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5051U - 主馈线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主馈线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5051U
CN207625051U CN201721927694.9U CN201721927694U CN207625051U CN 207625051 U CN207625051 U CN 207625051U CN 201721927694 U CN201721927694 U CN 201721927694U CN 207625051 U CN207625051 U CN 207625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sitioning
heat
shrink tube
main fee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76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晓胜
杨志勇
郭林波
王文长
秦芬政
陈晓勇
王本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76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5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5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505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馈线装配设备,用于主馈线接头和线缆的焊接以及用于套设于主馈线的热缩管的封装,包括:机台,设有环形轨道;定位模组,可滑动地安装于环形轨道,包括用于定位接头的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热缩管的第二定位部,以及用于定位线缆的第三定位部;驱动机构,设置于机台,用于驱动定位模组沿环形轨道运动;焊接模组,设置于环形轨道的一侧,用于接头和线缆的焊接;落料模组,沿定位模组的运动方向设置于焊接模组的后方,可作用于第二定位部使热缩管沿线缆发生位移;封装模组,并排设置于落料模组的后方,用于封装热缩管。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馈线装配设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主馈线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馈线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关键部件,基站天线由主馈端与众多终端部件连接组成,而主馈线是通信主设备之间的桥梁,是最直接的端口。主馈线主要由接头、同轴电缆和热缩管三大部件组成。其中,接头与同轴电缆采用锡钎焊形成连接,由于锡钎焊形成的连接强度不具备很强的抗弯折能力,为保证在弯曲同轴电缆的过程中不造成对焊点的力学破坏,需要在焊点处采用双壁加厚型热缩管进行相应的防护。
主馈线的装配方法,多采用单点的装配方法:首先完成相应的组装、送至下一工站进行批量焊接、然后再周转到下一工站用热缩管进行热缩防护。上述组装方法一方面无形中增加了不同工序之间的周转浪费,另一方面造成多个工序之间产出不平衡,作业方式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主馈线装配设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馈线装配设备,用于主馈线接头和线缆的焊接以及用于套设于主馈线的热缩管的封装,包括:机台,设有环形轨道;定位模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环形轨道,包括用于定位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热缩管的第二定位部,以及用于定位所述线缆的第三定位部;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模组沿所述环形轨道运动;焊接模组,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的一侧,用于所述接头和线缆的焊接;落料模组,沿所述定位模组的运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焊接模组的后方,可作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使所述热缩管沿所述线缆发生位移;封装模组,沿所述定位模组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落料模组的后方,用于封装所述热缩管。
进一步,所述定位模组包括:第一底座,竖直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方的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且高度可调节的隔层,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的顶层;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隔层,所述第三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顶层。
优选的,所述隔层包括:固定部、活动部、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并位于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部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活动部边缘设有用于让位所述线缆并承托所述热缩管的让位缺口,所述活动部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轴轴向运动以释放其所承托的热缩管,并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
优选的,所述落料模组包括:第二底座,竖直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方的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且高度可调节的至少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推抵机构,所述推抵机构设有可伸缩推动所述活动部运动使所述活动部承托的热缩管下落的伸缩臂。
优选的,所述隔层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用于将至少两个热缩管承托在不同高度,所述落料模组包括沿所述定位模组的运动方向前后设置的第一落料模组和第二落料模组,所述第一落料模组包括一个推抵机构,用于推动靠近所述接头的活动部使其承托的热缩管下落至接头和线缆的焊接部,所述第二落料模组包括与所述隔层相同数量的推抵机构,用于一一对应作用于各隔板使其余热缩管下落。
进一步,所述封装模组包括第一封装模组和第二封装模组;所述第一封装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落料模组和所述第二落料模组之间,用于封装套设于所述焊接部外侧的热缩管;所述第二封装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落料模组后方,用于封装其余热缩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每一隔层的活动部对应设有至少两个让位缺口,所述顶层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定位部,可同时定位至少两组主馈线,所述焊接模组包括高频焊接机,其设有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高频焊接头,可同时焊接至少两组主馈线。
优选的,所述封装模组包括滑座,驱动装置和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设于所述滑座并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垂直所述环形轨道延伸方向前后运动。
优选的,所述机台还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并可沿所述环形轨道滑动的滑块和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机构;多个所述滑块与多个所述限位机构分别沿所述环形轨道等距设置,所述定位模组支承于所述滑块上,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滑块在所述环形轨道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模组卡接于所述滑块,并通过紧固螺钉相互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馈线装配设备有益效果包括:
(1)通过环形轨道生产线的生产工艺,上料区与下料区在同个位置减少不同工序之间的周转浪费,重点岗位采用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两者结合极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在定位模组设置多个隔层实现多个热缩管的分层落料,分别应用到焊点以及线缆的防护,满足对主馈线进行双重防护需要。
(3)机台设有多个连接于环形轨道并可沿所述环形轨道滑动的滑块和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机构,定位模组支承于所述滑块上,通过限位机构和滑块的二次定位,使焊接和封装位置更准确,保证了主馈线焊接封装质量。
(4)定位模组卡接于滑块,并通过紧固螺钉相互固定,可实现两者的快速组装和拆卸,且结构稳定。
(5)流线作业方案,可实现一机多用、占地面积小、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大幅减少操作人员,同时设备可以在环形轨道两侧按照需求,增加相应的自动化模组,拓展性优势明显。
(6)同一定位模组设有至少两组定位部,焊接模组采用分体式高频焊接,同时工业热风机采用定制热缩嘴,可以一次焊接封装至少两个主馈线,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馈线装配设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主馈线装配设备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馈线装配设备的定位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馈线装配设备的第一落料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馈线装配设备的第二落料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馈线装配设备的封装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馈线装配设备100,用于主馈线6的接头61和线缆62的焊接以及套设于主馈线6的热缩管63的封装,包括:机台1,定位模组2,驱动机构(未图示),焊接模组3,落料模组4、4’和封装模组5、5’。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机台1由高强度铝型材框架组成,其上表面设有高平面度铝材面板(未标号),所述面板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环形轨道11,一侧设有控制系统14。所述控制系统14存储有控制程序,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焊接模组3,所述落料模组4、4’和所述封装模组5、5’运行。优选的,所述机台1还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11并可沿所述环形轨道11滑动的滑块12和与所述滑块12一一对应的限位机构13;多个所述滑块12与多个所述限位机构13分别沿所述环形轨道11等距设置,所述滑块12用于承载所述定位模组2,所述限位机构13用于固定所述滑块12在所述环形轨道11的相对位置。优选的,所述定位模组2卡接于所述滑块12,并通过紧固螺钉(未标号)相互固定,可实现两者的快速组装和拆卸,且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13可以沿所述面板升降,当所述滑块12运转,所述限位机构13降至所述面板以下,防止干涉所述滑块12运转;当所述滑块12停止运转,所述限位机构13上升至所述面板上方,固定所述滑块12的位置;通过机台1的二次锁扣定位,确保接头的定位精度。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环形轨道11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外导轨(未图示)和内导轨(未图示),所述滑块12固定于所述内导轨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沿所述外导轨运动。
参照图1和图3,所述定位模组2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环形轨道11,包括用于定位所述接头61的第一定位部(未标号),用于定位所述热缩管63的第二定位部(未标号),以及用于定位所述线缆62的第三定位部(未标号)。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组2包括:第一底座21,竖直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21上方的第一支架22,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22且高度可调节的隔层2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22顶部的顶层24;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21,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隔层23,所述第三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顶层24,以将所述主馈线6竖直定位于所述定位模组2。进一步,所述隔层23包括:固定部231、活动部233、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轴232、以及套设于所述连接轴232并位于所述固定部231和活动部233间的复位弹簧(未图示);所述固定部231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架22;所述活动部233边缘设有用于让位所述线缆62并承托所述热缩管63的让位缺口(未标号),所述活动部233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轴232运动以释放其所承托的热缩管63,并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1,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模组2沿所述环形轨道11运动。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未图示),可在所述控制系统14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滑块12和所述定位模组2沿所述环形轨道11进行环形运转。其中,所述定位模组2与所述滑块12数目相同可以是多个(本实施例为10个),所述驱动机构可带动多个所述滑块12和定位模组2共同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距离。
所述焊接模组3沿所述定位模组2的运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11的一侧,用于所述接头61和所述线缆62的焊接。
请结合图4和图5,所述落料模组4、4’设置于所述焊接模组3的后方,可作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使所述热缩管63沿所述线缆发生位移。所述落料模组4、4’包括:第二底座41、41’,竖直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41、41’上方的第二支架42、42’,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42、42’且高度可调节的至少一固定座43、43’,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3、43’的推抵机构44、44’,所述推抵机构44、44’设有可伸缩推动所述活动部233运动使所述活动部233承托的热缩管63下落的伸缩臂(未标号)。
所述封装模组5、5’并排设置于所述落料模组4、4’的后方,用于封装所述热缩管63。请参考图1和图6,所述封装模组5’包括固定底座51’、滑轨52’、滑座53’、升降支架54’、升降底座55’、驱动装置56’、工业热风机57’和保护罩58’;所述工业热风机57’通过所述升降支架54’和所述升降底座55’可升降地固设于所述滑座滑座53’并可在所述驱动装置56’的带动下沿垂直所述环形轨道11延伸方向在所述滑轨52’前后运动,通过热风辐射对热缩管进行封装。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56’可以为电机或气缸。
优选的,所述隔层23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用于将至少两个热缩管63承托在不同高度,所述落料模组4、4’包括沿所述环形轨道11前后设置的第一落料模组4和第二落料模组4’,所述第一落料模组4包括一个推抵机构44,用于推动靠近所述接头61的活动部233使其承托的热缩管631下落至接头61和线缆62的焊接部(未标号),所述第二落料模组4’包括与所述隔层23相同数量的推抵机构,用于一一对应作用于各隔板使其余热缩管632、633下落。相应的,所述封装模组5、5’包括第一封装模组5和第二封装模组5’;所述第一封装模组5设置于所述第一落料模组4和所述第二落料模组4’之间,用于封装套设于所述焊接部外侧的热缩管631;所述第二封装模组5’设置于所述第二落料模组4’后方,用于封装其余热缩管632、633。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层23为三层,用于将三个热缩管631、632、633承托在不同高度,第一隔层23为放置接头61根部焊点的防护所用热缩管631,第二隔层23’为放置双重防护根部焊点的热缩管632,第三隔层23”为放置防护接头上的线缆62在穿过一些锋利的器件时,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的热缩管633。对应的,所述第一落料模组4包括一个推抵机构44,所述第二落料模组4’包括三个推抵机构44’,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落料模组4’的三个推抵机构44’可以同时工作推动三个隔层23、23’、23”使第二高度的热缩管632再次落到接头61和线缆62的焊接部,也可以只是上方的两个工作推动上方的两个隔层23’、23”使第二高度的热缩管632落到第一隔层23的位置进行封装,并通过调节第一隔层23的位置,调整除最下方热缩管631外的其余热缩管632、633的封装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模组5和第二封装模组5’结构相同,整体高度和保护罩58、58’的高度不同,各自工业热风机可以通过升降支架和升降底座设置为不同高度进行调节,以使用不同高度的热缩管的封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21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部,每一隔层23的活动部233设有两个让位缺口,所述顶层24设有两个第三定位部,可同时定位两组主馈线6,所述焊接模组3包括高频焊接机(未标号),其设有分体设置的两高频焊接头(未标号),可同时焊接两组主馈线6。同时,所述工业热风机定制热缩嘴能够满足两个热缩管的同时热缩需求。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上述主馈线装配设备进行主馈线装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依据热缩管相对主馈线的预定位置调节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封装模组的高度,并依据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高度调节所述落料模组的高度;
步骤2:将待焊接主馈线的接头、热缩管和线缆相互组装并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模组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
步骤3:启动驱动机构,使携带了待焊接主馈线的所述定位模组沿所述环形轨道依次通过所述焊接模组、所述落料模组和所述封装模组,完成主馈线的装配;
步骤4:卸下装配完成的主馈线,重复步骤2和3的操作,完成其他主馈线的装配。
其中,步骤1包括:依据主馈线需要设置热缩管的预定位置和数量,调整隔板的高度和数量,以及封装模组的高度,并根据隔板的高度和数量调整落料模组中推抵机构的高度和数量,使热缩管在下落和封装都能处于预定位置。
优选的,在步骤3中,携带了待焊接主馈线的所述定位模组沿所述环形轨道通过所述焊接模组后,且未通过所述落料模组之前,增加焊接质量检查工序,使焊接合格品自动流转至落料模组,不合格品移出环形轨道统一进行返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馈线装配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环形轨道生产线的生产工艺,上料区与下料区在同个位置减少不同工序之间的周转浪费,重点岗位采用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两者结合极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在定位模组设置多个隔层实现多个热缩管的分层落料,分别应用到焊点以及线缆的防护,满足对主馈线进行双重防护需要。
(3)机台设有多个连接于环形轨道并可沿所述环形轨道滑动的滑块和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机构,定位模组支承于所述滑块上,通过限位机构和滑块的二次定位,使焊接和封装位置更准确,保证了主馈线焊接封装质量。
(4)定位模组卡接于滑块,并通过紧固螺钉相互固定,可实现两者的快速组装和拆卸,且结构稳定。
(5)流线作业方案,可实现一机多用、占地面积小、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大幅减少操作人员,同时设备可以在环形轨道两侧按照需求,增加相应的自动化模组,拓展性优势明显。
(6)同一定位模组设有至少两组定位部,焊接模组采用分体式高频焊接,同时工业热风机采用定制热缩嘴,可以一次焊接封装至少两个主馈线,生产效率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主馈线装配设备,用于主馈线接头和线缆的焊接以及用于套设于主馈线的热缩管的封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设有环形轨道;
定位模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环形轨道,包括用于定位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热缩管的第二定位部,以及用于定位所述线缆的第三定位部;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模组沿所述环形轨道运动;
焊接模组,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的一侧,用于所述接头和线缆的焊接;
落料模组,沿所述定位模组的运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焊接模组的后方,可作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使所述热缩管沿所述线缆发生位移;
封装模组,沿所述定位模组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落料模组的后方,用于封装所述热缩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组包括:第一底座,竖直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方的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且高度可调节的隔层,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的顶层;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隔层,所述第三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包括:固定部、活动部、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并位于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部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活动部边缘设有用于让位所述线缆并承托所述热缩管的让位缺口,所述活动部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轴轴向运动以释放其所承托的热缩管,并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模组包括:第二底座,竖直设置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方的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且高度可调节的至少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推抵机构,所述推抵机构设有可伸缩推动所述活动部运动使所述活动部承托的热缩管下落的伸缩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用于将至少两个热缩管承托在不同高度,所述落料模组包括沿所述定位模组的运动方向前后设置的第一落料模组和第二落料模组,所述第一落料模组包括一个推抵机构,用于推动靠近所述接头的活动部使其承托的热缩管下落至接头和线缆的焊接部,所述第二落料模组包括与所述隔层相同数量的推抵机构,用于一一对应作用于各隔板使其余热缩管下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组包括第一封装模组和第二封装模组;所述第一封装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落料模组和所述第二落料模组之间,用于封装套设于所述焊接部外侧的热缩管;所述第二封装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落料模组后方,用于封装其余热缩管。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每一隔层的活动部对应设有至少两个让位缺口,所述顶层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定位部,可同时定位至少两组主馈线,所述焊接模组包括高频焊接机,其设有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高频焊接头,可同时焊接至少两组主馈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组包括滑座,驱动装置和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设于所述滑座并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垂直于所述环形轨道延伸方向前后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还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并可沿所述环形轨道滑动的滑块和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限位机构;多个所述滑块与多个所述限位机构分别沿所述环形轨道等距设置,所述定位模组支承于所述滑块上,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滑块在所述环形轨道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馈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组卡接于所述滑块,并通过紧固螺钉相互固定。
CN201721927694.9U 2017-12-29 2017-12-29 主馈线装配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25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7694.9U CN20762505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主馈线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7694.9U CN20762505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主馈线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5051U true CN207625051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3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7694.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2505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主馈线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50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3145A (zh) * 2017-12-29 2018-06-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主馈线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3145A (zh) * 2017-12-29 2018-06-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主馈线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WO2019128281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主馈线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08233145B (zh) * 2017-12-29 2024-02-2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主馈线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3145A (zh) 主馈线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02049643B (zh) 内环缝焊接机系统及内环缝焊接方法
CN207625051U (zh) 主馈线装配设备
CN205147699U (zh) 一种三轴焊接变位机
CN107902392A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
CN204505835U (zh) 一种全自动膜片超声波焊接生产线
CN104842161A (zh) 代步车装配流水线
CN107877085A (zh) 管道自动组对拼接设备
CN108971549A (zh) 一种多轴联动智能卧式开孔机及其应用工艺
CN210937750U (zh) 下车身焊接工位及下车身组装生产线
CN105290277A (zh) 一种置物架成型设备
CN102689095A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焊接机装置及作业方法
CN107671635A (zh) 一种全自动硅锭倒角设备
CN207548044U (zh) 管道自动组对拼接设备
CN105710573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焊接平台
CN107931791A (zh) 一种自动焊接装置
CN209936247U (zh) 一种钢格板工件传输机构
CN207174900U (zh) 一种平面状物料用的输送装置
CN206824887U (zh) 一种电动客车电池包骨架焊接柔性工装
CN110216362A (zh) 储物篮自动送料碰焊机
CN213105482U (zh) 一种利用流水线能高效快速的针对喇叭点胶的设备
CN107414497A (zh) 一种具有钢丝释放装置的骨架调直冲弯焊接一体机
CN211838834U (zh) 双工位倾斜涂布装置
CN202741912U (zh) 自动多点焊接机
CN110102741A (zh) 一种旋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0

Address after: 510730 No. 6, layered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