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1048U -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1048U
CN207661048U CN201721640978.XU CN201721640978U CN207661048U CN 207661048 U CN207661048 U CN 207661048U CN 201721640978 U CN201721640978 U CN 201721640978U CN 207661048 U CN207661048 U CN 207661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leeve
metal connector
piston rod
car body
bod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09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渝
周尚鲁
张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409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1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1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10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减震器总成,减震器总成上端的活塞杆向上穿出车身板上的安装孔并依靠上固定结构安装固定在车身板上,减震器总成下端通过下吊环安装在车辆后制动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结构包括一个套接在活塞杆上的下金属连接套,下金属连接套内腔中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外的弹性连接套,弹性连接套内部还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上的上金属连接套,上金属连接套上端螺纹旋接有一个上固定螺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安装可靠性好,使用噪音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装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现有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减震器总成1,减震器总成1上端的活塞杆2向上穿出车身板3上的安装孔并依靠上固定结构安装固定在车身板上,减震器总成1下端通过下吊环4安装在车辆后制动器上,所述上固定结构包括套设上车身板上下两端活塞杆上的弹性缓冲垫5,位于上方弹性缓冲垫5上的垫片6,还包括一个螺纹旋接在垫片上方活塞杆上的螺母7。这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螺母锁紧时活塞杆容易随动,导致难以轻松锁紧到位;工作过程中上下轴向作用力下,压缩缓冲垫,使得垫片容易松脱,在复位过程中撞击车身,发出噪音,同时在水平力作用下,减震器活塞杆也容易碰撞垫片发出噪音。
故如何设计一种安装方便,安装可靠性好,使用噪音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安装可靠性好,使用噪音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减震器总成,减震器总成上端的活塞杆向上穿出车身板上的安装孔并依靠上固定结构安装固定在车身板上,减震器总成下端通过下吊环安装在车辆后制动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结构包括一个套接在活塞杆上的下金属连接套,下金属连接套下部具有一个筒状的车身板配合段,下金属连接套上部段直径大于车身板配合段且上部段下端外侧形成一个用于和车身板上表面贴合的车身板限位台阶面,车身板上的安装孔配合套接在车身板配合段上,车身板配合段上还设置有外螺纹并在车身板下方旋接有一颗下固定螺母实现和车身板的固定;下金属连接套上部段具有一个环形的内腔且内腔中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外的弹性连接套,弹性连接套内部还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上的上金属连接套,上金属连接套上端具有一圈向上超出于弹性连接套上端面的上唇口,上唇口上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并螺纹旋接有一个上固定螺母,上固定螺母下端面和上唇口接触抵紧。
这种结构的减震器总成,在上固定结构中,取消了垫片的结构,然后依靠下金属连接套和下固定螺母实现和车身板的连接,依靠上金属连接套实现和上固定螺母的抵紧固定;然后依靠被包裹在上金属连接套和下金属连接套之间的弹性连接套同时实现轴向和径向上的弹性减震吸噪,故不会产生直接碰撞的噪音,安装可靠性好且由于降噪而改善了整车舒适性。
作为优化,所述下金属连接套上部段外表面具有沿环形布置的多个外穿孔,所述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具有沿环形布置的多个内穿孔,所述弹性连接套为橡胶材料且内外表面分别硫化填充至外穿孔和内穿孔中。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上固定结构的紧凑性和一体性,更好地吸收轴向和径向上传递的振动并降噪。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套内表面硫化填充入上金属连接套的内穿孔中至和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齐平。这样,使得部分橡胶材料直接和活塞杆外表面接触,提高安装可靠性且能够更好地吸收径向的振动降噪。
进一步地,上金属连接套下端和下金属连接套上部内侧台阶面之间留有间隔空隙,所述弹性连接套下端向内硫化填充至该间隔空隙内至和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齐平。这样,可以更好地进一步提高上金属连接套和弹性连接套之间的结合可靠性,也可以使得更多的橡胶材料直接和活塞杆外表面接触,更好地提高安装可靠性且能够更好地吸收径向的振动降噪。
作为优化,所述活塞杆上端的外螺纹所在位置外表面竖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限扭平面,所述上金属连接套上端的上唇口位于限扭平面所在位置,且上唇口上端整体弯曲后向内延伸并在周向上相贴在限扭平面所在位置的活塞杆上。
这样依靠上唇口和限扭平面的配合,使得装配时沿活塞杆向下装入上金属连接套时可以依靠上唇口装入至限扭平面下端位置时无法继续下行,作为装入到位的判断依据。同时在安装上固定螺母时,可以依靠上唇口和限扭平面的配合防止活塞杆产生旋转,极大地方便了上固定螺母的装入。另外上唇口自身的结构使得上固定螺母装入时向下旋转和上唇口抵接得越紧时,上唇口在被向下压缩的同时也会向内压缩,使其向内抵接在活塞杆上越紧,这样综合产生足够的轴向和径向的复合预紧力,极大地提高了上固定螺母固定的可靠性以及固定后上固定结构的紧凑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安装可靠性好,使用噪音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独上固定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单独上金属连接套下端和下金属连接套以及弹性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优实施方式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最优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减震器总成1,减震器总成1上端的活塞杆2向上穿出车身板3上的安装孔并依靠上固定结构安装固定在车身板3上,减震器总成1下端通过下吊环安装在车辆后制动器上,其特点在于,所述上固定结构包括一个套接在活塞杆上的下金属连接套4,下金属连接套4下部具有一个筒状的车身板配合段5,下金属连接套上部段直径大于车身板配合段且上部段下端外侧形成一个用于和车身板上表面贴合的车身板限位台阶面6,车身板3上的安装孔配合套接在车身板配合段5上,车身板配合段5上还设置有外螺纹并在车身板下方旋接有一颗下固定螺母7实现和车身板3的固定;下金属连接套4上部段具有一个环形的内腔且内腔中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外的弹性连接套8,弹性连接套8内部还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上的上金属连接套9,上金属连接套9上端具有一圈向上超出于弹性连接套上端面的上唇口10,上唇口10上的活塞杆2上设置有外螺纹并螺纹旋接有一个上固定螺母11,上固定螺母11下端面和上唇口10接触抵紧。
这种结构的减震器总成,在上固定结构中,取消了垫片的结构,然后依靠下金属连接套和下固定螺母实现和车身板的连接,依靠上金属连接套实现和上固定螺母的抵紧固定;然后依靠被包裹在上金属连接套和下金属连接套之间的弹性连接套同时实现轴向和径向上的弹性减震吸噪,故不会产生直接碰撞的噪音,安装可靠性好且由于降噪而改善了整车舒适性。
其中,所述下金属连接套4上部段外表面具有沿环形布置的多个外穿孔,所述上金属连接套9内表面具有沿环形布置的多个内穿孔,所述弹性连接套8为橡胶材料且内外表面分别硫化填充至外穿孔和内穿孔中。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上固定结构的紧凑性和一体性,更好地吸收轴向和径向上传递的振动并降噪。
其中,所述弹性连接套8内表面硫化填充入上金属连接套的内穿孔中至和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齐平。这样,使得部分橡胶材料直接和活塞杆外表面接触,提高安装可靠性且能够更好地吸收径向的振动降噪。
其中,上金属连接套9下端和下金属连接套4上部内侧台阶面之间留有间隔空隙,所述弹性连接套8下端向内硫化填充至该间隔空隙内至和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齐平。这样,可以更好地进一步提高上金属连接套和弹性连接套之间的结合可靠性,也可以使得更多的橡胶材料直接和活塞杆外表面接触,更好地提高安装可靠性且能够更好地吸收径向的振动降噪。
其中,所述活塞杆2上端的外螺纹所在位置外表面竖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限扭平面12,所述上金属连接套上端的上唇口10位于限扭平面12所在位置,且上唇口10上端整体弯曲后向内延伸并在周向上相贴在限扭平面12所在位置的活塞杆上。
这样依靠上唇口和限扭平面的配合,使得装配时沿活塞杆向下装入上金属连接套时可以依靠上唇口装入至限扭平面下端位置时无法继续下行,作为装入到位的判断依据。同时在安装上固定螺母时,可以依靠上唇口和限扭平面的配合防止活塞杆产生旋转,极大地方便了上固定螺母的装入。另外上唇口自身的结构使得上固定螺母装入时向下旋转和上唇口抵接得越紧时,上唇口在被向下压缩的同时也会向内压缩,使其向内抵接在活塞杆上越紧,这样综合产生足够的轴向和径向的复合预紧力,极大地提高了上固定螺母固定的可靠性以及固定后上固定结构的紧凑性。

Claims (5)

1.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减震器总成,减震器总成上端的活塞杆向上穿出车身板上的安装孔并依靠上固定结构安装固定在车身板上,减震器总成下端通过下吊环安装在车辆后制动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结构包括一个套接在活塞杆上的下金属连接套,下金属连接套下部具有一个筒状的车身板配合段,下金属连接套上部段直径大于车身板配合段且上部段下端外侧形成一个用于和车身板上表面贴合的车身板限位台阶面,车身板上的安装孔配合套接在车身板配合段上,车身板配合段上还设置有外螺纹并在车身板下方旋接有一颗下固定螺母实现和车身板的固定;下金属连接套上部段具有一个环形的内腔且内腔中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外的弹性连接套,弹性连接套内部还嵌设有一个套设在活塞杆上的上金属连接套,上金属连接套上端具有一圈向上超出于弹性连接套上端面的上唇口,上唇口上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并螺纹旋接有一个上固定螺母,上固定螺母下端面和上唇口接触抵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金属连接套上部段外表面具有沿环形布置的多个外穿孔,所述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具有沿环形布置的多个内穿孔,所述弹性连接套为橡胶材料且内外表面分别硫化填充至外穿孔和内穿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套内表面硫化填充入上金属连接套的内穿孔中至和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齐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金属连接套下端和下金属连接套上部内侧台阶面之间留有间隔空隙,所述弹性连接套下端向内硫化填充至该间隔空隙内至和上金属连接套内表面齐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端的外螺纹所在位置外表面竖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限扭平面,所述上金属连接套上端的上唇口位于限扭平面所在位置,且上唇口上端整体弯曲后向内延伸并在周向上相贴在限扭平面所在位置的活塞杆上。
CN201721640978.XU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1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0978.XU CN207661048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0978.XU CN207661048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1048U true CN207661048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09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1048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10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4448B (zh) 动力总成抗扭悬置结构
CN203730627U (zh) 一种驾驶室与车身之间的减震组件
CN207661048U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103089907A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CN107806488A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04140618U (zh) 一种汽车轮胎防松螺栓
CN202946600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隔振块
CN205905699U (zh) 一种汽车后减振器上支座的衬套结构
CN210859495U (zh) 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及汽车
CN203145653U (zh) 新型尾门铰链总成
CN204726178U (zh) 减振器及悬架
CN201386753Y (zh) 气囊减震装置
CN102431442A (zh) 排气管悬挂机构
CN201721528U (zh) 驾驶室减震底座总成
CN204870424U (zh) 汽车筒式减震器的车桥安装支架
CN203272576U (zh) 单筒减震器总成
CN103032502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隔振块
CN21615819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橡胶金属减震件
CN204610677U (zh) 减震器吊环衬套
CN217328280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支撑橡胶减振器
CN21967304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底盘螺栓
CN219082149U (zh) 油气分离式摩托车前减震
CN104626907B (zh) 一种汽车用空气阻尼减震机构
CN214788747U (zh) 一种安装于汽车塔顶带阻尼器的拉杆
CN201427611Y (zh) 改进的汽车驾驶室翻转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