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3734U -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3734U
CN207813734U CN201820214205.3U CN201820214205U CN207813734U CN 207813734 U CN207813734 U CN 207813734U CN 201820214205 U CN201820214205 U CN 201820214205U CN 207813734 U CN207813734 U CN 207813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ster
oil
rack body
flange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42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蔼杰
包世荣
覃甲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rine and Genset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42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3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3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3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用以支撑并冷却增压器,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进油通道、回油通道、第一法兰以及第二法兰。进油通道竖直设置于支架本体内;回油通道竖直设置于支架本体内;第一法兰设置于支架本体的顶部,且增压器通过第一法兰安装于支架本体的顶部;第二法兰设置于支架本体的底部,且支架本体通过第二法兰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其中,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内的机油依次通过支架本体内的进油通道、增压器的轴承、支架本体内的回油通道并回到发动机机体的回油道内,从而对增压器进行冷却润滑。借此,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减少了外置的进回油管。

Description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增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背景技术
发动机增压器受到发动机的空间限制,增压器较难布置。而且增压器轴承需要冷却,一般需要布置进回油管,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容易出现进回油管松脱、或者进油管被增压器高温烧坏漏油等情况。影响增压器的寿命,发动机空间本来就有限,进回油管不仅难于布置,且零件数量多,占用空间大,生产制造成本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结构简单,减少了外置的进回油管,且布置方式美观,还降低了零件的故障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用以支撑并冷却增压器,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进油通道、回油通道、第一法兰以及第二法兰。支架本体呈工字型;进油通道竖直设置于支架本体内,进油通道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连通,且进油通道的另一端与增压器的轴承连通;回油通道竖直设置于支架本体内,回油道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回油道连通,且回油通道的另一端与增压器的轴承连通;第一法兰设置于支架本体的顶部,且增压器通过第一法兰安装于支架本体的顶部;第二法兰设置于支架本体的底部,且支架本体通过第二法兰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其中,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内的机油依次通过支架本体内的进油通道、增压器的轴承、支架本体内的回油通道并回到发动机机体的回油道内,从而对增压器进行冷却润滑。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法兰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安装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法兰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安装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油通道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凹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回油通道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密封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在支架本体内集成进回油通道,从发动机机体引出的机油由支架本体的进油通道直接进入增压器,冷却润滑增压器轴承后的机油经支架本体的回油通道流回机体,从而形成循环,减少了外置的进回油管,且布置方式不仅美观,由于零件的减少,还有效降低了零件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本体,2-进油通道,21-第一密封凹槽,3-回油通道,31-第二密封凹槽,4-第一法兰,41-第一固定安装孔,5-第二法兰,51-第二固定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2所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用以支撑并冷却增压器,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进油通道2、回油通道3、第一法兰4以及第二法兰5。支架本体1呈工字型;进油通道2竖直设置于支架本体1内,进油通道2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连通,且进油通道2的另一端与增压器的轴承连通;回油通道3竖直设置于支架本体1内,回油道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回油道连通,且回油通道3的另一端与增压器的轴承连通;第一法兰4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顶部,且增压器通过第一法兰4安装于支架本体1的顶部;第二法兰5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底部,且支架本体1通过第二法兰5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其中,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内的机油依次通过支架本体1内的进油通道2、增压器的轴承、支架本体1内的回油通道3并回到发动机机体的回油道内,从而对增压器进行冷却润滑。
优选地,第一法兰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安装孔41,且第一固定安装孔41用以与螺栓配合,从而将增压器固定于支架本体1上;第二法兰5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安装孔51,且第二固定安装孔51用以与螺栓配合,从而将支架本体1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进油通道2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凹槽21;回油通道3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密封凹槽31;其中第一密封凹槽21与第二密封凹槽31分别用以与O型圈配合,从而对支架本体1的端面进行密封。
在实际应用中,从发动机机体引出的机油由支架本体1的进油通道2直接进入增压器,冷却润滑增压器轴承后的机油经支架本体1的回油通道3流回机体,从而形成循环对增压器进行冷却润滑。其中,该增压器支架的端面密封不局限于开设凹槽,通过O型圈密封,也可将端面加工平整,通过垫片密封,制作方法不仅局限于一体铸造,也可焊接或者机加工而来。其中,第一法兰4与第二法兰5上均开设有与支架本体1的进油通道2及回油通道3位置相同的进油口及回油口,也即第一法兰4的顶部具有第一进油口,从而使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与支架本体1的进油通道2连通,第一法兰4的底部具有第二进油口,从而使支架本体1的进油通道2与增压器连通(增压器的轴承),而第二法兰5顶部和底部具有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与第一法兰4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同理,再次不再赘述,从而形成一个冷却润滑循环通道:发动机机体-支架本体-增压器-支架本体-发动机机体。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在支架本体内集成进回油通道,从发动机机体引出的机油由支架本体的进油通道直接进入增压器,冷却润滑增压器轴承后的机油经支架本体的回油通道流回机体,从而形成循环,减少了外置的进回油管,布置方式不仅美观,由于零件的减少,还有效降低了零件的故障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便于安装和推广使用。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5)

1.一种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用以支撑并冷却润滑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其呈工字型;
进油通道,其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进油通道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连通,且所述进油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器的轴承连通;
回油通道,其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回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回油道连通,且所述回油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器的轴承连通;
第一法兰,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增压器通过所述第一法兰安装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以及
第二法兰,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且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发动机机体的主油道内的机油依次通过所述支架本体内的所述进油通道、所述增压器的轴承、所述支架本体内的所述回油通道并回到所述发动机机体的回油道内,从而对所述增压器进行冷却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密封凹槽。
CN201820214205.3U 2018-02-07 2018-02-07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Active CN207813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205.3U CN207813734U (zh) 2018-02-07 2018-02-07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205.3U CN207813734U (zh) 2018-02-07 2018-02-07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3734U true CN207813734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0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4205.3U Active CN207813734U (zh) 2018-02-07 2018-02-07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3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196A (zh) * 2021-12-14 2022-03-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增压器支架、增压器支架组及柴油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196A (zh) * 2021-12-14 2022-03-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增压器支架、增压器支架组及柴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9351B (zh) 一种航空用活塞式发动机润滑油路
CN207813734U (zh) 集成进出油道的增压器支架
CN103388507B (zh) 一种发动机
CN207437743U (zh) 一种变速器壳体油路布置结构
CN203394622U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
CN204457921U (zh) 机油自动冷却装置
CN203175641U (zh) 发动机机油冷却结构总成及其发动机
CN205064227U (zh) 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WO2009131812A3 (en) Integrated oil pump, water pump and oil cooler module
CN206158874U (zh) 多功能的冷却器盖
CN207420709U (zh) 新型柴油机增压器
CN207813788U (zh) 柴油发动机egr系统
CN204267163U (zh) 具有润滑油路分布的发动机气缸体
CN203125140U (zh) 一种滑块式静压导轨用泄油块与吸油液压回路
CN209067315U (zh) 发动机排气多层热平衡系统
CN206158875U (zh) 多功能的冷却器盖
CN208734444U (zh) 发动机的水套
CN205805643U (zh) 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CN103573675A (zh) 柴油机水泵进出水及机油分配体
CN207686783U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01560819U (zh) 柴油发动机滤清冷却装置
CN2750059Y (zh)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缸体
CN205297729U (zh) 内置式集成中冷器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560762Y (zh) 一种摩托车液冷发动机
CN205064023U (zh) 一种迂回冷却过滤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No.88 Tianqiao West Road,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Yuchai Ship Electric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37005 No. 88 flyover West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