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0755U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0755U
CN207350755U CN201690000339.4U CN201690000339U CN207350755U CN 207350755 U CN207350755 U CN 207350755U CN 201690000339 U CN201690000339 U CN 201690000339U CN 207350755 U CN207350755 U CN 207350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irection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direction boar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900003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田光宏
田辺荐正
安达祐介
近藤雅
近藤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0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0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上下风向板在与停止时构成壳体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的外观装饰面相反侧的面具有内侧面,在该内侧面记载有上下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若检修动作开始,则上下风向板的第一装卸机构部以及记载有上下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的内侧面露出。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现内部的检修的作业性的提高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存在实现了内部的检修的作业性的提高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室内机的内部的检修的作业性,配置于排出口的上下风向板以及左右风向板形成为装卸自如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4916号公报
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将上下风向板以及左右风向板形成为能够装卸的结构,但为了进行上述部件的装卸,需要边利用操作说明书确认作业步骤边进行装卸。另外,用户很多情况下并未意识到是能够装卸的结构,存在无法容易地进行室内机的内部的检修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当进行检修作业时用户能够直观地识别作业步骤、提高检修的作业性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送风机,该送风机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从上述排出口排出空气调和空气;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使制冷剂与上述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来生成空气调和空气;上下风向板,该上下风向板以能够装卸且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出口,并使来自上述排出口的空气调和空气的风向在上下方向变更;第一装卸机构部,该第一装卸机构部在装卸上述上下风向板时被操作;以及左右风向板,该左右风向板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出口,并使来自上述排出口的空气调和空气的风向在左右方向变更,其中,上述空调机的室内机还具备:指示单元,该指示单元指示与上述壳体的内部的维护相关的检修动作的开始;以及控制装置,若被指示上述检修动作的开始,则上述控制装置开始检修动作,上述上下风向板在与停止时构成外观装饰面的面相反侧的内侧面记载有上述上下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若上述检修动作开始,则上述上下风向板的上述第一装卸机构部以及上述内侧面露出。
优选地,具备第二装卸机构部,该第二装卸机构部在装卸上述左右风向板时被操作,在上述第二装卸机构部记载有上述左右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若上述上下风向板被取下,则记载有上述左右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的上述第二装卸机构部露出。
优选地,上述指示单元具有指示检修动作的结束的功能,若被指示上述检修动作的结束,则上述上下风向板移动至与停止时相同的位置。
优选地,具备上下辅助风向板,该上下辅助风向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出口,使来自上述排出口的空气调和空气的风向在上下方向变更,上述左右风向板具备左右风向板基座以及设置于上述左右风向板基座的多个叶片部,上述左右风向板基座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向上述排出口的外侧转动,若上述检修动作开始,则上述上下辅助风向板转动而移动至比上述左右风向板的转动轨迹更靠外侧的位置。
优选地,具备多个上述上下辅助风向板。
优选地,上述指示单元为遥控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进行检修的作业时,用户利用指示单元指示检修动作的开始。而且,若被指示检修动作的开始,则上下风向板的第一装卸机构部以及记载有装卸操作方法的内侧面露出。因此,能够按照在上下风向板的内侧面记载的装卸操作方法取下上下风向板,能够使室内机的内部的检修的作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的简图。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3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停止时的剖视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遥控器的外观图。
图5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检修时的剖视简图。
图6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检修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卸掉排出口附近的上下风向板后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左右风向板周边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取下排出口附近的左右风向板后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11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停止时的剖视简图。
图12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运转时的剖视简图。
图13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检修时的剖视简图。
图14是从侧面侧观察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检修时取下上下风向板后的状态的剖视简图。
图15是从下表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取下排出口附近的左右风向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由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10对本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空调机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制冷剂回路13的简图。
如图1所示,空调机1具备室内机2和室外机3。室内机2具备室内热交换器4和室内送风机5。室外机3具备室外热交换器6、室外送风机7、压缩机8、四通切换阀9以及膨胀阀10。室内机2与室外机3 借助气体侧连络配管11以及液体侧连络配管12相互连接,由此构成制冷剂回路13。
此外,室内送风机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
制冷剂回路13通过将压缩机8、四通切换阀9、室外热交换器6、膨胀阀10以及室内热交换器4利用配管依次连接而成,供制冷剂循环。
在该空调机1中,通过对四通切换阀9的路径进行切换,能够切换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在形成为图1中实线所示的四通切换阀9的路径的情况下,空调机1进行制冷运转。另一方面,在形成为图1中虚线所示的四通切换阀9的路径的情况下,空调机1进行制热运转。
<室内机的结构>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立体图,图3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停止时的剖视简图。
在图2中,将室内机2的位于墙壁面K侧的面设为背面、将背面的相对面设为前表面、将位于天花板T侧的面设为顶面、将顶面的相对面设为下表面、将图2的右侧的侧面设为右侧面、将右侧面的相对面设为左侧面来进行以下的说明。另外,对室内机2的内部部件也进行同样的说明。另外,关于风向,将顶面侧设为上方向、将下表面侧设为下方向、将前表面侧设为正面方向、将背面侧设为后方向、将左侧面侧设为左方向、将右侧面侧设为右方向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室内机2具有形成为横长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20。但是,壳体20并不限定于横长的长方体形状,如图3所示,只要是前表面吸入口21a以及顶面吸入口21b这样的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开口部与下表面的排出口22这样的用于排出空气调和空气的开口部设置有一处以上的箱体形状即可,可以是任意形状。
如图2所示,在将室内机2形成为横长的长方体形状的情况下,利用壳体20的前表面与下表面、即前表面面板23与下表面面板26形成有角部。另外,在将排出口22仅设置于壳体20的下表面的情况下,当从正面观察运转停止时的室内机2时,观察不到排出口22。因此,能够使美观性提高。
对于壳体20,前表面被前表面面板23覆盖,左右侧面被侧面面板 24覆盖,背面被背面面板25覆盖,下表面被背面面板25、下表面面板 26以及上下风向板28覆盖,顶面被顶面面板27覆盖。另外,前表面面板23沿着壳体20的长度方向、即水平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具备凹陷的开口部,顶面面板27具备格子状的开口部,这些格子状的开口部成为顶面吸入口21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前表面吸入口21a和顶面吸入口21b,但只要至少具备顶面吸入口21b即可。
另外,如图3所示,在壳体20的内部的背面侧设置有形成风路41 的背面侧的外壳背壁39,在壳体20的内部的前表面侧设置有形成风路 41的前表面侧的外壳前壁40。而且,利用外壳背壁39以及外壳前壁40 形成室内送风机5的下游侧的风路41。具体而言,外壳背壁39以及外壳前壁40从室内送风机5的下游侧起向排出口22延伸,形成为将来自室内送风机5的空气向排出口22引导。
在排出口22的附近设置有变更水平或左右的风向的左右风向板36 和变更铅垂或上下的风向的上下风向板28。此外,左右风向板36设置为一部分能够装卸,上下风向板28设置为全部能够装卸。
如图3所示,上下风向板28构成壳体2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配置于设置在壳体20的内部的背面侧的外壳背壁39的下部附近,并由上下风向支承部件29支承为能够绕上下风向板旋转轴30转动。该上下风向板28沿长度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上变更从排出口2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并且进行排出口22的开闭。
通过对驱动马达(未图示)进行驱动,该上下风向板28能够以上下风向板旋转轴30为中心而在从上侧构造附近(全闭状态)至下侧构造附近(全开状态)为止的范围转动。
在壳体20的内部收纳有室内送风机5,借助马达(未图示)的驱动,该室内送风机5产生空气的流动,在室内送风机5的周围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4。室内热交换器4使在制冷剂回路13循环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机5供给的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空气调和空气。另外,在室内热交换器4的上游侧配置有过滤器37,在室内热交换器4的下方配置有排水盘38,该排水盘38回收来自室内热交换器4的排水。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遥控器71的外观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具备对室内机2进行远程操作的遥控器71。另外,如图3所示,设置有根据遥控器71的操作或直接操作来对室内机2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70。
这里,对室内机2内的空气的流动简单地进行说明。
对于从前表面吸入口21a以及顶面吸入口21b被吸入后的室内空气,该室内空气所含的尘埃由过滤器37除去。该室内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时与在室内热交换器4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若为制冷运转则被冷却,若为制热运转则被加热,而后到达室内送风机5。在室内送风机5的内部、或者室内送风机5与背面面板25之间的间隙通过后的空气调和空气通过风路41,并从排出口22被朝前方或下方排出。
<检修的步骤>
如图4所示,遥控器71具备:信号发送部72,向室内机2发送指示信号;液晶画面73,显示设定内容;电源按钮74,接通电源或者切断电源;检修开始按钮75,在壳体20的内部的检查、清扫等维护相关的动作即检修动作的开始时按压,即指示检修动作的开始;以及检修结束按钮76,在检修动作结束时按压,即指示检修动作的结束。另外,在室内机2具备用于接收从遥控器71发送的指示信号的接收部(未图示)。由于在遥控器71具备检修开始按钮75和检修结束按钮76,因此,用户即便不查看操作说明书,也能够容易地意识到可进行检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对在遥控器71具备检修开始按钮75和检修结束按钮76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一个按钮交替地发送检修的开始动作与结束动作。这样,能够削减遥控器71的按钮数。
另外,可以使菜单项目中具有检修开始功能、检修结束功能,并通过选择操作来发送信号。另外,代替检修开始按钮75以及检修结束按钮76,也可以是开关等。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室内机2设置指示检修动作的开始的单元等,设置代替遥控器71来指示检修动作的单元。
此外,遥控器7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示单元”。
用户在空调机1停止期间按压遥控器71的检修开始按钮75,由此指示检修动作的开始,控制装置70开始检修动作。这里,当在空调机1 运转期间按压检修开始按钮75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不接受该操作即检修动作的开始的指示,视为无效操作而在液晶画面73进行无效操作的显示。反过来说,控制装置70仅在空调机1运转停止时接受检修开始按钮75的操作。这是因为:在室内机2的运转期间,室内送风机5 进行驱动,为了防止用户与驱动中的室内送风机5接触,设计为使得无法进行检修。
此外,虽然也能够形成为若按压检修开始按钮75则强制地停止运转的规格,但为了实现防止因误操作而导致的运转停止这一目的,在本实施方式1中,运转期间的检修开始按钮75的操作被视为无效操作。另外,在检修动作的开始后,直至检修结束为止,利用声音、光等报告单元报告处于检修动作中这一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用户的误操作。另外,通过形成为在检修动作中不接受其他动作,例如能够防止在检修中室内送风机5进行驱动这一情况。此外,报告单元例如是LED、扬声器等,可以设置于室内机2,也可以设置于遥控器71。
图5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检修时的剖视简图。
接下来,使用图5对按压检修开始按钮75后的室内机2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期间,若按压遥控器71的检修开始按钮75,则控制装置70接受检修开始按钮75的操作。即,控制装置70接受检修动作的开始的指示。然后,开始检修动作,通过上下风向板驱动用马达51(参照后述的图8)旋转,上下风向板28以上下风向板旋转轴30 为中心旋转,并且,上下风向板28在停止时以与构成外观装饰面的面 (以下称为外观装饰面)相反侧的面(以下称为内侧面)朝向正面的状态停止。
图6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检修时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的放大图。
若检修开始按钮75被按压,则开始检修动作,如图6所示,上下风向板28在停止时以内侧面朝向正面的状态下停止,如图7所示,在装卸上下风向板28时操作的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露出。即,使得能够从外部看到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并且,在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附近记载有上下风向板28的装卸操作方法28a,即便不查看操作说明书,也容易获知装卸操作方法。
而且,通过使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向装卸操作方法28a所记载的操作的方向滑动,上下风向板28从上下风向板中央支承部55脱离,因此能够将上下风向板28从室内机2取下。形成为如下结构:在上下风向板中央支承部55的内部设置有安全开关(未图示),在上下风向板 28被从室内机2取下后的状态下,安全开关工作以使得室内送风机5 不进行驱动。
此外,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卸机构部”。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卸掉排出口22附近的上下风向板28后的状态的外观图。
如图8所示,左右风向板36具备叶片部60以及左右风向板基座61,多个叶片部60设置于左右风向板基座61上。该左右风向板基座61设置为能够以左右风向板基座旋转轴64(参照图8)为中心转动。
另外,多个叶片部60借助左右风向板连结杆62、连结部66以及左右风向板驱动用马达连结杆65而与左右风向板驱动用马达54连结。而且,借助左右风向板驱动用马达54的旋转,左右风向板连结杆62左右移动,能够变更叶片部60的方向。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左右风向板36周边的放大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取下排出口22附近的左右风向板36后的状态的外观图。此外,这里所说的取下左右风向板36后的状态如图10所示是指左右风向板36的一部分被取下的状态。
左右风向板基座61由装卸左右风向板36时操作的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固定,在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记载有装卸操作方法63a。若从室内机2取下上下风向板28,则该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露出。即,使得能够从外部看到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
而且,若抓住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并向装卸操作方法63a所记载的操作的方向拉拽,则左右风向板基座61以左右风向板基座旋转轴64 (参照图8)为中心转动,左右风向板36即左右风向板基座61向排出口22的外部移动。
此外,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卸机构部”,左右风向板基座旋转轴6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
通过以上的操作,设置于排出口22的上下风向板28以及左右风向板36能够容易地取下,能够进行外壳背壁39、外壳前壁40以及室内送风机5的检修。
在外壳背壁39、外壳前壁40以及室内送风机5的检修结束之后,使左右风向板36恢复原状,并将上下风向板28安装于室内机2。在安装好上下风向板28之后,若按压遥控器71的检修结束按钮76,则控制装置70接受检修结束按钮76的操作。即,控制装置70接受检修动作的结束的指示。然后,上下风向板28返回停止状态(参照图3)。而且,利用光、声音等的报告单元报告检修动作结束这一情况,由此能够向用户通知检修动作结束这一情况。
另外,可以设置为仅在上下风向板28以及左右风向板36安装于室内机2的状态下,控制装置70接受检修结束按钮76的操作,即接受检修动作的结束的指示。这样一来,能够防止检修动作在异常状态例如上下风向板28未安装的状态下结束,总是能够正常地使检修动作结束。
此外,可以形成为:若在上下风向板28以及左右风向板36未被安装于室内机2的状态下按压检修结束按钮76,则利用光、声音等报告单元进行报告或者在液晶画面73显示该情况,以便促使将上下风向板28 以及左右风向板36安装于室内机2。这样,能够防止忘记安装上下风向板28以及左右风向板36的情况。
上下风向板28在停止时被收纳于壳体20的内部,在检修结束之后的停止时室内的灰尘不会堆积,但即便是上下风向板28未被收纳于壳体20的内部的结构,进行检修的步骤容易这点也是不变的。
此外,一般室内机2被安装于高处,因此,在取下上下风向板28 的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因他人对遥控器71进行操作导致意外地开始运转,用户受到惊吓而跌落的可能性。因此,为了预防该情况,推荐在拔掉电源插头(未图示)之后进行作业,若按压遥控器71的检修开始按钮75,则上下风向板28转动,并且在液晶画面73显示“请将电源插头从插座拔出”的消息,促使用户进行从将电源插头插座拔出的操作,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此外,拔掉电源插头之后的上下风向板28的取下、左右风向板36 的取下、外壳背壁39的检修、外壳前壁40的检修、室内送风机5的检修、左右风向板36的安装以及上下风向板28的安装相关的操作均与上述情况相同,但若将电源插头插入插座,则上下风向板28返回停止状态(参照图3),由此能够省去设置于遥控器71的检修结束按钮76的操作。
综上,根据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在进行检修的作业时,用户按压遥控器71的检修开始按钮75。而且,若检修开始按钮75被按下,则检修动作开始,上下风向板28的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56以及记载有装卸操作方法28a的内侧面露出。因此,能够按照记载于上下风向板28的内侧面的装卸操作方法28a取下上下风向板 28。
另外,若将上下风向板28从室内机2取下,则记载有装卸操作方法63a的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露出。而且,若抓住左右风向板基座爪 63并向装卸操作方法63a所记载的操作的方向拉拽,则左右风向板基座 61以左右风向板基座旋转轴64(参照图8)为中心转动,能够使左右风向板36即左右风向板基座61向排出口22的外部移动。
以上,按照上下风向板28的内侧面所记载的装卸操作方法28a以及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所记载的装卸操作方法63a,设置于排出口22 的上下风向板28以及左右风向板36能够容易地取下。而且,能够进行外壳背壁39、外壳前壁40以及室内送风机5的检修。因此,能够使室内机2的内部的检修的作业性提高。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11~15对本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此外,图1的空调机1的制冷剂回路13、图2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 2的立体图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11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 的室内机2的停止时的剖视简图。
在本实施方式2中,如图11所示,形成为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结构追加了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旋转轴32、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旋转轴35的结构。而且,形成为所追加的上述部件在停止时均被收纳于壳体20的内部的结构。
此外,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上下辅助风向板”。
如图11所示,变更铅垂或上下的风向的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配置于设置在壳体20的内部的前表面侧的外壳前壁40的下部的附近,一端被支承为能够绕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旋转轴32转动,且能够转动90°以上。该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沿壳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上变更从排出口2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并且抑制前表面面板23的结露。
另外,如图11所示,变更铅垂或上下的风向的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 33由支承部33a和引导部33b构成,上述支承部33a的一端被支承为能够绕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旋转轴35转动,上述引导部33b设置于支承部33a的另一端。
支承部33a具有从侧面观察在一个方向较长的形状,即具有纵长的形状。另外,引导部33b设置为从侧面观察相对于支承部33a在垂直方向上突出,并具有圆弧形状的弧面(R面)。支承部33a在壳体20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处、例如设置有2处。因此,在邻接的支承部33a之间形成有间隙。
另外,引导部33b沿壳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上变更从排出口2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例如,在引导部33b倾斜为水平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将通过支承部33a的间隙的空气流向水平方向引导,因此能够实现正面吹风。
另外,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能够绕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旋转轴 35转动90°以上。
此外,引导部33b并不限定于从侧面观察呈圆弧形状的弧面(R面),但与平面相比,圆弧形状的弧面(R面)容易对风进行引导。另外,引导部33b也可以设置为从侧面观察并不相对于支承部33a严格地垂直。
图12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 的室内机2的运转时的剖视简图。
以下,使用图12对在本实施方式2中追加的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 31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的功能进行说明。
为了避免制冷运转时冷气直接吹到用户的身体,一般将风向设定为水平吹风,但当不存在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会出现如下不良状况:前表面面板23被冷气冷却,因潮湿的室内空气与前表面面板23接触而在前表面面板23产生结露,结露水成为水滴而污损房间。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存在针对水平吹风的风向的制约,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提出了针对该课题进行改进后的规格。
对于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相对于空气流位于上游侧的面被从排出口22吹出的冷气冷却,但由于采用中空构造,具有隔热性,因此即便潮湿的室内空气与相对于空气流位于下游侧的面接触也不产生结露。另外,借助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防止从排出口22吹出的冷气与排出口22附近的前表面面板23的下部直接接触。并且,借助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也防止外壳前壁40的下部即排出口22附近与冷风直接接触。即,外壳前壁40的相比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更靠前方的部分不会被冷却,因此,与外壳前壁40接触的前表面面板23不会因热传导而被冷却。
通过如上述方式那样设置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前表面面板23 不会因冷风的影响而被冷却,因此前表面面板23成为与周围的空气相同程度的温度,能够抑制前表面面板23的结露。
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承担将从排出口22吹出的冷气变更为水平方向的作用。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具有抑制前表面面板23的结露的优点,但该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将冷气变更为垂直方向,因此,通过将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的引导部33b配置在承接由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变更为垂直方向的冷气的位置,能够将冷气变更为水平方向。
<检修的步骤>
图13是从侧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 的室内机2的检修时的剖视简图,图14是从侧面侧观察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检修时取下上下风向板28 后的状态的剖视简图,图15是从下表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 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取下排出口22附近的左右风向板36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接下来,使用图13~图15对本实施方式2的检修作业的步骤进行说明。
此外,遥控器7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若按压遥控器71的检修开始按钮75,则控制装置70接受检修开始按钮75的操作。然后,检修动作开始,上下风向板28、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依次转动至图13所示的位置。即,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在可动范围内移动至最前部,上下风向板28在可动范围内移动至最后部。
接下来,若根据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步骤将上下风向板28取下,则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
接下来,若根据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步骤使左右风向板36转动,则成为图15所示的状态。
若检修开始按钮75被按下,则检修动作开始,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在可动范围内移动至成为最前部的位置。即,移动至相比左右风向板基座61的转动轨迹更靠外侧的位置,移动至不妨碍左右风向板36的装卸的位置。因此,无需取下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与实施方式1相比,不会使作业性恶化就能够进行外壳背壁39、外壳前壁40以及室内送风机5 的检修。
在外壳背壁39、外壳前壁40以及室内送风机5的检修结束之后,使左右风向板36恢复原状,将上下风向板28安装于室内机2。在安装好上下风向板28之后,若遥控器71的检修结束按钮76被按压,则控制装置70接受检修结束按钮76的操作。然后,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上下风向板28依次返回至停止状态即图11 所示的位置。
综上,根据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若检修动作开始,则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移动至相比左右风向板基座61的转动轨迹更靠外侧的位置,移动至不妨碍左右风向板36的装卸的位置。因此,无需取下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1以及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与实施方式1相比,不会使作业性恶化就能够进行外壳背壁39、外壳前壁40以及室内送风机5的检修。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机;2:室内机;3:室外机;4:室内热交换器;5:室内送风机;6:室内热交换器;7:室外送风机;8:压缩机;9:四通切换阀;10:膨胀阀;11:气体侧连络配管;12:液体侧连络配管;13:制冷剂回路;20:壳体;21a:前表面吸入口;21b:顶面吸入口;22:排出口;23:前表面面板;24:侧面面板;25:背面面板;26:下表面面板;27:顶面面板;28:上下风向板;28a:装卸操作方法;29:上下风向支承部件;30:上下风向板旋转轴;31: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32:第一上下辅助风向板旋转轴;33: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33a:支承部; 33b:引导部;35:第二上下辅助风向板旋转轴;36:左右风向板;37:过滤器;38:排水盘;39:外壳背壁;40:外壳前壁;41:风路;51:上下风向板驱动用马达;54:左右风向板驱动用马达;55:上下风向板中央支承部;56:上下风向板装卸机构部;60:叶片部;61:左右风向板基座;62:左右风向板连结杆;63:左右风向板基座爪;63a:装卸操作方法;64:左右风向板基座旋转轴;65:左右风向板驱动用马达连结杆;66:连结部;70:控制装置;71:遥控器;72:信号发送部;73:液晶画面;74:电源按钮;75:检修开始按钮;76:检修结束按钮。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
壳体,该壳体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
送风机,该送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空气调和空气;
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使制冷剂与所述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来生成空气调和空气;
上下风向板,该上下风向板以能够装卸且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排出口,并使来自所述排出口的空气调和空气的风向在上下方向变更;
第一装卸机构部,该第一装卸机构部在装卸所述上下风向板时被操作;以及
左右风向板,该左右风向板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排出口,并使来自所述排出口的空气调和空气的风向在左右方向变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的室内机还具备:
指示单元,该指示单元指示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维护相关的检修动作的开始;以及
控制装置,若被指示所述检修动作的开始,则所述控制装置开始检修动作,
所述上下风向板在与停止时构成外观装饰面的面相反侧的内侧面记载有所述上下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
若所述检修动作开始,则所述上下风向板的所述第一装卸机构部以及所述内侧面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装卸机构部,该第二装卸机构部在装卸所述左右风向板时被操作,
在所述第二装卸机构部记载有所述左右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
若所述上下风向板被取下,则记载有所述左右风向板的装卸操作方法的所述第二装卸机构部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具有指示检修动作的结束的功能,
若被指示所述检修动作的结束,
则所述上下风向板移动至与停止时相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下辅助风向板,该上下辅助风向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排出口,使来自所述排出口的空气调和空气的风向在上下方向变更,
所述左右风向板具备左右风向板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左右风向板基座的多个叶片部,所述左右风向板基座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向所述排出口的外侧转动,
若所述检修动作开始,
则所述上下辅助风向板转动而移动至比所述左右风向板的转动轨迹更靠外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下辅助风向板,该上下辅助风向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排出口,使来自所述排出口的空气调和空气的风向在上下方向变更,
所述左右风向板具备左右风向板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左右风向板基座的多个叶片部,所述左右风向板基座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向所述排出口的外侧转动,
若所述检修动作开始,
则所述上下辅助风向板转动而移动至比所述左右风向板的转动轨迹更靠外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上下辅助风向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上下辅助风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为遥控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为遥控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为遥控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为遥控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为遥控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为遥控器。
CN201690000339.4U 2016-01-27 2016-01-27 空调机的室内机 Active CN2073507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2314 WO2017130320A1 (ja) 2016-01-27 2016-01-27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0755U true CN207350755U (zh) 2018-05-11

Family

ID=59397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90000339.4U Active CN207350755U (zh) 2016-01-27 2016-01-27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85333B2 (zh)
CN (1) CN207350755U (zh)
WO (1) WO201713032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0236A (zh) * 2019-05-17 2019-08-2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102649A (zh) * 2018-10-26 2020-05-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1129B1 (ja) * 2018-03-26 2019-05-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JP7269461B2 (ja) * 2018-03-28 2023-05-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質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2957A (ja) * 1999-12-27 2001-07-06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3567853B2 (ja) * 2000-05-17 2004-09-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機の清掃方法
JP2002089874A (ja) * 2000-09-21 2002-03-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3097819A (ja) * 2001-09-25 2003-04-03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4020681B2 (ja) * 2002-04-15 2007-12-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5172362A (ja) * 2003-12-12 2005-06-3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4675752B2 (ja) * 2005-11-11 2011-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927484B2 (ja) * 2006-09-13 2012-05-09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積層用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6020412B2 (ja) * 2013-10-24 2016-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2649A (zh) * 2018-10-26 2020-05-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0160236A (zh) * 2019-05-17 2019-08-2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160236B (zh) * 2019-05-17 2022-05-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30320A1 (ja) 2017-08-03
JPWO2017130320A1 (ja) 2018-09-06
JP6685333B2 (ja) 2020-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50755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KR20090085657A (ko) 공기 조화기
JP2015230136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1149654A (ja) 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JP2011106697A (ja) 空調室内機
US684306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ving energy in indoor cooling and heating
KR101661123B1 (ko) 에너지 절감형 환기시스템
CN201740198U (zh) 立式室内机以及具有该立式室内机的空调机
JP450740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2162662B (zh)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N110513808A (zh) 一种室内外换气装置、空调室内机和室内外换气方法
JP6431366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521129B1 (ja) 空調室内機
JP3780121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2008175457A (ja)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CN202918617U (zh) 集装箱数据中心
WO2019065867A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6247550A (zh) 一种用于工业空调设备控制系统
JP5705015B2 (ja)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JP201612571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5689333A (zh) 一种应用于通信机房新风机的自动除尘装置及新风机系统
CN205299798U (zh) 一种节能机房
JP3034825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2016044862A (ja) 床置き型空気調和装置
CN201571288U (zh) 通信设备舱所用空调型机柜空调舱温控与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