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8219U - 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28219U CN219228219U CN202223089863.XU CN202223089863U CN219228219U CN 219228219 U CN219228219 U CN 219228219U CN 202223089863 U CN202223089863 U CN 202223089863U CN 219228219 U CN219228219 U CN 2192282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air outlet
- circuit board
- rectifier bridge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热机构,其包括:机座、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机座的外壁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机座内设置有发热机构、IGBT模组和整流桥;第一风机设置于机座内,第一风机具有第一出风口,发热机构位于第一出风口和排风口之间;第二风机设置于机座内,第二风机具有第二出风口,IGBT模组位于第二出风口和排风口之间;第三风机设置于机座内,第三风机具有第三出风口,整流桥位于第三出风口和排风口之间。通过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分别对各个在运作时产生热量的部件进行吹风,可以有效地确保各个部件处产生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排风口排出至机座外,从而得以充分且全面地排出机座内的热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电磁炉内通常需要设置排热机构,从而快速排去电磁炉在使用时其内部的热量,进而避免各个部件因过热而导致失效或者损坏。电磁炉内不仅会存在有发热机构所产生的热量,还会具备有整流桥和I GBT模组等器件会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电热。目前电磁炉内的排热机构通常只是利用单个风扇在电磁炉内进行吹风,然而,风扇的出风方向单一且固定,因此难以吹风至与风扇的出风方向相互交错的位置处,故而位于交错位置处的整流桥和I GBT模组等器件难以得到及时地散热效果,这样无疑有着散热效果存在区域性以及难以全面地排出机座内的热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热机构,能够全面地排出电磁炉内热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排热机构的电磁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热机构,包括:机座、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机座的外壁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机座内设置有发热机构、I GBT模组和整流桥;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座内,所述第一风机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发热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座内,所述第二风机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I GBT模组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第三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座内,所述第三风机具有第三出风口,所述整流桥位于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的至少其二的出风方向相互交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热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风机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发热机构,并将发热机构辐射至机座内部的热量通过排风口带出机座外;第二风机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二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I GBT模组,并将I GBT模组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带出机座外;第三风机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三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整流桥,并将整流桥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带出机座外。交错的出风方向则确保机座内的不同方位处均能够得到吹风效果,从而避免因吹风方向单一而导致的局部位置无法得到吹风效果的问题。
通过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分别对各个在运作时产生热量的部件进行吹风,可以有效地确保各个部件处产生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排风口排出至机座外,从而得以有效地将不同部位的热量进行排出,进而达到充分且全面地排出机座内的热量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中部的电热盘,所述I GBT模组、所述整流桥、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均环绕所述电热盘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I GBT模组位于所述电热盘的同一侧,所述第三风机和所述整流桥均位于所述电热盘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远离所述电热盘的方向偏斜,所述第三出风口朝向远离所述电热盘的方向偏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之间,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热盘的边缘设置有挡风筋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座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高压电容、扼流圈电感、共模电感和变压器,所述高压电容、所述扼流圈电感、所述共模电感和所述变压器的至少其一卧放于所述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相对于所述电路板内凹或者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高压电容、所述扼流圈电感、所述共模电感和所述变压器的至少其一嵌入于所述安装位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I GBT模组和/或所述整流桥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排风口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磁炉,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热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炉,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风机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发热机构,并将发热机构辐射至机座内部的热量通过排风口带出机座外;第二风机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二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I GBT模组,并将I GBT模组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带出机座外;第三风机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三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整流桥,并将整流桥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带出机座外。交错的出风方向则确保机座内的不同方位处均能够得到吹风效果,从而避免因吹风方向单一而导致的局部位置无法得到吹风效果的问题。通过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分别对各个在运作时产生热量的部件进行吹风,可以有效地确保各个部件处产生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排风口排出至机座外,从而得以有效地将不同部位的热量进行排出,进而达到充分且全面地排出机座内的热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热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排热机构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排热机构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路板10;感应器20;电热盘30;挡风筋位35;整流桥40;第三风机50;进风口60;第一风机70;排风口80;第二风机90;发热机构100;I GBT模组110;机座120;盖体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排热机构,包括:机座120、第一风机70、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机座120的外壁设置有进风口60和排风口80,机座120内设置有发热机构100、I GBT模组110和整流桥40;第一风机70设置于机座120内,第一风机70具有第一出风口,发热机构100位于第一出风口和排风口80之间;第二风机90设置于机座120内,第二风机90具有第二出风口,IGBT模组110位于第二出风口和排风口80之间;第三风机50设置于机座120内,第三风机50具有第三出风口,整流桥40位于第三出风口和排风口80之间,第一风机70、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的至少其二的出风方向相互交错。第一风机70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发热机构100,并将发热机构100辐射至机座120内部的热量通过排风口80带出机座120外;第二风机90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二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I GBT模组110,并将I GBT模组110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80带出机座120外;第三风机50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三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整流桥40,并将整流桥40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80带出机座120外。交错的出风方向则确保机座120内的不同方位处均能够得到吹风效果,从而避免因吹风方向单一而导致的局部位置无法得到吹风效果的问题。通过第一风机70、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分别对各个在运作时产生热量的部件进行吹风,可以有效地确保各个部件处产生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排风口80排出至机座120外,从而得以有效地将不同部位的热量进行排出,进而达到充分且全面地排出机座120内的热量的效果。
具体地,机座120上设置有盖体130,盖体130配合机座120封闭机座120内的各个部件,并仅留存进风口60及排风口80与外界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发热机构100包括设置于机座120中部的电热盘30,IGBT模组110、整流桥40、第一风机70、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均环绕电热盘30分布。各个部件有序地均环绕电热盘30分布,因此在经过机座120中心的机座120径向方向上,仅会具有电热盘30和其两侧的部件,而不会出现多个部件平行排列并使得该平行方向上的径向尺寸激增的情况。所以,机座120内部的结构配置显得更加地紧凑,从而令电磁炉的体积可以进行相应地缩小,进而为电磁炉的运输和放置提供便利。
具体地,机座120和电热盘30均为圆盘形,且具有中心轴的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电热盘30的中部设置有感应器20。感应器20可以对电热盘30的温度或者电压大小进行感应,从而令使用者可以得知当前的发热状态,进而便于使用者掌控火力大小。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二风机90和I GBT模组110位于电热盘30的同一侧,第三风机50和整流桥40均位于电热盘30的另一侧;第二出风口朝向远离电热盘30的方向偏斜,第三出风口朝向远离电热盘30的方向偏斜。由于第二风机90和I GBT模组110位于电热盘30的同一侧,因此第二风机90所吹出的风能够直接吹拂于I GBT模组110处,而不会被电热盘30所遮挡。并且,由于第二出风口朝向远离电热盘30的方向偏斜,因此第二风机90所吹出的风将难以带动电热盘30所发出的热量,进而有效地避免电热盘30发出的热量对I GBT模组110造成影响。第三风机50、第三出风口和整流桥40的配置方式不仅同样具有类似的优点,并且,通过电热盘30将第二风机90及I GBT模组110、第三风机50及整流桥40进行分隔,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所吹出的风相互影响,进而确保排热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具体地,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均指向机座120的侧壁,且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相对于发热盘对称。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一风机70位于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之间,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第一风机70的出风方向。空气在进行流动时,流动中的空气将会和其他空气产生气压差,因此电热盘30发出的热量存在有因气压差而被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带动的可能。由于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第一风机70,因此可以极大幅度地避免发热盘所发出的热量被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所带动,进而有效地避免I GBT模组110和整流桥40承受电热盘30的热量,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电热盘30的边缘设置有挡风筋位35。挡风筋位35可以有效地对第一风机70所吹出的风进行阻挡,从而避免第一风机70将电热盘30所辐射至机座120内的热量吹动至I GBT模组110或者整流桥40处,进而确保二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工作。
具体地,挡风筋位位于电热盘30的两侧,并位于电热盘30的中心和I GBT模组110或整流桥40之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机座120内设置有电路板10,电路板10位于第一出风口和排风口80之间。电路板10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热。而第一风机70则能够对电路板10进行吹风,从而确保电路板10处的热量能够及时地被带动至排风口80处并排出至机座120外,进而有效地避免电路板10及其连接的部件因过热而导致损坏或者失效的问题。
具体地,电路板10为双面板,底部无元器件引脚,元器件均使用表贴工艺连接于电路板10。因此,电路板10和机座120底部之间无需再留有用于安放引脚的空间,从而得以减少电磁炉的厚度。由于厚度更小的电磁炉在运输和放置时都具有更小的空间需求,因此可以为电磁炉的运输和放置过程提供便利。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电路板10上设置有高压电容、扼流圈电感、共模电感和变压器,高压电容、扼流圈电感、共模电感和变压器的至少其一卧放于电路板10。卧放的安装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电路板10及高压电容、扼流圈电感、共模电感和变压器的至少其一的总高度,从而使得电磁炉的厚度可以进行减小,由于厚度更小的电磁炉在运输和放置时都具有更小的空间需求,因此可以为电磁炉的运输和放置过程提供便利。
具体地,高压电容、扼流圈电感、共模电感和变压器中,高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或者高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的部件进行卧放安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电路板10上开设有安装位,安装位相对于电路板10内凹或者贯穿电路板10,高压电容、扼流圈电感、共模电感和变压器的至少其一嵌入于安装位内。相对于电路板10内凹或者贯穿电路板10的安装位可以有效地减小安装于安装位内的部件与电路板10之间的相对高度,从而使得电磁炉的厚度可以进行缩减。由于厚度缩减后的电磁炉在运输和放置时都具有更小的空间需求,因此可以为电磁炉的运输和放置过程提供便利。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I GBT模组110和/或整流桥40上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朝向排风口80延伸。散热片不仅可以快速地与I GBT模组110和/或整流桥40进行热交换,并且还可以扩大其与风流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地增加I GBT模组110和/或整流桥40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I GBT模组110和整流桥40均设置有散热片。当然,也可以是仅I GBT模组110或仅整流桥40设置有散热片,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炉的实施例,包括以上的排热机构。第一风机70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发热机构100,并将发热机构100辐射至机座120内部的热量通过排风口80带出机座120外;第二风机90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二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I GBT模组110,并将I GBT模组110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80带出机座120外;第三风机50启动后,能够通过第三出风口带动空气经过整流桥40,并将整流桥40运作时产生的电热通过排风口80带出机座120外。通过第一风机70、第二风机90和第三风机50分别对各个在运作时产生热量的部件进行吹风,可以有效地确保各个部件处产生的热量均能够通过排风口80排出至机座120外,从而得以有效地将不同部位的热量进行排出,进而达到充分且全面地排出机座120内的热量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120),所述机座(120)的外壁设置有进风口(60)和排风口(80),所述机座(120)内设置有发热机构(100)、IGBT模组(110)和整流桥(40);
第一风机(70),设置于所述机座(120)内,所述第一风机(70)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发热机构(100)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80)之间;
第二风机(90),设置于所述机座(120)内,所述第二风机(90)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IGBT模组(110)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80)之间;
第三风机(50),设置于所述机座(120)内,所述第三风机(50)具有第三出风口,所述整流桥(40)位于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80)之间,所述第一风机(70)、所述第二风机(90)和所述第三风机(50)的至少其二的出风方向相互交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机构(10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120)中部的电热盘(30),所述IGBT模组(110)、所述整流桥(40)、所述第一风机(70)、所述第二风机(90)和所述第三风机(50)均环绕所述电热盘(30)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机(90)和所述IGBT模组(110)位于所述电热盘(30)的同一侧,所述第三风机(50)和所述整流桥(40)均位于所述电热盘(30)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远离所述电热盘(30)的方向偏斜,所述第三出风口朝向远离所述电热盘(30)的方向偏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机(70)位于所述第二风机(90)和所述第三风机(50)之间,所述第二风机(90)和所述第三风机(50)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风机(70)的出风方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盘(30)的边缘设置有挡风筋位(3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座(120)内设置有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80)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10)上设置有高压电容、扼流圈电感、共模电感和变压器,所述高压电容、所述扼流圈电感、所述共模电感和所述变压器的至少其一卧放于所述电路板(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10)上开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相对于所述电路板(10)内凹或者贯穿所述电路板(10),所述高压电容、所述扼流圈电感、所述共模电感和所述变压器的至少其一嵌入于所述安装位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IGBT模组(110)和/或所述整流桥(40)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朝向所述排风口(80)延伸。
10.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热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89863.XU CN219228219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89863.XU CN219228219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28219U true CN219228219U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675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89863.XU Active CN219228219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28219U (zh) |
-
2022
- 2022-11-17 CN CN202223089863.XU patent/CN2192282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067235B1 (en) | Induction heat cooking apparatus | |
CN208739497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自动化控制柜 | |
JP2008059983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105387492A (zh) | 微波炉 | |
CN210241668U (zh) | 一种otr微波炉散热系统 | |
CN219228219U (zh) | 排热机构及电磁炉 | |
JPWO2006054547A1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07849452U (zh) | 电磁炉 | |
CN210568643U (zh) | 炉头及电焰灶 | |
CN103604142B (zh) | 电磁炉 | |
KR100813730B1 (ko) | 유도 가열 조리기기 | |
CN213119198U (zh) | 一种新型电磁炉 | |
CN207378881U (zh) | 电磁炉 | |
CN212057413U (zh) | 电磁炉 | |
CN208011793U (zh) | 电磁炉 | |
CN211232977U (zh) | 一种电磁炉 | |
CN217302890U (zh) | 一种带有散热罩的电磁炉 | |
CN210861219U (zh) | 一种电磁炉散热装置 | |
CN217843983U (zh) | 一种冷却风道组件 | |
CN213089869U (zh) | 电热炊具 | |
CN208504478U (zh) | 电磁炉 | |
CN215112777U (zh) | 底板组件及烹饪装置 | |
CN208475391U (zh) | 电磁炉 | |
CN217356979U (zh) | 烹饪器具底壳及烹饪器具 | |
CN216754260U (zh) | 一种多功能烤炉的降温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