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4745U -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4745U
CN207454745U CN201721053513.4U CN201721053513U CN207454745U CN 207454745 U CN207454745 U CN 207454745U CN 201721053513 U CN201721053513 U CN 201721053513U CN 207454745 U CN207454745 U CN 207454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ift
shifter assembly
sub warhead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35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康荣
吴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ang Rongl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35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4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4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4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包括驱动机构、换挡执行机构和挡位识别机构。所述换挡执行机构连接在所述挡位识别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所述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杆、子弹头和挡位槽。所述换挡杆包括前端和末端,换挡杆前端与换挡手柄连接;换挡杆末端与弹簧、膨胀圈、子弹头装配,子弹头在挡位槽内自由活动,并存在一定的角度。子弹头在挡位槽内自由活动,通过挡位槽内部曲率变化,获得换挡手感,以及挡位识别。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挡位的切换,同时在挡位切换后,换挡操纵机构能自复位到原点,换挡手感更好、结构可靠、安装简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是一种鲨鱼鳍式自复位电子换挡器总成。
技术背景
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换挡器。汽车换挡器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的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根据汽车运行条件的变化,驾驶员通过操纵换挡杆来改变不同比例的换挡器齿轮的合分,汽车即可实现加速、减速或者倒车。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随时变换挡位,这就要求驾驶员能对油门踏板及换挡杆进行准确地协调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操作复杂,对于驾驶员的要求过高,一定程度上造成行车过程中的操纵体验差,因此电子换挡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感,同时又能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传统的拉索或推杆式换挡器已不能满足机动车日益发展的需求。电子换挡器作为驾驶员的接口部分,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挡位布置和控制,因此,电子换挡器逐渐成为机动车换挡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电子换挡器与传统的机械式换挡器不同,电子换挡器能够将驾驶员操作意图通过电信号传输到变速单元,控制变速单元进行挡位变换。电子换挡器能够防止由于驾驶者的换挡误操作而引起的对变速单元的损伤,更好地保护变速单元;电子换挡器还能够纠正驾驶员的不良换挡习惯;电子换挡器的防盗性更强,同时有利于中控台的布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良好的一种鲨鱼鳍式自复位电子换挡器总成,具有换挡手感更好、结构可靠、安装简便、可实现自复位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包括驱动机构、换挡执行机构和挡位识别机构。所述换挡执行机构连接在所述挡位识别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
所述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杆、子弹头和挡位槽。所述换挡杆包括前端和末端,换挡杆前端与换挡手柄连接;换挡杆末端与弹簧、膨胀圈、子弹头装配,子弹头在挡位槽内自由活动,并存在一定的角度。子弹头在挡位槽内自由活动,通过挡位槽内部曲率变化,获得换挡手感,以及挡位识别。
通过换挡杆末端的子弹头在挡位槽内自由活动,来改变换挡杆中端磁铁在电磁传感器之间的磁场变化,来获得换挡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整车控制系统,实现挡位转换。
所述换挡手柄通过螺丝固定在换挡杆上,换挡杆穿过面板连接到换挡器本体,换挡器本体和换挡器的手柄构成换挡器总成。
所述换挡器本体包括支撑座、上壳体、万向固定座、子弹头、弹簧、挡位槽、膨胀圈、电磁传感装置。
换挡器本体底部带有线束接插件,换挡器的手柄有挡位显示;换挡机构通过电磁传感器装置感应角度位移,并通过信号采集板传给主板。
所述电磁传感器装置,在换挡杆中端的正下方,两者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换挡杆角度的变化,电磁传感器感应到角度位移,将采集信号传给主板实现挡位变换、识别。
优选的,换挡杆除了连接换挡手柄外,可以通过万向固定座来实现转动。万向节固定座固定在支撑座本体上。
所述换挡手柄外观采用仿生学设计,鲨鱼鳍结构采用生物流线型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驾驶者在操作时,容易获得舒适的操纵感。
所述换挡杆执行机构,在挡位切换后,通过弹簧的伸缩来获得手柄及换挡执行机构的复位。
换挡机构在挡位之间的任意切换,换挡手柄及换挡执行机构会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挡位的切换,同时在挡位切换后,换挡操纵机构能自复位到原点。换挡手感更好、结构可靠、安装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柄操纵部位示意图。
图2为图1零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挡器本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即自复位原理示意图。
图中所示标记如下:1、皮革;2、皮革支撑;3、装饰圈;4、P按键;5、灯源PCBA;6、上盖;7、螺钉;8、这光支架;9、解锁按键;10、锁紧螺钉;11、垫圈;12、骨架;13、底座;14、皮革;15、皮革支撑;16、手柄总成;17、螺钉;18、手柄上罩;19、底座上盖;20、换挡杆;21、子弹头;22、磁铁;23、紧固螺母;24、磁铁固定座;25、万向节固定座;26、感应芯片;27、挡位槽;28、弹簧;29、转接板;30、底座;31下盖;32、主芯片;33金属内圈;34、对应子弹头21;35、对应弹簧28;36、对应磁铁固定座24;37、对应磁铁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5,如图1所示,所述换挡手柄位于换挡器本体上方,其表面为鲨鱼鳍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驾驶舒适。
如图2所示为换挡手柄的零件分解图,所述图中包括P按键4,解锁按键9,灯源显示板5等,行车过程中通过解锁按键的调整实现P/R/N/D挡位之间的切换。
在图2中底座14为换挡手柄总成的支撑,依次将骨架12通过紧固螺钉10锁紧在换挡杆20上,灯源PCB5被遮光支架8限制在骨架上,解锁按键装配在骨架上实现解锁功能,将上盖装配在底座14上,再依次将真皮上盖2、真皮下盖14装配在底座14上。
如图3所示,为换挡器本体结构图,该机构执行挡位切换,并将信号传输到整车控制系统。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展开图,在换挡总成机构内,手柄总成16将人为的换挡意识传输到换挡杆20;所述万向节固定座25将换挡杆20的中端固定;所述底座上盖19通过螺钉17将万向节固定座锁紧在底座30内;所述换挡杆20的末端在挡位槽27活动,活动范围受挡位槽27以及自复位机构图5限制。
在图5中,机构内换挡杆末端装有弹簧28与子弹头21;所述自复位机构图5在挡位槽27内做一定角度的摆动实现挡位转换;所述自复位机构图5在摆动到相应挡位后,在弹簧28的作用力下可实现复位功能;所述电磁传感器固定在感应芯片 26上;所述挡位切换时,固定在换挡杆20中端底部的磁铁22相对于感应芯片26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并被电磁感应芯片26识别,将采集信号传输到主芯片32;主芯片32将信号传输到整车控制系统,实现整车挡位切换。
在图5中,执行机构运动过程中,将相应的信号传输到灯源PCBA5;所述灯源PCBA5将信号转换为光源,透过遮光支架8以及上盖6传输到外部,工人眼识别。
如图5所示,为自复位机构原理示意图,所述机构由换挡杆20、子弹头34、弹簧35、磁铁37、磁铁固定座36等组成;所述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万向节固定块36将换挡杆20固定在底座30内活动;所述换挡杆末端装配有子弹头34、弹簧35;所述机构在工作是在挡位槽27内活动,受挡位槽27结构所限,图5自复位的机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当该机构运行到相应挡位后,受结构限制,受挤压的弹簧35在不受力的前提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型和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覆盖了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型和改变。

Claims (5)

1.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包括驱动机构、换挡执行机构和挡位识别机构,所述换挡执行机构连接在所述挡位识别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其特征是:所述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杆、子弹头和挡位槽;所述换挡杆包括前端和末端,换挡杆前端与换挡手柄连接;换挡杆末端与弹簧、膨胀圈、子弹头装配,子弹头在挡位槽内自由活动,并存在一定的角度;子弹头在挡位槽内自由活动,通过挡位槽内部曲率变化,获得换挡手感,以及挡位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换挡手柄通过螺丝固定在换挡杆上,换挡杆穿过面板连接到换挡器本体,换挡器本体和换挡器的手柄构成换挡器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换挡器本体底部带有线束接插件,换挡器的手柄有挡位显示,换挡机构通过电磁传感器装置感应角度位移,并通过信号采集板传给主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其特征是:换挡杆除了连接换挡手柄外,可以通过万向固定座来实现转动,万向节固定座固定在支撑座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换挡杆执行机构,在挡位切换后,通过弹簧的伸缩来获得手柄及换挡执行机构的复位。
CN201721053513.4U 2017-08-22 2017-08-22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Active CN207454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3513.4U CN207454745U (zh) 2017-08-22 2017-08-22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3513.4U CN207454745U (zh) 2017-08-22 2017-08-22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4745U true CN207454745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48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3513.4U Active CN207454745U (zh) 2017-08-22 2017-08-22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47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2589A (zh) * 2018-10-25 2019-01-11 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球头开关
CN110425273A (zh) * 2019-08-30 2019-11-08 宁波德普隆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换档器
CN115045999A (zh) * 2022-06-28 2022-09-13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控制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2589A (zh) * 2018-10-25 2019-01-11 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球头开关
CN109192589B (zh) * 2018-10-25 2024-04-26 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球头开关
CN110425273A (zh) * 2019-08-30 2019-11-08 宁波德普隆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换档器
CN110425273B (zh) * 2019-08-30 2023-12-22 宁波德普隆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换档器
CN115045999A (zh) * 2022-06-28 2022-09-13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控制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45999B (zh) * 2022-06-28 2023-11-24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控制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54745U (zh) 鲨鱼鳍式自复位式电子换挡器总成
US20140326096A1 (en) Electronic shift lever
CN104712750B (zh) 应用两个按钮的集成控制器的线控换挡自动挡杆控制结构
CN108331913A (zh) 一种旋钮电子换挡操纵总成及汽车
CN110500398A (zh) 电子换挡系统的换挡控制装置
US9022164B2 (en) Electronic shifting device of a vehicle
CN209540004U (zh) 360°旋钮式电子换挡器
CN108006213B (zh) 电子换挡器
CN202001603U (zh) 一种车辆手动档位识别装置
CN107636359A (zh) 自动变速箱的单触式控制装置
CN104417596A (zh) 致动装置
CN101915300B (zh) 一种非接触磁感应式amt换挡手柄执行机构
CN105196875A (zh) 车辆的副仪表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202852U (zh) 一种电子解锁的换挡手球
CN203756965U (zh) 电子换档装置
CN10664122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变速换挡方法
CN202541319U (zh) 带控制amt手动换挡的汽车组合开关
CN201851639U (zh) 换档方向转向机构
CN101109444B (zh) 一种汽车挡位传感装置
CN212480092U (zh) 一种多功能旋钮换挡器
CN111219482B (zh) 一种电子换档器及汽车
JP2011164722A (ja) 遠隔入力装置
CN219728101U (zh)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原车接口的自动挡改手动挡控制设备
CN208651603U (zh) 一种多稳态旋钮换挡器
CN209100623U (zh) 一种汽车自动换挡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112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city Pujiang town LIANHANG Road No. 1188 Building No. 7 building G

Patentee after: Xinyang Rongl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2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city Pujiang town LIANHANG Road No. 1188 Building No. 7 building G

Patentee before: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