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982U - 一种无人机脚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982U
CN207875982U CN201721798241.0U CN201721798241U CN207875982U CN 207875982 U CN207875982 U CN 207875982U CN 201721798241 U CN201721798241 U CN 201721798241U CN 207875982 U CN207875982 U CN 207875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eg
unmanned plane
pedestal
connecting rod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982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o Shun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o Shun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o Shun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o Shun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982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5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脚架,包括连接杆、设在连接杆上的支撑脚、设在支撑脚上用于驱动机翼的螺旋桨电机,支撑脚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无人机机架上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转接座,支撑脚和螺旋桨电机设在转接座上,支撑脚的底部设有减震器,支撑脚上还设有一避震机构,无人机通过支撑脚上的减震器减震后再由避震机构进行二次减震。能够使无人机脚架、螺旋桨电机和通讯天线均安装在连接杆的一端,使支撑脚实现快速拆装和双重减震的效果,使无人机在降落时冲击力更小,性能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脚架。
背景技术
飞行器的起降稳定性极大的依赖于其起落架的减震性能,但是现有的起落架一般采用减震材料或者弹性支撑脚进行减震,而且一般都采用单次减震的效果,通过一次减震后的部分冲击力会直接对无人机进行冲击,从而使无人机的减震性相对较差,无法达到所需的效果,而且现有的无人机脚架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部分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且天线一般直接安装在无人机上,当需要与脚架结合时,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机翼或者驱动机翼的螺旋桨电机、脚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或者替换,尤其是对机翼进行更新换代时的替换时,现有的机翼和脚架一般采用分体设置,在单个更换后容易出现脚架不匹配的情况发生,而采用全部跟换则操作麻烦,更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脚架,能够使无人机脚架、螺旋桨电机和通讯天线均安装在连接杆的一端,使支撑脚实现快速拆装和双重减震的效果,使无人机在降落时冲击力更小,性能更加稳定。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无人机脚架,包括连接杆、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撑脚、设在所述支撑脚上用于驱动机翼的螺旋桨电机,所述支撑脚通过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无人机机架上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转接座,所述支撑脚和螺旋桨电机设在所述转接座上,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有减震器,所述支撑脚上还设有一避震机构,无人机通过所述支撑脚上的所述减震器减震后再由所述避震机构进行二次减震。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支撑脚设在所述下底座上,所述上底座包括底部与所述下底座连接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设在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上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设有一用于夹紧所述连接杆的锁紧孔,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设有一与所述锁紧孔连通的延展槽,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的所述延展槽大小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控制,所述锁紧孔的大小通过所述锁紧孔的大小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延展槽内设有与所述锁紧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连接杆上垂直设置有一从所述限位孔内延伸出的安装杆,所述螺旋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安装杆上套设有一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橡胶垫圈,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橡胶垫圈固定在所述转接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与所述下底座之间通过所述避震机构连接,所述避震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底座上的橡胶壳、设在橡胶壳内的避震弹簧,所述支撑脚设在所述橡胶壳上,无人机着陆时通过所述支撑脚传递到转接座上的冲击力通过所述避震弹簧和橡胶壳实现缓冲避震。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壳的侧壁采用采用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底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橡胶壳固定在所述下底座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橡胶壳的底部也也设有一螺纹孔,所述支撑脚通过所述橡胶壳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橡胶壳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下底座贴合的限位挡环。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减震器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腔,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支撑脚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锁紧孔,所述定位部上设有一通讯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采用多边形结构,所述通讯天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定位部进行固定,所述通讯天线的另一端设有一圆弧形的限位槽,所述通讯天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槽安装于所述支撑脚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支撑脚呈间隙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一个转接座能够使无人机支撑脚和螺旋桨电机直接安装在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接座能够实现支撑脚、螺旋桨电机和机翼的快速拆装,使支撑脚或者机翼的更换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尤其是需要更新换代时,能够使所以支撑脚和机翼的更换更加快速,更换后的无人机着陆状态时更加稳定,而且无人机采用减震器和避震机构进行双重减震,使无人机通过支撑脚上的减震器减震后,后续的冲击力能够再由避震机构进行二次减震,使支撑脚实现快速拆装和双重减震的效果,使无人机在降落时冲击力更小,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与避震机构安装在转接座上的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的半剖视图;
图中:连接杆1、转接座2、连接件3、螺旋桨电机4、上底座5、定位部6、限位挡环7、避震机构8、通讯天线9、支撑脚10、减震器11、限位槽12、下底座13、第一座体14、内腔15、延展槽16、安装杆17、橡胶垫圈18、限位孔19、第二座体20、锁紧孔21、避震弹簧22、橡胶壳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无人机脚架,包括连接杆1、设在所述连接杆1上的支撑脚10、设在所述支撑脚10上用于驱动机翼的螺旋桨电机4,所述支撑脚10通过所述连接杆1安装在无人机机架上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设有转接座2,所述支撑脚10和螺旋桨电机4设在所述转接座2上,所述支撑脚10的底部设有减震器11,所述支撑脚10上还设有一避震机构8,无人机通过所述支撑脚10上的所述减震器11减震后再由所述避震机构8进行二次减震;所述转接座2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底座13和上底座5,所述支撑脚10设在所述下底座13上,所述上底座5包括底部与所述下底座13连接的第一座体14和第二座体20、设在所述第一座体14和所述第二座体20上的连接件3,所述第一座体14和所述第二座体20之间设有一用于夹紧所述连接杆1的锁紧孔21,所述第一座体14和所述第二座体20之间设有一与所述锁紧孔21连通的延展槽16,所述第一座体14和所述第二座体20之间的所述延展槽16大小通过所述连接件3进行控制,所述锁紧孔21的大小通过所述锁紧孔21的大小进行调节;所述延展槽16内设有与所述锁紧孔21连通的限位孔19,所述连接杆1上垂直设置有一从所述限位孔19内延伸出的安装杆17,所述螺旋桨电机4安装在所述安装杆17上,所述安装杆17上套设有一与所述限位孔19配合的橡胶垫圈18,所述安装杆17通过所述橡胶垫圈18固定在所述转接座2上;所述支撑脚10与所述下底座13之间通过所述避震机构8连接,所述避震机构8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底座13上的橡胶壳23、设在橡胶壳23内的避震弹簧22,所述支撑脚10设在所述橡胶壳23上,无人机着陆时通过所述支撑脚10传递到转接座2上的冲击力通过所述避震弹簧22和橡胶壳23实现缓冲避震;所述橡胶壳23的侧壁采用采用波浪形结构;所述下底座13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橡胶壳23固定在所述下底座13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橡胶壳23的底部也也设有一螺纹孔,所述支撑脚10通过所述橡胶壳23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橡胶壳23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下底座13贴合的限位挡环7;所述减震器11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减震器11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腔15,所述减震器11与所述支撑脚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设有一定位部6,所述定位部6穿过所述锁紧孔21,所述定位部6上设有一通讯天线9;所述定位部6采用多边形结构,所述通讯天线9的一端通过所述定位部6进行固定,所述通讯天线9的另一端设有一圆弧形的限位槽12,所述通讯天线9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槽12安装于所述支撑脚10的一侧,所述限位槽12与所述支撑脚10呈间隙设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杆1的一端与无人机机架连接,另一端用于安装转接座2,支撑脚10及螺旋桨电机4通过转接座2连接固定,从而使无人机通过支撑脚10进行固定支撑并通过支撑脚10上的减震器11和避震机构8进行缓冲减震,使无人机在起降时稳定性更高,减震性更好,通过一个转接座2能够使无人机支撑脚10和螺旋桨电机4直接安装在连接杆1的一端,通过转接座2能够实现支撑脚10、螺旋桨电机4和机翼的快速拆装,使支撑脚10或者机翼的更换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尤其是需要更新换代时,能够使所以支撑脚10和机翼的更换更加快速,更换后的无人机着陆状态时更加稳定,而且无人机采用减震器11和避震机构8进行双重减震,使无人机通过支撑脚10上的减震器11减震后,后续的冲击力能够再由避震机构8进行二次减震,使支撑脚10实现快速拆装和双重减震的效果,使无人机在降落时冲击力更小,性能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在通过转接座2对连接杆1与支撑脚10进行连接固定时,连接杆1安装在锁紧孔21内并通过第一座体14和第二座体20进行夹紧,能够使转接座2牢固的固定在安装杆17上,且第一座体14和第二座体20之间采用分体结构,延展槽16与锁紧孔21连通,当延展槽16通过连接件3的锁紧而实现槽口缩小时,能够使锁紧孔21也同步实现变小,从而使锁紧孔21对连接杆1实现锁紧功能,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当锁紧孔21处于常规状态时,能够使连接件3的插入更加方便,连接件3采用螺杆结构,在对延展槽16和锁紧孔21的大小进行调节时,更加简便,而延展槽16内有一个与锁紧孔21连通的限位孔19,且安装杆17的一端通过限位孔19伸出后与螺旋桨电机4连接,同时在安装杆17上套设有一与限位孔19配合的橡胶垫圈18,能够使螺旋桨电机4牢固且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杆17上,同时,通过安装杆17还能实现连接杆1与转接座2更加稳定的连接,使转接座2上安装的部件安装在无人机上后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的,支撑脚10与下底座13之间通过避震机构8连接,能够使避震机构8和/或支撑脚10的更换更加方便,更换成本更低,当避震机构8或者支持脚上的减震器11出现损坏时,能够及时快速的进行更换,而且避震机构8的外部壳体采用橡胶制成的橡胶壳23,内部再通过避震弹簧22填充,当支撑脚10的冲击力传输到减震机构时,通过橡胶壳23和避震弹簧22均能实现异地的减震效果,使避震机构8的减震和避震性能更好,且还能够使支撑脚10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支撑脚10在飞行或者着陆时出现撞击或者弯折力时,能够使支撑脚10具有移动的抗变形性和复位还原性,使支撑脚10更不容易出现损坏或者弯折。同时,在通过橡胶壳23进行连接时,橡胶壳23的侧壁采用采用波浪形结构,当支撑脚10的冲击力过大时,能够使橡胶壳23的外侧和内部实现同步伸缩,从而使支撑脚10和连接杆1更不容易出现弯曲,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更长。
更进一步的,橡胶壳23和下底座13、橡胶壳23和支撑脚10之间均采用螺纹孔连接,在连接时更加稳定牢固,对于支撑脚10的长度调节更加简便,同时在橡胶壳23的外侧设有与下底座13贴合的限位挡环7,当橡胶壳23安装到下底座13的螺纹孔内时,只需拧到底,就能使限位挡环7与下底座13贴合,从而橡胶座安装后稳定性更好,且抗冲击力更强。
进一步的,减震器11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且在减震器11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腔15,能够使减震器11的减震效果更好,缓冲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更加节约能源,而所述减震器11与支撑脚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及更换更加简单,更换成本更低。
进一步的,连接杆1前端的定位部6穿过锁紧孔21,能够使锁紧孔21在对连接杆1进行锁紧固定时锁紧力更好,锁紧后稳定性更高,同时对于通讯天线9的安装更加稳定,当通讯天线9采用有线连接时,能够使信号线直接通过连接杆1与无人机连接,使信号线不会裸露在外,使用寿命更长,信号更加稳定,且定位部6采用多边形结构,当通讯天线9安装后定位更加精确,同时,所述通讯天线9的一端通过定位部6进行固定,另一端通过限位槽12安装于所述支撑脚10的一侧,限位槽12与支撑脚呈间隙设置,使通讯天线9的两端均具有直接定位或者隐形定位效果,能够使通讯天线9的稳定性更好,天线即使出现轻微的撞击,也能够通过两端进行固定,而且还不会影响支撑脚10的减震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人机脚架,包括连接杆、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撑脚、设在所述支撑脚上用于驱动机翼的螺旋桨电机,所述支撑脚通过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无人机机架上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转接座,所述支撑脚和螺旋桨电机设在所述转接座上,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有减震器,所述支撑脚上还设有一避震机构,无人机通过所述支撑脚上的所述减震器减震后再由所述避震机构进行二次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支撑脚设在所述下底座上,所述上底座包括底部与所述下底座连接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设在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上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设有一用于夹紧所述连接杆的锁紧孔,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设有一与所述锁紧孔连通的延展槽,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之间的所述延展槽大小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控制,所述锁紧孔的大小通过所述锁紧孔的大小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槽内设有与所述锁紧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连接杆上垂直设置有一从所述限位孔内延伸出的安装杆,所述螺旋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安装杆上套设有一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橡胶垫圈,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橡胶垫圈固定在所述转接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与所述下底座之间通过所述避震机构连接,所述避震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底座上的橡胶壳、设在橡胶壳内的避震弹簧,所述支撑脚设在所述橡胶壳上,无人机着陆时通过所述支撑脚传递到转接座上的冲击力通过所述避震弹簧和橡胶壳实现缓冲避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壳的侧壁采用采用波浪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橡胶壳固定在所述下底座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橡胶壳的底部也设有一螺纹孔,所述支撑脚通过所述橡胶壳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橡胶壳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下底座贴合的限位挡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减震器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腔,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支撑脚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锁紧孔,所述定位部上设有一通讯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采用多边形结构,所述通讯天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定位部进行固定,所述通讯天线的另一端设有一圆弧形的限位槽,所述通讯天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槽安装于所述支撑脚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支撑脚呈间隙设置。
CN201721798241.0U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无人机脚架 Active CN207875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8241.0U CN207875982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无人机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8241.0U CN207875982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无人机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982U true CN207875982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98241.0U Active CN207875982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无人机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5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64073U (zh) 一种具有偏差快速修正的新型无人机gps支架
CN203339285U (zh) 一种充气可展开抛物面天线
CN207875982U (zh) 一种无人机脚架
CN204802065U (zh) 可折叠桨臂组件及无人机
CN107336826B (zh) 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
CN104613288A (zh) 一种投影仪支架的调节定位装置
CN109268632B (zh) 一种显示屏连接器
CN207664214U (zh) 一种方便拆装式吸盘天线
CN205044993U (zh) 一种挂载式升空干涉仪
CN205029490U (zh) 一种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电机座
CN205239902U (zh) 一种便携式八旋翼无人机
CN107021217A (zh) 一种药箱起落架式植保无人机
CN214171207U (zh) 一种用于翻盖结构的具有调节结构的阻尼器
CN205642790U (zh) 一种飞行器支撑装置
CN209988140U (zh) 一种便于收放的航拍机起落架
CN114088889A (zh) 用于变电站监测的氢气传感器安装支架
CN208401026U (zh) 多支腿吸盘天线
CN206984335U (zh) 一种药箱起落架式植保无人机
CN209581922U (zh) 一种无人机载测向装置
CN208078183U (zh) 可调节信号接收容错服务器
CN111795107A (zh) 一种风力发电基座用减震装置
CN207658046U (zh) 一种六旋翼无人机航摄装置
CN218463775U (zh) 一种悬浮减震车载支架
CN209169365U (zh) 一种天线安装结构
CN213769003U (zh) 一种教学用无人机云台减震结构及云台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