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9452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9452U
CN207849452U CN201820134464.5U CN201820134464U CN207849452U CN 207849452 U CN207849452 U CN 207849452U CN 201820134464 U CN201820134464 U CN 201820134464U CN 207849452 U CN207849452 U CN 207849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ce structure
air outlet
bottom case
electromagnetic oven
f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344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丞
王飞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344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9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9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9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所述底壳(10)内设有线圈盘(20)、控制板(40)和风机(50),所述底壳(10)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出风口(11),其中,所述出风口(11)朝向底壳(10)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风口(11)一一对应的栅栏结构(30),且所述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或宽度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少以使所述栅栏结构(30)呈阶梯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既实现了对底壳内元器件在出风口处的遮挡作用,同时降低了对底壳内散热的阻碍作用,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出风口防护筋对底壳内部空间散热造成影响而使得底壳内的热量散热缓慢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其中,电磁炉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常用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具体就是在电磁炉内设置风机进行散热,通过风机的扇叶旋转产生风流以对电磁炉内部的发热元器件散热。
目前,专利(CN201410566886.6)公开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电磁炉,具体公开(参见图1和图2):包括底座1和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面板和上盖,所述底座1和上盖组件组合形成炉腔,炉腔内设置有风机、控制板、线圈盘及电控板。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包括若干个开口的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述进风口111和/或出风口112的每个开口处设置有一个所述防护结构,具体的,所述进风口111开口处设置有进风口防护筋14,所述出风口112开口处设置有出风口防护筋12,所述进风口防护筋14与所述进风口111开口之间形成进风口间隙15,出风口防护筋12与所述出风口112开口之间也形成出风口间隙13,其中,所述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为栅格状或栅格网状,所述出风口112与所述出风口防护筋12之间也呈错开排布状态。
然而,上述专利中,当所述出风口防护筋12位于所述出风口112的内侧时,由于出风口防护筋12位于出风口112的正向方向上遮挡出风口112且与出风口112之间有间隙,这样使得出风口防护筋12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电磁炉内部空间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磁炉出风口内侧设置出风口防护筋而造成电磁炉内部散热受影响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出风口内侧设置出风口防护筋而造成电磁炉内部散热受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线圈盘、控制板和风机,所述底壳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朝向底壳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的栅栏结构,且所述栅栏结构的高度和/或宽度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以使所述栅栏结构呈阶梯状。
通过在出风口的内侧设置栅栏结构,且所述栅栏结构的高度和/或宽度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这样所述栅栏结构在高度和/或宽度方向上呈阶梯状,该阶梯状的栅栏结构对底壳内的热风流起到导风作用,从而使得底壳内的热量在阶梯状的栅栏结构引导作用下及时从出风口向外排出,且由于栅栏结构高度和/或宽度从一排出风口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这样吹到栅栏结构的热气能完全的发散到每一个栅栏结构上,这样大大降低了栅栏结构对底壳内部空间散热的阻碍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等高等宽的出风口防护筋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阶梯状的栅栏结构降低了对底壳内部空间的散热阻碍作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既实现了对底壳内元器件在出风口处的遮挡作用,同时降低了对底壳内散热的阻碍作用,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出风口防护筋对底壳内部空间散热造成影响而使得底壳内的热量散热缓慢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所述栅栏结构的高度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靠近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升高。
可选的,所述栅栏结构的宽度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靠近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者
所述栅栏结构的宽度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靠近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减小。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的宽度与所述栅栏结构的宽度对应依次地从一端到另一端增大或减小。
可选的,所述栅栏结构的高度介于0.5mm-50mm。
可选的,所述栅栏结构的宽度介于0.5mm-50mm。
可选的,所述栅栏结构与所述底壳的侧壁一体成型,或者
所述栅栏结构与所述底壳的侧壁之间通过卡接或紧固件紧固连接。
可选的,所述栅栏结构为栅栏筋,且所述栅栏筋朝向所述底壳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完全覆盖所述出风口。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椭圆形。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底壳的后侧壁,或者,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底壳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磁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电磁炉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栅栏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壳-10;
出风口-11;
侧壁-12;
线圈盘-20;
栅栏结构-30;
一端-31;
另一端-32;
控制板-40;
风机-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栅栏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通过设置呈阶梯状的栅栏结构既实现了防止从出风口看到底壳内器件的目的,同时该阶梯状的栅栏结构起到导风作用,从而降低了栅栏结构对底壳内散热造成阻碍影响。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电磁炉包括:底壳10,其中,底壳10上设有面板,底壳10内设有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电性相连,控制板40根据用户的操作对线圈盘20的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其中,电磁炉启动运行时,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上的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底壳10内的温度升高,若底壳10内的热量没有及时向外散发出去,这样底壳10内的高温环境对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上的元器件的运行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上的元器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为此,底壳10内还设有风机50,且为了将底壳10外的空气吸入底壳10内,以及将底壳10内热空气向底壳10外排出,本实施例中,底壳10上设有进风口,其中,风机50的进风口与底壳10上的进风口相对应,这样底壳10外的空气通过底壳10上的进风口进入风机50中,本实施例中,进风口具体可以开设在底壳10的底面上,同时,本实施例中,为了将底壳10的热量向底壳10外排出,具体的,在所述底壳10的侧壁12上开设至少一排出风口11,例如,可以在底壳10的侧壁12上开设一排出风口11,也可以在侧壁12开设两排出风口11,具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开设一排或多排出风口11。
其中,现有技术中,在出风口11内侧设置出风口防护结构时,出风口防护结构位于出风口11的正向方向上,出风口防护结构遮挡出风口11且与出风口11之间有间隙,但是,位于出风口11正向方向上的进风防护结构由于将出风口11进行遮挡,这样出风口防护结构对电磁炉内部空间的散热造成一定的阻挡,使得电磁炉内的散热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设置出风口防护结构而造成对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造成阻碍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3-4所示,出风口11朝向底壳10内的一侧设有与出风口11一一对应的栅栏结构30,且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或宽度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以使栅栏结构30呈阶梯状,即本实施例中,在出风口11内侧设置与出风口11对应的栅栏结构30,且栅栏结构30的高度可以依次增大或减小,或者栅栏结构30的宽度依次增大或减小,或者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宽度同时增大或减小,以使整个栅栏结构30在高度和/或宽度方向上呈阶梯状,这样底壳10内的热风从出风口11处散热时,该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对热风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从而对出风口11处热风的阻碍作用降低,热风通过栅栏结构30能快速地从出风口11处排出,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起到了导风的作用,这样降低了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热量的阻碍作用,使得底壳10内的热量能及时排出,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设置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既实现了遮挡底壳10内元器件的作用,以使底壳10内的元器件在出风口11处不可见,同时还起到导风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的阻碍作用,优化了出风口11处的散热效率。
其中,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在出风口11的内侧设置时,具体的,栅栏结构30罩设在出风口11上,且栅栏结构30与出风口11之间的距离随着栅栏结构30的高度变化依次增大,而且,栅栏结构30为了起到遮挡作用,栅栏结构30设置时需能将出风口11完全遮住,这样从底壳10外观察时,从出风口11不会看到底壳10内的元器件。
其中,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或宽度可以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首端到尾端依次增大,或者栅栏结构30的高度或宽度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尾端到首端依次增大,其中,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或宽度依次增大或减小的方向具体根据底壳10内热风散热的方向进行确定,例如,可以从热风首先接触到的栅栏结构30开始依次增大,这样首先接触到热风的栅栏结构30不会对后面的栅栏结构30造成遮挡,呈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起到导风的作用,使得底壳10内部空间的热量经栅栏结构30及时从出风口11向外排出。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工作时,具体为:电磁炉加热工作,设置于底壳10内的风机50旋转带动外部的冷气流进入底壳10内部,再通过风机50扇叶的转动吹到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的发热元器件上后通过侧壁12的出风口11位置散发到底壳10外部,由于侧壁12内部的栅栏结构30的高度从低到高,和/或宽度从宽到窄的阶梯式设置,可以使吹到栅栏结构30的热气能完全的发散到每一个栅栏结构30上,通过栅栏结构30之间的开口而流出出风口11,保证了机器内部元器件的散热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出风口11的内侧设置栅栏结构30,且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或宽度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这样栅栏结构30呈阶梯状,该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的热风流起到导风作用,从而使得底壳10内的热量在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引导作用下及时从出风口11向外排出,由于呈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起到导风作用,这样吹到栅栏结构30的热气能完全的发散到每一个栅栏结构30上,这样大大降低了栅栏结构30的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的阻碍作用,与现有技术中同等高度的栅栏结构30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降低了对底壳10内部空间的散热阻碍作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既实现了对底壳10内元器件在出风口11处的遮挡作用,同时降低了对底壳10内散热的阻碍作用,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出风口防护筋对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造成影响而使得底壳10内的热量散热缓慢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4-5所示,风机50具体在底壳10的前端进行设置,风机50的出风口11朝向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这样风机50吹出的风流吹向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所以,往往将出风口11设在左右两个侧壁12上或者后侧壁上,为使栅栏结构30起到导风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栅栏结构30的高度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风机50出风口11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升高,这样首先接触到热风的栅栏结构30对后端的栅栏结构30不会造成遮挡,栅栏结构30由前向后依次升高并呈阶梯状,该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起到导风作用,电磁炉工作时,对线圈盘20和控制板40冷却后的热风发散到每一个栅栏结构30上,并从出风口11向外排出(如图3中箭头所示)。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具体的,出风口11分别在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进行设置,其中,出风口11还可以设在底壳10的后侧壁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出风口11设在底壳10的后侧壁上时,栅栏结构30在底壳10的后侧壁上设置时,由于栅栏结构30仍然存在与风机50的出风口11靠近的一端,因此,栅栏结构30仍然从靠近风机50出风口11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升高。
其中,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在底壳10的侧壁12上设置,具体的,栅栏结构30与底壳10的侧壁12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方式进行设置,这样,栅栏结构30与底壳10为一个整体,栅栏结构30不易从底壳10上脱落下来,或者,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与底壳10的侧壁12之间通过卡接或紧固件紧固连接,即栅栏结构30与底壳10的侧壁12之间通过可拆卸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当其中一个栅栏结构30出现损坏,可以只对其中损坏的栅栏结构30进行更换,拆卸和安装更加省时省力。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电磁炉的内部往往具有一高度,为了避免栅栏结构30高度太高而对电磁炉的安装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的高度H介于0.5mm-50mm,即栅栏结构30的最低高度为0.5mm,栅栏结构30的最高高度为50mm,例如,栅栏结构30可以依次按照1mm、2mm、3mm、4mm和5mm的高度依次升高。
其中,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为栅栏筋,且栅栏筋朝向底壳10侧壁12上的投影区域完全覆盖出风口11,即栅栏筋向对应的侧壁12向下投影时,投影区域要大于或等于出风口11的开口大小,投影区域对出风口11起到完全遮挡的作用,这样栅栏筋才可以起到对底壳10内元器件进行遮挡作用,防止底壳10内的元器件在出风口11处可见而影响电磁炉的外观。
其中,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且出风口11的一端朝向底壳10的顶端,另一端朝向底壳10的底端,出风口11为长条型的开口,或者,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其中,当出风口11的形状为长条形时,则栅栏结构30的形状与出风口11的形状一致的长条形,相应的,当出风口11的形状为椭圆形时,栅栏结构30的形状也为与出风口11对应的椭圆形,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11的形状包括但并不限于长方形壶椭圆形,出风口11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一定形状的出风口11。
实施例二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降低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的散热影响,同时减小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的占用,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不仅高度H依次升高呈阶梯状,同时,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也由大到小依次变化,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风机50出风口11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增大,这样如图5所示,栅栏结构30的宽度W和高度H以相同的变化趋势从一端到另一端增大,使得栅栏结构30不仅在高度上呈阶梯状,同时在宽度上也呈阶梯状,其中,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栅栏结构30的宽度由小到大变换,这样与现有技术中等高等宽的出风口防护结构相比,大大减小了整个栅栏结构30占用的空间,而且,由于栅栏结构30的宽度由小到大变换,这样使得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散热的阻碍作用减小,即底壳10内散热受栅栏结构30的影响减弱。
其中,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风机50出风口11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减小,这样栅栏结构30的高度H从一端到另一端升高,而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从一端到另一端减小,这样靠近风机50出风口11的一端由于高度较低,这样对散热影响较小,所以栅栏结构30的宽度可以较大,当栅栏结构30的高度升高后,对散热阻碍作用增大,这样可以将栅栏结构30的宽度减小,确保较高的栅栏结构30对散热阻碍作用降低。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宽度均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设置,使得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宽度上均呈阶梯状,这样不仅对底壳10内的热风流起到导风作用,从而使得底壳10内的热量在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引导作用下及时从出风口11向外排出,且由于呈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起到导风作用,这样吹到栅栏结构30的热气能完全的发散到每一个栅栏结构30上,这样大大降低了栅栏结构30的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的阻碍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等高等宽的出风口防护结构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降低了对底壳10内部空间的散热阻碍作用,而且,由于栅栏结构30高度和宽度均由小到大变化,这样大大减小了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地减小了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出风口防护结构对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造成影响而使得底壳10内的热量散热缓慢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栅栏结构30的宽度从一端到另一端增大或减小时,底壳10侧壁12上开设的多个出风口11可以相同,或者至少一排出风口11也可以根据栅栏结构30的宽度变化由一端到另一端增大或减小,即至少一排出风口11从前端与后端可以依次增大或者依次减小。
其中,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介于0.5mm-50mm,即栅栏结构30的最小宽度可以为0.5mm,栅栏结构30的最大宽度为50mm,例如,栅栏结构30可以依次按照1mm、2mm、3mm、4mm和5mm的宽度W依次升高,其中,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的宽度W具体指从栅栏结构30与底壳10侧壁12相连的两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其中,本实施例中,当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介于0.5mm-50mm时,相应的出风口11的宽度也可以介于0.5mm-50mm,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11的宽度不能大于对应的栅栏结构30的宽度W,这样保证了栅栏结构30对出风口11的遮挡作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这样,栅栏结构30在宽度上呈阶梯状,由于栅栏结构30的宽度呈阶梯状,所以与现有技术中的等宽的出风口防护结构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栅栏结构30减少了对电磁炉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由于栅栏结构30的宽度呈阶梯状,这样栅栏结构与底壳侧壁相连的两侧呈阶梯状,从而起到导风作用,使得栅栏结构30两侧的前后端不会造成遮挡,对电磁炉内部空间的散热阻挡作用降低。
其中,本实施例中,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时,具体的,栅栏结构30的宽度W可以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风机50出风口11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增大,或者,栅栏结构30的宽度W还可以从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风机50出风口11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减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栅栏结构30的宽度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设置,使得栅栏结构30的宽度呈阶梯状,这样不仅对底壳10内的热风流起到导风作用,从而使得底壳10内的热量在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引导作用下及时从出风口11向外排出,且由于呈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起到导风作用,这样吹到栅栏结构30的热气能完全的发散到每一个栅栏结构30上,这样大大降低了栅栏结构30的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的阻碍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等高等宽的出风口防护结构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阶梯状的栅栏结构30降低了对底壳10内部空间的散热阻碍作用,而且,由于栅栏结构30高度和宽度均由小到大变化,这样大大减小了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地减小了栅栏结构30对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出风口防护结构对底壳10内部空间散热造成影响而使得底壳10内的热量散热缓慢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所述底壳(10)内设有线圈盘(20)、控制板(40)和风机(50),所述底壳(10)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11)朝向底壳(10)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风口(11)一一对应的栅栏结构(30),且所述栅栏结构(30)的高度和/或宽度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增大或减小以使所述栅栏结构(30)呈阶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30)的高度(H)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所述风机(50)出风口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所述风机(50)出风口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增大,或者
所述栅栏结构(30)的宽度(W)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11)靠近所述风机(50)出风口的一端(31)到另一端(32)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排出风口(11)的宽度与所述栅栏结构(30)的宽度(W)对应依次地从一端到另一端增大或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30)的高度介于0.5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30)的宽度介于0.5mm-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30)与所述底壳(10)的侧壁(12)一体成型,或者
所述栅栏结构(30)与所述底壳(10)的侧壁(12)之间通过卡接或紧固件紧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结构(30)为栅栏筋,且所述栅栏筋朝向所述底壳(10)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完全覆盖所述出风口(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开设在所述底壳(10)的后侧壁,或者,所述出风口(11)开设在所述底壳(1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CN201820134464.5U 2018-01-26 2018-01-26 电磁炉 Active CN207849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4464.5U CN207849452U (zh) 2018-01-26 2018-01-26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4464.5U CN207849452U (zh) 2018-01-26 2018-01-26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9452U true CN207849452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2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34464.5U Active CN207849452U (zh) 2018-01-26 2018-01-26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94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171A (zh) * 2018-10-09 2020-04-1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壶
CN113847627A (zh) * 2020-12-28 2021-12-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好的电磁烹饪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171A (zh) * 2018-10-09 2020-04-1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壶
CN113847627A (zh) * 2020-12-28 2021-12-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好的电磁烹饪装置
CN113847627B (zh) * 2020-12-28 2023-06-09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好的电磁烹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5899B (zh) 电陶炉机芯
CN205825143U (zh) 微波炉的底座和微波炉
CN207849452U (zh) 电磁炉
CN106900099B (zh) 烹饪装置
CN202927909U (zh) 电磁炉
CN203231351U (zh) 电磁炉
CN20839814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CN203709828U (zh) 一种豆浆机冷却机构
CN207378881U (zh) 电磁炉
CN210373581U (zh) 电焰灶
CN208282187U (zh) 一种电磁灶散热结构及电磁灶
CN210951427U (zh) 电磁炉
CN207893806U (zh) 电磁炉
CN204438231U (zh) 烹饪电器
CN207716475U (zh) 台式炉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台式炉
CN209310058U (zh) 电磁炉
CN20302419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磁炉
CN203234580U (zh) 一种电饭煲用电路板散热装置及其支架安装结构
CN207279715U (zh) 电磁炉
CN208504478U (zh) 电磁炉
CN207527648U (zh) 电磁炉
CN219228219U (zh) 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CN210748683U (zh) 电源板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08042224U (zh) 一种嵌入式电磁炉的散热结构
CN203912234U (zh) 电磁烹饪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