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2662B -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2662B
CN102162662B CN 201110061088 CN201110061088A CN102162662B CN 102162662 B CN102162662 B CN 102162662B CN 201110061088 CN201110061088 CN 201110061088 CN 201110061088 A CN201110061088 A CN 201110061088A CN 102162662 B CN102162662 B CN 102162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oor
air
frame
doo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610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2662A (zh
Inventor
葛俊
王庆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d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XING XIND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XING XIND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XING XIND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610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2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2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2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2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26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机站通风换热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通过分别位于机架两侧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通过风门驱动装置使送风风道处于开状态,排尘风道处于关闭状态,形成送风通道;在需要清理灰尘时,可以通过风门驱动装置使所述送风风道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排尘风道处于开启状态,形成排尘通道。该通风系统可以实现送风风道和排尘风道的平滑转换,该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装配;同时可以用一组风机就可以实现送风和排尘,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机站通风换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节能通风系统通过设置进、排风机组,在室外温度低于通信基站内控制温度时,将室外新风空气直接引入室内,通过室内外空气的热湿交换,有效地将基站内的热量迅速向外迁移,从而达到降低基站内部温度的目的。送风机组一般安装在机房内的一侧壁下部,排风机组在相对另一侧壁顶部,也较好的实现了机房内底部送冷风,顶部排热风的最佳散热状况。该方式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节省基站空调全年能耗的30%~80%(根据不同基站环境而定)。虽然该智能节能通风系统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但该通风系统采用将室内外空气直接混合,室内湿度受到室外空气的影响,需增设湿度控制装置;为保证基站洁净度要求,对进入基站内的新风进行净化,采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容易被空气中的灰尘、柳絮及树叶等杂物堵塞,使风机的送风量降低,因此需要定期的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更换,其维护工作量较大。 
现有的通风系统如需要除尘时,需要另设一个排尘风道和排尘风机才能实现自动除尘,但该通风系统结构比较大,需要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同时该通风系统增设排尘风机,因而增加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共用风道的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同时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该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包括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内的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包括设有风机的机架,在该机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该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通过与机架固定的风门驱动装置驱动相对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风门与送风风道进口或排尘风道出口匹配,所述第二风门与送风风道出口或排尘风道进口匹配。 
优选地,所述风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转轴与和机架转动配合的传动杆固定,该传动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固定,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活动连接;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配合的导向孔。 
优选地,位于机架同侧的导向孔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机架设有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配合的导向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配合的条形孔。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至少一侧设有过滤网,在该过滤网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和灰尘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分布式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在所述过滤网上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振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截面呈工字型。 
优选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的轴承与所述机架垂直。 
本发明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包括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上的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包括设有风机的机架,在该机架两侧分别设有同步上下移动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该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通过与机架固定的风门驱动装置配合,其中,所述第一风门与送风风道进口或排尘风道出口匹配,所述第二风门与送风风道出口或排尘风道进口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分别位于机架两侧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通过风 门驱动装置使送风风道处于开状态,排尘风道处于关闭状态,形成送风通道;在需要清理灰尘时,可以通过风门驱动装置使所述送风风道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排尘风道处于开启状态,形成排尘通道。该通风系统可以实现送风风道和排尘风道的平滑转换,该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装配;同时可以用一组风机就可以实现送风和排尘,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 
所述过滤网上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振动装置,可以在需要除尘时,由控制器控制风门驱动装置使该通风系统处于排尘状态,再通过振动装置清除过滤网上的灰尘,并由风机将灰尘通过排风通道排出,提高除尘的效率和效果。 
在送风风道进风口和排尘风道出风口一侧,及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一侧设有与机架连接的过滤网,该过滤网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和灰尘传感器。所述过滤网能很好过滤进入机房内的灰尘。所述压力传感器实现对过滤网堵塞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排尘的开启或停止;通过温度湿度感应器监测进入机房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根据机房的要求以及温度湿度情况控制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工作,保证机房内温度湿度满足要求,从而保证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灰尘传感器监测进入机房内空气的洁净度,根据机房洁净度的要求控制通风系统的工作,保证机房内空气洁净度满足要求。 
在正常装配时,所述风机的位置的轴承与水平面垂直,由于其轴承不受任何径向的力,可以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实施例结构分觖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风机组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外壳1;机架2;第一风门3;第二风门4;风机5;风门驱动装置6; 
温度湿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灰尘传感器9;盖板10;导向滑槽11; 
固定螺钉12;过滤网13;导向孔21;驱动电机61;传动杆62; 
第一连杆63;条形孔64;送风风道进口A;送风风道出口B;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实施例。 
该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包括设有盖板10的外壳1和设置在该外壳1内的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包括设有风机5的机架2,在该机架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该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通过与机架2固定的风门驱动装置6驱动相对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风门3与送风风道进口A或排尘风道出口(附图未标示)匹配,所述第二风门4与送风风道出口B或排尘风道进口(附图未标示)匹配,其中,所述机架2的截面可以设为呈工字型。 
具体地说,所述风门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1,该驱动电机61的转轴与和机架2转动配合的传动杆62固定,例如所述传动杆62通过轴承和轴承座与机架2固定,实现转动。所述传动杆62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附图未标示)固定,其中,所述第一连杆63两端分别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活动连接;所述机架2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配合的导向孔21,其中该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通过固定螺钉12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固定。 
在所述通风系统需要送风时,由控制器控制所述风门驱动装置6,再由风门驱动装置6通过传动杆62同步带动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转动,从而由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分别带动与该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配合的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作相对移动,使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分别将排风风道 进口和排风风道出口关闭,形成送风风道。所述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作相对移动是指第一风门3向下移动时,第二风门4向上移动,反之亦然。 
同理,在所述通风系统需要排风时,由控制器控制所述风门驱动装置6,再由风门驱动装置6通过传动杆62同步带动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从而带动与该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配合的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作相对移动,使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分别将送风风道进口A和送风风道出口B关闭,形成排风风道。 
由于分别位于机架2两侧的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通过风门驱动装置6使送风风道处于开状态,排尘风道处于关闭状态,形成送风通道;在需要清理灰尘时,可以通过风门驱动装置6使所述送风风道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排尘风道处于开启状态,形成排尘通道。该通风系统可以实现送风风道和排尘风道的平滑转换,该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装配;同时可以用一组风机就可以实现送风和排尘,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架2上设有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配合的导向滑槽11,该导向滑槽11可以使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更平稳地上下移动;位于机架2同侧的导向孔21之间相互平行,可以更好使所述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与对应的风道配合。 
所述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配合的条形孔64,该条形孔64可以更好使所述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与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配合将风门上下移动。 
可以在设有送风风道进口A和排尘风道出口一侧设有与机架2连接的过滤网13,在该过滤网13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8、温度湿度传感器7或/和灰尘传感器9,其中,该压力传感器81为分布式压力传感器。该过滤网13过滤通过通风系统进入机房内的灰尘。 
所述压力传感器8通过对过滤网13两侧的压力进行检测,确定该过滤网13是否检测堵塞,并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排尘的开启或停止。 
所述温度湿度感应器7监测通过通风系统进入机房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并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机房的要求以及温度湿度设度的阈值控制通风系统工 作,保证机房内温度湿度满足要求,从而保证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述灰尘传感器9监测通过通风系统进入机房内空气的洁净度,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机房洁净度的要求设定的阈值控制通风系统的工作,保证机房内空气洁净度满足要求。 
也可根据需要在所述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至少一侧设有过滤网13,在该过滤网13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8、温度湿度传感器7或/和灰尘传感器9,其中该压力传感器81为分布式压力传感器,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不再赘述。 
根据需要,可以在所述过滤网13上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振动装置(附图未标示),该振动装置可以更好清除将过滤网13上的灰尘,在风机5的配合下,通过排尘通道排至室外提高除尘的效率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该外壳(1)内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风机组件包括设有风机(5)的机架(2),在该机架(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该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通过与机架(2)固定的风门驱动装置(6)驱动相对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风门(3)与送风风道进口(A)或排尘风道出口匹配,所述第二风门(4)与送风风道出口(B)或排尘风道进口匹配;
所述风门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1),该驱动电机(61)转轴与和机架(2)转动配合的传动杆(62)固定,该传动杆(62)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固定,其中,所述第一连杆(63)两端分别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2)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配合的导向孔(21);
位于机架(2)同侧的导向孔(21)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连杆(63)和第二连杆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配合的条形孔(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2)设有与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配合的导向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4)至少一侧设有过滤网(13),在该过滤网(13)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8)、温度湿度传感器(7)和灰尘传感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8)为分布式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滤网(13)上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振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2)截面呈工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5)为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的轴承与所述机架(2)垂直。
CN 201110061088 2011-03-14 2011-03-14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2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61088 CN102162662B (zh) 2011-03-14 2011-03-14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61088 CN102162662B (zh) 2011-03-14 2011-03-14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2662A CN102162662A (zh) 2011-08-24
CN102162662B true CN102162662B (zh) 2013-03-27

Family

ID=4446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610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2662B (zh) 2011-03-14 2011-03-14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2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8105B (zh) * 2012-03-04 2014-09-24 广州市设计院 空气源“水-溶液”热泵式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21137B (zh) * 2012-07-09 2015-07-08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新风除尘方法
CN105299850B (zh) * 2014-06-24 2019-08-23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用于清洁其的控制装置
CN105056677B (zh) * 2015-08-07 2016-11-30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空气过滤网自动清灰方法
KR102665025B1 (ko) * 2016-08-19 2024-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CN112197392B (zh) * 2020-10-15 2022-03-11 樊一 一种高效建筑除尘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2049A (en) * 1992-11-03 1994-05-04 John Francis Watson Back-draught shutter
CN201569122U (zh) * 2009-12-04 2010-09-01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装置
CN101832612A (zh) * 2010-04-14 2010-09-15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高效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和自动除尘方法
CN202024437U (zh) * 2011-03-14 2011-11-02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3713A (ja) * 1984-03-16 1985-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ンパ−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2049A (en) * 1992-11-03 1994-05-04 John Francis Watson Back-draught shutter
CN201569122U (zh) * 2009-12-04 2010-09-01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装置
CN101832612A (zh) * 2010-04-14 2010-09-15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高效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和自动除尘方法
CN202024437U (zh) * 2011-03-14 2011-11-02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0-193713A 1985.10.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2662A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2612B (zh) 高效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和自动除尘方法
CN102162662B (zh)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N102721137B (zh) 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新风除尘方法
CN102836781B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静电除尘装置
CN102175056B (zh) 四风门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N103429026B (zh) 一种高精度高安全整体模块化设计的恒温节能服务器机柜
CN2937906Y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室外机的空调器
CN101896057B (zh) 双向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和双向除尘方法
CN208588035U (zh) 一种自清洁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01761988A (zh)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52690U (zh) 通信机房用智能节能通风系统
CN102287895B (zh) 双向自动除尘热交换系统
CN202209749U (zh) 隐藏式新风换气系统
CN202328607U (zh) 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
CN202024437U (zh) 双滑道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N205392045U (zh) 一种发电设备的降温除尘装置
CN208059181U (zh) 一种通信机房智能新风空调系统
CN108759012B (zh)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58948B (zh) 一种集成型新风空调一体机
KR101368338B1 (ko) 외기 도입 냉방장치
CN202024438U (zh) 轻便型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CN105299814A (zh) 机站自适性热平衡系统及方法
CN101769582A (zh) 一种恒热源房间内的通风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89167Y (zh) 空调直通风装置
CN201766801U (zh) 无排风风机的双向自动除尘智能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Zhongxing new industrial park, 1 new head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SIND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A workshop, B workshop and C workshop, No. 1, new road, gang 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xing Xindi Telecom Equipment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