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7575U -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7575U
CN207327575U CN201721384238.4U CN201721384238U CN207327575U CN 207327575 U CN207327575 U CN 207327575U CN 201721384238 U CN201721384238 U CN 201721384238U CN 207327575 U CN207327575 U CN 207327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diaphragm
molding die
groove
boss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42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顺国
叶灵燚
邓旭东
蔡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842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7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7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7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该模具包括模具座和设于模具座内部的模具头,模具座包括主体、设于主体上的多个容置部、定位部以及避让部,容置部的形状与模具头的形状相适配,定位部和避让部分别设于主体的侧边上,避让部的高度低于主体的高度,模具座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该装置包括下底座、固定于下底座上的振膜成型模具、以及设于模具的上方的上腔体,复合膜设于模具的上方,且两侧伸出于模具座的主体处于悬空状态。本实用新型中的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通过设置的避让部避免复合膜的溢胶溢到模具座上而导致与复合膜粘接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防粘层使得复合膜与模具座的粘性降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膜成型后不易脱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加工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声器件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尤其是广为人们应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微型扬声器作为电子设备中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的常用电声换能器件,其在声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包括支架,以及收容在支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其中振膜是振动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件,其对微型扬声器的放声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扬声器由电到声的转换质量。因此制作的振膜的质量为决定微型扬声器的质量的重要部分。
其中现有技术中,振膜的成型如图12所示,通常为将振膜成型模具100a整体固定在一块即可以加热又可以冷却的下底座200上,将大小适中的复合膜300平铺于振膜成型模具100a的上表面,下底座200开始升温加热,同时将振膜成型模具100a的上方设置的上腔体400开始下压,以使得复合膜300的大部分区域处于密闭的腔体中,然后通过上腔体400充气加压,使得复合膜300贴服在振膜成型模具100a表面,当所有成型参数完成,下底座200通水冷却,上腔体400泄压后并升高,最终成型出生产所需的具有一定外观和力学结构特征膜片。
然而现有技术中,振膜成型模具通常包括模具座与模具头,其中模具座通常采用铜材基板,而复合膜一般由上下PEEK材料以及中间阻尼胶层等部分组成,在下底座对复合膜加热时会使复合膜中间胶层软化,上腔体的下压以及充气会使得软化的中间胶层发生流动,从而使得胶层从复合膜四边裁切口处溢出粘连在模具座上,然而在膜片成型完成后,需要将膜片从振膜成型模具上进行脱模,但是由于在高温以及高压共同作用下,膜片以及溢胶与振膜成型模具的铜材基板产生高粘接力,且由于较大的成型接触面积导致膜片脱模困难,并且会损伤成型膜片,导致振膜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振膜成型后不易脱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和设于所述模具座内部的模具头,所述模具座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多个容置部、定位部以及避让部,所述容置部的形状与所述模具头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避让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侧边上,所述避让部的高度低于所述主体的高度,所述模具座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膜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和模具头,其中模具头收容于模具座设置的容置部内,通过设置避让部,且避让部的高度低于模具座的主体高度,使得避让部与主体之间形成向下沉降的台阶,此时在进行振膜成型时,复合膜的两侧伸出于主体,使得能够对复合膜外围的溢胶进行避让,可以防止溢胶直接溢到模具座上而与复合膜粘接的问题,且由于在模具座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防粘层,此时该复合膜与模具座的粘性大大的降低,增加易脱模面积,使得制作的振膜容易脱模,且减少了膜片脱模过程中的拉扯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膜成型后不易脱模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膜成型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头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在远离所述第一凸台的顶壁上设有位于中央位置的平面部、位于边缘位置的折环部和固定部,所述折环部的内缘环绕所述平面部的外缘并突出于所述平面部呈弧面结构,所述固定部环绕所述折环部的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部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顶部的第一凹槽、设于所述主体底部的第二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通孔,通过设置的所述通孔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折环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折环部在顶角处呈弧形过渡,在所述折环部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弧段处凹陷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补强槽,各个所述补强槽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折环部的突出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折环部的顶角上的各个所述补强槽的偏移方向相同,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折环部的顶角上的各个所述补强槽的偏移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折环部的外缘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有环形的阻胶槽,所述阻胶槽与所述折环部之间呈弧形过渡,所述阻胶槽的凹陷的方向与所述折环部的突出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位于所述容置部的外侧设有多个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各个侧壁相连接处均进行倒角处理,所述第三凸台的外缘进行倒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防粘层为特氟龙材料镀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振膜成型装置,包括设于底部的下底座、设于所述下底座上方的上腔体,以及上述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所述振膜成型模具固定于所述下底座上,所述上腔体设于所述振膜成型模具的上方,所述振膜成型装置用于将复合膜制作成振膜,当进行振膜成型制作时,所述复合膜设于所述振膜成型模具的上方,且两侧伸出于所述模具座的主体处于悬空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振膜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振膜成型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振膜成型模具中模具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振膜成型模具中模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振膜成型模具中模具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振膜成型模具中模具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B-B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振膜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圈Ⅰ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圈Ⅱ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中的振膜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振膜成型装置 10 振膜成型模具 100
下底座 200 复合膜 300
上腔体 400 模具座 110
模具头 120 主体 111
容置部 112 定位部 113
避让部 114 通气孔 115
防粘层 116 第一凹槽 1121
第二凹槽 1122 第三凸台 1123
第二倒角 1124 第一凸台 121
第二凸台 122 平面部 123
折环部 124 固定部 125
补强槽 126 第一倒角 127
阻胶槽 12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振膜成型模具100,包括模具座110和设于模具座110内部的模具头120,该振膜成型模具100用于制作应用于微型扬声器中的振膜,其制作的振膜大体呈方形平板状,因此该模具座110和模具头120大体呈方形。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该模具座110包括主体111、设于主体111上的多个容置部112、定位部113以及避让部114,其中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13以及避让部114的数量均为两个。其定位部113分别设置于主体1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边上,避让部114分别设置于主体11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边上。该容置部112的形状与模具头120的形状相适配。在具体使用时,该模具头120固定在该容置部112内。其中,在模具座110的主体111上位于容置部112的外侧设有多个通气孔115,且该模具座110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116。本实施例中,该容置部112的数量具体为3个,其依次接连分布在模具座110的主体111的中心位置。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容置部112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4、图5及图6所示,该模具头120包括第一凸台121、以及设于第一凸台121上的第二凸台122。第一凸台121和第二凸台122大致呈方形,其中第一凸台121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凸台122的长度和宽度,且第一凸台121的高度小于第二凸台122的高度。其中第二凸台122在远离第一凸台121的顶壁上设有位于中央位置的平面部123、位于边缘位置的折环部124和固定部125,其中折环部124的内缘环绕该平面部123的外缘并突出于平面部123呈弧面结构,固定部125环绕折环部124的外缘,该固定部125用于使制作完成的振膜能够固定至扬声器的壳体上,固定部125的外缘与第二凸台122的各个侧壁相连接处均进行倒角处理,其设有第一倒角127。
进一步地,模具座110的容置部112包括设于主体111顶部的第一凹槽1121、设于主体111底部的第二凹槽1122、以及设于第一凹槽1121和第二凹槽1122之间的第三凸台1123,其中第三凸台112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通孔,通过设置的通孔使得第一凹槽1121和第二凹槽1122相连通,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设于主体111底部的第二凹槽1122的尺寸与模具头120的第一凸台121的尺寸相匹配,第三凸台1123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与第二凸台122的尺寸相匹配。其第二凹槽1122的长度、宽度以及深度分别与第一凸台121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相同。其第三凸台1123的厚度与第二凸台122的高度相同,第三凸台1123上开设的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第二凸台122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当模具头120设置在模具座110的容置部112内时,该模具头120的第一凸台121收容于第二凹槽1122内,且第一凸台121的外壁与第二凹槽1122的内壁相抵触,该模具头120的第二凸台122收容于第三凸台1123上开设的通孔内,且第二凸台122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相抵触,且该第一凹槽1121的深度大于模具头120上折环部124的高度,此时模具头120完全收容于模具座110上容置部112的内部。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第三凸台1123的外缘进行倒角处理,其设有第二倒角1124,此时由于第二凸台122和第三凸台1123的外缘均设有倒角,当将复合膜进行成型处理后,通过其相邻的第一倒角127和第二倒角1124可形成凹陷,以便于后续的振膜的切割。
进一步地,模具座110的定位部113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其中通过设置的定位部113使得用户可使用螺栓、螺帽等紧固件穿设该定位孔后将模具座110进行定位固定。模具座110的避让部114设于主体11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上,且其高度低于主体111的高度,通过设置的避让部114使得模具座110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向下沉降的台阶。其中防粘层116设于整个模具座110的外表面,其设于包括避让部114、主体111、第一凹槽1121以及第三凸台1123的外表面,其中防粘层116为采用先抛光后喷涂再高温烘烤的方式进行镀合形成的一层防粘膜,其中该防粘膜为特氟龙镀层,其几乎不和其他物质粘合。
进一步地,模具头120的第二凸台122上的折环部124在顶角处呈弧形过渡。折环部124为突出的弧面结构,并且突出于平面部123以及固定部125,其用以保证制作的振膜可实现自由的上下振动。在折环部124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弧段处凹陷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补强槽126,该补强槽126为加强筋,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补强槽12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自由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其中,各个补强槽126的凹陷方向与折环部124的突出方向相反,且补强槽126的两个端部分别向折环部124的内缘和外缘延伸。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如图10所示,每个补强槽126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折环部124的内缘和外缘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其为了防止补强槽126和折环部124的内缘或外缘相交而导致的振膜结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其中该间距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各个补强槽126沿折环部124的顶角弧形分布,相邻设置的两个折环部124的顶角上的各个补强槽126的偏移方向相同,对角设置的两个折环部124的顶角上的各个补强槽126的偏移方向相反,如图5所示,折环部124位于左上顶角和右下顶角的弧段上的各个补强槽126均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偏移,折环部124位于右上顶角和左下顶角的弧段上的各个补强槽126均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偏移,通过对折环的顶角上的各个补强槽126的朝向的限定有利于将折环部124上集中的应力分散,从而使得制作的振膜达到更好地避免应力集中的目的。
进一步地,折环部124的顶角上的各个补强槽126的长度在0.8~1.5mm之间,折环部124的顶角上的各个补强槽126的深度在0.04~0.12mm之间。其中,进一步地,折环部124的外缘与固定部125之间设有环形的阻胶槽128,如图11所示,阻胶槽128的凹陷的方向与折环部124的突出方向相反。阻胶槽128与折环部124之间呈弧形过渡,且阻胶槽128的截面为U型,通过阻胶槽128设计使得胶水隔离在折环的外侧,避免了制作好的振膜在进行装配时的溢胶现象。避免了振动系统由于溢胶现象带来的分割振动,降低了扬声器的失真。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振膜的振膜成型装置10,该振膜成型装置10包括设于底部的下底座200、固定于下底座200上的振膜成型模具100、以及设于振膜成型模具100的上方的上腔体400,其中该下底座200为即可以进行加热也有水流冷却系统的一个底座,用户使用螺栓、螺帽等紧固件穿设该振膜成型模具100的定位孔后将振膜成型模具100固定在下底座200上,此时在具体振膜成型时,将大小适中的复合膜300平铺于振膜成型模具100的上表面,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该复合膜300的宽度比振膜成型模具100的主体的宽度大3mm左右,即其复合膜300的单侧伸出于模具座的主体1.5mm左右,此时由于振膜成型模具100上设置有避让部,且避让部与主体之间形成向下沉降的台阶,因此该复合膜300的侧边处于悬空状态。进一步地,下底座200开始升温加热,同时将上腔体400开始下压,以使得复合膜300的大部分区域处于密闭的腔体中,然后通过上腔体400充气加压,由于在振膜成型模具100的模具座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因此复合膜300下方的空气能够从通气孔中排出,使得复合膜300能够贴服在振膜成型模具100表面,当所有成型参数完成,下底座200通水冷却,上腔体400泄压后并升高,最终成型出生产所需的具有一定外观和力学结构特征膜片。此时由于设置的避让部使得能够对复合膜300外围的溢胶进行避让,其可以防止溢胶直接溢到模具座上而与复合膜300粘接的问题,且由于在模具座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防粘层,此时该复合膜300与模具座的粘性大大的降低,增加易脱模面积,使得制作的振膜容易脱模,且减少了膜片脱模过程中的拉扯力,使得膜片在脱模后,筋纹清晰,无塌陷,整体表面平整度高,无塑性变形,膜片一致性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和设于所述模具座内部的模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多个容置部、定位部以及避让部,所述容置部的形状与所述模具头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避让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侧边上,所述避让部的高度低于所述主体的高度,所述模具座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头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在远离所述第一凸台的顶壁上设有位于中央位置的平面部、位于边缘位置的折环部和固定部,所述折环部的内缘环绕所述平面部的外缘并突出于所述平面部呈弧面结构,所述固定部环绕所述折环部的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顶部的第一凹槽、设于所述主体底部的第二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通孔,通过设置的所述通孔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折环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在顶角处呈弧形过渡,在所述折环部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弧段处凹陷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补强槽,各个所述补强槽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折环部的突出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折环部的顶角上的各个所述补强槽的偏移方向相同,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折环部的顶角上的各个所述补强槽的偏移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的外缘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有环形的阻胶槽,所述阻胶槽与所述折环部之间呈弧形过渡,所述阻胶槽的凹陷的方向与所述折环部的突出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位于所述容置部的外侧设有多个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各个侧壁相连接处均进行倒角处理,所述第三凸台的外缘进行倒角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为特氟龙材料镀层。
10.一种振膜成型装置,包括设于底部的下底座、以及设于所述下底座上方的上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振膜成型模具,所述振膜成型模具固定于所述下底座上,所述上腔体设于所述振膜成型模具的上方,所述振膜成型装置用于将复合膜制作成振膜,当进行振膜成型制作时,所述复合膜设于所述振膜成型模具的上方,且两侧伸出于所述模具座的主体处于悬空状态。
CN201721384238.4U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Active CN207327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4238.4U CN207327575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4238.4U CN207327575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7575U true CN207327575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4238.4U Active CN207327575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757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394A (zh) * 2018-10-26 2019-02-15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振膜组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WO2021134251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膜成型模具
WO2022099790A1 (zh) * 2020-11-10 2022-05-19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膜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394A (zh) * 2018-10-26 2019-02-15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振膜组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WO2021134251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膜成型模具
WO2022099790A1 (zh) * 2020-11-10 2022-05-19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膜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7575U (zh)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装置
CN207070332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WO2016150197A1 (zh) 振膜组件及设有该振膜组件的扬声器
CN106200785A (zh) 耦接电子设备被电隔离的部件的双注模关节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76248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CN104902401B (zh) 发声器模组
CN106851519A (zh) 硅胶振膜的成型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硅胶振膜
CN109819389B (zh) 振膜成型模具
CN106954146B (zh) 用于扬声器的硅胶振膜组装结构和制备方法
CN105848063B (zh) 扬声器振膜组件、扬声器及制作扬声器振膜组件的方法
CN109803219B (zh) 振膜成型模具
US11303978B1 (en) Bluetooth speak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385384A (zh) 扬声器格栅
CN206759708U (zh) 用于扬声器的硅胶振膜组装结构
CN207070347U (zh)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3358633A (zh) 一种复合型pet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972034A (zh) 一种振膜及发声装置
US10448182B2 (en) Antenna using condu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06851520B (zh) 硅胶振膜成型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硅胶振膜
CN204498360U (zh) 发声器模组
CN1635319A (zh) 一种电冰箱门体及制造方法
CN207968956U (zh) 一种硅橡胶耳机套生产模具
CN211030885U (zh) 一种硫化成型模具
JP2010287989A (ja) スピーカー用部材およびそれの製造方法
CN203193870U (zh) 微型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