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0643U -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0643U
CN207510643U CN201721552445.6U CN201721552445U CN207510643U CN 207510643 U CN207510643 U CN 207510643U CN 201721552445 U CN201721552445 U CN 201721552445U CN 207510643 U CN207510643 U CN 207510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gear
bent axle
motorcycle
du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24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刘礼辉
李治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NH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524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0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0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0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热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机(1)的曲轴(2)沿纵向设置且前端输出,所述曲轴(2)前端传动连接启动电机(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可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其曲轴都为横向设置,即与后桥平行设置,所述曲轴输出为横向输出。然后再通过锥齿轮副进行换向之后,使得传动路线最终转变为纵向,并最终通过差速器与后桥连接,将动力传递到后桥上。
在中国专利CN205186460U中公开了一种三轮车用横置动力系统,并具体公开了发动机、离合器和增力增速组件,当发动机横置式安装时,通过从动轴沿发动机的横向伸出,因此可将曲轴沿车辆的横向布置于发动机的一侧。
上述专利的横置式动力系统的发动机及离合器的布置方式,为现有大部分三轮摩托车发动机的布置方式,然而在采用上述布置方式的发动机时,其在工作过程中,会造成摩托车车架振动大,制得各部件结合效果差,容易发生危险。
另外,采用上述的热机的布置方式,其磁电机布置在曲轴的另一端,即与离合器相对的另一端;并且由于磁电机上带的启动大齿盘,会使得启动电机也安装在与离合器相对的另一端,使得发动机体积过大,使得发动机整个结构松散,在车架上占用面积较大, 并且最终无法中置输出,若中置输出的话,需调整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安装,使得发动机安装在车架的非中线位置,导致车架不平衡。
而且这样的设置导致磁电机和散热效果不好,还存在发动机整体成本高,装配精度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机的曲轴沿纵向设置且前端输出,所述曲轴前端传动连接启动电机。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摩托车发动机,能够将所述曲轴设置为中置,即位于三轮摩托车的纵向中线的位置,保证中置输出,且同时能够保证发动机的结构紧凑。
为进一步提高平衡效果,所述启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曲轴的左侧,所述曲轴的右侧传动连接有离合器。
优选地,所述启动电机经传动机构减速后与所述曲轴同向旋转。
优选地,所述启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双联齿一的大齿轮,所述双联齿一的小齿轮传动连接有双联齿二的大齿轮,所述双联齿二的小齿轮与启动大盘齿传动连接,所述启动大盘齿与曲轴上固设的启动齿轮传动连接。其中,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双联齿一的大齿轮之间实现了一级减速,双联齿一的小齿轮与双联齿二的大齿轮之间实现了二级减速,双联齿二的小齿轮和启动大盘齿之间实现了三级减速。
优选地,所述启动大盘齿空套于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与所述曲轴平行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所述安装轴前端安装磁电机,且所述安装轴通过齿轮副C与曲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齿轮副C的传动比为1。
为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在所述安装轴上还设置有平衡块。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上述发动机。
其中,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是指三轮摩托车的行驶方向,以三轮摩托车车头的一方为“前”,以三轮摩托车车尾的一方为“后”,左右两侧分别为“左”和“右”,而左侧和右侧则为“横向”。“俯视”则是指有三轮摩托车车顶向车底的视图方向。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在减小发动机体积,优化其结构,提高其紧凑性的同时,还能提高热机和磁电机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还能够消除发动机的大部分振动,为操作者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操作环境,并且消除振动后还能够使得发动机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使得发动机工作更可靠,减小危险系数。
而且,将热机的曲轴纵置,使得离合器等布置方式也发生改变,保证传动路线沿纵向设置,至少减少了一对锥齿轮的使用,提高了装配精度,使得发动机工作更可靠,并且能够减小摩托车发动机在车架的占用面积,能够使得车架其他部件的布局更加合适。
另外,将曲轴的输出端设置在前端时,当热机发生故障时,能够直接拆卸离合器进行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剖视图;
图2为启动电机与曲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热机1,所述热机1的曲轴2沿纵向设置且前端输出,所述曲轴2前端传动连接启动电机11。
其中,所述启动电机11可传动连接在所述曲轴2的左侧或右侧,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轴2的左侧传动连接所述启动电机11,右侧传动连接离合器。
且为达到曲轴2的启动转速,所述启动电机11经传动机构减速后与所述曲轴2同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双联齿一12的大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双联齿一12为孔双联齿,套设在一支撑轴上。所述双联齿一12的小齿轮与双联齿二13的大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双联齿二13为轴双联齿且靠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所述双联齿二13的小齿轮与启动大盘齿14传动连接,所述启动大盘齿14与曲轴2上固设的启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而所述启动大盘齿14空套在安装轴7上,所述安装轴7位于所述曲轴2的左侧且与所述曲轴2平行,所述安装轴7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上。
其中,启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双联齿一12的大齿轮之间实现了一级减速,双联齿一12的小齿轮与双联齿二13的大齿轮之间实现了二级减速,双联齿二13的小齿轮和启动大盘齿14之间实现了三级减速。通过减速将启动电机输出转速降低到曲轴的输入转速。
采用本实施例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在减小发动机体积,优化其结构,提高其紧凑性的同时,还能提高热机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而且,将热机的曲轴纵置,使得离合器等布置方式也发生改变,保证传动路线沿纵向设置,至少减少了一对锥齿轮的使用,提高了装配精度,使得发动机工作更可靠,并且能够减小摩托车发动机在车架的占用面积,能够使得车架其他部件的布局更加合适。
另外,将曲轴的输出端设置在前端时,当热机发生故障时,能够直接拆卸离合器进行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热机1,所述热机1的曲轴2沿纵向设置且前端输出,所述曲轴2前端传动连接启动电机11。
其中,所述启动电机11可传动连接在所述曲轴2的左侧或右侧,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轴2的左侧传动连接所述启动电机11,右侧传动连接离合器3。
且为达到曲轴2的启动转速,所述启动电机11经传动机构减速后与所述曲轴2同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双联齿一12的大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双联齿一12为孔双联齿,套设在一支撑轴上。所述双联齿一12的小齿轮与双联齿二13的大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双联齿二13为轴双联齿且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所述双联齿二13的小齿轮与启动大盘齿14传动连接,所述启动大盘齿14与曲轴2上固设的启动齿轮传动连接,而所述启动大盘齿14空套在安装轴7上,所述安装轴7位于所述曲轴2的左侧且与所述曲轴2平行,所述安装轴7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上。
其中,启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双联齿一12的大齿轮之间实现了一级减速,双联齿一12的小齿轮与双联齿二13的大齿轮之间实现了二级减速,双联齿二13的小齿轮和启动大盘齿14之间实现了三级减速。通过减速将启动电机11输出转速降低到曲轴2的输入转速。
另外,在所述安装轴7前端还安装磁电机8,所述磁电机8采用现有的磁电机,且所述安装轴7通过齿轮副C9与曲轴2传动连接。其中,所述齿轮副9C的传动比为1。其中,所述齿轮副C9可为直齿轮副或斜齿轮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副C为直齿轮副,所述安装轴7与所述曲轴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述安装轴7上还设置有平衡块10。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
采用本实施例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在减小发动机体积,优化其结构,提高其紧凑性的同时,还能提高热机和磁电机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还能够消除发动机的大部分振动,为操作者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操作环境,并且消除振动还能够使得发动机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使得发动机工作更可靠,减小危险系数。
而且,将热机的曲轴纵置,使得离合器等布置方式也发生改变,保证传动路线沿纵向设置,至少减少了一对锥齿轮的使用,提高了装配精度,使得发动机工作更可靠,并且能够减小摩托车发动机在车架的占用面积,能够使得车架其他部件的布局更加合适。
另外,将曲轴的输出端设置在前端时,当热机发生故障时,能够直接拆卸离合器进行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

Claims (9)

1.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热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机(1)的曲轴(2)沿纵向设置且前端输出,所述曲轴(2)前端传动连接启动电机(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机(11)设置在所述曲轴(2)的左侧,所述曲轴(2)的右侧传动连接有离合器(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机(11)经传动机构减速后与所述曲轴(2)同向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传动连接有双联齿一(12)的大齿轮,所述双联齿一(12)的小齿轮传动连接有双联齿二(13)的大齿轮,所述双联齿二(13)的小齿轮与启动大盘齿(14)传动连接,所述启动大盘齿(14)与曲轴(2)上固设的启动齿轮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大盘齿(14)空套于安装轴(7)上,所述安装轴(7)与所述曲轴(2)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7)前端安装磁电机(8),且所述安装轴(7)通过齿轮副C(9)与曲轴(2)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C(9)的传动比为1。
8.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轴(7)上还设置有平衡块(10)。
9.一种三轮摩托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发动机。
CN201721552445.6U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Active CN207510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2445.6U CN207510643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2445.6U CN207510643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0643U true CN207510643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2445.6U Active CN207510643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06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60A (zh) * 2018-09-05 2018-12-14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
CN109209629A (zh) * 2018-09-05 2019-01-15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60A (zh) * 2018-09-05 2018-12-14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
CN109209629A (zh) * 2018-09-05 2019-01-15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2841A (zh) 车辆的动力总成
CN207510643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CN207790831U (zh)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电动车轮毂电机驱动独立集成化结构
CN203713518U (zh) 油电混合动力发动机
CN204886545U (zh) 一种纯电动集成式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N104908581B (zh) 一种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及一种轮边电机驱动桥
CN201511804U (zh) 一种改进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合成箱结构
CN107825950A (zh) 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动力驱动系统
CN204845388U (zh) 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N115279612A (zh) 混合动力驱动的摩托车和摩托车的混合动力套件
CN206579409U (zh) 新型纯电动汽车整体后桥装置
CN105305714A (zh) 一种电动车或电动摩托车用中置电机组件
CN207790325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单缸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
CN205859056U (zh) 用于混合动力的变速器
CN207790299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发动机
CN207795402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单缸发动机
CN207510207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单缸发动机
CN201357922Y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箱箱体
CN205824059U (zh) 油电混合动力输出总成
CN206012324U (zh) 一种柴油机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CN206703921U (zh) 电驱动桥
CN205081625U (zh) 一种电动车或电动摩托车用中置电机组件
CN201659888U (zh) 一种汽车分动器
CN208931570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
CN208934795U (zh) 一种用于三轮摩托车的单缸发动机及其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