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1206U -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1206U
CN207701206U CN201721508966.1U CN201721508966U CN207701206U CN 207701206 U CN207701206 U CN 207701206U CN 201721508966 U CN201721508966 U CN 201721508966U CN 207701206 U CN207701206 U CN 207701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orous sie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utomobile exhaust
exhaus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89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利荣
苟鹏波
张锦洲
张雷
李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5089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1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1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12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属汽车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由壳体、电热丝圈、多孔筛和处理液箱构成,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气体进入口,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排出口,气体进入口和气体排出口之间的壳体内装有多孔筛,多孔筛一侧的壳体内通过接线管安装有电热丝圈。该装置工作时,待处理的汽车尾气在电热丝圈产生的高温环境下与由空气口进入的外界空气产生反应,以去除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X,使之转化为CO2,再经多孔筛和雾化喷头依次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进而有效降低了汽车尾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好,且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处理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属汽车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汽车排放污染大的原因除人口密度大,汽车数量剧增外,最重要的是我国汽车生产技术和环保标准落后、汽车性能差、使用年限过长、车用燃油品质差等。资料显示,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落后近10年,并且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即使是达到我国排放标准的汽车,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数量也是欧洲车辆的两倍左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数量是欧洲车辆的3倍以上。与美国标准相比,我国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氢化合物则高出3倍以上。而大气污染的造成的损失是极其高昂的。据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中国GDP被抵消掉5%。 我国从1994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私人汽车总量增长了近6倍。201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多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2.0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44亿人,每年新增驾驶人2200多万人。 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予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十分方便的同时,可是它的尾气排放物,却给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曾经我国某城市对该市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作了如下简单调查:该市目前拥有机动车辆13万辆,并以年增率15%的速度增加。机动车年排放一氧化碳4.4万吨,相当于该市工业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倍。市区主要交通道路中心点一氧化碳超标2倍以上的达65%,在车流量高峰的时候,有的监测点一氧化碳浓度高达每立方米70mg,超标6倍。在车流量相对比较集中的火车站,氮氧化合物测点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059mg,超标0.18倍。因此,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现代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有资料表明,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物造成空气污染占到50%左右,而且对在用车检测结果来看,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占被检测车的50—60%。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过去20年里,随着经济的增长,机动车保有量增民较快,年均增近15%,国家统计局发布,截止2005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316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52万辆,占总量的58. 6%。私人汽车中,货车452万辆,客车1384万辆。2006年销售了700多万辆各类汽车,超过60%为私人购买。减去2006年报废的100多万辆汽车,加上新增的400多万辆,专家估计截至2006年底,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22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国产汽车销量721. 6万辆,包括出口的34. 24万辆。减去出口,加上进口的22. 9万辆,2006年国内汽车销售总量为710万辆左右。据权威部门统计,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06年底,国私人拥有的各类汽车首次超过2000万辆。中国成为仅次于关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30辆,与世界平均每千人120辆相差甚远,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私人汽车消费,在未来20年将持续高速增民。截至2005年底,中国有公路19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 1万公里,居世界第2位。到2010年,中国将建设九纵十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 5万公里。到2010年,中国要建成以公路网为载体的快速运输网络,在400至500公里内实现当日往返,800至1000公里实现当日到达。今后,中国还要加快公路客运发展,汽车数量的增长已成为不可避兔的趋势。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环境问题,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据统计,1995年全球CO、 NOx人为排放量分别为3.5亿t和9. 3亿t,其中59%的CO、43%的NOx来自于交通运输。在发展中国家,来自于交通运输方面的CO、NOx分别占53%和49%,而在美国和日本,约90%~95%的CO、 32%~55%的NO、来自于汽车的排放。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城市空气中,CO的90%、HC和NOx的60%、颗粒物的50%来自于机动车尾气排放,这些污浊的空气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尽管我国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的应用日趋普及,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己成为城市继煤烟之后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虽未发生机动车尾气引起的严重大气污染事件,但各地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大部分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城市大气质量明显下降,全国500多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的仅有1%左右,大部分处于二到三级标准,有的城市甚至超过三级标准,因此,如何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所造成环境污染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它由壳体、电热丝圈、多孔筛和处理液箱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气体进入口,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排出口,气体进入口和气体排出口之间的壳体内装有多孔筛,多孔筛一侧的壳体内通过接线管安装有电热丝圈,多孔筛另一侧的壳体上安装有处理液箱,处理液箱的下端延伸至壳体内,延伸至壳体内的处理液箱底部装有雾化喷头。
所述的雾化喷头两侧的壳体内分别安装有挡板。
所述的雾化喷头上方的处理液箱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挡板呈错位状设置。
所述的雾化喷头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沉淀收集器。
所述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
所述的气体进入口下方的壳体上设置有空气口,空气口内设置有抽气扇。
所述的多孔筛由多个蜂窝陶瓷过滤片制成。
所述的蜂窝陶瓷过滤片呈倾斜状层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工作时,待处理的汽车尾气由气体进入口进入到壳体内,在电热丝圈产生的高温环境下与由空气口进入的外界空气产生反应,以去除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X,使之转化为CO2,再经多孔筛和雾化喷头依次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进而有效降低了汽车尾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且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处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热丝圈,3、多孔筛,4、处理液箱,5、气体进入口,6、气体排出口,7、接线管,8、雾化喷头,9、压力传感器,10、沉淀收集器,11、挡板,12、隔热层,13、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由壳体1、电热丝圈2、多孔筛3和处理液箱4构成,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气体进入口5,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排出口6,气体进入口5和气体排出口6之间的壳体1内装有多孔筛3,多孔筛3由倾斜状层叠设置的多个蜂窝陶瓷过滤片制成。
多孔筛3一侧的壳体1内通过接线管7安装有电热丝圈2,电热丝圈2与电源连接(图中未示),多孔筛3另一侧的壳体1上安装有处理液箱4,处理液箱4用于盛装处理汽车尾气的CO2-SO2处理液。处理液箱4的下端延伸至壳体1内,延伸至壳体1内的处理液箱4底部装有雾化喷8头,以在工作时对处理液箱4内的CO2-SO2处理液进行雾化。雾化喷头8上方的处理液箱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以实时监测处理液箱4内的CO2-SO2处理液用量。
雾化喷头8下方的壳体1内设置有沉淀收集器10,以在工作中收集处理产生的沉淀物。
雾化喷头8两侧的壳体1内分别安装有挡板11,挡板11呈错位状设置。挡板11的目的是增加延长汽车尾气的流动轨迹,以使净化处理充分进行。
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12,以在工作时避免壳体1散热过快,保证壳体1的高温工作环境。
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气体进入口5下方的壳体1上设置有空气口13,空气口13内设置有抽气扇(图中未示)。
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工作时,待处理的汽车尾气由气体进入口5进入至壳体1内;洁净的外界空气由空气口13进入至壳体1内,在壳体1内待处理的汽车尾气与外界空气相混合,并在电热丝圈2产生的高温环境下汽车尾气所含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未燃烧的碳颗粒与外界空气所含的氧气、氢气、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由此完成汽车尾气的第一次净化处理。
完成第一次净化处理的汽车尾气流入多孔筛3中,由于多孔筛3是由蜂窝陶瓷过滤片制成的多孔收集装置,第一次净化处理中未经反应的微碳颗粒进入多孔筛3后被收集,同时由于尾气经过电热丝圈2,所以气体温度较高,可在多孔筛3中继续与未完全反应的微碳颗粒继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此不仅减小了尾气微碳颗粒的含量,又能防止多孔筛3由于长时间工作微碳颗粒堆积,造成多孔筛3的堵塞。
经过多孔筛3净化处理的尾气经过多孔筛3在挡板11阻隔作用下由挡板11上部流出,当二次净化处理的尾气流经处理液箱4处时,雾化喷头8工作,处理液箱4内的CO2-SO2处理液经雾化喷头8雾化喷出,从而对经二次净化处理的尾气进行洗涤,这一过程中,处理液箱4内的CO2-SO2处理液与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减少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量的目的。
由于CO2-SO2处理液中含有大量水分,通过CO2-SO2处理液在对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处理的同时,可起到降低汽车尾气温度的作用。使排放出的汽车尾气更加环保,污染小。洗涤处理过程中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CO2-SO2处理液反应生成的沉淀掉落在沉淀收集器10中,沉淀收集器10下部可打开,只需在汽车保养时打开沉淀收集器10清理即可。

Claims (7)

1.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它由壳体(1)、电热丝圈(2)、多孔筛(3)和处理液箱(4)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气体进入口(5),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排出口(6),气体进入口(5)和气体排出口(6)之间的壳体(1)内装有多孔筛(3),多孔筛(3)一侧的壳体(1)内通过接线管(7)安装有电热丝圈(2),多孔筛(3)另一侧的壳体(1)上安装有处理液箱(4),处理液箱(4)的下端延伸至壳体(1)内,延伸至壳体(1)内的处理液箱(4)底部装有雾化喷头(8);雾化喷头(8)两侧的壳体(1)内分别安装有挡板(11),临近多孔筛(3)的挡板(11)呈倾斜状设置,临近气体排出口(6)垂直状设置,临近多孔筛(3)的挡板(11)和临近气体排出口(6)的挡板(11)之间呈下、上错位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喷头(8)上方的处理液箱(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喷头(8)下方的壳体(1)内设置有沉淀收集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进入口(5)下方的壳体(1)上设置有空气口(13),空气口(13)内设置有抽气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筛(3)由多个蜂窝陶瓷过滤片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陶瓷过滤片呈倾斜状层叠设置。
CN201721508966.1U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1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8966.1U CN207701206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8966.1U CN207701206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1206U true CN207701206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89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1206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1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7356A (zh) * 2017-11-14 2018-02-13 长江大学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7356A (zh) * 2017-11-14 2018-02-13 长江大学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007C (zh) 内燃机高功率输出、尾气低温排放净化系统
CN203123755U (zh) 车载式无动力空气净化装置
CN107847849A (zh) 减少污染物的矿物聚合物
CN105999927A (zh) 一种防治雾霾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4804908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
CN202039924U (zh) 柴油内燃机废气净化装置
CN207701206U (zh)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N204627709U (zh) 一种高效汽车尾气净化检测装置
CN204060869U (zh) 汽车尾气净化消音装置
CN110541743A (zh) 一种螺旋式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205936766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5225386U (zh) 新型高效汽车尾气颗粒物的吸附装置
CN205569987U (zh) 一种新型车载雾霾清洗装置
CN204220033U (zh) 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
CN210799099U (zh) 一种螺旋式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CN2489097Y (zh) 一种吸收净化汽车尾气装置
CN204961029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5805667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8718759U (zh) 新型重卡后处理系统
CN206987929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106693546A (zh) 一种无源分布式可移动智能除霾系统及方法
CN105673143B (zh) 一种汽车消音除尘冷却装置
CN105927344A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工艺
CN204170537U (zh) 一种具有预喷涂系统的旋转喷吹袋收尘器
CN202039922U (zh) 车辆排放废气低温瞬态净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