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2361U -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2361U
CN207632361U CN201721679628.4U CN201721679628U CN207632361U CN 207632361 U CN207632361 U CN 207632361U CN 201721679628 U CN201721679628 U CN 201721679628U CN 207632361 U CN207632361 U CN 207632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uspender
control device
support base
accommoda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96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宏彬
江华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796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2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2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2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其中,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梁;支架,设于所述支撑梁,所述支架未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多个摇架,用于驱动吊具倾转,每一所述摇架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通过转轴与所述容纳腔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转轴沿轴向相对,所述尾端用于绕设控制吊具倾转用的钢丝绳。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的摇架不共用转轴,而是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与支架的容纳腔转动连接,所有转轴在轴向上的长度之和有所减小,降低了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整体重量;同时,每一转轴的长度变小后利于加工和安装调试。

Description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背景技术
岸桥又称港口集装箱起重机,是用来在岸边对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现有的岸桥具有倾转控制装置,倾转控制装置用于驱动岸桥的吊具发生倾转,例如左倾、右倾、前倾及后倾等。倾转控制装置包括主支架、支撑梁和多个摇架,主支架设于支撑梁上,多个摇架会通过同一根轴与主支架转动连接,这使得多个摇架共用的同一根轴的长度较长,增加了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重量,且不便于安装调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梁;支架,设于所述支撑梁,所述支架未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多个摇架,用于驱动吊具倾转,每一所述摇架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通过转轴与所述容纳腔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转轴沿轴向相对,所述尾端用于绕设控制吊具倾转用的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未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每一所述支撑座具有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未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每一所述支撑座具有两个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和周向,所述转轴的运动受到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轴向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撑座一侧外的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的轴向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撑座另一侧外的第二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轴向两端伸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插设于所述轴向一端且沿所述轴向与所述支撑座贴合,所述第二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插设于所述轴向另一端且沿所述轴向与所述支撑座贴合。
进一步地,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和周向,所述转轴的运动受到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形成其中一个容纳腔,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形成另外一个容纳腔;
沿同一轴向,所述第一板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板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三板设有第三轴孔,各轴孔分别具有朝向安装面的开口;
其中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且与位于所述支撑座一侧外的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另外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一端设于所述第三轴孔,且与位于所述支撑座另一侧外的第二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其中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另一端和另外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轴孔,且沿轴向相对。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与多个所述摇架一一对应的油缸,用于驱动各自的所述摇架摆动,每一所述油缸一端与相应的摇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所述一端至所述首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油缸的所述一端至所述尾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插设于所述第二轴孔内,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第二轴孔内的部分与所述转轴相抵,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第二轴孔外的部分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吊运设备,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包括:起升机构;吊具;钢丝绳,按照设定顺序绕设于所述起升机构、所述倾转控制装置及所述吊具。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吊运设备为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吊运设备为单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的支撑梁上设有支架,在支架未与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多个摇架与支架相连。其中,每一摇架的首端位于容纳腔内通过转轴与容纳腔转动连接,相邻的转轴沿转轴的轴向相对,在摇架的尾端绕设控制吊具倾转用的钢丝绳,钢丝绳与吊具相连。摇架以摇架的首端为支点摆动,以驱动吊具倾转。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的摇架不共用转轴,而是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与支架的容纳腔转动连接,所有转轴在轴向上的长度之和有所减小,降低了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整体重量;同时,每一转轴的长度变小后利于加工和安装调试。另外,由于各个摇架不共用转轴,使得摇架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变得灵活,现有技术中,所有的摇架共用一根轴,使得摇架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的侧视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中支撑座与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中支撑座与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中支撑座上设有第二轴孔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起升缠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现有技术中,多个摇架共用同一根轴,使得轴的长度较长,增加了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重量,且不便于安装调试。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摇架不共用轴,每一摇架通过独立的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有轴的长度之和有所减小,降低了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整体重量,同时,每一轴的长度变小后利于加工和安装调试。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1,本实施例中,倾转控制装置1运用在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它起重设备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倾转控制装置1。倾转控制装置1包括:支撑梁10,支撑梁10设于安装面,安装面为倾转控制装置1所要安装的地方,例如港口地面,支撑梁10与起重机的后大梁相连。在支撑梁10上设有支架11,支架11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支架11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相连后与支撑梁10围成三角形状。支架11未与支撑梁10连接的一端(即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相连处)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容纳腔。
参考图2并结合图1所示,支架11与多个摇架20相连,图中示出了两个摇架20,当倾转控制装置1运用于单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摇架20为四个。在摇架20的尾端设有滑轮22,滑轮22上绕设控制吊具倾转用的钢丝绳40,钢丝绳40与吊具相连。摇架20能够以摇架20的首端为支点摆动,通过钢丝绳40驱动吊具倾转。
参考图3并结合图1所示,其中,每一摇架20的首端位于容纳腔211内通过转轴50与容纳腔211转动连接,相邻的转轴50沿转轴50的轴向(图3中Y方向所示)相对。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的摇架20不共用转轴,而是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50与支架11的容纳腔211转动连接,所有转轴50在轴向上的长度之和有所减小,降低了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整体重量;同时,每一转轴50的长度变小后利于加工和安装调试。另外,由于各个摇架不共用转轴,使得摇架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变得灵活,例如,所有的摇架是沿同一轴向设置,也可以是相邻的摇架在轴向上错位一定角度设置等;现有技术中,所有的摇架共用一根轴,所有摇架必须是沿同一轴向设置,使得摇架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
在单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中,摇架20为四个,倾转控制装置1具有四个容纳腔211,相应地,转轴50也为四个,四个转轴50沿转轴50的轴向相对。
参考图2和图3并结合图1所示,支架11未与支撑梁10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21,本实施例中具有四个支撑座21,每一支撑座21具有容纳腔211。为了保证摇架20在容纳腔211内转动的可靠性,防止转轴50沿轴向窜动或沿周向转动,本实施例中,转轴50的轴向一端与位于支撑座21一侧外的第一端盖53固定连接,第一端盖53与支撑座21固定连接;转轴50的轴向另一端与位于支撑座21另一侧外的第二端盖51固定连接,第二端盖51与支撑座21固定连接。从而,沿转轴50的轴向(图3中Y方向所示)和周向,转轴50的运动受到限制。
具体而言,参考图3,转轴50的轴向两端伸出容纳腔211,第一端盖53沿转轴50的径向(图3中Z方向所示)插设于转轴50的轴向一端且沿轴向(图3中Y方向所示)与支撑座21贴合,第二端盖51沿转轴50的径向(图3中Z方向所示)插设于转轴50的轴向另一端且沿轴向(图3中Y方向所示)与支撑座21贴合。第一端盖53和支撑座21通过螺栓54实现固定连接,第二端盖51和支撑座21通过螺栓52实现固定连接。从而,转轴50的轴向和周向运动受到限制。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固定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使得转轴50设于支撑座21后在轴向和周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即可。
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11未与支撑梁10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21,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4,每一支撑座21具有两个容纳腔211,相当于,单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中的倾转控制装置1具有两个支撑座21。每个支撑座2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21a、第二板21b及第三板21c,第一板21a和第二板21b形成其中一个容纳腔211,第二板21b和第三板21c形成另外一个容纳腔211;沿同一轴向,第一板21a设有第一轴孔213,第二板21b设有第二轴孔214,第三板21c设有第三轴孔215。其中,第一轴孔213、第二轴孔214及第三轴孔215分别具有朝向安装面的开口。
同样,为了保证摇架20在容纳腔211内转动的可靠性,防止转轴50沿轴向窜动或沿周向转动,参考图5,其中一个容纳腔211中的转轴50沿第一轴孔213和第二轴孔214的开口方向放置在第一轴孔213和第二轴孔214内,转轴50的轴向一端设于第一轴孔213,且与位于支撑座21一侧外的第一端盖53固定连接,第一端盖53与支撑座21固定连接。另外一个容纳腔211中的转轴50沿第二轴孔214和第三轴孔215的开口方向放置在第二轴孔214和第三轴孔215内,转轴50的轴向一端设于第三轴孔215,且与位于支撑座21另一侧外的第二端盖51固定连接,第二端盖51与支撑座2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容纳腔211中的转轴50的轴向另一端和另外一个容纳腔211中的转轴50的轴向另一端位于第二轴孔214,且沿轴向相对。参考图6,支撑座21上还设有夹板216,夹板216沿朝向第二轴孔214的方向(图6中Z方向所示)插设于第二轴孔214内,并与转轴50相抵,以固定转轴50。从而,两个容纳腔211内的两个转轴50在轴向和周向的运动被限制,两个转轴50稳定地设于支撑座21上,以保证摇架20转动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夹板216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整体呈“Π”状,但不限于此形状。其中,第一部分用于插设于第二轴孔214内并且具有和转轴50的外周面配合的弧面;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轴孔214外,用于和支撑座2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通过螺栓与支撑座21实现固定连接。
从而,通过支撑座21的结构及夹板216可以便于将摇架20整体安装在支撑座21上,同时,只要拆卸夹板216,就可以将摇架20整体从支撑座21中拆出。另外,支撑座21的各轴孔的开口朝向安装面,这样设计后,当将摇架20整体安装在支撑座21上后,摇架20在摆动过程中,支撑座21为受力主体,可以提升摇架20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第一端盖53上设有第一螺栓孔55,支撑座21上在相应位置设有与第一螺栓孔55匹配的第二螺栓孔(图未示出),第一端盖53和支撑座21通过螺栓(图未示出)实现固定连接;第一端盖53与转轴50通过螺栓(图未示出)实现固定连接。第二端盖51上设有第三螺栓孔54,支撑座21上在相应位置设有与第三螺栓孔54匹配的第四螺栓孔(图未示出),第二端盖51和支撑座21通过螺栓(图未示出)实现固定连接;第二端盖51与转轴50通过螺栓(图未示出)实现固定连接。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固定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使得转轴50设于支撑座21后在轴向和周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即可。
此外,继续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倾转控制装置1还包括多个与多个摇架20一一对应的油缸30,每一油缸30一端与相应的摇架2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梁10转动连接。油缸30与摇架20连接的一端至摇架20的首端的距离大于油缸30与摇架20连接的一端至摇架20的尾端的距离,以利于倾转控制装置1实现挂舱保护功能。本实施例中,摇架20具有四个,相应的,油缸30也为四个。
油缸30为液压油缸30,通过控制元件控制油缸30的运动,来驱动摇架20摆动以实现倾转功能。即,本实施例的油缸30一方面起到支撑摇架20的作用,同时还用于驱动各自的摇架20摆动,以实现倾转控制功能;另外,油缸30的存在还使得本实施例的倾转控制装置1同时具备挂舱保护功能。
挂舱是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超载工况,指吊具以高速上升时被障碍物止动或挂住。挂舱瞬间钢丝绳40的力急剧增大,钢丝绳40抗断裂安全系数在挂舱情况下会大大降低。超载载荷将会对结构和机构造成很大破坏,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给油缸30设定了一个最大压力值,当挂舱发生时,钢丝绳40上的瞬间力急剧增加,通过滑轮22传递至摇架20,继而传递至油缸30。从而,油缸30压力值相应跟着增加,一旦油缸30的压力值超过设定值,油缸30压缩吸收挂舱产生的能量,使得钢丝绳40上力不再继续增加,对起重机起到挂舱保护的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1既具有倾转控制功能,控制吊具的倾转;同时还具有挂舱保护功能,对起重机起到挂舱保护的作用。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7并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吊运设备,使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1。集装箱吊运设备包括:起升机构70、吊具80、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1及钢丝绳40。钢丝绳40按照设定顺序绕设于起升机构70、倾转控制装置1的滑轮22及吊具80。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吊运设备为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图7中所示的集装箱吊运设备为单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在其它实施例中,集装箱吊运设备为双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参考图7并结合图1所示,单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具有两个起升机构70、四个摇架20、四个油缸30及一个吊具80;起升机构70为起升卷筒。在吊具80上分布有四个上架,分别为第一上架81、第二上架82、第三上架83及第四上架84,钢丝绳40与每一上架相连后,通过起升机构70的运行实现对吊具80姿态的调整。
具体说来,参考图7并结合图1所示阐述吊具80的姿态调整过程。
起升机构70工作,钢丝绳40运动,同时,控制元件(图未示出)驱动油缸30的活塞杆(图未示出)分别作A向、C向、F向和H向运动,从而驱使第一上架81、第二上架82、第三上架83及第四上架84分别作K向、M向、N向和P向运动,驱使吊具80作左倾运动;反之,吊具80作右倾运动。
起升机构70工作,钢丝绳40运动,同时,控制元件(图未示出)驱动油缸30的活塞杆(图未示出)分别作C向、E向、B向和H向运动,从而驱使第二上架82、第三上架83、第一上架81及第四上架84分别作M向、O向、J向和P向运动,驱使吊具80作前倾运动;反之,吊具80作后倾运动。
起升机构70工作,钢丝绳40运动,同时,控制元件(图未示出)驱动油缸30的活塞杆(图未示出)分别作A向、E向、D向和H向运动,从而驱使第一上架81、第三上架83、第二上架82及第四上架84分别作K向、O向、L向和P向运动,驱使吊具80吊作Y向动作,即顺时针回转运动;反之,吊具80作逆时针回转运动(X向动作)。
起升机构70工作,钢丝绳40运动,同时,控制元件(图未示出)驱动油缸30的活塞杆(图未示出)分别作A向、C向、E向和G向运动时,实际是放出起升钢丝绳40,补偿起升系统从全速到停止时钢丝绳40的起升变化量,从而将非正常载荷限定在设定的挂舱力范围内,最终起到保护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梁;
支架,设于所述支撑梁,所述支架未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容纳腔;
多个摇架,用于驱动吊具倾转,每一所述摇架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通过转轴与所述容纳腔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转轴沿轴向相对,所述尾端用于绕设控制吊具倾转用的钢丝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未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每一所述支撑座具有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未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每一所述支撑座具有两个所述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和周向,所述转轴的运动受到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撑座一侧外的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的轴向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撑座另一侧外的第二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两端伸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插设于所述轴向一端且沿所述轴向与所述支撑座贴合,所述第二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插设于所述轴向另一端且沿所述轴向与所述支撑座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和周向,所述转轴的运动受到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形成其中一个容纳腔,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形成另外一个容纳腔;
沿同一轴向,所述第一板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板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三板设有第三轴孔,各轴孔分别具有朝向安装面的开口;
其中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且与位于所述支撑座一侧外的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另外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一端设于所述第三轴孔,且与位于所述支撑座另一侧外的第二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其中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另一端和另外一个容纳腔中的转轴的轴向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轴孔,且沿轴向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多个所述摇架一一对应的油缸,用于驱动各自的所述摇架摆动,每一所述油缸一端与相应的摇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梁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的所述一端至所述首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油缸的所述一端至所述尾端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插设于所述第二轴孔内,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第二轴孔内的部分与所述转轴相抵,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第二轴孔外的部分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12.一种集装箱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装箱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升机构;
吊具;
钢丝绳,按照设定顺序绕设于所述起升机构、所述倾转控制装置及所述吊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装箱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吊运设备为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装箱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吊运设备为单起升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CN201721679628.4U 2017-12-06 2017-12-06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Active CN207632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9628.4U CN207632361U (zh) 2017-12-06 2017-12-06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9628.4U CN207632361U (zh) 2017-12-06 2017-12-06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2361U true CN207632361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5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9628.4U Active CN207632361U (zh) 2017-12-06 2017-12-06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23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4352A (zh) * 2020-11-30 2021-02-19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吊具倾转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4352A (zh) * 2020-11-30 2021-02-19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吊具倾转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374352B (zh) * 2020-11-30 2023-04-25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吊具倾转控制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0975B2 (ja) クレーンブームの起立方法
CN108928757A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吊装机械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83371B (zh) 一种翻转操作机构及预制管廊翻转方法
CN207632361U (zh)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CN101830394B (zh) 大型起重机抬吊用单钩回转吊具
CN102556869A (zh) 双卷筒起升机构
CN110451405A (zh) 起重机环链止摇装置及环链起重设备
SE450519B (sv) Lastkrok
CN201245403Y (zh) 一种旋转吊环
DK3015414T3 (da) Lasthåndteringsudstyr
CN102659038A (zh) 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207632377U (zh)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CN104649120A (zh) 一种平衡吊装设备
CN208616950U (zh) 一种翻转上料装置
CN202481893U (zh) 一种线材装卸用旋转式电磁吊具
CN202415043U (zh) 双卷筒起升机构
CN208775759U (zh) 一种翻转上料装置
CN205472324U (zh) 一种起吊机
CN207632358U (zh) 吊具用倾转控制装置及集装箱吊运设备
CN208103870U (zh) 一种翻转操作机构
CN207090561U (zh) 助力装卸车
JP2008247567A (ja) コンテナ用ヤードクレーン
CN209193410U (zh) 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CN106976814A (zh)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及起重机
RU2488544C1 (ru) Башенный кра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