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8852U -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8852U
CN207568852U CN201721482673.0U CN201721482673U CN207568852U CN 207568852 U CN207568852 U CN 207568852U CN 201721482673 U CN201721482673 U CN 201721482673U CN 207568852 U CN207568852 U CN 207568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stator
oil
face
exhaus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826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朝阳
李旺宏
李永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4826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8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8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885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包括定子;定子为柱状体并且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定子上设置有流通通道、排气通道和回油通道;排气通道在定子的侧面上形成排气口,流通通道与排气通道连通,并在第一端面上形成吸气口,当气流沿定子的侧面、从第二端面朝向第一端面方向流动时,排气通道内能够形成负压;回油通道能够与排气通道连通,并在第二端面上形成回油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定子上端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的油池中,使油池中能够保持充足的油量,进而保证了泵体的润滑效果,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式压缩机大多被设计为高背压结构,在压缩机平稳运行后,由工作腔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直接排放在消音器与定子下端之间,通过定子的流通孔、定转子之间的间隙、定子切边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动到定子上端与上盖之间的空腔,受这些排气通道的影响,定子下端气体压力必然大于定子上端气体压力,不利于定子上端的润滑油循环至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进而影响泵体润滑,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其有利于定子上端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的油池中,使油池中能够保持充足的油量,进而保证了泵体的润滑效果,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包括定子;
所述定子为柱状体并且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所述定子上设置有流通通道、排气通道和回油通道;
所述排气通道在所述定子的侧面上形成排气口,所述流通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并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吸气口,当气流沿所述定子的侧面、从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第一端面方向流动时,所述排气通道内能够形成负压,使所述第一端面一侧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流向所述排气通道;
所述回油通道能够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并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形成回油口,用以进入所述排气通道的气体中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所述回油通道流向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
较优地,所述排气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定子的轴线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第一端面开口的锐角。
较优地,所述定子上还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流通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上,使所述流通通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所述连接通道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定子的轴线,所述回油通道连接在所述连接通道上。
较优地,所述流通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的截面均为圆形,并且所述流通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回油通道的直径。
较优地,所述流通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流通通道沿所述定子的周向均匀布设,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流通通道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
较优地,还包括壳体;
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使所述定子的侧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用以使气流在所述流通间隙内沿所述定子的侧面,从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一端面方向流动。
较优地,所述排气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设所述排气通道的直径为R,在垂直于所述定子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流通间隙的宽度为H,其中H>R。
较优地,所述流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定子的轴线平行,所述吸气口为从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方向减缩的喇叭形。
较优地,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结构,使进入所述流通通道的气体能够沿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向所述排气通道流动。
较优地,所述回油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定子的轴线平行。
较优地,所述回油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结构,使进入所述回油通道的润滑油能够沿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向所述回油口流动。
本实用新型有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采用当气流沿所述定子的侧面、从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一端面方向流动时,所述排气通道内能够形成负压,使所述第一端面一侧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流向所述排气通道的技术方案,不仅有利于定子上端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的油池中,使油池中能够保持充足的油量,进而保证了泵体的润滑效果,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定子;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流通通道;131、吸气口;14、排气通道;141、排气口;15、回油通道;151、回油口;16、连通通道;2、壳体;21、流通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2、3所示,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包括定子1;定子1为柱状体并且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在定子1上设置有流通通道13、排气通道14和回油通道15。排气通道14在定子1的侧面上形成排气口141,流通通道13与排气通道14连通,并在第一端面11上形成吸气口131,当气流沿定子1的侧面、从第二端面12朝向第一端面11方向流动时,排气通道14内能够形成负压,使第一端面11一侧的气体能够通过流通通道13流向排气通道14。回油通道15能够与排气通道14连通,并在第二端面12上形成回油口151,用以进入排气通道14的气体中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回油通道15流向第二端面12的一侧。在实际工作中,定子1竖直放置在压缩机内的,并且第一端面11朝向压缩机的上方,第二端面12朝向压缩机的下方。压缩机运行时,气流能够沿定子1的侧面自下而上流动(即从第二端面12朝向第一端面11方向流动),此时排气通道14内能够形成负压,使第一端面11一侧的气体能够通过流通通道13流向排气通道14,此具体制作时可将流通通道13制作成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利于流通通道13内的气体进行气液分离。然后分离出的润滑油液体能够通过回油通道15流向第二端面12的一侧进而回到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定子上端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的油池中,使油池中能够保持充足的油量,进而保证了泵体的润滑效果,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其中,流通通道13和回油通道15的截面均为圆形,并且流通通道13的直径大于回油通道15的直径。这样能够有利于在流通通道13内通过气液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在回油通道15内顺利地向第二端面方向流动。
具体地,如图1、2中所示,排气通道14的轴线与定子1的轴线之间形成朝向第一端面11开口的锐角。这样当气流沿定子1的侧壁向上流动时,能够通过引射器的原理,带动排气通道14内的气体从排气口141流出,使排气通道14内形成负压。
进一步地,如图1、2中所示,定子1上还设置有连接通道16,连接通道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流通通道13和排气通道14上,使流通通道13能够通过连接通道16与排气通道14连通;连接通道16的轴线垂直于定子1的轴线,回油通道15连接在连接通道16上。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子1的轴线是竖直的,因此连接通道16是水平设置的,制作时可将连接通道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流通通道13和排气通道14的最低位置处,这样当气流进行气液分离后,分离出的液体润滑油可以存积在连接通道16内,回油通道15可以连接在连接通道16的底部,向第二端面12延伸,此时连接通道16内的液态润滑油可以通过重力的作用流向第二端面12的一侧。
具体地,流通通道1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流通通道13沿定子1的周向均匀布设,排气通道14与流通通道13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回油通道15与排气通道14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采用这样的方案能够加大润滑油的回油量。
在实际使用中,如图1、2、3中所示,还包括壳体2;定子1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使定子1的侧壁与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21,用以使气流在流通间隙21内沿定子1的侧面,从第二端面12向第一端面11方向流动。其中,排气通道1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设排气通道14的直径为R,在垂直于定子1的轴线方向上,流通间隙21的宽度为H,其中H>R。采用这样的设计方案,能够有利于在排气通道14内形成低压,进而提高了回油效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流通通道13的轴线与定子1的轴线平行,吸气口131为从第一端面11向第二端面12方向减缩的喇叭形。这样能够第一端面11侧的气体顺利地进入流通通道13。具体地,流通通道1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结构,使进入流通通道13的气体能够沿第一螺旋结构向排气通道14流动。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流通通道13内的气体的流动更加顺畅,保证了气体的流速。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回油通道15的轴线与定子1的轴线平行。具体地,回油通道15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结构,使进入回油通道15的润滑油能够沿第二螺旋结构向回油口151流动。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回油通道15内的业态润滑油的流动更加顺畅,保证了润滑油流速。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回油结构。
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定子上端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的油池中,使油池中能够保持充足的油量,进而保证了泵体的润滑效果,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定子(1);
所述定子(1)为柱状体并且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在所述定子(1)上设置有流通通道(13)、排气通道(14)和回油通道(15);
所述排气通道(14)在所述定子(1)的侧面上形成排气口(141),所述流通通道(13)与所述排气通道(14)连通,并在所述第一端面(11)上形成吸气口(131),当气流沿所述定子(1)的侧面、从所述第二端面(12)朝向所述第一端面(11)方向流动时,所述排气通道(14)内能够形成负压,使所述第一端面(11)一侧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13)流向所述排气通道(14);
所述回油通道(15)能够与所述排气通道(14)连通,并在所述第二端面(12)上形成回油口(151),用以使进入所述排气通道(14)的气体中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所述回油通道(15)流向所述第二端面(1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14)的轴线与所述定子(1)的轴线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第一端面(11)开口的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1)上还设置有连接通道(16),所述连接通道(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流通通道(13)和所述排气通道(14)上,使所述流通通道(13)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通道(16)与所述排气通道(14)连通;
所述连接通道(16)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定子(1)的轴线,所述回油通道(15)连接在所述连接通道(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通道(13)和所述回油通道(15)的截面均为圆形,并且所述流通通道(13)的直径大于所述回油通道(1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通道(1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流通通道(13)沿所述定子(1)的周向均匀布设,所述排气通道(14)与所述流通通道(13)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回油通道(15)与所述排气通道(14)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壳体(2);
所述定子(1)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内部,使所述定子(1)的侧壁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21),用以使气流在所述流通间隙(21)内沿所述定子(1)的侧面,从所述第二端面(12)向所述第一端面(11)方向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1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设所述排气通道(14)的直径为R,在垂直于所述定子(1)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流通间隙(21)的宽度为H,其中H>R。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通道(13)的轴线与所述定子(1)的轴线平行,所述吸气口(131)为从所述第一端面(11)向所述第二端面(12)方向减缩的喇叭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通道(1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结构,使进入所述流通通道(13)的气体能够沿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向所述排气通道(14)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通道(15)的轴线与所述定子(1)的轴线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通道(15)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结构,使进入所述回油通道(15)的润滑油能够沿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向所述回油口(151)流动。
12.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
CN201721482673.0U 2017-11-08 2017-11-08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68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2673.0U CN207568852U (zh) 2017-11-08 2017-11-08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2673.0U CN207568852U (zh) 2017-11-08 2017-11-08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8852U true CN207568852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8267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68852U (zh) 2017-11-08 2017-11-08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88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3766A (zh) * 2017-11-08 2018-04-10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3766A (zh) * 2017-11-08 2018-04-10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CN107893766B (zh) * 2017-11-08 2024-01-23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5706C (zh) 螺旋冷却压缩机
CN207568852U (zh)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CN208918597U (zh) 圆柱形对称式容积式机器
CN206972519U (zh) 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组件及制冷系统
CN107725208A (zh)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
CN103161732A (zh) 用于变速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注油装置
CN206522242U (zh) 卧式涡旋压缩机
CN107893766A (zh)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CN207297184U (zh) 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
CN114412757B (zh) 气缸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7664778U (zh) 多通道循环冷却电机
CN107893767A (zh) 压缩机的润滑系统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8933497A (zh) 冷却电机
CN201723271U (zh) 一种摩托车曲轴连接机构的润滑装置
CN106438279B (zh) 一种压缩机的曲轴油路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7673545U (zh) 压缩机的润滑系统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7664818U (zh) 带视油窗的油冷电机
CN208153326U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7664819U (zh) 外导管连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机冷却装置
CN207705998U (zh) 电机与控制器一体机冷却装置
CN108661884B (zh) 一种自润滑无油压缩机油循环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5041618A (zh) 一种新型制冷压缩机的曲轴
CN203604159U (zh) 压缩机
CN106286220B (zh) 冰箱及其压缩机
CN218817001U (zh) 一种泵体油路结构、泵体、压缩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