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0631U - 一种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0631U
CN207900631U CN201721208102.8U CN201721208102U CN207900631U CN 207900631 U CN207900631 U CN 207900631U CN 201721208102 U CN201721208102 U CN 201721208102U CN 207900631 U CN207900631 U CN 207900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flexible
fixedly connected
unit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81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毅
严山
张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anjiang Aerospace Group Hong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anjiang Aerospace Group Hong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anjiang Aerospace Group Hong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anjiang Aerospace Group Hong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081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0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0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0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装置,涉及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基座、行走直线单元、立柱、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升降单元、伸缩单元、机头。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较大,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成型及球体的球面上的法兰孔加工方面,成型方法多采用先分瓣后拼焊成型的方式,拼焊成型采用的是人工焊接的方式,球瓣与球瓣之间的对接处需要预先加工焊接坡口。
球面上各种法兰孔的加工也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法兰孔,则需进行反复的修补和重复加工。
但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拼焊成型及加工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较大,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法兰孔,需进行反复的修补和重复加工,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较大,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针对大型球体焊接成型的特殊要求,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与地基连接;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位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可移动连接,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排列;行走圆弧单元,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相对设置;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连接;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连接;机头,所述机头与所述伸缩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机头对工作物进行焊接或钻铣。
优选的,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包括:行走直线齿条,所述行走直线齿条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导轨,所述行走直线导轨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滑块,所述行走直线滑块与所述行走直线导轨可移动连接;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行走直线滑块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支座,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与所述底座侧面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所述行走减速器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上;行走伺服电机,所述行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行走直线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立柱还包括: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具体包括:第一行走圆弧齿条,所述第一行走圆弧齿条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行走圆弧导轨,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导轨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行走圆弧滑块,所述第一行走圆弧滑块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导轨可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还包括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具体包括:第二行走圆弧齿条,所述第二行走圆弧齿条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导轨,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导轨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滑块,所述第二行走圆弧滑块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导轨可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升降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具体包括:第一滑鞍。所述第一滑鞍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升降直线滑块,所述第一升降直线滑块与所述第一滑鞍内侧固定连接;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与所述第一滑鞍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升降减速器,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固定连接;第一升降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升降齿轮,所述第一升降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升降齿轮与所述第一圆弧齿条或所述第二圆弧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具体包括:第二滑鞍。所述第二滑鞍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升降直线滑块,所述第二升降直线滑块与所述第二滑鞍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与所述第二滑鞍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升降减速器,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固定连接;第二升降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升降齿轮,所述第二升降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升降齿轮与所述第一圆弧齿条或所述第二圆弧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一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一伸缩柱,第一伸缩直线导轨,所述第一伸缩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两侧,第一伸缩齿条,所述第一伸缩齿条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两侧,与所述第一伸缩直线导轨平行设置;第一伸缩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与所述第一滑鞍的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减速器,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固定连接;第一伸缩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伸缩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伸缩齿轮,所述第一伸缩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伸缩齿轮与所述第一伸缩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二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二伸缩柱,第二伸缩直线导轨,所述第二伸缩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两侧,第二伸缩齿条,所述第二伸缩齿条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两侧,与所述第二伸缩直线导轨平行设置;第二伸缩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二伸缩减速支座与所述第二滑鞍的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二伸缩减速器,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支座固定连接;第二伸缩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伸缩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伸缩齿轮,所述第二伸缩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伸缩齿轮与所述第二伸缩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机头具体包括:钻铣机头,所述钻铣机头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端头连接;搅拌焊机头,所述搅拌焊机头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端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地基连接;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位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可移动连接,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排列;行走圆弧单元,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相对设置;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连接;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连接;机头,所述机头与所述伸缩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机头对工作物进行焊接或钻铣。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较大,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包括:行走直线齿条,所述行走直线齿条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导轨,所述行走直线导轨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滑块,所述行走直线滑块与所述行走直线导轨可移动连接;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行走直线滑块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支座,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与所述底座侧面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所述行走减速器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上;行走伺服电机,所述行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行走直线齿条相啮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的经线拼接焊缝,作业效率高,操作灵活,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的技术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所述立柱还包括: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球面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的经线拼接焊缝,增加了装置整体的刚性的技术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头,所述机头具体包括:钻铣机头,所述钻铣机头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端头连接;搅拌焊机头,所述搅拌焊机头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端头连接。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球面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的自动化搅拌摩擦焊,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和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装置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装置的B-B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装置的C-C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底座;3-第二斜撑;4-第二立柱;5-连杆;6-第一立柱;7-横梁;8-第一伸缩柱;9-钻铣机头;10-第二伸缩柱;11-搅拌焊机头;12-行走伺服电机;13-行走减速器;14-行走减速器支座;15-行走齿轮;16-第一滑鞍;17-第一升降直线滑块;18-第一伸缩直线导轨;19-第二滑鞍;20-第二直线滑块;21-第二伸缩直线导轨;22-第一升降伺服电机;23-第一升降减速器;24-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25-第一升降齿轮;26-第一伸缩齿轮;27-第一伸缩减速器;28-第一伸缩减速器支座;29-第一伸缩伺服电机;30-第一伸缩齿条;31-第二升降伺服电机;32-第二升降减速器;33-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34-第二升降齿轮;35-第二伸缩伺服电机;36-第二伸缩减速器;37-第二伸缩减速器支座;38-第二伸缩齿轮;39-第二伸缩齿条;40-第一行走圆弧导轨;41-第一行走圆弧齿条;42-第一行走圆弧滑块;43-第一斜撑;44-第二圆弧导轨;45-第二行走圆弧滑块;46-行走直线齿条;47-行走直线滑块;48-行走直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较大,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基座,所述基座与地基连接;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位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可移动连接,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排列;行走圆弧单元,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相对设置;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连接;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连接;机头,所述机头与所述伸缩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机头对工作物进行焊接或钻铣。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5,所述装置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与地基连接;
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位于所述基座1上表面,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行走直线齿条46,所述行走直线齿条46与所述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导轨48,所述行走直线导轨48与所述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滑块47,所述行走直线滑块47与所述行走直线导轨48可移动连接;底座2,所述底座2与所述行走直线滑块47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支座14,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14与所述底座侧面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13,所述行走减速器13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14上;行走伺服电机12,所述行走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减速器13的输入端连接;行走齿轮15,所述行走齿轮15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13的输出轴上,所述行走齿轮15与所述行走直线齿条46相啮合。
具体而言,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包括行走直线齿条46,行走直线导轨48,行走直线滑块47,行走减速器支座14,行走减速器13,行走伺服电机12,行走齿轮15。所述行走直线导轨48与所述行走直线齿条46通过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基座1的上表面,行走直线导轨与行走直线齿条46采用分离式相对排列,也可采用一体式导轨齿条。所述行走直线滑块47的一侧通过卡槽与行走直线导轨48连接,所述行走直线滑块47的另一侧与底座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为了使底座2在行走直线导轨48上直线滑动。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14与所述底座2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行走减速器13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14上,所述行走减速器13的输出端与行走伺服电机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走齿轮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13的输出轴上,所述行走齿轮15与所述行走直线齿条46相啮合,是为了控制底座2在行走直线导轨48上的滑动速度。
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可移动连接,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6与所述第二立柱4平行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斜撑43,所述第一斜撑43的底部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43侧面与所述第一立柱6固定连接;第二斜撑3,所述第二斜撑3的底部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3侧面与所述第二立柱4固定连接;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6与所述第二立柱4的端部还安装有横梁7。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斜撑43和第二斜撑3的底部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第一斜撑43侧面与所述第一立柱6固定连接,第二斜撑3侧面与所述第二立柱4固定连接,可以有效增大结构的刚度。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刚性。本实施例对连杆的数量不做要求,只要连杆的数量可以达到支撑结构的刚性要求即可。在所述第一立柱6与所述第二立柱4的端部还安装有横梁7,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上部结构整体性,协调结构整体受力和变形,并且分配支座反力,增大结构的刚度。
行走圆弧单元,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
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立柱4的侧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具体包括:第一行走圆弧齿条54,所述第一行走圆弧齿条54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行走圆弧导轨53,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导轨53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行走圆弧滑块56,所述第一行走圆弧滑块56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导轨53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具体包括:第二行走圆弧齿条,所述第二行走圆弧齿条与所述第二立柱4的侧面固定连接,图4中虽未示出第二行走圆弧齿条,但与图3中第一行走圆弧齿条54相对设置;第二行走圆弧导轨65,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导轨65与所述第二立柱4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滑块67,所述第二行走圆弧滑块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导轨65可移动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齿条54,第一行走圆弧导轨53,第一行走圆弧滑块56。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可以实现大型球体自动化经线拼接焊缝。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具有一样的作用。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升降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具体包括:第一滑鞍17,所述第一滑鞍17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滑块56固定连接;第一升降直线滑块18,所述第一升降直线滑块18与所述第一滑鞍17内侧固定连接;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29,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29与所述第一滑鞍17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升降减速器28,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28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29固定连接;第一升降伺服电机27,所述第一升降伺服电机2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28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升降齿轮30,所述第一升降齿轮30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28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升降齿轮30与所述第一圆弧齿条54或所述第二圆弧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具体包括:第二滑鞍22。所述第二滑鞍22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滑块67固定连接;第二升降直线滑块23,所述第二升降直线滑块23与所述第二滑鞍22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42,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42与所述第二滑鞍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升降减速器41,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41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42固定连接;第二升降伺服电机40,所述第二升降伺服电机4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4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升降齿轮43,所述第二升降齿轮43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4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升降齿轮43与所述第一圆弧齿条54或所述第二圆弧齿条相啮合。
具体而言,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具体包括:第一滑鞍17,第一升降直线滑块18,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29,第一升降减速器28,第一升降伺服电机27,第一升降齿轮30。所述第一滑鞍17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滑块5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直线滑块18与所述第一滑鞍17内侧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滑鞍17可在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上移动。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29与所述第一滑鞍17上表面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28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2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伺服电机2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2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齿轮30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28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升降齿轮30与所述第一圆弧齿条54或所述第二圆弧齿条相啮合,为了控制升级单元在行走圆弧单元上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二升降单元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具有相同的连接方式和机械作用。
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一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一伸缩柱8,第一伸缩直线导轨19,所述第一伸缩直线19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柱8的两侧,第一伸缩齿条38,所述第一伸缩齿条38与所述第一伸缩柱8的两侧,与所述第一伸缩直线导轨19平行设置;第一伸缩减速器支座35,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35与所述第一滑鞍17的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减速器34,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34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35固定连接;第一伸缩伺服电机36,所述第一伸缩伺服电机3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3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伸缩齿轮33,所述第一伸缩齿轮33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3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伸缩齿轮33与所述第一伸缩齿条38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单元具体还包括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二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二伸缩柱10,第二伸缩直线导轨24,所述第二伸缩直线导轨24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柱10的两侧,第二伸缩齿条50,所述第二伸缩齿条50与所述第二伸缩柱10的两侧,与所述第二伸缩直线导轨24平行设置;第二伸缩减速器支座48,所述第二伸缩减速支座48与所述第二滑鞍2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二伸缩减速器47,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47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支座48固定连接;第二伸缩伺服电机46,所述第二伸缩伺服电机4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47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伸缩齿轮49,所述第二伸缩齿轮49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47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伸缩齿轮49与所述第二伸缩齿条50相啮合。
具体而言,伸缩柱包括全自动升缩柱、半自动升缩柱、手动升缩柱等。所述第一伸缩柱采用的是全自动升缩柱,所述第一伸缩柱8的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伸缩直线导轨19和第一伸缩齿条38。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鞍17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3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3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伺服电机3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齿轮33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3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伸缩齿轮33与所述第一伸缩齿条38相啮合,为了控制所述第一升缩柱8的升缩移动速度。所述第二伸缩单元与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具有相同的连接方式和机械作用。
机头,所述机头与所述伸缩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机头对工作物进行焊接或钻铣。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具体包括:钻铣机头9,所述钻铣机头9与所述第一伸缩柱8的端头连接;搅拌焊机头11,所述搅拌焊机头11与所述第二伸缩柱10的端头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钻铣机头9与所述第一伸缩柱8的端头连接,所述钻铣机头9为开孔的钻削铣削装置,配置有驱动组件和钻头、铣刀等部件,为了在大型球体的球面上加工法兰孔。所述搅拌焊机头11与所述第二伸缩柱10的端头连接,所述搅拌焊机头11为专用的搅拌摩擦焊装置,配置有驱动组件和搅拌头等部件,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进一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和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地基连接;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位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可移动连接,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排列;行走圆弧单元,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相对设置;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连接;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连接;机头,所述机头与所述伸缩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机头对工作物进行焊接或钻铣。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较大,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包括:行走直线齿条,所述行走直线齿条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导轨,所述行走直线导轨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行走直线滑块,所述行走直线滑块与所述行走直线导轨可移动连接;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行走直线滑块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支座,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与所述底座侧面固定连接;行走减速器,所述行走减速器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上;行走伺服电机,所述行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行走直线齿条相啮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的经线拼接焊缝,作业效率高,操作灵活,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的技术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所述立柱还包括: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球面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的经线拼接焊缝,增加了装置整体的刚性的技术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头,所述机头具体包括:钻铣机头,所述钻铣机头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端头连接;搅拌焊机头,所述搅拌焊机头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端头连接。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球体的拼焊成型及加工球面法兰孔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良莠不齐、法兰孔的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型球体经线拼接焊缝的自动化搅拌摩擦焊,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保证良好的焊缝质量和球面上法兰孔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与地基连接;
行走直线单元,所述行走直线单元位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可移动连接,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排列;
行走圆弧单元,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
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
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相对设置;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连接;
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连接;
机头,所述机头与所述伸缩单元连接,通过所述机头对工作物进行焊接或钻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直线单元包括:
行走直线齿条,所述行走直线齿条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
行走直线导轨,所述行走直线导轨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
行走直线滑块,所述行走直线滑块与所述行走直线导轨可移动连接;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行走直线滑块固定连接;
行走减速器支座,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与所述底座侧面固定连接;
行走减速器,所述行走减速器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支座上;
行走伺服电机,所述行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
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安装于所述行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行走直线齿条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还包括:
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
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侧面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包括第一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行走圆弧齿条,所述第一行走圆弧齿条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行走圆弧导轨,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导轨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行走圆弧滑块,所述第一行走圆弧滑块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导轨可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圆弧单元还包括第二行走圆弧单元,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行走圆弧齿条,所述第二行走圆弧齿条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
第二行走圆弧导轨,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导轨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面固定连接;
第二行走圆弧滑块,所述第二行走圆弧滑块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导轨可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升降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滑鞍,所述第一滑鞍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滑块固定连接;
第一升降直线滑块,所述第一升降直线滑块与所述第一滑鞍内侧固定连接;
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与所述第一滑鞍上表面固定连接;
第一升降减速器,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支座固定连接;
第一升降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升降齿轮,所述第一升降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升降齿轮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齿条或所述第二行走圆弧齿条相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滑鞍,所述第二滑鞍与所述第二行走圆弧滑块固定连接;
第二升降直线滑块,所述第二升降直线滑块与所述第二滑鞍内侧固定连接;
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与所述第二滑鞍上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升降减速器,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支座固定连接;
第二升降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升降齿轮,所述第二升降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升降齿轮与所述第一行走圆弧齿条或所述第二行走圆弧齿条相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一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伸缩柱;
第一伸缩直线导轨,所述第一伸缩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两侧,
第一伸缩齿条,所述第一伸缩齿条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两侧,与所述第一伸缩直线导轨平行设置;
第一伸缩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与所述第一滑鞍的前端面固定连接;
第一伸缩减速器,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支座固定连接;
第一伸缩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伸缩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伸缩齿轮,所述第一伸缩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伸缩齿轮与所述第一伸缩齿条相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具体包括第二伸缩单元,所述第二伸缩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伸缩柱,
第二伸缩直线导轨,所述第二伸缩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两侧,
第二伸缩齿条,所述第二伸缩齿条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两侧,与所述第二伸缩直线导轨平行设置;
第二伸缩减速器支座,所述第二伸缩减速支座与所述第二滑鞍的前端面固定连接;
第二伸缩减速器,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支座固定连接;
第二伸缩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伸缩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伸缩齿轮,所述第二伸缩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伸缩齿轮与所述第二伸缩齿条相啮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具体包括:
钻铣机头,所述钻铣机头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端头连接;
搅拌焊机头,所述搅拌焊机头与所述第二伸缩柱的端头连接。
CN201721208102.8U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焊接装置 Active CN207900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102.8U CN207900631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102.8U CN207900631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0631U true CN207900631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7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8102.8U Active CN207900631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0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2332B (zh) 一种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
CN103252614B (zh) 双龙门升降式翻转机
CN109114054B (zh) 一种液压缸缸头体自适应柔性装配设备及液压控制系统
CN203679629U (zh) 支撑台变位机
CN109531348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的板材打磨装置
CN112548369B (zh) 一种激光切管机
CN106695205A (zh) 自动焊接变位机
CN209681816U (zh) 一种数控钻铣机用的钻孔毛刺打磨装置
CN101862720B (zh) 一种用于流水生产作业的智能型喷涂装置
CN107350693A (zh) 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线的对位焊接平台
CN111890177A (zh) 一种用于金属冲压件加工的大型水磨床
CN105172128B (zh) 多焊头超声波焊接机
WO2021036351A1 (zh) 一种回转式自动焊接机器人及其焊接方法
CN209550691U (zh) 龙门式五轴数控高精度开孔装置
CN207900631U (zh) 一种焊接装置
KR101275865B1 (ko) 캐터필러 트랙의 링크가공 복합장치
CN212168996U (zh) 一种定梁高速龙门加工中心
CN108788580A (zh) 一种四分之一圆弧自动焊接小车
CN212191861U (zh) 高空吊臂四板拼焊装置
CN206230046U (zh) 一种带有回转工作台的新型镗床
KR101276634B1 (ko) 캐터필러 트랙의 링크 보링가공장치
CN108164117A (zh) 一种高效污油泥处理装置
CN207681791U (zh) 适用于渣土车车厢壳体自动焊接设备
CN113560779B (zh) 一种适用于阀门生产制造的焊接设备
CN207402262U (zh) 一种球阀空心球体的气体保焊焊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