔(461),其中:
所述侧板(42)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3)的两侧,所述侧板(42)的上端与所述顶板(44)连接;
所述推力轴承(45)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441)的深度,所述推力轴承(45)的下表面与所述凹槽(441)的底面贴合,所述推力轴承(45)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板(46)的下表面贴合;
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44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461)使所述安装板(46)和所述顶板(4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6)还设置有长型孔(462)。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5),所述锁紧螺母(5)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调节孔(51),所述调节螺母(3)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31),其中:
所述锁紧螺母(5)与所述调节杆(2)螺纹配合,且所述锁紧螺母(5)的上表面与所述调节螺母(3)的下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1)还包括弹簧压板(14),其中:
所述弹簧压板(14)的下表面与所述弹簧(11)的上端接触,且所述弹簧压板(14)与所述弹簧定位轴(12)可拆卸连接。
11.一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减震结构。
CN201820329061.6U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Active CN207916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9061.6U CN207916480U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9061.6U CN207916480U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6480U true CN207916480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59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29061.6U Active CN207916480U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64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086A (zh) * 2020-01-19 2020-05-12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系统及机器人
CN112413049A (zh) * 2020-11-03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安装转轮的减震模块及移动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086A (zh) * 2020-01-19 2020-05-12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系统及机器人
CN112413049A (zh) * 2020-11-03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安装转轮的减震模块及移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6480U (zh)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和车
CN208681536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平台
CN103192671A (zh) 一种用于装有麦克纳姆轮的车辆隔振装置
CN108274955A (zh) 一种可调式减震平衡轮
CN202479125U (zh) 一种弹簧支撑回转筛
CN215802394U (zh) 一种结构工程用抗震节点支架结构
CN208180676U (zh) 一种可调式减震平衡轮
CN214092205U (zh) 便捷空气压缩机
CN211625202U (zh) 一种锅炉用垫脚式支撑结构
CN204184493U (zh) 车辆动力总成装配工装
CN211003450U (zh) 一种气动连杆机构
CN111015455B (zh) 一种车桥铸造配件表面打磨装置
CN206677260U (zh) 一种提升杆装配机
CN2698465Y (zh) 旋振筛变力激振源
CN207609689U (zh) 一种可调偏心量的偏心轮
CN207188646U (zh) 生产线用分离端拾器
CN203902150U (zh) 箱包脚轮机构
CN207578294U (zh) 工件组装装置和工件组装设备
CN208413731U (zh) 一种汽车夹具的顶升装置
CN208793809U (zh) 紧凑型恒力支吊架
CN202765517U (zh) 一种可调节装卸铜带架
CN109915694A (zh) 一种电子通讯设备用稳定的防震支撑座
CN216556269U (zh) 便携式监理监控装置
CN216332725U (zh) 一种无人机用便于更换的缓冲支架
CN204137865U (zh) 专用于朵菊杀青机中的均匀下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6

Address after: 100086 6th Floor,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First Floor 101, No. 2 Building, No. 20 Courtyard,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6

Address after: 100080 First Floor 101, No. 2 Building, No. 20 Courtyard,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East Building 11, 10019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ngshikou Road No. 65 west Shan creative garden district 1-4 four layer of 1-4 layer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