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5437U -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5437U
CN207565437U CN201721557407.XU CN201721557407U CN207565437U CN 207565437 U CN207565437 U CN 207565437U CN 201721557407 U CN201721557407 U CN 201721557407U CN 207565437 U CN207565437 U CN 207565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compartment cover
winch
caravan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74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位元
王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da Intelligent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cheng Kangpaisi New Energy Vehicl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cheng Kangpaisi New Energy Vehicl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Rongcheng Kangpaisi New Energy Vehicl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574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5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5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5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它包括一车厢,在车厢的顶部设有一厢盖,所述厢盖的左侧通过一转轴与所述车厢连接,在车厢的左侧壁连接有一提拉导向机构,在所述车厢一侧设有一通过第二绞绳与固定环相连的拖放机构,在厢盖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厢盖的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的铰接。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掀起厢盖时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在将厢盖进行放平时,能够更加稳定的控制厢盖的下落速度,运行更加平稳,避免厢盖快速落下,从而可以降低因此引发的厢盖或车厢损坏的风险,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房车普及度越来越高,拖挂式房车由于其经济性、适用性深受市场欢迎,在停车休息时,拖挂式房车多将房车厢盖由车厢内一侧翻转至车厢外一侧,以达到拓展房车使用面积的目的。目前,翻转房车厢盖多通过直接用手提拉厢盖完成,由于车厢盖上还附有行李架等等其他附着物,导致车厢盖的重量较大,因此翻转车厢盖比较费力;并且,在将车厢盖翻转过程中,由于人力不方便对车厢盖控制,车厢盖容易快速落下,使厢盖或车厢发生损坏,同时重量较大的厢盖在快速下落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操作人员产生碰撞,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显然现有的房车厢盖翻转方式无法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掀起厢盖时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在将厢盖进行放平时,能够更加稳定的控制厢盖的下落速度,运行更加平稳,避免厢盖快速落下,从而可以降低因此引发的厢盖或车厢损坏的风险,使用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地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包括一车厢,在车厢的顶部设有一厢盖,所述厢盖的左侧通过一转轴与所述车厢连接,在车厢的左侧壁连接有一提拉导向机构,所述提拉导向机构包括一与所述车厢左侧壁连接的第一绞盘架,在第一绞盘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板,两第一固定板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一绞盘,所述第一绞盘通过第一转轴与两第一固定板活动相连,在第一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一与第一转轴相固连的第一手柄,一竖杆活动插装于第一绞盘架顶部的凹腔内,在竖杆的顶部活动设有一第一导向轮,一第一绞绳的一端固连在所述第一绞盘的绳筒上、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与厢盖顶部右侧的固定环固连;在所述车厢一侧设有一通过第二绞绳与固定环相连的拖放机构,在厢盖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厢盖的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的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拖放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车厢右侧的第二绞盘架,所述第二绞盘架与车厢底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绞盘架的顶部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板,在两第二固定板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二绞盘,所述第二绞盘通过第二转轴与两第二固定板活动相连,在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固连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绞绳的右端固连在第二绞盘的绳筒上。
或者,所述拖放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车厢左侧的第二绞盘架,在第二绞盘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板,在两第二固定板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二绞盘,所述第二绞盘通过第二转轴与两第二固定板活动相连,在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一与第二转轴相固连的第二手柄,在第二绞盘架的下侧、车厢底部、车厢的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绞绳与固定环相对的一端依次顺时针绕过各第二导向轮并固连在第二绞盘的绳筒上。
进一步的,在车厢的左侧壁固连一固定块,所述第一绞盘架的右端通过滑块活动插装在固定块的滑槽内,在第一绞盘架的一侧设有一搭扣,在固定块上设有一与搭扣相配合的挂钩。
进一步的,在第一绞盘架的上段开设有一调节通孔,在竖杆上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通过定位销与调节通孔相配合的定位通孔。
或者,所述竖杆为一螺杆,所述凹腔内侧壁上设有与竖杆相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气弹簧为随意停气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掀起厢盖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手柄,使第一绞绳在第一绞盘的绳筒上缠绕,提起厢盖,由此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在将厢盖翻进行放平时,能够通过转动第二手柄控制第二绞绳在第二绞盘绳筒上的释放速度,能够更加稳定的控制厢盖的下落速度,运行更加平稳,避免厢盖快速落下,从而可以降低因此引发的厢盖或车厢损坏的风险,使用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地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提拉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1、车厢;2、固定块;3、车厢底架;4、第二导向轮;5、厢盖;6、第一绞盘架;7、调节通孔;8、滑块;9、第一固定板;10、第一绞盘;11、第一转轴;12、第一手柄;13、第一绞绳;14、竖杆;15、定位通孔;16、第一导向轮;17、第二绞盘架;18、第二固定板;19、第二转轴;20、第二手柄;21、第二绞盘;22、第二绞绳;23、固定环;24、气弹簧;25、搭扣;26、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包括一车厢1,在车厢1的顶部设有一厢盖5,厢盖5的左侧通过一转轴与车厢1连接,在车厢1的左侧壁连接有一提拉导向机构,提拉导向机构包括一与车厢1左侧壁连接的第一绞盘架6,在第一绞盘架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板9,两第一固定板9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一绞盘10,第一绞盘10通过第一转轴11与两第一固定板9活动相连,在第一固定板9的外侧设有一与第一转轴11相固连的第一手柄12,一竖杆14活动插装于第一绞盘架6顶部的凹腔内,在竖杆14的顶部活动设有一第一导向轮16,一第一绞绳13的一端固连在第一绞盘10的绳筒上、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16与厢盖5顶部右侧的固定环23固连;在车厢1一侧设有一通过第二绞绳22与固定环23相连的拖放机构,在厢盖5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气弹簧24,气弹簧24的一端与厢盖5的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车厢1的外侧壁的铰接。在提起厢盖1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手柄12,使第一绞绳13在第一绞盘10的绳筒上缠绕从而提起厢盖5,由此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在放平厢盖5时,通过拖放机构控制厢盖的下落速度,由此设置提拉导向机构与拖放机构相互结合可以在厢盖5翻转的过程中实现平稳翻转。
拖放机构包括一设置于车厢1右侧的第二绞盘架17,第二绞盘架17与车厢底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绞盘架17的顶部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板18,在两第二固定板18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二绞盘21,第二绞盘21通过第二转轴19与两第二固定板18活动相连,在第二固定板18的外侧设有一与第二转轴19相固连的第二手柄20,第二绞绳22的右端固连在第二绞盘21的绳筒上。由此可在放平厢盖5时,位于车厢1右侧的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第二手柄20控制第二绞绳22在在第二绞盘21绳筒上的释放速度,能够更加稳定的控制厢盖5的下落速度,运行更加平稳,避免厢盖5快速落下,从而可以降低因此引发的厢盖5或车厢1损坏的风险,使用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地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车厢1的左侧壁固连一固定块2,第一绞盘架6的右端通过滑块8活动插装在固定块2的滑槽内,在第一绞盘架6的一侧设有一搭扣25,在固定块2上设有一与搭扣25相配合的挂钩26。由此可以实现第一绞盘架6与车厢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需要翻转厢盖5时将第一绞盘架6与车厢1相连,在使用过后可将第一绞盘架6与车厢1分离,单独放置提拉导向机构,由此可以合理利用车厢1左侧的空间,使用更为方便;第一绞盘架6的一侧设有一搭扣25,固定块2上对应搭扣25设有挂钩26。由此可在滑块8滑入滑槽内后,通过搭扣25与挂钩26相互锁紧,使第一绞盘架6与车厢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3所示,在第一绞盘架6的上段开设有一调节通孔7,在竖杆14上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通过定位销与调节通孔7相配合的定位通孔15。由此可以调节竖杆14在在凹腔内的长度,进而可以调节竖杆14上的第一导向轮16的高度,进而可以调节第一绞绳13与厢盖5顶部之间的角度,可以使操作人员更省力,并且可以使第一绞绳13与厢盖5之间具有一定高度,由此可避免第一绞绳13挤压厢盖5顶部放置的行李物品。在调整好第一导向轮16高度后,通过将定位销依次插入调节通孔7、定位通孔15,将第一导向轮16的高度固定。
气弹簧24为随意停气弹簧。由此在翻转厢盖5过程中处于较高位置时,在操作人不方便控制提拉导向机构或拖放机构时,厢盖5可在随意停气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厢盖5的位置,避免厢盖5快速落下,使厢盖5和车厢1发生损坏。当然在实际使用时,气弹簧24亦可为自由型气弹簧,由此可以在提起厢盖5时能够辅助提起厢盖5,达到省力的技术效果。
在使用时,首先将提拉导向机构安装在车厢1的左侧,将第一绞盘架6上的滑块8插入固定块2的滑槽中,然后将第一绞盘架6上的搭扣25锁紧在固定块2上的挂钩26上,以固定第一绞盘架6和车厢1之间的连接;然后调整第一导向轮16的高度,调整竖杆14插入凹腔的长度,用定位销将竖杆14和第一绞盘架6固定,再将第一绞绳13绕过第一导向轮16固定在厢盖5顶部右侧的固定环5上;最后将第二绞盘架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车厢底架3上,将第二绞绳22固定在厢盖5顶部右侧的固定环2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绞绳13、第二绞绳22与固定环23之间通过工作人员打绳结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亦可通过挂钩、卡钩等方式实现第二绞绳22和固定环23之间的连接。
在需要打开厢盖5时,车厢1左侧的操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手柄12,使第一绞绳13在第一绞盘10的绳筒上缠绕,第一绞绳13绕过第一导向轮16固连在厢盖5顶部右侧的固定环23上,第一绞绳13拉动厢盖5向左侧翻转,提起厢盖5,在将厢盖5翻转过中间位置时,厢盖5的操作变为放平操作,车厢1右侧的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二手柄20的转速,进而控制第二绞绳22的放绳速度,由此可以控制厢盖5的下落速度,避免厢盖5突然落下。在放平操作过程中,如果第一导向轮16影响到厢盖5的放平,可将第一导向轮16的高度下调至低于厢盖5底部放平的高度,或者直接将竖杆14取下。
在需要收起厢盖5使其扣合在车厢1上时,车厢1右侧的操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二手柄20,使第二绞绳22在第二绞盘21的绳筒上缠绕,进而拉动厢盖5向右侧翻转,提起厢盖5,在厢盖5翻转过中间位置后,厢盖5的操作变为放平操作,车厢1左侧的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一手柄12的转速,进而控制第一绞绳13的放绳速度,由此可以控制厢盖5的下落速度,避免厢盖5突然落下。在将厢盖5提起过程中,可调整第一导向轮16的高度,以方便对厢盖5进行放平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绞盘架6的上段开设有一调节通孔7,在竖杆14上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通过定位销与调节通孔7相配合的定位通孔15,在调整好第一导向轮16高度后,通过将定位销依次插入调节通孔7、定位通孔15,以固定竖杆14相对第一绞盘架6的高度,将第一导向轮16的高度固定;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竖杆14为一螺杆,第一绞盘架6的凹腔内侧壁上设有与竖杆14相配合的螺纹。在需调整第一导向轮16的高度时,可直接旋转竖杆14进行调节。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调节,并且,减少了定位销这一零件,简化了结构,避免了因定位销丢失或损坏对整个装置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拖放机构位于车厢1的右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示,拖放机构和提拉导向机构位于车厢1的同一侧,拖放机构包括一设置于车厢1左侧的第二绞盘架17,在第二绞盘架1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板18,在两第二固定板18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二绞盘21,第二绞盘21通过第二转轴19与两第二固定板18活动相连,在第二固定板18的外侧设有一与第二转轴19相固连的第二手柄20,在第二绞盘架17的下侧、车厢1底部、车厢1的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导向轮4,第二绞绳22与固定环23相对的一端依次顺时针绕过各第二导向轮4并固连在第二绞盘21的绳筒上。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提拉导向机构和拖放机构在车厢1的同一侧,在进行翻转厢盖5的操作时,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在车厢1左侧同时对两个机构进行操作,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并且,在第二绞盘架17的下侧、车厢1底部、车厢1的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导向轮13,可以避免第二绞绳22在收放时与车厢1之间的摩擦,使操作人员更省力,还减少了第二绞绳22的磨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厢1底部和车厢1右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导向轮1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依据使用条件和要求调整车厢1底部和车厢1右侧外壁上第二导向轮13的数量。
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拖放机构既可以设置于车厢的右侧,又可以设置于车厢的左侧,使用更为灵活;在提起和放平厢盖时,通过提拉导向机构和拖放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整个翻转过程更为平稳,从而可以降低因此引发的厢盖或车厢损坏的风险,使用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地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包括一车厢,在车厢的顶部设有一厢盖,所述厢盖的左侧通过一转轴与所述车厢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车厢的左侧壁连接有一提拉导向机构,所述提拉导向机构包括一与所述车厢左侧壁连接的第一绞盘架,在第一绞盘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板,两第一固定板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一绞盘,所述第一绞盘通过第一转轴与两第一固定板活动相连,在第一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一与第一转轴相固连的第一手柄,一竖杆活动插装于第一绞盘架顶部的凹腔内,在竖杆的顶部活动设有一第一导向轮,一第一绞绳的一端固连在所述第一绞盘的绳筒上、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与厢盖顶部右侧的固定环固连;在所述车厢一侧设有一通过第二绞绳与固定环相连的拖放机构,在厢盖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厢盖的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的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放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车厢右侧的第二绞盘架,所述第二绞盘架与车厢底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绞盘架的顶部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板,在两第二固定板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二绞盘,所述第二绞盘通过第二转轴与两第二固定板活动相连,在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固连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绞绳的右端固连在第二绞盘的绳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放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车厢左侧的第二绞盘架,在第二绞盘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板,在两第二固定板之间水平设置一第二绞盘,所述第二绞盘通过第二转轴与两第二固定板活动相连,在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一与第二转轴相固连的第二手柄,在第二绞盘架的下侧、车厢底部、车厢的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绞绳与固定环相对的一端依次顺时针绕过各第二导向轮并固连在第二绞盘的绳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厢的左侧壁固连一固定块,所述第一绞盘架的右端通过滑块活动插装在固定块的滑槽内,在第一绞盘架的一侧设有一搭扣,在固定块上设有一与搭扣相配合的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绞盘架的上段开设有一调节通孔,在竖杆上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通过定位销与调节通孔相配合的定位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为一螺杆,所述凹腔内侧壁上设有与竖杆相配合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为随意停气弹簧。
CN201721557407.XU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Active CN207565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7407.XU CN207565437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7407.XU CN207565437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5437U true CN207565437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7407.XU Active CN207565437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5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6951A (zh) * 2019-10-16 2020-01-10 徐州华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构件翻转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6951A (zh) * 2019-10-16 2020-01-10 徐州华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构件翻转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908A (zh) 渣土转运系统
CN207565437U (zh)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CN200940078Y (zh) 一种移动式起吊机
CN213011574U (zh) 一种快速脱钩装置及吊装机构
CN202704960U (zh) 一种蓄电池叉车电瓶快换装置
CN205971011U (zh) 一种电动果园采摘运输机
CN202643103U (zh) 装卸用平颚变容抓斗
CN107985174A (zh) 一种房车厢盖翻转装置
US2630766A (en) Automotive crane with road and rail wheels
CN201113297Y (zh) 多功能电力施工车
CN203833587U (zh) 自动卸料装置
CN217264271U (zh) 起重机用自锁式吊钩
CN209226457U (zh) 一种发电机的存放和吊装装置
CN206858071U (zh) 组合装卸装置
CN201907964U (zh) 一种可升降散货漏斗
CN108438930A (zh) 一种翻斗提升架
CN107253487A (zh) 折叠山地起重车以及探测折叠山地起重车
CN106744305A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机房的可变行程高低梁行车
CN208516870U (zh) 一种小型平板挺举车
CN201941857U (zh) 一种固定和起吊备用车轮的车载备轮架
CN207955439U (zh) 一种货车及上下料装置
CN207499537U (zh) 一种共享单车停车架
CN206858091U (zh) 一种转运用小车
CN201762047U (zh) 车载式手动吊机
CN206088954U (zh) 省力高空作业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3

Address after: No. 187, Xinglong Road, Yatou Street, Rongcheng City,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43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ida Intelligent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309 No. 187, Xinglong Road, Rongcheng City,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ONGCHENG COMPAKS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