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5035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5035B
CN107305035B CN201710274247.6A CN201710274247A CN107305035B CN 107305035 B CN107305035 B CN 107305035B CN 201710274247 A CN201710274247 A CN 201710274247A CN 107305035 B CN107305035 B CN 107305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air
relative humidity
temperature
det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42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5035A (zh
Inventor
粟野真和
横山启二
吉田和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305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5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5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5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推定室内的湿度分布,实现舒适的空气调节的空调机。空调机具有:检测室内的温度的室温传感器(121);检测该室内的相对湿度的湿度传感器(122);检测该室内的区域的表面温度的表面温度检测部(124);以及控制部(130),其根据由室温传感器(121)检测出的该室内的温度、由湿度传感器(122)检测出的相对湿度、由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检测出的区域的表面温度来推定该区域的相对湿度,并基于该推定的相对湿度来进行空调控制。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推定室内的湿度分布,实现舒适的空气调节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除湿运转的空调机,已知有进行抑制室内机的风量的制冷运转的方式(弱制冷方式),以及将室内热交换器分为冷却器和加热器,或者在室内机热交换器的下游设置电加热器,对吹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进行调节的方式(再热方式)。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可供使用者任意设定多个除湿运转模式。
在专利文献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了一种方式,其中设置有一种单元,作为除湿运转模式的除湿能力,具有“标准”除湿能力和湿度比该“标准”除湿能力更低的“强力”除湿能力、以及湿度比该“标准”除湿能力要高的“轻微”除湿能力,能够按照“标准”除湿能力、“强力”除湿能力、“轻微”除湿能力的顺序周期地切换设定。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以除湿能力区别的模式之外,还附加了以空调机的用途差异进行区分的模式、即“清洗”、“外出”、“结露抑制”这三个模式,每当按下除湿按钮时,在6个模式之间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012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利用室内机中搭载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存在仅能够检测室内机周边的湿度这样的问题。另外,用户可任意地对以除湿能力区别的“标准”、“强力”、“轻微”等模式、或者以除湿用途区别的“清洗”、“外出”、“结露抑制”等模式进行选择,来对室内区域整体地进行湿度调整,在室内有人、存在家具、窗等的情况下,会导致各区域的湿度不均而存在舒适性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机以解决上述课题,该空调机能够推定室内的湿度分布,实现舒适的空气调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室内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例如、室温传感器121);检测该室内的相对湿度的湿度检测部(例如、湿度传感器122);检测该室内的区域的表面温度的表面温度检测部;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室内的温度、由湿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相对湿度、由表面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区域的表面温度来推定该区域的相对湿度,并按照该推定的相对湿度来进行空调控制。对于本发明的其它方式,将在后述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推定室内的湿度分布,实现舒适的空气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空调机的室内机、室外机、以及遥控器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利用湿润空气线图计算相对湿度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舒适运转控制的除湿运转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舒适运转控制的除湿运转处理的变形例1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舒适运转控制的除湿运转处理的变形例2的流程图。
图9(a)至(c)是表示高湿区域有一处以上时的送风例的俯视图,(a)表示高湿区域为一处时,(b)及(c)表示高湿区域为多个时。
图10(a)及(b)是表示上下风向板的控制范围的说明图,(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左右风向板的控制范围的说明用的俯视图。
图12(a)及(b)是表示表面温度检测部的温度检测范围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
图中:
100—室内机;103—室内风扇(送风风扇);104—左右风向板;105—上下风向板;121—室温传感器(温度检测部);122—湿度传感器(湿度检测部);123—摄像部;124—表面温度检测部;130—控制部;131—室内温度检测部;132—室内湿度检测部;133—绝对温度计算部;134—图像识别部;135—人体/家具/窗检测部(人体检测部);136—物体温度检测部;137—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8—空调控制部;140—存储单元;150—驱动部;200—室外机;300—制冷剂配管;A—空调机;AH—绝对湿度;Q—遥控器发送接收部;Re—遥控器;RH—相对湿度;RH_P—局部的相对湿度;β—预定值(第一预定值);γ—预定值(第二预定值)。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空调机A的室内机100、室外机200以及遥控器Re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空调机A具备室内机100、室外机200、以及遥控器Re。室外机200具备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四通阀、膨胀阀。室内机100具备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由制冷剂配管300连接,能够利用众所周知的制冷循环来进行设置有室内机100的室内的空气调节。另外,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经由通信线缆(未图示)相互地发送接收信息。
遥控器Re由用户操作而向室内机100的遥控器发送接收部Q发送红外线信号。该红外线信号的内容是运转要求、设定温度的变更、定时器、运转模式的变更停止要求等指令。空调机A基于这些红外线信号的指令来进行制冷模式、供暖模式、除湿模式等空调运转。另外,室内机100从遥控器发送接收部Q向遥控器Re发送室温信息、湿度信息、电费信息等的数据。
另外,在室内机100的中央下部接近地设置有摄像部123和表面温度检测部124。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是热电堆等非接触温度传感器。摄像部123能够以包含可见光频带以及红外线光的部分频带的频带对室内进行摄像。表面温度检测部124将检测出的温度分布作为热图像取得。由此,因为摄像部123与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接近,所以能够使摄像部123的拍摄图像和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的热图像对应起来。摄像部123配置为对被空气调节的室内进行摄像。此外,对于表面温度检测部124以及摄像部123的配置,也可以根据图像检测方式以及检测对象、摄像部123的规格等来进行设定。对于摄像部123以及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的详情将在后面叙述。
图2是表示空调机A的室内机100的侧剖视图。图3是表示空调机A的室内机10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室内机100的框体基座101容纳有室内热交换器102、室内风扇103(送风风扇)、过滤器108等内部构造体。
室内热交换器102具有多根传热管102a。室内热交换器102构成为使利用室内风扇103导入室内机100内的空气与在传热管102a内通流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对该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此外,传热管102a与制冷剂配管300(参照图1)连通,构成了众所周知的制冷剂循环(未图示)的一部分。
左右风向板104能够按照来自室内机100的控制部130(参照图4)的指示,利用左右风向板马达153(参照图4)以设置于下部的转动轴(未图示)为支点进行转动。此外左右风向板104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分割为多个,能够同时地向多个方向吹风。
上下风向板105能够按照来自室内机100的控制部130的指示,利用上下风向板马达154(参照图4)以设置于两端部的转动轴(未图示)为支点进行转动。如图3所示,上下风向板105构成为分割为左侧上下风向板105a、中央上下风向板105b以及右侧上下风向板105c这三部分。通过将上下风向板105在左右方向上分割地构成,能够提高向多个方向的吹风性能。此外,也可以将上下风向板105在左右方向上分隔为两部分或四部分地构成,或者,构成为不对上下风向板105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分割,而使用左右风向板104吹风。
如图2所示,前面板106以覆盖室内机100的前面的方式设置,且构成为能够利用前面板用马达(未图示)以下端为轴进行转动。另外,前面板106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固定于下端。
通过室内风扇103的旋转,将室内空气经由空气吸入口107以及过滤器108导入,在室内热交换器102中经热交换的空气被导向吹出风路109a。被导向吹出风路109a的空气由左右风向板104以及上下风向板105调整风向,从空气吹出口109b送出到外部。从空气吹出口109b送出到外部的空气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摄像部123安装于空气吹出口109b的附近。摄像部123设置为能够从自身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水平方向以预定角度朝向下方。由此,能够适当地对设置有室内机100的室内进行摄像。但是,摄像部123的安装位置或其设置角度只要配合空调机A的规格、用途进行设定即可,对其结构没有限定。
在表面温度检测部124(参照图1)是热电堆的情况下,例如以横×纵为1×8像素构成。由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检测的不限于室内的平均的表面温度,也可以是地面或墙面的表面温度、人体着装的表面温度、人的皮肤温度、腿脚的温度、腿脚附近的温度、人体各部位的温度。此外,本实施例的空调机A的结构仅为一例,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A的控制部130的框图。空调机A的控制部130具备基于各传感器信息的室内温度检测部131、室内湿度检测部132,还具备:基于室内温度检测部131以及室内湿度检测部132计算绝对湿度的绝对湿度计算部133;室内各区域的图像识别部134;基于图像识别部134的图像来检测人体/家具/窗的人体/家具/窗检测部135;室内各区域的物体温度检测部136;推定室内的高湿度区域的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7;空调控制部138;存储单元140。控制部130基于各传感器信息对空调机A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并驱动驱动部150。
控制部130与室温传感器121以及湿度传感器122、摄像部123以及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等连接。湿度传感器122例如是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是测量相对湿度的传感器。
将由室温传感器121以及湿度传感器122获取的信息利用室内温度检测部131以及室内湿度检测部132进行处理,在绝对湿度计算部133中基于将在下文中说明的图5的湿润空气的计算数据来计算被空气调节的室内的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由单位体积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表示,在无空气进出的被空气调节的空间中,空气中的水分的量与气温无关,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认为绝对湿度是恒定的。相对湿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实际的水蒸气量相对于空气中所能够含有的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量)的比例,就相对湿度而言,即使空气中的水分量相同,相对湿度的值也会因温度而发生变化。利用图5来说明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图5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湿润空气线图来计算相对湿度的方法的说明图。横轴表示干球温度,纵轴表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由朝向右上的曲线图例表示,由图例中各数值的交点能够求出剩下的另一个数值。例如当空调机A的室温传感器121检测出20℃、湿度传感器122检测出相对湿度40%时,由绝对湿度计算部133计算出绝对湿度为0.006kg/kg’。如上所述,在无空气进出的被空气调节的空间中,空气中的水分的量与气温无关,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绝对湿度是恒定的,因此当由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检测出的物体温度检测部136的温度为25℃时,能够推定检测出的物体周边的相对湿度为30%。
回到图4,摄像部123对被空气调节的室内连续地进行摄像并转换为图像信息向控制部130输出。表面温度检测部124非接触地捕捉被空气调节的室内的各部(各区域)的温度分布并作为热图像取得而向控制部130输出。室温传感器121测定被空气调节的室内的室温。控制部130根据从摄像部123输入的图像信息、从表面温度检测部124输入的热图像、从室温传感器121输入的室温以及从湿度传感器122输入的湿度、从遥控器Re输入的指令信号、以及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传感器输出等来对空调机A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
控制部130的图像识别部134基于摄像部123所拍摄的图像信息来识别室内环境,人体/家具/窗检测部135识别人体各部位、家具、窗等并通知物体温度检测部136。此外,也可以是图像识别部134基于从表面温度检测部124输入的热图像的信息来识别室内环境,识别人体各部位、窗并通知物体温度检测部136。由此,能够省略人体/家具/窗检测部135。
物体温度检测部136根据图像识别部134所识别的人体各部位的位置、表示被空气调节的室内的各部的温度的热图像来特定人的脸部、手足部(脸部以外的部位),并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所特定的至少一个部位的温度物体的温度。由此,空调机A能够基于人体各部位的温度来调整空调运转。此外,在图像识别部134基于从表面温度检测部124输入的热图像的信息来识别人体各部位并通知物体温度检测部136时,具有不必考虑摄像部123所拍摄的图像信息与热图像的偏差这样的效果。
人体/家具/窗检测部135检测在图像识别部134的图像中是否含有作为检测对象的人体的脸部或者/以及脸部以外的部位,并且检测该检测对象的图像区域。
存储单元140例如构成为包含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并且,ROM所存储的程序被控制微型计算机读取并在RAM中展开执行。
当在空调运转中从表面温度检测部124获取的人的脸部、以及/或者脸部以外的部位的温度满足预定条件时,则空调控制部138对设定温度或风向进行调整。此外,空调控制部138针对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7所推定的高湿度区域调整风量、风向。空调控制部138这些具体控制内容将在下文中叙述。
驱动部150例如包括:室外机200具备的压缩机马达151、室内机100具备的送风风扇马达152、设置于左右风向板104的左右风向板用马达153、设置于上下风向板105的上下风向板用马达154。这些左右风向板104以及左右风向板用马达153、上下风向板105以及上下风向板用马达154是控制空调风向的风向控制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7推定由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检测出的室内的各区域的湿度,例如能够向高湿度区域适当地送风。在此情况下,对于与各区域有关的上下风向板105的控制范围、左右风向板104的控制范围、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的温度检测范围的关系,将通过图10~图12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上下风向板105的控制范围的说明图,(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将房间的进深方向(Z方向)分割为10个部分。根据该分割为10个部分的区域中的哪个区域是高湿度区域,来决定上下风向板105需要摆动的范围。例如在高湿度区域(阴影部分)为A3和A7的情况下,上下风向板105在A3和A7之间摆动。另外,通过使送风范围在从A3到A8的、从靠前一个部分起的范围起进行摆动,从而使送风确实地到达,从而进一步改善室内的湿度的不均一性。
图11是表示左右风向板104的控制范围的说明用的俯视图。在图11中将左右风向板104的控制范围分割为20个部分,根据该分割为20个部分的区域中的哪个区域是高湿度区域,来决定左右风向板104需要摆动的范围。例如在高湿度区域(阴影部分)为B3到B6的情况下,左右风向板104在B3~B6之间摆动。另外,若在高湿度区域的位置使摆动停止2秒左右,则室内的湿度的不均一性会改善。此外,若使摆动的范围不仅是B3~B6,而且是比高湿度区域宽一个部分的区域即B2~B7,则室内的湿度的不均一性会进一步改善。
通过对图10以及图11中示出的上下风向板105的控制和左右风向板104的控制进行组合,能够向高湿度区域适当地送风。
图12是表示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的温度检测范围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当表面温度检测部124为热电堆时,热电堆的检测元件例如是如上所述横×纵为1×8像素的一维配置的受热元件。通过以检测元件的排列方向为旋转轴使热电堆转动,从而在与检测元件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扫描。由此,能够取得在纵方向上8像素的二维的辐射热像。以取得图像的扫描方向(水平方向)为150°的画角来取得像素数为20×8的热图像。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7能够由该温度检测结果来特定高湿度区域。
接下来,使用图6并适当地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A的除湿运转时的舒适运转控制。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舒适运转控制的除湿运转处理的流程图。通过由遥控器Re设定舒适运转控制模式的操作,开始除湿舒适运转控制模式的运转。
在步骤S10中,空调控制部138在预定期间内实施除湿运转。这里空调控制部138与通常的除湿运转模式没有不同,室内机100(参照图2、3)的吹出口的上下风向板105(左侧上下风向板105a、中央上下风向板105b、右侧上下风向板105c)呈大致水平。但是,在根据用户的喜好而利用遥控器Re将上下风向板105设定为向下的情况下则不受此限。虽然左右风向板104的朝向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通过向左右方向摆动等而使风到达整个室内。
在步骤S11中,如果室温传感器121的室内的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α(预定温度)的范围内(步骤S11,否),则空调控制部138进入步骤S12的处理,判断室内风扇103是否处于运转中。如果室内风扇103处于运转中(步骤S12,是),则回到步骤S10的处理,如果室内风扇103未运转(步骤S12,否),则使室内风扇103运转(步骤S27)。该动作用于消除室温传感器121以及湿度传感器122周边的停滞,提高检测精度,从而提高被空气调节的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精度。
在室内风扇103运转后,再次回到步骤S10的处理,继续通常的除湿运转。该判断在数分钟至数十分种内重复一次地执行。若随着时间经过而达到设定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步骤S11,是),则空调控制部138进入步骤S13的处理。
在步骤S13中,室内湿度检测部132基于湿度传感器122的信息取得相对湿度RH。
在步骤S14中,绝对湿度计算部133根据室内温度检测部131基于室温传感器121的信息取得的室内温度、和在步骤S13中取得的相对湿度RH来计算绝对湿度AH。关于绝对湿度的计算,绝对湿度计算部133是使用前述的图5的湿润空气线图的数据库来进行计算并存储于存储单元140。
在步骤S15中,物体温度检测部136基于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的信息取得室内的温度分布。
在步骤S16中,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7计算图12所示各区域的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具体而言,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7根据由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检测出的区域的表面温度、和步骤S14的绝对湿度AH来推定(计算)该区域的相对湿度。
在步骤S17中,高湿度区域推定部137判定是否存在由步骤S16得到的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为预定值β(例如、70%)(第一预定值)以上的被空气调节的区域。这里将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为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作为高湿度区域。
根据步骤S17的判定条件,如果没有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步骤S17,否),则进入步骤S29的处理,空调控制部138进行通常的风向控制以及风量控制的除湿运转。
根据步骤S17的判定条件,在存在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17,是),则进入步骤S18的处理,空调控制部138进行与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为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对应的除湿运转。参照图9对步骤S18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高湿区域存在一处以上时的送风例的俯视图,(a)表示高湿区域为一处时,(b)(c)表示高湿区域为多个时。在图9(a)所示的高湿区域(相对湿度为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为一处时,重点地向该区域吹送进行了除湿的空气,或者通过增加送风摆动时间来进行送风,从而使相对湿度达到预定值β,空调控制部138如此进行控制。
另外,在图9(b)所示的检测出多个高湿区域(相对湿度为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时,并且未进行摆动设定时,同时地向各区域进行重点送风。另外,在图9(c)所示的检测出多个高湿区域(相对湿度为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时,并且未进行摆动设定时,在相对湿度高的区域暂时停止摆动来进行重点送风,从而使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小于预定值β,空调控制部138如此进行控制。
回到图6,在步骤S19中,空调控制部138判定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是否小于预定值β,当未小于预定值β时(步骤S19,否),则回到步骤S13,再次进行相对湿度RH的取得处理。当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小于预定值β时(步骤S19,是),则进入步骤S29,进行通常的风向控制以及风量控制的除湿运转直到有停止指示为止。
通过该舒适运转控制,空调机A能够针对除湿运转时的被空气调节的区域的湿度不均,来推定被空气调节的各区域的湿度分布并进行调节,从而始终实现舒适的空调。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舒适运转控制并不限定于图6所示的控制。以下对其它控制例进行说明。
<步骤S18的变形例>
在步骤S18中,空调控制部138在该区域的温度与室温(热电堆检测值的平均)的温度差为预定值(例如、3℃)以上的情况下,间隔预定时间进行送风。或者,能够通过减少送风摆动时间或暂时停止时间,来进行减少被空气调节的室内的湿度不均的空调控制。
在为了使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为预定值β%以上的区域的湿度下降而重点地进行送风时,如果是采用制冷、弱制冷方式进行了除湿的风,则会导致高湿区域的温度下降。于是,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的检测结果是低于送风前,因此高湿区域的局部的相对湿度会进一步升高,存在进一步向该处送风而导致控制发散的可能性。因此,当高湿区域的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与房间整体的湿度差为预定值δ以上、或是高湿区域的温度与房间整体的温度差为预定值ε以上时,则进行适当的控制。具体而言,使向高湿区域送风的时间缩短、或者减弱制冷循环、停止制冷循环而进行所谓的送风,从而能够降低湿度而避免高湿区域的温度过度降低。此外,采用取代制冷、弱制冷方式的除湿而通过再热除湿方式进行了除湿的风,也能够降低湿度而避免高湿区域的温度降低。
<步骤S18之后的变形例>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舒适运转控制的除湿运转处理的变形例1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流程图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比追加了步骤S20。对于和图6相同的步骤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步骤S20中,在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小于预定值β%后(满足条件后),空调控制部138判定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T。在满足条件的时间未经过预定时间T的情况下(步骤S20,否),则回到步骤S13,在满足条件的时间经过了预定时间T的情况下(步骤S20,是),则进入步骤S29。在变形例1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地调整高湿度区域的湿度,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舒适运转控制的除湿运转处理的变形例2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流程图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比,取代步骤S19而具有步骤S21。对于和图6相同的步骤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步骤S21中,空调控制部138判定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为预定值β(例如、70%)的区域的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是否小于比预定值β小的预定值γ(例如、60%)(第二预定值)。在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未小于预定值γ的情况下(步骤S21,否),回到步骤S13,在小于预定值γ的情况下(步骤S21,是),则进入步骤S29。在变形例2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地调整高湿度区域的湿度,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总之,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1的情况下,针对上一次检测出的相对湿度为预定值β(例如、70%)以上的区域继续局部的空气调节,即使相对湿度检测值为预定值β以下也在预定时间内继续重点的送风即可。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2的情况下,继续重点的送风直到小于比预定值β小的预定值γ(例如60%)即可。通过这样能够确实地进行湿度调整,并且进行无损于舒适性的空调控制。
<在步骤S19中>
在图6的步骤S19中,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在局部的相对湿度RH_P未小于预定值β的情况下,始终对高湿度区域进行局部的送风。在此情况下,作为更加无损于舒适性的空调控制,当向该区域进行重点的送风时,在该区域的相对湿度或温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改变风向区域、使室内风扇103的旋转速度上升、解除重点的送风中的任一个。
例如,在高湿区域和室内机之间存在障碍物、或是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即使向高湿区域送风,风也无法到达高湿区域,高湿区域的局部的相对湿度不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风向朝向高湿区域的相邻区域,或是提高室内风扇103的旋转速度,以使风到达高湿区域。
即便如此局部的相对湿度也不发生变化时,则要考虑某种加湿源的存在,因此将该区域假定判定为加湿源。在停止了以预定时间向假定判定为加湿源的区域送风之后,再度送风。当即使向假定判定为加湿源的区域进行预定次数的送风,局部的相对湿度也不发生变化时,将该区域判定为加湿源,不进行送风。此外,通过将判定为加湿源的区域在例如1天后清除,从而能够在暂时地存在的加湿源消除之后,与其它区域同样地进行处理。
<人体存在的情况>
当人体/家具/窗检测部135在空调机A的室内机100、与高湿区域之间检测出人体的情况下,则空调控制部138进行不向该区域重点地送风的控制即可。由此,实现居室内的人不会感到不舒适的空调控制。
<关于步骤S10>
在为了使高湿区域的湿度降低而重点地送风时,如果是制冷的风,则会导致高湿区域的温度降低。于是,表面温度检测部124的检测结果会比送风前低,因此高湿区域的湿度会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地向该处送风,存在导致控制发散的可能性。虽然能够通过缩短向高湿区域送风的时间或者暂时地送风来进行缓解,但是通过采用除湿运转、尤其是再热方式的除湿运转,能够使上述这种问题不易发生。
<关于运转停止中>
在图6中,对运转开始后的舒适运转控制的除湿运转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运转停止中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运转处理。即,当处于运转停止中的情况下,控制部130在对相对湿度进行推定之前使室内风扇103运转,并根据由室温传感器121(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室内的温度、由湿度传感器122(湿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相对湿度、由表面温度检测部124检测出的区域的表面温度来推定该区域的相对湿度即可。由此,用户能够在进行运转开始的操作之前把握室内的状况,立即开始舒适运转控制。

Claims (11)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温度检测部,其检测室内的温度;
湿度检测部,其检测该室内的相对湿度;
表面温度检测部,其检测该室内的区域的表面温度;以及
控制部,其具备基于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室内的温度、由上述湿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相对湿度来计算绝对湿度的绝对湿度计算部,并根据由上述表面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区域的表面温度和上述绝对湿度来推定该区域的相对湿度,并基于所推定的相对湿度来进行空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对上述相对湿度进行推定之前使室内风扇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处于运转停止中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对上述相对湿度进行推定之前使室内风扇运转,并根据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该室内的温度、由上述湿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相对湿度、由上述表面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区域的表面温度来推定该区域的相对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室温相对于设定温度在预定温度以内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推定上述区域的相对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室内的其它区域相比,上述控制部向所推定的相对湿度为第一预定值以上的区域重点地进行送风,或者延长送风摆动时间来进行送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相对湿度为第一预定值以上的区域的温度与上述表面温度检测部的平均温度的温度差达到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减少对该区域的送风,或者减少送风摆动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即使下一次检测值为上述第一预定值以下,上述控制部也以预定时间继续向所推定的相对湿度为第一预定值以上的区域重点地送风,或者继续重点地送风直到成为比上述第一预定值小的第二预定值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调机具有检测该室内的人体的人体检测部,
在上述人体检测部在上述空调机的室内机与上述第一预定值以上的区域之间检测到人体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不进行朝向该区域的重点的送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当向上述第一预定值以上的区域重点地送风时,在该区域的相对湿度或温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选择改变风向区域、使室内风扇的旋转速度上升、解除重点的送风中的任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出多个上述第一预定值以上的区域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向所检测出的多个区域重点地送风,或者在送风摆动时在相对湿度高的区域使摆动暂时停止而进行重点的送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除湿运转时进行空调控制。
CN201710274247.6A 2016-04-21 2017-04-18 空调机 Active CN107305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5034 2016-04-21
JP2016085034A JP6739218B2 (ja) 2016-04-21 2016-04-21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5035A CN107305035A (zh) 2017-10-31
CN107305035B true CN107305035B (zh) 2019-12-10

Family

ID=6015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4247.6A Active CN107305035B (zh) 2016-04-21 2017-04-18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39218B2 (zh)
CN (1) CN107305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957B (zh) * 2018-05-22 2021-05-25 重庆海尔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44192B (zh) * 2018-05-22 2021-05-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62705B2 (en) 2019-08-29 2021-11-02 Hitachi-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Refrigeration cycle control
CN113028598B (zh) * 2019-12-25 2022-10-25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28940B (zh) * 2020-08-31 2022-06-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检测房间多区域湿度的方法及湿度检测设备
CN112128939B (zh) * 2020-08-31 2022-06-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除湿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2178785A (zh) * 2020-10-09 2021-01-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及除湿控制设备
CN112178784B (zh) * 2020-10-09 2022-06-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及除湿设备
JP7433278B2 (ja) 2021-09-01 2024-02-19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3737496A (zh) * 2021-09-29 2021-12-03 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风方法、晾衣机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9752A (zh) * 2008-07-18 2010-01-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控制方法
CN104160083A (zh) * 2012-03-27 2014-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器
CN104197475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43780A (zh) * 2013-04-15 2015-12-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041A (ja) * 1997-07-02 1999-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乾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9752A (zh) * 2008-07-18 2010-01-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控制方法
CN104160083A (zh) * 2012-03-27 2014-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器
CN105143780A (zh) * 2013-04-15 2015-12-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控制装置
CN104197475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39218B2 (ja) 2020-08-12
CN107305035A (zh) 2017-10-31
JP2017194231A (ja) 2017-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5035B (zh) 空调机
US10024563B2 (e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81927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013978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方法
JP604657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191652B (zh) 空调器和控制该空调器的气流的方法
JP6596269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9047859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71556U (zh) 室内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JP609134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4566780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使用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器
US20200018507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0014350A (ja) 空気調和機
JP7163662B2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6130600A (ja) 空気調和機、その外部端末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5236093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536525B1 (ko) 공기조화기
JP6925530B2 (ja) 空調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温度計測方法
JP7206684B2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7040407A (ja) 空気調和機
JP706191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4142099A (ja) 空気調和機
US20190154291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6145650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4142098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