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2879U -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2879U
CN207772879U CN201721881398.XU CN201721881398U CN207772879U CN 207772879 U CN207772879 U CN 207772879U CN 201721881398 U CN201721881398 U CN 201721881398U CN 207772879 U CN207772879 U CN 207772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uel oil
oil tank
tank shell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13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应宽
左强
董艳伟
陈龙华
刘阳
李学存
李朝军
牛瑞峰
王海东
李忠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813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2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2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2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燃油箱壳体和用于将所述燃油箱壳体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的刚性绑带,所述刚性绑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一侧的部分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另一侧的部分上,并且,所述刚性绑带在至少一端附近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刚性绑带和所述燃油箱壳体的支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利于避免或者减少燃油箱发生窜动而与相邻的其它汽车结构发生碰撞、摩擦等从而造成损伤并发出噪音的情况。

Description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箱的布置方式主要有两种,螺栓固定及绑带固定,对于用绑带固定汽车燃油箱的方式,在汽车的启动、刹车等情况时,由于惯性,容易导致燃油箱来回晃动,若设计间隙不够,会导致汽车燃油箱与周围部件发生接触、碰撞,尤其是与汽车的后副车架、后悬置安装支架的碰撞极度危险,可能导致汽车燃油箱的破损、漏油,最终导致燃油燃烧、汽车燃烧,甚至爆炸。
目前大部分汽车燃油箱设计都会与周围其他部件留有较大间隙,但仍不足以防止汽车发生碰撞或急速刹车时燃油箱窜动的惯性,因此,部分汽车会在燃油箱的靠车头位置设计防撞结构,避免汽车发生碰撞导致的燃油箱破损、泄露,现有燃油箱防撞结构大部分都用使用橡胶垫,参见图1,燃油箱壳体1通过刚性绑带3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燃油箱壳体1上粘接橡胶垫2来缓冲燃油箱壳体1与周围其他部件之间产生的接触和碰撞,但此种结构只能保护燃油箱壳体1的粘贴有橡胶垫2的一侧,使该侧与其余部件不发生直接接触,但对于燃油箱壳体1的其余部分则起不到保护作用,并且因粘接的橡胶垫2本身连接可靠性较差,在一定时间后易发生松动、脱落,使燃油箱壳体1的防撞功能丧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以避免或者减少燃油箱发生窜动而与相邻的其它汽车结构发生碰撞、摩擦等从而造成损伤并发出噪音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燃油箱壳体和用于将所述燃油箱壳体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的刚性绑带,所述刚性绑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一侧的部分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另一侧的部分上,并且,所述刚性绑带在至少一端附近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刚性绑带和所述燃油箱壳体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刚性绑带且中间部分突起至邻近所述燃油箱壳体,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上彼此对应地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一柔性缓冲件和第二柔性缓冲件,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的外周面上均形成有沿周向的卡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能够分别卡入所述卡槽中,以使得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能够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分别形成有沿轴向的中央通孔,所述螺栓的杆部的外径与所述中央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规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的尺寸规格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燃油箱壳体包括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边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彼此成角度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与所述刚性绑带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段或者所述第二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由片状件弯折形成,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刚性绑带平行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刚性绑带。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沿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的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刚性绑带,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底部形成有两条彼此平行并间隔的绑带限制槽,在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底部,两根所述刚性绑带分别位于所述绑带限制槽中,并且两根所述刚性绑带在同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设置有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增设支架,来将燃油箱壳体连接至刚性绑带上,当汽车在启动、刹车等情况下而导致燃油箱壳体出现窜动倾向时,由于燃油箱壳体是限制于刚性绑带上的,而刚性绑带又是限制于汽车底板上的,从而通过增加对燃油箱壳体的限制,有利于避免或者减少燃油箱发生窜动而与相邻的其它汽车结构发生碰撞、摩擦等从而造成损伤并发出噪音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显示的部分处于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第一柔性缓冲件或者第二柔性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支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燃油箱壳体 2橡胶垫
3刚性绑带 4支架
5第一通孔 6第二通孔
7螺栓 8第一柔性缓冲件
9第二柔性缓冲件 10边沿
11第一段 12第二段
13连接段 14绑带限制槽
15螺母 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背离”、“朝向”、“径向”、“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与实际使用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相对应;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燃油箱壳体1和用于将所述燃油箱壳体1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的刚性绑带3,所述刚性绑带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1一侧的部分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1另一侧的部分上,并且,所述刚性绑带3在至少一端附近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刚性绑带3和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支架4。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增设支架4,来将燃油箱壳体1连接至刚性绑带3上,当汽车在启动、刹车等情况下而导致燃油箱壳体1出现窜动倾向时,由于燃油箱壳体1是限制于刚性绑带3上的,而刚性绑带3又是限制于汽车底板上的,从而通过增加对燃油箱壳体1的限制,有利于避免或者减少燃油箱发生窜动而与相邻的其它汽车结构发生碰撞、摩擦等从而造成损伤并发出噪音的情况。
其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支架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刚性绑带3且中间部分突起至邻近所述燃油箱壳体1,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1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可拆卸地连接,通常情况下,所述刚性绑带3与燃油箱壳体1的侧壁之间是存在间隔的,刚性绑带3靠近端部的部分倾斜于燃油箱壳体1的侧壁地连接于汽车底板,支架4设置在所述间隔内,中间部分朝向燃油箱壳体1突出,两个端部分别连接于刚性绑带3,以构成更稳固的结构。
进一步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1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上彼此对应地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螺栓7以及与所述螺栓7配合的螺母15,螺栓7的杆部穿过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后端部通过配合的螺母15锁紧,从而实现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内的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第二柔性缓冲件9,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的外周面上均形成有沿周向的卡槽16,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的边缘能够分别卡入所述卡槽16中,以使得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能够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内,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分别形成有沿轴向的中央通孔,所述螺栓7的杆部的外径与所述中央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参见图5,其中示出了第一柔性缓冲件8或者第二柔性缓冲件9的示意图,并且结合图3和图4,可以理解,以第一柔性缓冲件8为例,可以将第一柔性缓冲件8变形后塞入第一通孔5中,使得第一通孔5的边缘卡入第一柔性缓冲件8的卡槽16中,第一柔性缓冲件8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5的内径,因此,实现第一柔性缓冲件8在第一通孔5中的稳定套设,第二柔性缓冲件9的安装于上述的第一柔性缓冲件8类似,并且,作为一种选择,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第二柔性缓冲件9可以为橡胶件。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第二柔性缓冲件9能够分别对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实施全放位保护,第二柔性缓冲件9有效缓冲了螺栓7与支架4之间的各种力并有利于消除它们之间接触产生的噪音,第一柔性缓冲件8有效缓冲了螺栓7、螺母15与燃油箱壳体1之间的各种力并有利于消除它们之间接触产生的噪音,而且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第二柔性缓冲件9还可以消除支架4和燃油箱壳体1之间的各种力并有利于消除它们之间接触产生的噪音,因此进一步实现对燃油箱壳体1的保护并有利于消除噪音。
为了方便制造,可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的尺寸规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的尺寸规格相同,这种情况下,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第二柔性缓冲件9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另外,结合图2和图4,所述燃油箱壳体1包括向外突出的边沿10,所述第一通孔5形成于所述边沿10上。
优选地,参见图3,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彼此成角度连接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以与所述刚性绑带3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6位于所述第一段11或者所述第二段12上,这种三角形结构有利于提高稳定性,以更好地承接各种外力。
另外,所述支架4由片状件弯折形成,可以为一体件,所述支架4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刚性绑带3平行的连接段13,使得支架4的两端与刚性绑带3能够良好接触并稳定连接,所述连接段13连接于所述刚性绑带3。
其中,刚性绑带3和支架4可以均为金属件,而此时连接段13与刚性绑带3可以是焊接连接的,当然,可以立即理解的是,刚性绑带3和支架4还可以选择其它任意适合的材质,而连接段13与刚性绑带3的连接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变化。
参见图2,通常情况下,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沿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的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刚性绑带3,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底部形成有两条彼此平行并间隔的绑带限制槽14,以对刚性绑带3实施限制,在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底部,两根所述刚性绑带3分别位于所述绑带限制槽14中,并且,为了以尽可能简单的结构获得对燃油箱壳体1足够的限制,优选地,两根所述刚性绑带3在同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4。
结合附图和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可以对燃油箱壳体1实现360°限制,较好地避免燃油箱壳体1相对于汽车底板发生窜动而与其它部分接触、碰撞;其中,利用螺栓7加缓冲件来连接燃油箱壳体1与刚性绑带3,使两者之间无相对运动,可靠性大大提高,不会像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垫会因脱落而失效;并且,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所占用空间较小,不会对汽车其余零件的空间布置产生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燃油箱壳体(1)和用于将所述燃油箱壳体(1)固定于汽车底板上的刚性绑带(3),所述刚性绑带(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1)一侧的部分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底板位于所述燃油箱壳体(1)另一侧的部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绑带(3)在至少一端附近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刚性绑带(3)和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支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刚性绑带(3)且中间部分突起至邻近所述燃油箱壳体(1),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1)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燃油箱壳体(1)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部分上彼此对应地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螺栓(7)以及与所述螺栓(7)配合的螺母(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内的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第二柔性缓冲件(9),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的外周面上均形成有沿周向的卡槽(16),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的边缘能够分别卡入所述卡槽(16)中,以使得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能够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内,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分别形成有沿轴向的中央通孔,所述螺栓(7)的杆部的外径与所述中央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6)的尺寸规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8)和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9)的尺寸规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壳体(1)包括向外突出的边沿(10),所述第一通孔(5)形成于所述边沿(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彼此成角度连接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以与所述刚性绑带(3)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6)位于所述第一段(11)或者所述第二段(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由片状件弯折形成,所述支架(4)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刚性绑带(3)平行的连接段(13),所述连接段(13)连接于所述刚性绑带(3)。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包括沿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的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刚性绑带(3),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底部形成有两条彼此平行并间隔的绑带限制槽(14),在所述燃油箱壳体(1)的底部,两根所述刚性绑带(3)分别位于所述绑带限制槽(14)中,并且两根所述刚性绑带(3)在同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架(4)。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
CN201721881398.XU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07772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1398.XU CN207772879U (zh)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1398.XU CN207772879U (zh)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2879U true CN207772879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1398.XU Active CN207772879U (zh)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2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2782B2 (en) Protective device for external components of engine
RU2008118793A (ru) Защит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компонента топливной системы
CN104139802B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109383407A (zh) 车辆内饰部件
JP5807661B2 (ja) 燃料タンク
EP2759004B1 (en)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JP2011102117A (ja) 車両の排気系ハンガー
CN207772879U (zh) 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KR20200054932A (ko) 봄베 고정 구조
JP6226226B2 (ja) 車両前部の構造
JP6863036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2009040187A (ja)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JP2014046765A (ja) 車両の充電口構造
KR20120056431A (ko) 차량용 외장형 에어백장치
JP2014061843A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マウント装置
JP2009190623A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
CN204775091U (zh) 一种前防撞梁吸能盒
US8465051B2 (en) Driver knee bolster of automobile
JP5704469B2 (ja) 車体前部の構造
JP2008074264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1987404B (zh) 一种衬底集成波导天线
JP7223509B2 (ja) 機能装置及び便器装置
CN205836944U (zh) 用于车辆的水箱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KR101428234B1 (ko) 차량용 헤드라이닝의 충격 흡수구조
KR101563815B1 (ko) 차량용 충격 흡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