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0720U -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0720U
CN207350720U CN201590001116.5U CN201590001116U CN207350720U CN 207350720 U CN207350720 U CN 207350720U CN 201590001116 U CN201590001116 U CN 201590001116U CN 207350720 U CN207350720 U CN 207350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ay
ray sensor
indoor unit
framework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011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东吾
广崎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0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07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通过缩短温度检测时间来尽早实施最佳的空气调和控制,从而提高舒适性,抑制电力消耗。具备:框体,其背面固定于墙面,具有设置于上部的吸入口、设置于正面下部的排出口、以及配置于内部的热交换机与风扇,和红外线传感器,其从框体突出,具有红外线的检测部;红外线传感器相对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轴心旋转,红外线传感器具有使检测部朝向背面侧停止的机构。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载了缩短温度检测时间的红外线传感器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使用由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室内区域的人体的位置信息,来进行例如温度、风量以及风向的控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室内的人体的舒适性,能够自动地进行舒适的空气调和运转。
对于搭载了红外线传感器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已提出各种方案。作为一个例子,已知在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检测时亦即停止时,使红外线传感器从室内机之外后退移动而收纳于室内机内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该技术的优点,有如下特征:将对外观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在组装时或维护时难以与红外线传感器碰撞,而难以产生红外线传感器的故障。另外,维护时,由于红外线传感器收纳于室内机内部,因而能够获得作业性的提高。
另外,作为其他例,还存在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检测时亦即停止时红外线传感器不收纳于室内机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218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在非检测时亦即停止时将红外线传感器收纳于室内机内部,因而从停止至起动的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缩短温度检测时间来尽早实施最佳的空调控制从而提高舒适性并抑制电力消耗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具备:框体,该框体的背面固定于墙面,并且该框体具有设置于上部的吸入口、设置于正面下部的排出口、以及配置于内部的热交换器与风扇,和红外线传感器,该红外线传感器从上述框体突出,具有红外线的检测部;上述红外线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上述红外线传感器具备使上述检测部朝向背面侧停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线传感器从上述检测部朝向背面侧停止的状态起动而首先开始检测背面侧。
优选为,上述红外线传感器的上述检测部所停止的朝向,处于背面侧的半周以内的位置。
优选为,上述红外线传感器在停止之后也继续进行检测。
优选为,上述红外线传感器从上述框体向下方突出,并遍及整周旋转。
优选为,上述红外线传感器不管在遍及整周旋转的所有朝向中处于哪一朝向,均使上述检测部露出。
优选为,上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上述框体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且上述框体的上述排出口的左右端的旁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部朝向背面侧停止。因此,红外线传感器从背面侧起动并开始检测,以往花费时间的位于背面侧的墙面或窗的温度检测的时间变早。因此,能够通过缩短温度检测时间来尽早实施最佳的空调控制,从而提高舒适性,并抑制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简图。
图2是表示搭载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的室内机的简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内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停止状态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停止状态的红外线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的自开始动作起的旋转方向的从图4的箭头A观察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从朝向背面侧停止的方向开始动作时检测的温度检测范围的从房间上方观察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的停止状态的背面侧的范围的从图4的箭头B观察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例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从朝向背面侧停止的方向开始动作时检测的温度检测范围的从房间上方观察的图。
图9是表示比较例1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停止状态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比较例1所涉及的现有的停止状态的红外线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开始动作时的旋转方向的从图9的箭头A观察的放大图。
图11是比较例1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从朝向正面侧停止的方向开始动作时检测的温度检测范围的从房间上方观察的图。
图12是表示搭载了比较例2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的室内机的图。
图13是表示比较例2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停止后红外线传感器收纳于室内机内部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是同一部件或与之相当的部件,这在说明书全文中是共通的。
并且,说明书全文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形态只是例示,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记载。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的简图。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为室内机2与室外机3的组合,利用连接配管4连接室内机2与室外机3而构成。
空调装置1是连接能够控制旋转速度的变频驱动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机3的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室内机2的热交换器而构成的,通过切换四通阀能够进行制冷循环以及制热循环运转。
通过连接配管4从室外机3的热交换器将制冷剂送往室内机2,利用室内机2的热交换器对室内温度进行降温或升温。例如,在制冷循环运转的情况下,利用室外机3的热交换器将已降温的制冷剂送往室内机 2来对室内进行降温。相反,在制热循环运转的情况下,将高温制冷剂送往室内机2来对室内进行升温。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搭载了红外线传感器 26的室内机2的简图。
室内机2为壁挂式室内机,具有设置于上部的吸入口21、设置于正面下部的排出口22以及配置于内部的未图示的热交换器与风扇,并且具备将背面固定于安装墙面的框体23。
在室内机2中,空气从设置于框体23上部的空气吸入口21通过内部的未图示的热交换器向未图示的风扇流动,并从设置于框体23正面下部的排出口22排出。
室内机2具备:未图示的左右风向板,其配置于排出口22,能够使从排出口22排出的风的方向在居住空间的左右方向上改变;和上下风向板24,其配置于排出口22,能够使从排出口22排出的风的方向在居住空间的高度方向亦即上下方向上改变。
左右风向板以及上下风向板24分别具备独立的驱动用马达25a、25b。
室内机2具备对室内的地板温度、墙面的温度、人体的位置以及人体的活动状态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26。
红外线传感器26配置于框体23正面的左右方向的图示右侧的一端部、且框体23的排出口22的左右方向的旁边。
红外线传感器26从框体2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绕红外线传感器 26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遍及360度整周旋转。
红外线传感器26呈圆柱形状,并在周面的一部分具有检测部27,该检测部27以一定范围的视场角检测周围的红外线。不管红外线传感器26在绕红外线传感器26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遍及整周旋转的所有朝向中处于哪一朝向,检测部27均向外部露出而不被框体23遮挡。
红外线传感器26一边绕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而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一边实施温度检测,在室内机2的运转停止时等非检测时,使检测部 27朝向室内机2的背面侧并停止旋转。
红外线传感器26借助未图示的马达绕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而在水平方向上旋转,遍及360度整周在宽范围取得室内空间的温度信息。
红外线传感器26一边扫描室内空间整个区域亦即温度检测对象范围一边检测温度。对空调装置1而言,红外线传感器26对地板温度或人的温度进行检测,室内机2将已实施热交换的空气在制冷循环运转的情况下送往温度高的区域,在制热循环运转的情况下送往温度低的区域,或者集中吹向人,或者相反地避开人输送。由此,空调装置1提高室内的人的舒适性,或者抑制电力消耗。
这里,红外线传感器26是检测热的传感器,例如,为了检测人体或者检测室内空间的温度而使用。在红外线传感器26设置有检测温度的检测部27。通过红外线传感器26的旋转,检测部27扫描整个房间而检测房间的温度。红外线传感器26构成为,检测范围不仅包括室内机2 的正面方向以及左右的侧方向,还包括室内机2的背面侧的范围。因此,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范围还包括固定了室内机2的安装墙面5或室内机2的后方的窗6。因此,空调装置1还能够将由安装墙面5或窗6 的温度引起的辐射影响包含进去而实施空气调和控制,从而能够更细腻地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的室内机 2的控制装置28的结构的框图。
图3所示的控制装置28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内置于室内机2。控制装置28构成为具有:输入部28a;CPU28b,其执行运算处理、判断处理等;存储器28c,其储存有各种控制设定值以及与制冷循环运转、制热循环运转等运转模式对应的控制程序;以及输出部28d,其将与 CPU28b中的运算结果、判断结果的输出信息对应的驱动信号向各马达 25a、25b、25c输出。
输入部28a从遥控器29接收运转模式、设定温度、设定湿度、风量设定、风向设定等运转信息,并输入至CPU28b。另外,输入部28a 接收由以360度整周旋转的红外线传感器26检测出的来自室内空间以及安装墙面5或窗6的辐射热的温度信息、以及内置于框体23的未图示的室温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亦即室温,并输入至CPU28b。在该情况下,CPU28b以室温为基础对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之类的温度信息与储存在存储器28c的控制设定值进行对照,获得与室内的地板温度、墙面的温度、人体的位置、人体的活动状态相关的信息。
根据从输出部28d输出的驱动信号,对成为风扇用马达25c的风量的转速进行控制。另外,根据来自输出部28d的驱动信号,对左右风向板驱动用马达25a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另外,根据来自输出部28d的驱动信号,对上下风向板驱动用马达25b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26处于停止状态的室内机2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 所涉及的停止状态的红外线传感器26、以及红外线传感器26的自开始动作起的旋转方向的从图4的箭头A观察的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26从朝向背面侧停止的方向开始动作时检测的温度检测范围的从房间上方观察的图。
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在制冷循环运转以及制热循环运转结束时,停止在室内机2的背面侧的范围。如图4、图5所示,若从图4 所示的箭头A观察,则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停止在室内机2 的背面侧的正后方。因此,检测部27成为无法从箭头A的正面观察到的配置。
如图5、图6所示,红外线传感器26从检测部27朝向背面侧停止的状态起,首先开始检测室内机2的背面侧的安装墙面5。然后,红外线传感器26绕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而像图示箭头那样俯视下顺时针且遍及360度整周旋转。不管红外线传感器26在绕红外线传感器26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遍及360度整周旋转的所有朝向中处于哪一方向,检测部27均向外部露出。由此,红外线传感器26取得来自室内空间以及安装墙面5或窗6的辐射热的温度信息。
另外,红外线传感器26还可以在检测部27朝向背面侧停止之后继续实施检测。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26的停止状态的背面侧范围11的从图4的箭头B观察的图。
如图7所示,背面侧的范围11是指从图4的箭头B观察的红外线传感器26中标注附图标记的图示箭头范围。背面侧的范围11是穿过红外线传感器26的铅垂方向的轴心且与安装墙面5平行的面的背面或后方侧的半周范围。
另一方面,正面侧的范围12是指从图4的箭头B观察的红外线传感器26中标注附图标记的图示箭头范围。正面侧的范围12是穿过红外线传感器26的铅垂方向的轴心且与安装墙面5平行的面的正面或前侧的半周范围。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例所涉及的红外线传感器26 从朝向背面侧停止的方向开始动作时检测的温度检测范围的从房间上方观察的图。
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在制冷循环运转以及制热循环运转结束时,停止在室内机2的背面侧的范围11内。这里,如图8所示,背面侧的范围11是穿过红外线传感器26的铅垂方向的轴心且与安装墙面 5平行的面的背面或后方侧的半周范围。因此,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也可以朝向室内机2的背面侧所包括的斜后方的窗6停止而不是朝向正后方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26也从检测部27朝向背面侧的窗6 停止的状态起,首先开始检测室内机2的背面侧的窗6。然后,红外线传感器2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轴心而像图示箭头那样顺时针且遍及360 度整周旋转。不管红外线传感器26在相对于红外线传感器26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遍及360度整周旋转的所有朝向中处于哪一朝向,检测部27均向外部露出。由此,红外线传感器26取得来自室内空间以及安装墙面5或窗6的辐射热的温度信息。
图9是表示比较例1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126处于停止状态的室内机102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比较例1所涉及的现有的停止状态的红外线传感器126、以及红外线传感器126开始动作时的旋转方向的从图9的箭头A观察的放大图。图11是比较例1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126从朝向正面侧停止的方向开始动作时检测的温度检测范围的从房间上方观察的图。
在比较例1中,红外线传感器126的检测部127停止在图7所示的正面侧范围12。在红外线传感器126的检测部127停止在正面侧的情况下,能够从图9的箭头A位置直接目视观察检测部127。从该状态起,红外线传感器126如图10、图11所示那样俯视下顺时针旋转360度。
图12是表示搭载了比较例2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226的室内机202的图。图13是表示比较例2所涉及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 226停止后红外线传感器226收纳于室内机202内部的状态的图。
另外,在比较例2中,红外线传感器226的检测部227在停止时朝向正面。并且,如图13所示,红外线传感器226收纳于室内机202内部。因此,比较例2的空调装置201自起动起,温度检测花费时间。
比较例1、2那样的空调装置101、201的室内机102、202所使用的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126、226能够通过旋转来检测周围。然而,红外线传感器126、226的检测部127、227朝向正面停止。因此,检测部 127、227为了判定位于背面侧的安装墙面105或窗106的温度,需要红外线传感器126、226旋转移动而到达检测位置,这期间无法检测背面侧。另外,红外线传感器126、226的检测部127、227为凸凹的外观。因此,在空调装置101、201停止时,处于用户能够从正面观察红外线传感器126、226的检测部127、227的状态。由此,给人一种被监视的压迫感,或者由于存在凸凹而破坏设计性。
相对于比较例1、2,在实施方式1中,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 27的停止位置处于背面侧。如图4所示,若从室内机2的侧方观察,则检测部27朝向背面侧范围11。检测部27停止在该背面侧范围11,从而红外线传感器26从背面侧起动检测部27并开始检测。因此,以往花费时间的位于背面侧的安装墙面5或窗6的温度检测的时间变早。室内机2的背面侧一般为外墙,辐射影响最大。
这里,对房间温度的检测中的来自安装墙面5或窗6的辐射热进行描述。来自安装墙面5或窗6的辐射热是指例如夏天安装墙面5或窗6 因外部空气或太阳光而导致温度上升而从安装墙面5或窗6放射热而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的热。按照现有空调装置的基于不考虑辐射热的温度测量所进行的控制,无法实现舒适的温度调节。然而,通过红外线传感器26检测来自安装墙面5或窗6的辐射热,使计算的温度信息更接近用户所感受的体感温度,提高舒适性。
在实施方式1中,能够在空调装置1起动开始时取得该辐射热的信息,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温度调节,更迅速地达到用户感到舒适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舒适性,进一步减少电力消耗。
在图6中,表示红外线传感器26在实际房间中的动作例。房间的一部分墙为与外墙相同的墙,是安装墙面5。在面向外墙的屋外8设置有室外机3,该室外机3通过外墙与连接配管4连接。
对于在与外墙相同的安装墙面5安装室内机2的比例而言,一般家庭约占8成即适合于绝大多数的一般家庭。
特别是辐射影响大的对象即背面侧的窗6位于与外墙相同的安装墙面5的情况适于几乎所有的一般家庭。因此,能够获得实施方式1的效果的对象为绝大多数的一般家庭。
在实施方式1中,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的停止位置处于背面侧范围11内。因此,红外线传感器26自起动起能够瞬间检测背面侧的初始检测区域7。
与此相对,在图11所示的比较例1中,初始检测区域107处于正面侧范围。因此,在检测背面侧范围11时,产生检测部127到达背面侧范围11为止的时间损失,破坏舒适性。
在实施方式1中,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停止时不直接暴露于日光。因此,红外线传感器26不受干扰的影响,检测精度提高。
在实施方式1中,使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朝向背面侧停止,从而外观性提高。这是因为:由于在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存在凸凹,因而还存在检测部27的露出对于有的用户来说成为介意的情况。然而,检测部27停止在背面侧,由此运转停止时无法观察到,因而设计性、外观性提高。另外,由于处于用户无法观察到检测部27的状态,因而不存在被监视的压迫感。
另外,例如,在将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部的停止位置设定于正面中央的情况下,需要对检测部的停止位置的偏差严格地限制允许范围。另一方面,在像实施方式1那样,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停止在背面侧范围的情况下,由于无法观察到检测部27,因而针对于偏差的允许范围变大,用户的违和感减少,来自用户的询问等减少,品质提高。
像实施方式1那样,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停止在背面侧,从而保护检测部27,由直接接触等引起的破坏概率减少,实现长寿命化。
另外,如图8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例所示,也能够使红外线传感器 26的检测部27所停止的位置设为背面侧的围11的任意位置。在其他例中,使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的初始检测区域7朝向背面侧的范围11中的斜后方的窗6。朝向辐射热的影响大的安装墙面5或窗6停止,从而能够自起动起短时间内进行温度检测,因而能够短时间内解决辐射热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并进一步抑制电力消耗。
红外线传感器26停止旋转之后检测部27也能够继续进行检测。即便在空调装置1处于停止中也检测辐射热的影响大的安装墙面5或窗6,从而能够进行时间序列的温度检测,而进行预测,因而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并进一步抑制电力消耗。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1,红外线传感器26使检测部27朝向背面侧停止。根据该结构,红外线传感器26从背面侧起动并开始检测,以往花费时间的位于背面侧的安装墙面5或窗6的温度检测的时间变早。因此,通过缩短温度检测时间,能够尽早实施最佳的空气调和控制,从而提高舒适性,抑制电力消耗。
红外线传感器26的检测部27所停止的方向相对于红外线传感器26 的轴心处于背面侧的半周以内的位置。根据该结构,红外线传感器26 的检测部27朝向辐射热的影响大的安装墙面5或窗6停止,从而能够自起动起短时间内进行温度检测,因而能够短时间内解决辐射热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舒适性,进一步抑制电力消耗。
红外线传感器26在停止之后也继续进行检测。根据该结构,红外线传感器26即便在空调装置1处于停止中也检测辐射热的影响大的安装墙面5或窗6,从而能够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温度检测,而进行预测,因而提高舒适性,进一步抑制电力消耗。
红外线传感器26从检测部27朝向背面侧停止的状态起,首先开始检测背面侧。根据该结构,以往花费时间的位于背面侧的安装墙面5或窗6的温度检测的时间变早。
红外线传感器26从框体23向下方突出,并绕红外线传感器26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遍及整周旋转。根据该结构,能够遍及360度整周以宽范围取得室内空间的温度信息。
红外线传感器26不管在绕红外线传感器26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心遍及整周旋转的所有朝向中处于哪一方向,均使检测部27露出。根据该结构,在任一朝向下,检测部27均露出,从而能够遍及360度整周以宽范围取得室内空间的温度信息。
红外线传感器26配置于框体23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个端部、且框体23的排出口22的左右端的旁边。根据该结构,红外线传感器26 能够不妨碍排出口22地进行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装置;2...室内机;3...室外机;4...连接配管;5...安装墙面; 6...窗;7...初始检测区域;8...屋外;11...背面侧的范围;12...正面侧的范围;21...吸入口;22...排出口;23...框体;24...上下风向板;25a...左右风向板驱动用马达;25b...上下风向板驱动用马达;25c...风扇用马达; 26...红外线传感器;27...检测部;28...控制装置;28a...输入部;28b...CPU; 28c...存储器;28d...输出部;29...遥控器;101...空调装置;102...室内机; 105...安装墙面;106...窗;107...初始检测区域;126...红外线传感器;127... 检测部;201...空调装置;202...室内机;226...红外线传感器;227...检测部。

Claims (13)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具备:
框体,该框体的背面固定于墙面,并且该框体具有设置于上部的吸入口、设置于正面下部的排出口、以及配置于内部的热交换器与风扇,以及
红外线传感器,该红外线传感器从所述框体突出,具有红外线的检测部;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具备使所述检测部朝向背面侧停止的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从所述检测部朝向背面侧停止的状态起动而首先开始检测背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所述检测部所停止的朝向,处于背面侧的半周以内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在停止之后也继续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从所述框体向下方突出,并遍及整周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从所述框体向下方突出,并遍及整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不管在遍及整周旋转的所有朝向中处于哪一朝向,均使所述检测部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不管在遍及整周旋转的所有朝向中处于哪一朝向,均使所述检测部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框体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且所述框体的所述排出口的左右端的旁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框体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且所述框体的所述排出口的左右端的旁边。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框体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且所述框体的所述排出口的左右端的旁边。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框体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且所述框体的所述排出口的左右端的旁边。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框体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且所述框体的所述排出口的左右端的旁边。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框体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且所述框体的所述排出口的左右端的旁边。
CN201590001116.5U 2015-08-06 2015-08-06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507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2310 WO2017022114A1 (ja) 2015-08-06 2015-08-06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0720U true CN207350720U (zh) 2018-05-11

Family

ID=5794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9000111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50720U (zh) 2015-08-06 2015-08-06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38143B2 (zh)
CN (1) CN207350720U (zh)
WO (1) WO20170221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12866B2 (en) 2017-06-15 2022-1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9066070A (ja) * 2017-09-29 2019-04-2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5518A (ja) * 2008-07-24 2010-02-04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1202848A (ja) * 2010-03-25 2011-10-1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5537333B2 (ja) * 2010-08-23 2014-07-02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22114A1 (ja) 2018-03-08
JP6438143B2 (ja) 2018-12-12
WO2017022114A1 (ja)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4230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5588300B (zh) 一种智能空调控制方法及智能空调
CN101329091B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05035B (zh) 空调机
CN107250682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JP609134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9060561A (ja) 空気調和機
JP6116087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EP3406982B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WO2022213709A1 (zh) 车载顶置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105518396A (zh) 空调系统
CN207350720U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US11846441B2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527554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1204000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8146209A (ja) 空気調和機
JP5930909B2 (ja) 空気調和機
US20170102157A1 (en) Air conditioner unit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door room temperatures
CN109725609A (zh) 一种智能空调系统
JP4215035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983883B2 (ja) 空気調和機
JP7527363B2 (ja) 制御システム、設備機器システム及び設備機器の制御方法
KR102155969B1 (ko) 적외선 카메라가 구비된 팬코일유니트
CN109489216A (zh) 一种舒适性风管送风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09296258U (zh) 一种中央空调专用、安全的泄露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