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3729U -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3729U
CN207813729U CN201820152923.2U CN201820152923U CN207813729U CN 207813729 U CN207813729 U CN 207813729U CN 201820152923 U CN201820152923 U CN 201820152923U CN 207813729 U CN207813729 U CN 20781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 shell
wa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29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o Jun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o Jun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o Jun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o Jun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29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3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包括换热壳体和水箱,换热壳体为金属箱体结构,换热壳体的内侧下部安装惯性搅拌装置,所述惯性搅拌装置包括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固定端与换热壳体的内壁连接,关节轴承的活动端连接摆动杆,本实用新型在水箱与换热壳体内部均盛装水,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换热壳体的一侧表面与摩托车发动机的表面贴合,在摩托车运行过程中吸收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托车发动机的温度,避免摩托车发动机过热。同时水箱与换热壳体内部的水吸收到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后,能够利用水箱与换热壳体较大的表面积对水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

Description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摩托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所发出的热量往往白白散失,同时摩托车发动机积攒过多的热量倒置自身温度过高会损坏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包括换热壳体和水箱,换热壳体为金属箱体结构,换热壳体的内侧下部安装惯性搅拌装置,所述惯性搅拌装置包括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固定端与换热壳体的内壁连接,关节轴承的活动端连接摆动杆,摆动杆的下端与关节轴承配合,摆动杆的上端连接配重球,换热壳体的侧部上下两侧均连接一个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内部与换热壳体的内部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内部与水箱的内部连通,水箱、换热壳体和导流管内部均填充水,导流管上安装水泵,水泵能够控制导流管内部水的流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壳体的侧部连接数个辅助散热片和散热板,辅助散热片的一侧与换热壳体连接,辅助散热片的侧部与摩托车发动机外侧贴合,散热板的一侧与换热壳体连接,散热板的另一侧连接辅助散热片。
所述配重球的侧部连接数个叶片。
所述水箱的一侧连接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水箱与换热壳体内部均盛装水,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换热壳体的一侧表面与摩托车发动机的表面贴合,在摩托车运行过程中吸收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托车发动机的温度,避免摩托车发动机过热。同时水箱与换热壳体内部的水吸收到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后,能够利用水箱与换热壳体较大的表面积对水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从而加速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箱与换热壳体相结合,换热壳体用于吸收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并且利用内部的水将热量传导到水箱内部,水箱在冬季可以护住摩托车骑行者的腿部,从而为摩托车骑行者的腿部提供热量,从而在冬季充分利用摩托车发动机的余热为摩托车骑行者取暖。本实用新型的水箱与换热壳体相结合同时能够利用水吸收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避免摩托车发动机过热,防止摩托车发动机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惯性搅拌装置能够利用配重球在摩托车运行中的震动和启停时的惯性,使配重球能够实现摆动,从而对换热壳体内部的水进行搅拌,既能够促使水与换热壳体的内壁充分接触,增大水的吸热效率,同时能够促进换热壳体内部水的流动,使换热壳体内部的水能够通过导流管流入到水箱内,从而实现将换热壳体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水箱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轴承能够方便摆动杆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摆动,增大配重球对换热壳体内水的拨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杆可以增大配重球的力矩,从而增大配重球的摆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水泵能够在摩托车发动机运行时开启,使水箱与换热壳体内部的水能够通过两个导流管实现水箱与换热壳体之间的水循环,从而降低换热壳体单位时间内的升温速度,提高换热壳体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降温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导流管 2水箱 3纤维布 4关节轴承 5摆动杆 6第一叶片 7配重球 8第二叶片 9换热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换热壳体9和水箱2,换热壳体9为金属箱体结构,换热壳体9的内侧下部安装惯性搅拌装置,所述惯性搅拌装置包括关节轴承4,关节轴承4的固定端与换热壳体9的内壁连接,关节轴承4的活动端连接摆动杆5,摆动杆5的下端与关节轴承4配合,摆动杆5的上端连接配重球7,换热壳体9的侧部上下两侧均连接一个导流管1,导流管1的一端内部与换热壳体9的内部连通,导流管1的另一端内部与水箱2的内部连通,水箱2、换热壳体9和导流管1内部均填充水,导流管1上安装水泵11,水泵11能够控制导流管1内部水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在水箱2与换热壳体9内部均盛装水,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换热壳体9的一侧表面与摩托车发动机的表面贴合,在摩托车运行过程中吸收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托车发动机的温度,避免摩托车发动机过热。同时水箱2与换热壳体9内部的水吸收到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后,能够利用水箱2与换热壳体9较大的表面积对水内部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从而加速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箱2与换热壳体9相结合,换热壳体9用于吸收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并且利用内部的水将热量传导到水箱2内部,水箱2在冬季可以护住摩托车骑行者的腿部,从而为摩托车骑行者的腿部提供热量,从而在冬季充分利用摩托车发动机的余热为摩托车骑行者取暖。本实用新型的水箱2与换热壳体9相结合同时能够利用水吸收摩托车发动机的热量,避免摩托车发动机过热,防止摩托车发动机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惯性搅拌装置能够利用配重球7在摩托车运行中的震动和启停时的惯性,使配重球7能够实现摆动,从而对换热壳体9内部的水进行搅拌,既能够促使水与换热壳体9的内壁充分接触,增大水的吸热效率,同时能够促进换热壳体9内部水的流动,使换热壳体9内部的水能够通过导流管1流入到水箱2内,从而实现将换热壳体9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水箱2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轴承4能够方便摆动杆5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摆动,增大配重球7对换热壳体9内水的拨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杆5可以增大配重球7的力矩,从而增大配重球7的摆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水泵11能够在摩托车发动机运行时开启,使水箱2与换热壳体9内部的水能够通过两个导流管1实现水箱2与换热壳体9之间的水循环,从而降低换热壳体9单位时间内的升温速度,提高换热壳体9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降温效率。
所述换热壳体9的侧部连接数个辅助散热片10和散热板12,辅助散热片10的一侧与换热壳体9连接,辅助散热片10的侧部与摩托车发动机外侧贴合,散热板12的一侧与换热壳体9连接,散热板12的另一侧连接辅助散热片10。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散热片10能够增大换热壳体9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壳体9与摩托车发动机之间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12能够增大换热壳体9的散热面积,通过摩托车运行时产生的气流,加速摩托车发动机热量的散失。
所述配重球7的侧部连接数个叶片8。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8能够提高配重球7在摆动过程中对换热壳体9内水的拨动效果。
所述水箱2的一侧连接纤维布3。
本实用新型的纤维布3能够避免水箱2与摩托车骑行者腿部的直接接触,避免由于水箱2过热导致的摩托车骑行者烫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壳体(9)和水箱(2),换热壳体(9)为金属箱体结构,换热壳体(9)的内侧下部安装惯性搅拌装置,所述惯性搅拌装置包括关节轴承(4),关节轴承(4)的固定端与换热壳体(9)的内壁连接,关节轴承(4)的活动端连接摆动杆(5),摆动杆(5)的下端与关节轴承(4)配合,摆动杆(5)的上端连接配重球(7),换热壳体(9)的侧部上下两侧均连接一个导流管(1),导流管(1)的一端内部与换热壳体(9)的内部连通,导流管(1)的另一端内部与水箱(2)的内部连通,水箱(2)、换热壳体(9)和导流管(1)内部均填充水,导流管(1)上安装水泵(11),水泵(11)能够控制导流管(1)内部水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9)的侧部连接数个辅助散热片(10)和散热板(12),辅助散热片(10)的一侧与换热壳体(9)连接,辅助散热片(10)的侧部与摩托车发动机外侧贴合,散热板(12)的一侧与换热壳体(9)连接,散热板(12)的另一侧连接辅助散热片(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球(7)的侧部连接叶片(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一侧连接纤维布(3)。
CN201820152923.2U 2018-01-30 2018-01-30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Active CN20781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2923.2U CN207813729U (zh) 2018-01-30 2018-01-30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2923.2U CN207813729U (zh) 2018-01-30 2018-01-30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3729U true CN207813729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2923.2U Active CN207813729U (zh) 2018-01-30 2018-01-30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37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723A (zh) * 2020-09-03 2020-12-22 中北大学 一种内燃机冷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723A (zh) * 2020-09-03 2020-12-22 中北大学 一种内燃机冷却装置
CN112112723B (zh) * 2020-09-03 2021-08-10 中北大学 一种内燃机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77220U (zh) 伺服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07813729U (zh)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CN207790359U (zh) 一种水冷充电桩
CN211265668U (zh)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206734493U (zh) 水冷摩托车多用途挡风板
CN208010459U (zh) 一种汽车水箱冷却装置
CN207889891U (zh) 发动机余热利用装置
CN208793549U (zh) 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力变矩器
CN207123186U (zh) 一种新型工业高温冷却塔
CN206528647U (zh) 一种电动无人机液冷系统
CN209483745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液压站
CN208024454U (zh) 一种发动机循环水冷装置
CN206205981U (zh) 一种发动机导风罩总成结构
CN208090974U (zh) 一种车载热水装置
CN205930237U (zh) 一种节能高效多功能汽车散热器
CN205277575U (zh) 摩托车发动机油循环冷却装置
CN206092151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油循环冷却装置
CN206929001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CN205808151U (zh) 一种节水冷却塔
CN218949098U (zh) 汽车用通用底板
CN207960761U (zh) 一种内嵌型气液组合式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6957789U (zh) 新型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4926413U (zh) 一种用于eps成型机的循环冷却装置
CN206695640U (zh) 一种动力转向冷却机构
CN113581340A (zh) 一种利用摩托车尾气的取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