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2063U -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2063U
CN207512063U CN201721232155.3U CN201721232155U CN207512063U CN 207512063 U CN207512063 U CN 207512063U CN 201721232155 U CN201721232155 U CN 201721232155U CN 207512063 U CN207512063 U CN 207512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water packet
adjusting
thin glass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21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娜丽
俞家红
王勇
吕思稳
刘文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bu Kaisheng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guang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guang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guang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21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2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2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2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包括P型水包和锡液水包,P型水包包括两个共面且平行设置的直管,两个直管的一端通过蛇形管连接,在两个直管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一推把头,在安装时,两个P型水包对称安装在锡槽的窄段,且两个蛇形管相互接触;锡液水包包括U型管,在U型管的U型底部设有折弯部,在U型管开口的管的端部均设有第二推把头,在安装时,U型管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锡槽上,且折弯部与锡槽相应侧部的锡槽砖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把锡液水包和P型水包结合使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相较于普通的冷却水包,其用水量也相对减少,但冷却效果显著,均衡玻璃板横向温差,让玻璃板进退火窑能够均匀的消除自身的永久应力。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玻璃液进入锡槽的温度约是1050℃,出锡槽的温度约是600℃。这个温度梯度的形成一般是需要冷却水包进行辅助降温。在生产薄玻璃时,成型区域横向上玻璃板中间温度要高于两边温度,约有40℃,玻璃带中部的黏度小于两边,有利于拉边机拉薄玻璃。成型后需用普通冷却水包对玻璃板进行降温,一般采取普通冷却水包进行降温,其结构如图5所示,材质规格是:60×120mm的矩形钢,此种冷却水包在给玻璃板降温时,水包对穿,是在锡槽的整个横向方向上都有大致相同幅度的降温。出锡槽时,玻璃板横向还存在温差,造成玻璃进退火窑时中间温度高,压印内玻璃板温度低的现象,造成玻璃板永久应力消除不均匀,容易造成玻璃板弯曲以及切割时烂片现象的发生,因此如何解决玻璃进退火窑所存在的横向温差,是消除薄玻璃弯曲现象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包括P型水包和锡液水包,所述P型水包包括两个共面且平行设置的直管,两个直管的一端通过蛇形管连接,在两个直管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第一推把头,在安装时,两个P型水包对称安装在锡槽的窄段,且两个蛇形管相互接触;
所述锡液水包包括U型管,在U型管的U型底部设有折弯部,在U型管开口的管的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推把头,在安装时,U型管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锡槽上,且折弯部与锡槽相应侧部的锡槽砖接触;
所述固定架包括调节支撑板,在调节支撑板上设有一组调节杆,在调节支撑板上还通过连接杆连接压板。
优选地,所述直管和所述蛇形管均为不锈钢管。
优选地,所述蛇形管包括一组平行的钢管,两个相邻的钢管通过半圆形弯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U型管采用不锈钢管,在安装时U型管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撑板和所述压板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调节支撑板的下侧还设有一个支撑钢架。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连接杆均采用全丝螺栓,每个调节杆通过调节螺母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撑板上,每个连接杆的下侧均通过第二调节螺母连接在连接在调节支撑板上,每个连接杆的上侧均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所述压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卡槽,第一调节螺母通过第一环形卡槽卡接在所述调节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外侧设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调节螺母通过第二环形卡槽卡接在调节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把锡液水包和P型水包结合使用,它们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相较于普通的冷却水包,其用水量也相对减少,但冷却效果显著。把锡液水包安装在锡槽的收缩段,对称安装,可以有效的增加此区域的锡液横向对流,纵向方向的锡液也有对流现象,使整个锡槽窄段的温度下降,下降约15℃左右,P型水包配合使用,P型水包增加玻璃板中间部位的冷却量,冷却玻璃板横向中部2500mm区域位置,均衡玻璃板横向温差,让玻璃板进退火窑能够均匀的消除自身的永久应力,对玻璃的后续退火和切裁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提高玻璃的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P型水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锡液水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普通冷却水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包括P型水包和锡液水包,所述P型水包包括两个共面且平行设置的直管1,两个直管1的一端通过蛇形管2连接,在两个直管1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第一推把头3,第一推把头3连接水管,第一推把头3的结构为现有技术,直管1和蛇形管2均为不锈钢管,蛇形管2包括一组平行的钢管4,两个相邻的钢管4通过半圆形弯管5连接。在安装时,两个P型水包对称安装在锡槽7的窄段,且两个蛇形管2相互接触。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锡液水包包括U型管8,U型管8采用不锈钢管,在U型管8的U型底部设有折弯部9,在U型管8开口的管的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推把头10,第二推把头10连接水管,在安装时,U型管8通过固定架11固定连接在锡槽7上,且折弯部9与锡槽7相应侧部的锡槽砖接触。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架11包括调节支撑板12,调节支撑板12采用钢板,在调节支撑板12下侧还设有一个支撑钢架16,支撑钢架16为一个三角架,安装时支撑钢架16直接焊接锡槽7外侧的钢壳上,在调节支撑板12上设有一组调节杆13,调节杆13采用全丝螺栓,每个调节杆13通过第一调节螺母17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撑板12上,第一调节螺母17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卡槽,第一调节螺母17通过第一环形卡槽卡接在调节支撑板12上。通过调节杆13和第一调节螺母17调节锡液水包的高度,使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位置。
在调节支撑板12上还通过连接杆14连接压板15,压板15采用钢板,连接杆14采用全丝螺栓,每个连接杆14的下侧均通过第二调节螺母18连接在连接在调节支撑板12上,第二调节螺母18外侧设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调节螺母18通过第二环形卡槽卡接在调节支撑板12上,每个连接杆14的上侧均通过锁紧螺母19锁紧固定所述压板15。在安装时U型管8设置在调节支撑板12和压板15之间,通过调节支撑板12和压板15夹紧固定。
在用普通水包冷却时,由于存在横向温差,退火应力消除不均匀,玻璃弯曲较为严重,通过取样测量,1600×660mm规格的玻璃板弯曲度在3mm左右。而锡液水包和P型水包配合使用后,锡槽出口红外温度从680℃将至为640℃,降低了40℃,玻璃板的横向温差得到有效的控制,玻璃的弯曲度也达到客户要求的0.8mm以内,远远满足国标要求的0.2%,最好时弯曲度只有0.2mm。

Claims (7)

1.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包括P型水包和锡液水包,所述P型水包包括两个共面且平行设置的直管(1),两个直管(1)的一端通过蛇形管(2)连接,在两个直管(1)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第一推把头(3),在安装时,两个P型水包对称安装在锡槽(7)的窄段,且两个蛇形管(2)相互接触;
所述锡液水包包括U型管(8),在U型管(8)的U型底部设有折弯部(9),在U型管(8)开口的管的端部均设有一个第二推把头(10),在安装时,U型管(8)通过固定架(11)固定连接在锡槽(7)上,且折弯部(9)与锡槽(7)相应侧部的锡槽砖接触;
所述固定架(11)包括调节支撑板(12),在调节支撑板(12)上设有一组调节杆(13),在调节支撑板(12)上还通过连接杆(14)连接压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1)和所述蛇形管(2)均为不锈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2)包括一组平行的钢管(4),两个相邻的钢管(4)通过半圆形弯管(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8)采用不锈钢管,在安装时U型管(8)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撑板(12)和所述压板(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支撑板(12)的下侧还设有一个支撑钢架(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3)和所述连接杆(14)均采用全丝螺栓,每个调节杆(13)通过第一调节螺母(17)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撑板(12)上,每个连接杆(14)的下侧均通过第二调节螺母(18)连接在连接在调节支撑板(12)上,每个连接杆(14)的上侧均通过锁紧螺母(19)锁紧固定所述压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17)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卡槽,第一调节螺母(17)通过第一环形卡槽卡接在所述调节支撑板(12)上,所述第二调节螺母(18)外侧设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调节螺母(18)通过第二环形卡槽卡接在调节支撑板(12)上。
CN201721232155.3U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Active CN207512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155.3U CN207512063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155.3U CN207512063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2063U true CN207512063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2155.3U Active CN207512063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20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2757A (zh) * 2017-09-25 2018-01-12 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p型水包和锡液水包
CN109133585A (zh) * 2018-11-05 2019-01-04 海南中航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的玻璃带冷却降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2757A (zh) * 2017-09-25 2018-01-12 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p型水包和锡液水包
CN109133585A (zh) * 2018-11-05 2019-01-04 海南中航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的玻璃带冷却降温装置
CN109133585B (zh) * 2018-11-05 2023-07-25 海南海控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的玻璃带冷却降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2063U (zh)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水包
CN107012484B (zh) 一种利用烟气调节热平衡的铝电解槽保温方法和装置
CN104148601B (zh) 一种超厚铝合金铸轧板生产方法
CN107572757A (zh) 一种生产薄玻璃浮法锡槽的p型水包和锡液水包
CN102569465B (zh) 太阳能板边框
CN209352778U (zh) 用于玻璃钢化冷却风栅的导流板
CN205537246U (zh) 一种酿酒工业用板式换热器
CN208296350U (zh) 太阳能光热电站吸热塔
CN208414228U (zh)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冷却组件
CN213240409U (zh) 一种电路板高温老化测试箱
CN203546093U (zh) 一种卧式真空退火炉的炉内胆
CN208869496U (zh) 一种玻璃钢化炉平钢化段的挡风机构
CN202594950U (zh) 一种悬挂式锡槽水包调节装置
CN201567291U (zh) 一种平板玻璃退火窑的d区泄压装置
CN208869486U (zh) 隔热板和玻璃热弯机
CN203715663U (zh) 铸钢精炼炉
CN205556458U (zh) 宽板压延退火窑
CN206173472U (zh) 一种pv450多晶铸锭炉
CN205774922U (zh)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加热器
CN217131933U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用均流装置
CN220931839U (zh) 一种抗冲击的换热器
CN216409885U (zh) 一种气体冷却器
CN219494931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16423497U (zh) 一种合金铝锭加工用热熔装置
CN216205036U (zh) 一种酒瓶表面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2

Address after: 233000 workshop 1, No. 801, Changzheng North Road, xiaobengbu Industrial Park, Huaishang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ngbu Kaisheng Glas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767, Tushan Road, Bengbu, Anhui 233000

Patentee before: ANHUI HUAGUANG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