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0440U -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0440U
CN207860440U CN201721681509.2U CN201721681509U CN207860440U CN 207860440 U CN207860440 U CN 207860440U CN 201721681509 U CN201721681509 U CN 201721681509U CN 207860440 U CN207860440 U CN 207860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fixed part
sleeve
arm
unmanned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15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Dingz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Dingz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Dingz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Dingz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815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0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0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04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包括固定于旋翼臂末端的连接臂,连接臂末端设置有防撞板,防撞板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心与旋翼的旋转中心重合;连接臂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套筒、活塞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活塞杆一端伸入套筒内,活塞杆另一端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套筒底端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活塞杆和套筒上、且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端面上,第二弹簧设置于套筒内,且一端与套筒底面接触,另一端与活塞杆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将防撞板与旋翼臂之间设置为弹性连接,在无人机触碰障碍物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保护旋翼及旋翼臂不被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设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目前,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巡逻、反恐排爆等领域应用甚广。
由于无人机需要在不同环境中飞行,其损坏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旋翼部分,若有一点损坏,就会造成不平衡,导致无人机坠落损坏,所以,为解决该问题,防撞无人机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防撞无人机即在无人机旋翼部分增加一圈防护结构,该防护机构大多是在旋翼外围增加防护圈,使旋翼在防护圈内旋转,以避免旋翼与外界发生碰撞,从而达到防碰撞的目的。
但是,该防护圈一般为刚性结构,所以,在发生碰撞时,如果没有及时转向,则会使整个旋翼臂都受力,这样会使整个旋翼臂损坏,导致无人机坠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刚性连接的防护结构发生碰撞时,会导致整个旋翼臂都受力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包括固定于旋翼臂末端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末端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心与所述旋翼的旋转中心重合;
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套筒、活塞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内,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套筒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和套筒上、且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套筒底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接触;
所述防撞板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旋翼臂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旋翼臂末端均设置有三个所述防撞板和连接臂,三个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旋翼臂呈十字形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且三个所述连接臂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旋翼臂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防撞板的圆心角为6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碰撞组件,将防撞板与旋翼臂之间设置为弹性连接,在无人机触碰障碍物时,能够得到缓冲,不会使旋翼臂受力,从而保护旋翼及旋翼臂不被损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无人机主视图。
图2是无人机俯视图。
图3是无人机连接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无人机连接臂局部剖视图。
图中:1、旋翼平台;2、旋翼臂;3、旋翼;4、飞行电机;5、连接臂;6、防撞板;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套筒;10、活塞杆;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刚性连接的防护结构发生碰撞时,会导致整个旋翼臂都受力,因此容易造成无人机坠落损坏的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如图1、图2所示,包括旋翼平台1,旋翼平台1边缘均匀分布有旋翼臂2,旋翼臂2末端设置有旋翼3,旋翼3由飞行电机4驱动旋转,其中,每个旋翼臂2末端均设置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固定于旋翼臂2末端的连接臂5,连接臂5末端设置有防撞板6,防撞板6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心与旋翼3的旋转中心重合;连接臂5如图3、图4所示,包括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套筒9、活塞杆10、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活塞杆10一端伸入套筒9内,活塞杆10另一端与第一固定部11固定连接, 套筒9底端与第二固定部12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套设于活塞杆10和套筒9上、且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端面上,第二弹簧8设置于套筒9内,且一端与套筒9底面接触,另一端与活塞杆10接触;防撞板6与第一固定部11固定连接,旋翼臂2与第二固定部12固定连接。
上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防撞板6保护旋翼3,保证旋翼3不会触碰外界障碍物,然后通过上述结构的连接杆将防撞板6固定于旋翼3外围,通过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8能够构成二级减震,在防撞板6触碰障碍物时,通过弹簧弹力能够抵消碰撞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减小旋翼臂2所受的力,达到保护旋翼3和旋翼臂2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防撞机构中均设置有三个防撞板6和连接臂5,三个连接臂5与旋翼臂2呈十字形分布设置;第二固定部12上设置有螺纹通孔13,且三个连接臂5通过螺钉依次穿过螺纹通孔13与旋翼臂2固定连接。防撞板6的圆心角为。
上述防撞板6的圆心角设置为60°-90°,并且数量为三个,每个连接臂5均与防撞板6圆弧弧线中心出固定连接,所以,相邻的两个防撞板6之间的间隙角度最大为30°,最小为0,而旋翼臂2处不设置防撞板6是因为,无人机在飞行时,只有外侧会发生碰撞,而内侧即旋翼臂2处不会碰撞障碍物,所以,该处不设置防撞板6,并且当两个防撞板6之间角度为30°时,在触碰障碍物时,由于两个防撞板6距离较近,所以障碍物不能触碰到旋翼3,该结构既能很好的保护旋翼3,而且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旋翼臂末端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末端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心与所述旋翼的旋转中心重合;
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套筒、活塞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内,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和套筒上、且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套筒底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接触;
所述防撞板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旋翼臂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翼臂末端均设置有三个所述防撞板和连接臂,三个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旋翼臂呈十字形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且三个所述连接臂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旋翼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的圆心角为60°-90°。
CN201721681509.2U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0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1509.2U CN207860440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1509.2U CN207860440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0440U true CN207860440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8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15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0440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04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83A (zh) * 2018-11-20 2019-02-01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83A (zh) * 2018-11-20 2019-02-01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
CN109292083B (zh) * 2018-11-20 2023-09-12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3464U (zh) 一种防碰撞无人机旋翼组件
CN208134616U (zh) 一种无人机作业防撞避撞装置
CN207860440U (zh)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WO2017215541A1 (zh) 飞行机器人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飞行机器人
JP6080605B2 (ja) 捜索作業支援システム、捜索作業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7225612U (zh) 一种具有自调节平衡功能的无人机水上起落平台
CN112607008B (zh) 一种基于大型多旋翼无人机的防撞装置
CN203593169U (zh) 航拍无人机
CN203889081U (zh) 电动无人直升机云台减震装置
CN109878706A (zh)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CN109878718A (zh) 一种防碰撞无人机旋翼组件
CN207875995U (zh) 一种防碰撞无人机
CN109878720A (zh) 一种防碰撞无人机
CN203983425U (zh) 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加热器
CN207737499U (zh) 消防无人机的防碰撞结构
CN208593494U (zh) 无人路况侦察机
CN110254717A (zh) 一种可自动对内部和表面损伤进行检测的无人机
CN105371817B (zh) 用于限制光电经纬仪回转轴系连续回转的限位缓冲装置
CN109878898A (zh) 一种无人机运输箱用的保护组件
CN211844925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CN208094563U (zh) 一种无人机干扰器
CN211149282U (zh) 机房巡检机器人
CN207225676U (zh) 一种防撞无人机
CN207773460U (zh) 一种防碰撞的植保无人机
CN210882601U (zh) 一种可折叠旋翼的测绘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