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1247U -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1247U
CN207361247U CN201721429208.0U CN201721429208U CN207361247U CN 207361247 U CN207361247 U CN 207361247U CN 201721429208 U CN201721429208 U CN 201721429208U CN 207361247 U CN207361247 U CN 207361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arc
guide rail
horizontal shifting
vibr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292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铁夫
金小平
眭宝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LMAG RARE-EAR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LMAG RARE-EAR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LMAG RARE-EAR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LMAG RARE-EAR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292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1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1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1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片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振动盘、位于振动盘的斜下方的水平移动平台、位于振动盘与水平移动平台之间的弧形导轨、电控箱;振动盘,用于载入片材并将片材输送至弧形导轨上;弧形导轨的导入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并相切,弧形导轨的导出端与水平移动平台垂直,且对应导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导出的第一探头,且当第一探头检测到片材已脱离导出端时,用于控制片材缓慢下落的主动滚轮停止转动;电控箱,用于控制水平移动平台至指定位置,以使导出端导出的片材落入挂具上对应的插片孔。上述插片上料装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金属制品的材料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酸洗磷化等表面处理作业,一般主要通过表面处理设备上的生产流水线来完成,但进入生产流水线之前需要将待处理工件添加至挂具上,然后再将装有待处理工件的挂具挂设在表面处理设备上再进入表面处理流水线。其中待处理工件主要以片材结构为主,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插片上料,即将待处理工件插在挂具上,该方式需要员工拥有熟练准确的操作技能,并且人工手动插片作业生产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大稍有不慎容易损伤工件,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挂具上进行插片作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片上料装置,以提高插片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振动盘、位于所述振动盘的斜下方的水平移动平台、位于所述振动盘与所述水平移动平台之间的弧形导轨、电控箱;所述振动盘,用于载入片材并将所述片材输送至所述弧形导轨上;所述水平移动平台,用于放置挂具,并带动所述挂具运动至指定位置;所述弧形导轨,用于将所述片材从所述振动盘导向至所述水平移动平台,所述弧形导轨的导入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并相切,所述弧形导轨的导出端与所述水平移动平台垂直;所述导出端设置有轴心平行布置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的轴心与所述从动滚轮的轴心的对称面与所述水平移动平台垂直,所述主动滚轮与所述从动滚轮之间的间隙能够夹持住通过所述导出端的所述片材,且对应所述导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导出的第一探头,且当所述第一探头检测到所述片材已脱离所述导出端时,所述主动滚轮停止转动;所述电控箱,用于控制所述水平移动平台至所述指定位置,以使所述导出端导出的所述片材落入所述挂具上对应的插片孔。
优选地,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上均套置有橡胶圈。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轨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通过的第二探头,且当所述第二探头在预设时间内检测不到片材通过时,所述主动滚轮停止滚动。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控箱连接的安全光幕装置,且当所述安全光幕装置检测到有障碍物进入所述插片上料装置时,所述电控箱控制所述水平移动平台和主动滚轮停止运动。
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平台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挂具的接料盘和用于驱动所述接料盘在水平面内运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X向驱动组件和Y向驱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X向驱动组件和所述Y向驱动组件均为直线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挂具包括具有预设间隙的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均开置有对应的插片孔,且位于底部的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丝网。
优选地,所述电控箱的控制按钮为自动控制按钮和/或手动控制按钮。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振动盘、位于振动盘的斜下方的水平移动平台、位于振动盘与水平移动平台之间的弧形导轨、电控箱;振动盘,用于载入片材并将片材输送至弧形导轨上;水平移动平台,用于放置挂具,并带动挂具运动至指定位置;弧形导轨,用于将片材从振动盘导向至水平移动平台,弧形导轨的导入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并相切,弧形导轨的导出端与水平移动平台垂直;导出端设置有轴心平行布置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主动滚轮的轴心与从动滚轮的轴心的对称面与水平移动平台垂直,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之间的间隙能够夹持住通过导出端的片材,且对应导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导出的第一探头,且当第一探头检测到片材已脱离导出端时,主动滚轮停止转动;电控箱,用于控制水平移动平台至指定位置,以使导出端导出的片材落入挂具上对应的插片孔。上述插片上料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挂具安装至水平移动平台上,将片材放置在振动盘,通过振动使得片材输送至弧形导轨的导入端,然后片材随着弧形导轨下滑至导出端,电控箱控制水平移动平台运动至相应的指定位置,此时主动滚轮转动使片材缓慢落下,使得片材正好落入挂具上的对应的插片孔内,且当导出端的第一探头检测到片材已经导出完成后,主动滚轮停止转动,即停止片材的导出,然后水平移动平台运动至下一指定位置,主动滚轮重新启动进行下一个片材的导出。整个操作过程为机械自动完成,人工只需控制电控箱的相应控制按钮即可完成插片操作,并且插片准确,不易损坏片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片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上图1-图3中,
机架1、振动盘2、水平移动平台3、弧形导轨4、电控箱5、挂具6、第一探头7、主动滚轮8、从动滚轮9、第二探头10、安全光幕装置11、接料盘12、驱动装置13、X向驱动组件14、Y向驱动组件15、驱动电机16、加强支架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插片上料装置,以提高插片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片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振动盘2、位于振动盘2的斜下方的水平移动平台3、位于振动盘2与水平移动平台3之间的弧形导轨4、电控箱5;
振动盘2,用于载入片材并将片材输送至弧形导轨4上;
水平移动平台3,用于放置挂具6;
弧形导轨4,用于将片材从振动盘2导向至水平移动平台3,弧形导轨4的导入端与振动盘2的出料口对接并相切,弧形导轨4的导出端与水平移动平台3垂直,且对应导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导出的第一探头7;该弧形轨道的宽度一般选择为35mm,高度为400mm,当然上述弧形轨道的尺寸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其他尺寸;此外,为了使得弧形导轨4更加稳固可靠,一般在弧形导轨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加强和支撑该弧形导轨的加强支架17;
导出端设置有轴心平行布置的主动滚轮8和从动滚轮9,主动滚轮8的轴心与从动滚轮9的轴心的对称面与水平移动平台3垂直,主动滚轮8与从动滚轮9之间的间隙能够夹持住通过导出端的片材,且对应导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导出的第一探头7,且当第一探头7检测到片材已脱离导出端时,主动滚轮8停止转动;通过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对导出端的片材进行夹持,可以随时通过主动滚轮的滚动带动片材导出,使得片材导出时的运动速度更加缓慢稳定,主动滚轮停止时,即片材停止导出,实现了片材导出的导出频率的控制。由于片材的导出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为水平移动平台上安装的挂具的位置调节提供了充足且准确的时间间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主动滚轮为了能够实现滚动,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该主动滚轮应该连接有对应的驱动电机16,并且该驱动电机一般为伺服电机,当然伺服电机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还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驱动电机。
电控箱5,用于控制水平移动平台3至指定位置,以使导出端导出的片材落入挂具上对应的插片孔。
上述插片上料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挂具安装至水平移动平台上,将片材放置在振动盘,通过振动使得片材输送至弧形导轨的导入端,然后片材随着弧形导轨下滑至导出端,电控箱控制水平移动平台运动至相应的指定位置,此时主动滚轮转动使片材缓慢落下,使得片材正好落入挂具上的对应的插片孔内,且当导出端的第一探头检测到片材已经导出完成后,主动滚轮停止转动,即停止片材的导出,然后水平移动平台运动至下一指定位置,主动滚轮重新启动进行下一个片材的导出。整个操作过程为机械自动完成,人工只需控制电控箱的相应控制按钮即可完成插片操作,并且插片准确,不易损坏片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主动滚轮8和从动滚轮9上均套置有橡胶圈。通过设置橡胶套使得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夹持片材时,能够避免将片材损坏,同时也为提供有效的夹持力提供了保障。当然橡胶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柔性材料制动而成,比如具有一定疏松度的棉布层、海绵层或泡沫层等。
另外,上述弧形导轨4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通过的第二探头10,且当第二探头10在预设时间内检测不到片材通过时,主动滚轮8停止滚动。通过设置第二探头,使得整个插片上料装置更加智能化,避免了设备上已经没有片材时,主动滚轮仍在运转的弊端。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与电控箱5连接的安全光幕装置11,且当安全光幕装置11检测到有障碍物进入插片上料装置时,电控箱5控制水平移动平台3和主动滚轮8停止运动。通过设置安全光幕装置,使得设备自动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防止异物损坏设备或片材。
此外,一般来说水平移动平台3包括用于安装挂具6的接料盘12和用于驱动接料盘12在水平面内运动的驱动装置13。并且驱动装置13一般包括X向驱动组件14和Y向驱动组件15。通过设置X向驱动组件和Y向驱动组件使得水平移动平台可以控制接料盘上的挂具在整个水平面内自动运动,从而能够实现挂具上每个插片孔的准确上料。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X向和Y向均设置驱动组件的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还可以是仅在单向即X向或Y向设置驱动组件,当单行或列上的插片孔均上料完成后,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挂具的位置,进行下一行或列的插片孔的上料。
此外,上述X向驱动组件14和Y向驱动组件15可以均选择为直线电机驱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直线电机驱动的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还可以是电机驱动传送带的方式等,只不过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直线电机驱动而已。
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挂具6的结构包括具有预设间隙的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均开置有对应的插片孔,且位于底部的隔板的下方设置有丝网。一般来说,采用两片切割好的整块钢片(厚度1.8~2mm)和一个铁丝网通支架焊接而成,两个钢片的间距一般为16mm,底部钢片距铁丝网举例一般为10mm。当然上述齿轮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举例,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其他尺寸及材料。通过设置间隙能使得后续挂具进入表面处理流水线的处理槽时,处理液体能够顺利流入,通底部设置丝网的方式,使得底部不仅仅能够对片材进行支撑放置掉落,而且能够有利于低于浸渍处理液,使得表面处理效果更好。
此外,上述电控箱5的控制按钮可以为自动控制按钮(即仅需控制电控箱的启停按钮即可实现插片上料装置的自动上料,上料完成后,自动停止),也可以是手动控制按钮(即通过按钮控制水平移动平台运动,带动挂具运动至弧形导轨的导出端的正下方,然后控制振动盘运动,使一个片材落入对应的挂具上的插片孔内,然后进行下一插片孔的插片操作),还可以是自动控制按钮和手动控制按钮同时设置的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片上料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振动盘(2)、位于所述振动盘(2)的斜下方的水平移动平台(3)、位于所述振动盘(2)与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之间的弧形导轨(4)、电控箱(5);
所述振动盘(2),用于载入片材并将所述片材输送至所述弧形导轨(4)上;
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用于放置挂具(6),并带动所述挂具(6)运动至指定位置;
所述弧形导轨(4),用于将所述片材从所述振动盘(2)导向至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所述弧形导轨(4)的导入端与所述振动盘(2)的出料口对接并相切,所述弧形导轨(4)的导出端与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垂直;
所述导出端设置有轴心平行布置的主动滚轮(8)和从动滚轮(9),所述主动滚轮(8)的轴心与所述从动滚轮(9)的轴心的对称面与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垂直,所述主动滚轮(8)与所述从动滚轮(9)之间的间隙能够夹持住通过所述导出端的所述片材,且对应所述导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导出的第一探头(7),且当所述第一探头(7)检测到所述片材已脱离所述导出端时,所述主动滚轮(8)停止转动;
所述电控箱(5),用于控制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至所述指定位置,以使所述导出端导出的所述片材落入所述挂具上对应的插片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轮(8)和所述从动滚轮(9)上均套置有橡胶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4)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片材通过的第二探头(10),且当所述第二探头(10)在预设时间内检测不到片材通过时,所述主动滚轮(8)停止滚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控箱(5)连接的安全光幕装置(11),且当所述安全光幕装置(11)检测到有障碍物进入所述插片上料装置时,所述电控箱(5)控制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和主动滚轮(8)停止运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平台(3)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挂具(6)的接料盘(12)和用于驱动所述接料盘(12)在水平面内运动的驱动装置(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3)包括X向驱动组件(14)和Y向驱动组件(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组件(14)和所述Y向驱动组件(15)均为直线电机驱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具(6)包括具有预设间隙的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均开置有对应的所述插片孔,且位于底部的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丝网。
9.如权利要求1-4、6-8任一项所述的插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5)的控制按钮为自动控制按钮和/或手动控制按钮。
CN201721429208.0U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Active CN207361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9208.0U CN207361247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9208.0U CN207361247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1247U true CN207361247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5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29208.0U Active CN207361247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12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0180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CN112124940A (zh) * 2020-08-06 2020-12-25 深圳市深益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阻竖直送料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0180A (zh) * 2017-10-31 2018-02-23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CN107720180B (zh) * 2017-10-31 2023-11-21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CN112124940A (zh) * 2020-08-06 2020-12-25 深圳市深益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阻竖直送料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0180A (zh)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CN104555317B (zh) 一种自动循环供料系统
CN110026829B (zh) 一种建筑新材料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装置
CN207361247U (zh) 一种插片上料装置
CN209097735U (zh) 一种盘装收料机
CN102431680A (zh) 一种自动供袋机
CN107176444A (zh) 一种托盘自动下料机构
CN107986009A (zh) 一种拆装夹具一体机
CN209367131U (zh) 一种自动落盘摆盘装置
CN216098348U (zh) 一种单面研磨机用便拆式工件夹持工装
CN109080922A (zh) 一种水泥袋的拆装和收集装置
CN206154118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同步上下料喷砂机
CN205289031U (zh) 平板电脑视窗玻璃擦片机
CN209466080U (zh) 自动湿式双工位砂带机
CN205289180U (zh) 手机视窗玻璃擦片机
CN208839911U (zh) 定子线圈自动涂粉设备
CN108516324A (zh) 木门生产设备及五金件输送方法
CN105084116A (zh) 一种展开式单头绕线机
CN206447304U (zh) 物件分垛设备
CN106696473A (zh) 一种自动分拣式激光打标机
CN205772010U (zh) 通过式喷淋清洗机的自动收料装置
CN204917460U (zh) 一种展开式单头绕线机
CN216835992U (zh) 一种板材存料装置
CN207508964U (zh) 一种不锈钢锅内胆内抛光设备
CN109175586A (zh) 一种管道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