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9001U -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9001U
CN206929001U CN201720714381.9U CN201720714381U CN206929001U CN 206929001 U CN206929001 U CN 206929001U CN 201720714381 U CN201720714381 U CN 201720714381U CN 206929001 U CN206929001 U CN 206929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ngine
conducting pipe
heat conduc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43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伟辉
赵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DUSTR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DUSTR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DUSTR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DUSTR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43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9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9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9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的散热机构,包括与发动机水套的出水口连通并用于盛装吸热后的防冻液的入水室、与所述入水室连通并用于吸收防冻液所携带热量的若干根导热管、与各根所述导热管的末端连通并用于盛装冷却后的防冻液的出水室,所述出水室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入水口连通;各根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用于提高散热表面积的散热带。如此,通过入水室盛装吸热后的防冻液,再通过各根导热管吸收防冻液的热量,利用散热带提高导热管的散热效率,最后通过出水室将冷却后的防冻液流回发动机水套中,使防冻液循环利用,因此能够提高水冷系统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散热机构的发动机,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散热机构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作为其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已日臻成熟。
汽车上的零件成千上万,机构与系统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曲柄连杆机构、起动系统等。发动机为汽车上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功能相当于汽车的“心脏”,主要用于动力输出,驱动汽车进行行驶,同时也输出制动和转向力。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气缸体、曲柄连杆机构、活塞连杆机构、喷油器、节气门、正时皮带、凸轮轴等。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热,为保证安全和效率,需要冷却系统进行降温冷却。
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水套内的冷却所携带的多余热量经过二次热交换,再在外界强制气流作用下将高温零件所吸收的热量散热发到空气中。因此,冷却系统中散热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及其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在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对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一般是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然而,目前的水冷系统对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散热效率较低,冷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如何提高水冷系统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散热机构,能够提高水冷系统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机构的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散热机构,包括与发动机水套的出水口连通并用于盛装吸热后的防冻液的入水室、与所述入水室连通并用于吸收防冻液所携带热量的若干根导热管、与各根所述导热管的末端连通并用于盛装冷却后的防冻液的出水室,所述出水室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入水口连通;各根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用于提高散热表面积的散热带。
优选地,还包括架设在所述散热带两侧、用于在相邻两条所述散热带之间形成空气紊流的风机。
优选地,所述入水室和出水室均通过软管与所述发动机水套连通。
优选地,各根所述导热管的首尾两端依次连通,且首端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入水室连通,尾端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出水室连通。
优选地,各根所述导热管内均设置有多片交错分布、用于延长防冻液流动时间的挡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缸体和设置于所述缸体上的散热机构,其中,所述散热机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散热机构,主要包括入水室、导热管、出水室和散热带。其中,入水室和出水室一般相对设置,而导热管设置在入水室和出水室之间。入水室的入水口与发动机水套的出水口连通,主要用于盛装从发动机中吸热后的防冻液。各根导热管的首端与入水室连通,主要用于使防冻液在自身内部流动,并在其流动过程中与其发生热交换,将其热量迅速吸收。出水室与各根导热管的末端连通,主要用于在防冻液与各根导热管换热后,将冷却的防冻液暂时储存,并且出水室的出水口与发动机水套的入水口连通,可使冷却后的防冻液重新进行发动机水套,循环利用。散热带设置在各根导热管的外壁上,该散热带在导热管的外壁上向外延伸一定长度,主要用于提高导热管的散热表面积,从而提高导热管的散热效率。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机构,通过入水室盛装吸热后的防冻液,再通过各根导热管吸收防冻液的热量,利用散热带提高导热管的散热效率,最后通过出水室将冷却后的防冻液流回发动机水套中,使防冻液循环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机构能够提高水冷系统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其中,图1—图2中:
入水室—1,导热管—2,出水室—3,散热带—4,风机—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的散热机构主要包括入水室1、导热管2、出水室3和散热带4。
其中,入水室1和出水室3一般相对设置,比如上下对立设置或左右对立设置等,而导热管2设置在入水室1和出水室3之间。入水室1的入水口与发动机水套的出水口连通,主要用于盛装从发动机中吸热后的防冻液。同时,入水室1也能短时间储存一定量的防冻液。
导热管2可同时设置多根,并且各根导热管2的首端与入水室1连通,主要用于使防冻液在自身内部流动,并在其流动过程中与其发生热交换,将其热量迅速吸收并散发到外界,使得防冻液迅速冷却降温。
出水室3与各根导热管2的末端连通,主要用于在防冻液与各根导热管2换热后,将冷却的防冻液暂时储存,并且出水室3的出水口与发动机水套的入水口连通,可使冷却后的防冻液重新进行发动机水套,循环利用。由于散热机构和发动机水套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并且车体内空间狭窄,空间限制较多,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入水室1和出水室3可均通过软管与发动机水套连通。
散热带4设置在各根导热管2的外壁上,该散热带4在导热管2的外壁上向外延伸一定长度,主要用于提高导热管2的散热表面积,从而提高导热管2的散热效率。
如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机构,通过入水室1盛装吸热后的防冻液,再通过各根导热管2吸收防冻液的热量,利用散热带4提高导热管2的散热效率,最后通过出水室3将冷却后的防冻液流回发动机水套中,使防冻液循环利用,因此能够提高水冷系统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导热管2和散热带4的散热效率,本实施例在散热带4的两侧位置架设了风机5。该风机5可在各根导热管2的外壁位置形成强空气对流,并且由于各根导热管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带4,因此,该风机5还可使相邻两条散热带4之间气流形成紊流,增加空气与导热管2和散热带4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如此能够提高导热管2和散热带4的散热效率。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高导热管2与防冻液之间的热交换程度,提高换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各根导热管2的首尾两端依次连通,使得各根导热管2连接形成一根反复曲折的长管。并且,该根长管的首端与入水室1连通,尾端与出水室3连通。如此设置,入水室1内的防冻液仅能从一个出口流出,然后在各根导热管2内进行曲折流动,在此期间,与所有的导热管2换热之后再从尾端流出,并进入到出水室3,如此大幅延长了防冻液与导热管2的接触时间,能够大幅提高该过程的换热彻底程度和换热效率。
基于同样的考虑,本实施例还在各根导热管2内设置了多片交错分布的挡片。由于挡片交错分布,导热管2内的圆柱形空间被顺序分割成若干个“隔间”,当然,相邻两个隔间是相通的。如此,防冻液在导热管2内流动时,将形成迂回曲折的“Z”字形路径,进一步提高了与导热管2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动机水套的出水口连通并用于盛装吸热后的防冻液的入水室(1)、与所述入水室(1)连通并用于吸收防冻液所携带热量的若干根导热管(2)、与各根所述导热管(2)的末端连通并用于盛装冷却后的防冻液的出水室(3),所述出水室(3)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入水口连通;各根所述导热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用于提高散热表面积的散热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设在所述散热带(4)两侧、用于在相邻两条所述散热带(4)之间形成空气紊流的风机(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室(1)和出水室(3)均通过软管与所述发动机水套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根所述导热管(2)的首尾两端依次连通,且首端所述导热管(2)与所述入水室(1)连通,尾端所述导热管(2)与所述出水室(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根所述导热管(2)内均设置有多片交错分布、用于延长防冻液流动时间的挡片。
6.一种发动机,包括缸体和设置于所述缸体上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具体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机构。
CN201720714381.9U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Active CN206929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4381.9U CN206929001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4381.9U CN206929001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9001U true CN206929001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4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4381.9U Active CN206929001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9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1867A (zh) 一种气液式中冷器
CN102400762A (zh) 组合式发动机散热器
CN204612534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6929001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CN206654090U (zh) 布置紧凑制冷快速的动力转向管路系统
CN205638678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洁的汽车散热器
CN107060980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汽车
CN206399263U (zh) 一种加强型空气散热器
CN206734493U (zh) 水冷摩托车多用途挡风板
CN206753719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105333755A (zh) 换热器
CN210564825U (zh) 一种混流式涡轮增压双缸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
CN207813725U (zh) 一种车载发动机用复合式散热装置
CN212538875U (zh) 消雾型闭式冷却塔
CN204677276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的汽车冷却水箱
CN209369922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用中冷器
CN208546229U (zh) 拖拉机发动机散热装置
CN206513429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多面散热装置
CN203515787U (zh) 消防柴油机用中冷器
CN209485094U (zh) 一种干湿联合冷却塔
CN209063882U (zh) 一种车载发动机用复合式散热装置
CN207813729U (zh) 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CN106247832A (zh) 一种汽车用组合式热管换热器
CN205779191U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CN105626265B (zh) 一种燃气轮机间冷回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