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2156U -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2156U
CN207672156U CN201721847947.1U CN201721847947U CN207672156U CN 207672156 U CN207672156 U CN 207672156U CN 201721847947 U CN201721847947 U CN 201721847947U CN 207672156 U CN207672156 U CN 207672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magma
reaction
modification liquid
prem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79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新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Feng Zh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Feng Zh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Feng Zh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Feng Zh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79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2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2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2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混釜与反应釜;至少两个晶浆配制釜,每个晶浆配制釜上设有晶浆出口,且晶浆出口处设有晶浆阀门;晶浆管道,晶浆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预混釜连通,第二端分别与若干晶浆配制釜的晶浆出口连通,晶浆管道处设有晶浆加料泵;液位计,晶浆配制釜上设有液位计;至少两个改性液配制釜,每个改性液配制釜上设有改性液出口,且改性液出口处设有改性液阀门;改性液管道,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与预混釜连通,第二端分别与若干改性液配制釜的改性液出口连通,改性液管道处设有计量泵。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实现改性晶须的连续化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改性反应程度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须改性的生产装置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晶须是由高纯度单晶生长而成的微纳米级的短纤维,具有均匀的横截面和完善的内部结构,而且耐高温、耐酸碱、韧性好和强度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增强增韧绿色环保材料。目前常用的硫酸钙晶须、碳酸钙晶须、碱式硫酸镁晶须等都是无机材料,其晶须表面呈强亲水疏油性,因而与有机聚合物基体亲和性差,限制了其在有机材料中的应用,所以对无机晶须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增加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已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晶须表面改性处理采用将待表面改性的晶须、改性剂全部加入反应釜后,开始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料浆全部打入下一工序后,才可以再往反应釜里继续加料开始新一轮的晶须改性反应,属于间断式生产方法,这种间断性的晶须表面改性方法耗时长,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实现改性晶须的连续化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晶须改性程度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混釜与反应釜,所述预混釜通过输送泵与所述反应釜连通;至少两个晶浆配制釜,每个所述晶浆配制釜上设有晶浆出口,且晶浆出口处设有晶浆阀门;晶浆管道,所述晶浆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预混釜连通,第二端分别与若干所述晶浆配制釜的晶浆出口连通,所述晶浆管道处设有晶浆加料泵;液位计,每个所述晶浆配制釜上设有所述液位计;至少两个改性液配制釜,每个所述改性液配制釜上设有改性液出口,且改性液出口处设有改性液阀门;改性液管道,所述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预混釜连通,第二端分别与若干所述改性液配制釜的改性液出口连通,所述改性液管道处设有计量泵。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分别设置两个以上晶浆配制釜和改性液配制釜,能够在其中一个晶浆配制釜和改性液配制釜向预混釜进料时,另外一个或者多个晶浆配制釜和改性液配制釜进行溶解配料,实现向预混釜内连续投放晶浆和改性液,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改性晶须的生产效率。通过预混釜先对晶须和改性液进行预混和改性反应,再将其通入反应釜中继续进行改性反应,提高了晶须和改性液的混合效果和改性反应的反应效率,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改性反应的反应效果。
通过先将粉末状晶须预先加入溶剂配成晶浆,然后通过晶浆加料泵连续泵入预混釜内,使得加入的晶须量更精确,并且更加易于与改性液混合,且晶浆配制釜的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晶浆配制釜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晶浆配制釜与第二晶浆配制釜,所述第一晶浆配制釜上设有第一晶浆出口,所述第一晶浆出口处设有晶浆阀门,所述第二晶浆配制釜上设有第二晶浆出口,所述第二晶浆出口处也设有晶浆阀门;所述改性液配制釜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改性液配制釜与第二改性液配制釜,所述第一改性液配制釜上设有第一改性液出口,所述第一改性液出口处设有改性液阀门,所述第二改性液配制釜上设有第二改性液出口,所述第二改性液出口处也设有改性液阀门。
优选地,所述预混釜的底部设有改性液入口和晶浆入口,所述改性液入口与所述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晶浆入口与所述晶浆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预混釜的上部设有预混晶浆出口,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反应物料入口,所述预混晶浆出口与所述反应物料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至少有两个,若干所述反应釜依次连通,且相邻所述反应釜之间通过输送泵连通。
反应釜设置为多个,可以使反应物料向后续工序流动的同时又同时进行改性反应,且不同的反应釜物料反应程度也不同,较为接近预混釜的反应釜反应程度较低,较为远离预混釜的反应釜物料反应程度较高,避免不同反应程度的物料混合交叉,从而实现了物料连续不断的从第一个反应釜入口进入,从最后一个反应釜出口出来,并全部完成反应。提高改性反应的混合效果和反应程度。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所述预混釜与所述第一反应釜通过第一输送泵连通,所述第一反应釜与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二输送泵连通。
优选地,所述预混釜的底部设有改性液入口和晶浆入口,所述改性液入口与所述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晶浆入口与所述晶浆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预混釜的上部设有预混晶浆出口,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底部设有第一反应物料入口,所述预混晶浆出口与所述第一反应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上部设有第一反应物料出口,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底部设有第二反应物料入口,所述第一反应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二反应物料入口连通。
预混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物料的入口都在底部,且出口均设计在釜的上部,通过反应物料自下而上的流动来延长釜内反应时间,提高改性反应程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预混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输送泵流量,来控制各釜进料量和反应时间。
优选地,所述预混釜、第一反应釜与第二反应釜的外壁上均设有加热套。
采用加热套包裹在预混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外壁上,使得预混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加热均匀,避免由于局部温度不均降低改性的反应效率,此外通过调整预混釜和反应釜各自的温度,可对不同晶须改性反应阶段的反应温度等进行精确控制。
优选地,所述预混釜、所述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体积比为(1~2):3:3。
通过将三者的体积限制在上述范围内,一方面可以使物料在预混釜充分混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内在反应釜充分反应,从而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还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三输送泵连通。
上述结构中,缓冲罐用于暂存改性后物料,以便于连续稳定的为后续干燥装置供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上部设有第二反应物料出口,所述缓冲罐上设有缓冲罐入口,所述第二反应物料出口与所述缓冲罐入口通过所述第三输送泵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别配备两个晶浆配制釜和两个改性液配制釜,保证其中一个晶浆配制釜和改性液配制釜溶解配料的同时,另一个或多个晶浆釜和改性液配制釜连续向预混釜进料;通过配备预混釜及两个反应釜,让物料在连续通过各釜的过程中同时还进行着表面改性反应,实现了晶须的连续化改性反应,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调节输送泵的流量、预混釜和反应釜各自的温度,可对表面改性反应的工艺参数如反应时间、反应程度等精确控制。预混釜和反应釜的物料入口都设计在釜底部,出口都设计在釜顶部,通过物料自下向上的流动,从而延长物料在釜里的反应时间,使反应更充分。
(3)相对于通过粉料连续进料设备将粉末状晶须进给预混釜,把粉末状晶须预先配制成晶浆再连续泵入预混釜的设计,更精确,更容易与改性液混合,且设备成本更低。
(4)整个工艺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控制,安全性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a-第一晶浆配制釜,1b-第二晶浆配制釜,2a-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b-第二改性液配制釜,3-晶浆阀门,4-改性液阀门,5-预混釜,6a-第一反应釜,6b-第二反应釜,7-缓冲罐,8-计量泵,9-晶浆加料泵,10-第一输送泵,11-第二输送泵,12-第三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混釜5与反应釜,还包括:第一晶浆配制釜1a、第二晶浆配制釜1b、晶浆管道、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第二改性液配制釜2b和改性液管道,其中,第一晶浆配制釜1a上设有第一晶浆出口,第一晶浆出口处设有晶浆阀门3,第二晶浆配制釜1b上设有第二晶浆出口,第二晶浆出口处也设有晶浆阀门3。晶浆管道的第一端与预混釜5连通,其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晶浆出口和第二晶浆出口连通,用于将第一晶浆配制釜1a或者第二晶浆配制釜1b中的晶浆输送到预混釜5内,晶浆管道处设有晶浆加料泵9。第一晶浆配制釜1a与第二晶浆配制釜1b内均设有液位计,通过液位计液位的下降程度计算和调整晶浆加料泵9的进料量,进而实现晶浆的进料量的控制。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晶浆配制釜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改性液配制釜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上设有第一改性液出口,第一改性液出口处设有改性液阀门4,第二改性液配制釜2b上设有第二改性液出口,第二改性液出口处也设有改性液阀门4,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与预混釜5连通,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改性液出口和第二改性液出口连通,其用于将改性液从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或者第二改性液配制釜2b输送至预混釜5处进行混合,且改性液管道处设有计量泵8,计量泵8用于精确控制改性液进入预混釜5的进料量和进料速度。
具体的,反应釜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反应釜6a与第二反应釜6b,且两个反应釜依次连通,预混釜5与第一反应釜6a通过第一输送泵10连通,第一反应釜6a与第二反应釜6b通过第二输送泵11连通,且预混釜5、第一反应釜6a与第二反应釜6b的体积比为1.5:3:3,采用上述比例能够尽量增加第一反应釜6a和第二反应釜6b的体积,进而尽量延长物料在第一反应釜6a和第二反应釜6b内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改性晶须的生产效率。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反应釜也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相互依次连通,反应釜的个数越多,其改性反应的反应时间更长,从而改性晶须的反应更加彻底,产生效率更高。
预混釜5、第一反应釜6a与第二反应釜6b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加热套,用于为预混釜5、第一反应釜6a与第二反应釜6b加热,提供改性反应需要的温度。当然了,加热装置也不局限于加热套,也可以是其他加热设备,如加热棒等,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如下:
1、在第一晶浆配制釜1a内采用粉末状晶须和溶剂配制晶浆,在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内用改性剂配制改性液;
2、打开第一晶浆配制釜1a的晶浆阀门3、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的改性液阀门4、晶浆加料泵9、计量泵8、第一输送泵10和第二输送泵11,晶浆与改性液进入预混釜5内进行混合;
3、在第二晶浆配制釜1b内采用粉末状晶须和溶剂配制成晶浆备用,在第二改性液配制釜2b内用改性剂配制成改性液作为备用;
4、通过液位计观察第一晶浆配制釜1a内的晶浆的液位,若液位接近釜底,则关闭第一晶浆配制釜1a的晶浆阀门3,并打开第二晶浆配制釜1b的晶浆阀门3,从而实现第一晶浆配制釜1a与第二晶浆配制釜1b之间的切换;
5、通过计量泵8计算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内的改性液留存量,当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内的改性液接近用尽时,关闭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的改性液阀门4,并打开第二改性液配制釜2b的改性液阀门4,实现第一改性液配制釜2a与第二改性液配制釜2b之间的切换;
6、晶浆与改性液在预混釜5内混合并进行改性反应,并通过第一输送泵10输送至第一反应釜6a中进行反应,再通过第二输送泵11被送入第二反应釜6b内进行反应,最后得到的改性后的晶浆被送入后续处理设备。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晶浆配制釜和改性液配制釜,通过晶浆阀门3和改性液阀门4的打开或者闭合,实现了晶浆配制釜和改性液配制釜的交替供液和切换,保证持续向预混釜5内加入晶浆和改性液,从而实现了连续化改性反应,避免了生产设备空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设备的利用率低的缺点,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且提高了改性晶须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的预混釜5、第一反应釜6a与第二反应釜6b的体积比为1:3:3,预混釜5的底部设有改性液入口和晶浆入口,改性液入口与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晶浆入口与晶浆管道的第一端连通,预混釜5的上部设有预混晶浆出口,第一反应釜6a的底部设有第一反应物料入口,该预混晶浆出口与第一反应物料入口通过第一输送泵10连通,第一反应釜6a的上部设有第一反应物料出口,第二反应釜6b的底部设有第二反应物料入口,第一反应物料出口与第二反应物料入口通过第二输送泵11连通。
通过将反应釜的物料入口设置在釜底位置,并将反应釜的物料出口设置在反应釜的上部,能够增加晶浆和改性液在反应釜中的反应时间,从而改性反应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改性晶须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实施例3的预混釜5、第一反应釜6a与第二反应釜6b的体积比为2:3: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罐7,该缓冲罐7用于接收第二反应釜6b内排出的改性后的晶浆,等到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再一起输送至后续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
缓冲罐7上设有缓冲罐入口,第二反应釜6b的上部设有第二反应物料出口,该第二反应物料出口与缓冲罐入口通过第三输送泵12连通。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通的预混釜与反应釜,所述预混釜通过输送泵与所述反应釜连通;
至少两个晶浆配制釜,每个所述晶浆配制釜上设有晶浆出口,且晶浆出口处设有晶浆阀门;
晶浆管道,所述晶浆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预混釜连通,第二端分别与若干所述晶浆配制釜的晶浆出口连通,所述晶浆管道处设有晶浆加料泵;
液位计,每个所述晶浆配制釜上设有所述液位计;
至少两个改性液配制釜,每个所述改性液配制釜上设有改性液出口,且改性液出口处设有改性液阀门;
改性液管道,所述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预混釜连通,第二端分别与若干所述改性液配制釜的改性液出口连通,所述改性液管道处设有计量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晶浆配制釜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晶浆配制釜与第二晶浆配制釜,所述第一晶浆配制釜上设有第一晶浆出口,所述第一晶浆出口处设有晶浆阀门,所述第二晶浆配制釜上设有第二晶浆出口,所述第二晶浆出口处也设有晶浆阀门;
所述改性液配制釜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改性液配制釜与第二改性液配制釜,所述第一改性液配制釜上设有第一改性液出口,所述第一改性液出口处设有改性液阀门,所述第二改性液配制釜上设有第二改性液出口,所述第二改性液出口处也设有改性液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混釜的底部设有改性液入口和晶浆入口,所述改性液入口与所述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晶浆入口与所述晶浆管道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预混釜的上部设有预混晶浆出口,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反应物料入口,所述预混晶浆出口与所述反应物料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至少有两个,若干所述反应釜依次连通,且相邻所述反应釜之间通过输送泵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所述预混釜与所述第一反应釜通过第一输送泵连通,所述第一反应釜与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二输送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混釜的底部设有改性液入口和晶浆入口,所述改性液入口与所述改性液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晶浆入口与所述晶浆管道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预混釜的上部设有预混晶浆出口,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底部设有第一反应物料入口,所述预混晶浆出口与所述第一反应物料入口连通;
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上部设有第一反应物料出口,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底部设有第二反应物料入口,所述第一反应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二反应物料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混釜、第一反应釜与第二反应釜的外壁上均设有加热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混釜、所述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体积比为(1~2):3:3。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第二反应釜通过第三输送泵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上部设有第二反应物料出口,所述缓冲罐上设有缓冲罐入口,所述第二反应物料出口与所述缓冲罐入口通过所述第三输送泵连通。
CN201721847947.1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Active CN207672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7947.1U CN207672156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7947.1U CN207672156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2156U true CN207672156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70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7947.1U Active CN207672156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2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4308B (zh) 粉液混合器
CN205659678U (zh) 一种智能配料的反应釜
CN204159333U (zh) 一种水泵式釜外循环装置
CN108499406A (zh) 一种锂电池浆料的连续生产系统
CN207672156U (zh) 一种晶须改性的连续生产系统
CN205980728U (zh) 一种用于生产香精的烘干机上料系统
CN206140679U (zh) 保温砂浆搅拌站
CN207056543U (zh) 一种自扰流式反应管及其反应器
CN201225513Y (zh) 高温粘稠液体输送装置
CN201157760Y (zh) 粉液混合器
CN203247132U (zh) 分区熟化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
CN108654542A (zh) 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连续配料装置及配料方法
CN206580834U (zh) 一种参数可灵活控制的复合酶制剂配制装置
CN206199210U (zh) 一种反应器的混合进料装置
CN204522939U (zh) 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加工装置
CN210905974U (zh) 复合肥浆料旋流混合装置
CN204752587U (zh) 一种在高速粉碎机部位喷酸的变性淀粉生产设备
CN213348682U (zh) 化工原料高效预混合装置
CN215094874U (zh) 一种用于抗皱涤纶丝生产的塑料颗粒的混合装置
CN207708991U (zh) 一种无炭砖配料自动生产设备
CN201157761Y (zh) 一种粉液混料均质系统
CN206186877U (zh) 液体配送喷洒车
CN204919217U (zh) 玻璃纤维湿法薄毡生产用新型混合系统
CN205953624U (zh) 一种化学除磷投加装置
CN220835389U (zh) 一种制备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高混合度搅拌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