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0347U -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0347U
CN207070347U CN201720896450.2U CN201720896450U CN207070347U CN 207070347 U CN207070347 U CN 207070347U CN 201720896450 U CN201720896450 U CN 201720896450U CN 207070347 U CN207070347 U CN 207070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poken
out part
loudspeak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964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964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0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0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0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该模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扬声器单体,第一壳体包括容纳部和出声部,出声部位于容纳部的一侧;第二壳体盖合在容纳部上,以在第二壳体和容纳部之间形成容纳腔,扬声器单体被设置在容纳腔中;第三壳体盖合在出声部上,以在第三壳体和出声部之间形成前腔管路。前声腔的出音口设置在第三壳体和出声部的至少一个的壳壁上。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模组外壳在注塑时对模具要求高。实用新型的一个用途是用于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的出声管路设置在扬声器单体的侧部。前腔管路用于出声。在通常情况下前腔管路为一体结构。在模组壳体内形成前腔管路,对模具制作的要求较高。在制作时,人们通常在注塑料中插入滑块来制作前腔管路。这种结构的模具设计复杂,成本较高。
此外,滑块与模仁在注塑成型时会产生靠破,导致出现注塑毛边,影响前腔管路的表面顺滑性,从而影响扬声器的高频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侧出声扬声器模组。该模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扬声器单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容纳部和出声部,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出声部固定连接,所述出声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盖合在所述容纳部上,以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容纳部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扬声器单体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后声腔的至少一部分和发声腔;所述第三壳体盖合在所述出声部上,以在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出声部之间形成前腔管路,所述前腔管路与所述发声腔连通并且二者共同构成前声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前声腔的出音口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出声部的至少一个的壳壁上。
可选地,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出声部是一体注塑成型的。
可选地,在所述出声部的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振膜的正面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注塑钢片。
可选地,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和/或
所述出声部与所述第三壳体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整体呈扁平结构,所述第三壳体盖合在所述侧壁的一部分上,第三壳体、所述侧壁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底壁共同围成所述前腔管路。
可选地,在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出声部之间设置有横梁,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之间形成用于连通所述发声腔和所述前腔管路的通道,所述横梁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三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壳体是一体成型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或者硅胶。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壳体的壳壁上设置有所述出音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侧出声扬声器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壳体和第一壳体的出声部盖合在一起,二者共同围合以形成前腔管路。第三壳体和第一壳体的出声部均为开放的结构。相对于一体成型的孔式结构,开放的结构在注塑时不需要设置滑块,从而降低了对模具的要求,降低了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后壳;12:前盖;13:第三壳体;14:扬声器单体;15:出音口;17:前腔管路;18:容纳部;19:出声部;20:注塑钢片;21:出声部的侧壁;22:底壁;23:横梁;24:振膜;25:通道;26:容纳部的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所示,该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13和扬声器单体14。第一壳体包括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固定连接。出声部19位于容纳部18的一侧。
第二壳体盖合在容纳部18,以在第二壳体和容纳部18之间形成容纳腔。扬声器单体14被设置在容纳腔中。扬声器单体14的振膜24将容纳腔分隔为后声腔的至少一部分和发声腔。
第三壳体13盖合在出声部19,以在第三壳体13和出声部19之间形成前腔管路17。前腔管路17与发声腔连通并且二者共同构成前声腔的至少一部分。前声腔的出音口15设置在第三壳体13和出声部19的至少一个的壳壁上。即为,在第三壳体13和出声部19的至少一个的壳壁上形成一个开口作为出音口1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壳体13和第一壳体的出声部19盖合在一起,二者共同围合以形成前腔管路17。第三壳体13和第一壳体的出声部19均为开放的结构。相对于一体成型的孔式结构,开放的结构在注塑时不需要设置滑块,从而降低了对模具的要求,降低了成本。
此外,在注塑时,由于不需要插入滑块,故减少了模组壳体的靠破和注塑毛边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模组壳体的成品率,并且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高频性能。
此外,由于在注塑时不需要插入滑块,故前腔管路17的表面容易做的顺滑,从而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音效果。
具体地,容纳腔的结构与扬声器单体14的外部轮廓相匹配。扬声器单体14为动圈式单体或者动铁式单体。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3所示,第一壳体为模组壳体的后壳11。第二壳体为模组壳体的前盖12。后壳11包括底壁22和侧壁。底壁22与侧壁连接,以围合形成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容纳部18与出声部19比邻设置,并且二者的远离底壁22的一侧是敞开的。容纳部18构成容纳腔的腔壁的一部分。出声部19构成前腔管路17的腔壁的一部分。
前盖12的整体呈扁平结构。扁平结构对模具的要求低,容易制作。在组装时,前盖12盖合在容纳部18上。前盖12与容纳部的侧壁26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密封。在前盖12与容纳部18之间形成容纳腔。扬声器单体14被设置在容纳腔中。
在该例子中,扬声器单体14的振膜24与底壁22相对。振膜24与底壁22之间形成发声腔。扬声器单体14产生的振动气流经由发声腔向外传播。振膜24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后声腔的至少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后声腔不限于振膜24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部分。容纳腔的位于扬声器单体14以外的空间也可以作为后声腔的一部分。可选地,后声腔位于扬声器单体14的侧部,这样可以降低扬声器模组的厚度。
第三壳体13的整体呈扁平结构。同理,扁平结构对模具的要求低,容易制作。在组装时,第三壳体13盖合在出声部19上。第三壳体13与出声部的侧壁21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密封。第三壳体13、出声部的侧壁21以及底壁22共同围成前腔管路17。第三壳体13与前盖12比邻设置。前腔管路17和发声腔连通,二者共同构成前声腔的至少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前声腔包括从扬声器单体14的振膜24到出音口15之间的空间,而不限于前腔管路17和发声腔。
可选地,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13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或者硅胶。例如,后壳11和第三壳体13由聚碳酸酯(PC)或者聚丙烯(PP)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前盖12可以采用与后壳11或第三壳体13相同的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
上述材料便于成型,并且材质轻,耐用性良好。
优选地,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是一体注塑成型的。具体地,在后壳11注塑时,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一体注塑成型。这使得后壳11的制作变得容易。
此外,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的连接强度高。
也可以是,首先,将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分别单独成型。然后,采用粘结或者超声焊接的方式将二者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容纳部18与第二壳体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和/或
出声部19与第三壳体13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超声焊接的方式的密封效果好、连接速度快。
此外,超声焊接的方式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连接强度,并且能够保持模组壳体外观良好。
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出声部19的与扬声器单体14的振膜24的正面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注塑钢片20。注塑钢片20即钢片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被注塑到模组壳体中。注塑钢片20具有更小的厚度,这使得振膜24到壳壁的距离增加。注塑钢片20为振膜24的振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扬声器模组的轻薄化设计。
此外,注塑钢片20的散热效果良好,有利于扬声器单体14的散热。
优选地,如图1和4所示,在容纳部18和出声部19之间设置有横梁23。在横梁23与第一壳体的底壁22之间形成用于连通发声腔和前腔管路17的通道25。横梁23被构造为用于与第三壳体13连接。优选地,横梁23与第一壳体是一体成型的。具体地,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注塑成型。
横梁23与出声部19的侧壁21围成环状连接面。在安装第三壳体13时,第三壳体13连接在环状连接面上。这使得第三壳体13与出声部19的密封变得容易。
可选地,采用超声焊接的方式将环状密封面与第三壳体13焊接在一起。
在该例子中,如图3所示,在第三壳体13的壳壁上设置有出音口15。可选地,在注塑成型时,在第三壳体13的壳壁上形成出音口15。出音口15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圆形、矩形等。
可选地,出音口15也可以被设置在位于出声部19的底壁22上。
或者是,出音口15被设置在出声部的侧壁21上。由第三壳体13和出声部的侧壁21共同围合以形成出音口1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出音口15的数量、位置、形状以及尺寸。
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壳体的整体呈扁平结构。第三壳体13和第二壳体均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与侧壁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13的与第一壳体连接的一侧是敞开的。第一壳体的与第三壳体13相对的部位为出声部19。第一壳体的与第二壳体相对的部位为容纳部18。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三个壳体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形成开放的结构,以便于注塑成型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对讲机、收音机、耳机、智能盒子等。
该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
该电子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高频效果好的特点。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扬声器单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容纳部和出声部,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出声部固定连接,所述出声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壳体盖合在所述容纳部上,以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容纳部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扬声器单体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后声腔的至少一部分和发声腔;
所述第三壳体盖合在所述出声部上,以在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出声部之间形成前腔管路,所述前腔管路与所述发声腔连通并且二者共同构成前声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前声腔的出音口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出声部的至少一个的壳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出声部是一体注塑成型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声部的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振膜的正面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注塑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和/或
所述出声部与所述第三壳体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整体呈扁平结构,所述第三壳体盖合在所述侧壁的一部分上,第三壳体、所述侧壁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底壁共同围成所述前腔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出声部之间设置有横梁,在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之间形成用于连通所述发声腔和所述前腔管路的通道,所述横梁被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三壳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壳体是一体成型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或者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壳体的壳壁上设置有所述出音口。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出声扬声器模组。
CN201720896450.2U 2017-07-20 2017-07-20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7070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6450.2U CN207070347U (zh) 2017-07-20 2017-07-20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6450.2U CN207070347U (zh) 2017-07-20 2017-07-20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0347U true CN207070347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96450.2U Active CN207070347U (zh) 2017-07-20 2017-07-20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03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3365A1 (zh) * 2018-10-12 2020-04-1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WO2020107632A1 (zh) * 2018-11-29 2020-06-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3365A1 (zh) * 2018-10-12 2020-04-1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WO2020107632A1 (zh) * 2018-11-29 2020-06-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0332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KR101827664B1 (ko) 단말기 내부 장착용 스피커 모듈
CN207070330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6851498A (zh) 扬声器箱
CN107371107A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4887446U (zh) 微型扬声器
CN110177324B (zh) 扬声器及终端设备
CN103079162A (zh) 集成化扬声器,音箱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74160A (zh) 双喇叭耳机
WO2019019325A1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7070347U (zh) 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2544688A (zh) 天线的制作方法
CN208112885U (zh) 双单元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WO2017045464A1 (zh) 受话器
CN208190912U (zh) 扬声器模组
US11303978B1 (en) Bluetooth speak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7304902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5754774U (zh) 耳机喇叭
CN207802339U (zh)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CN208638691U (zh) 扬声器箱
CN208590014U (zh) 移动终端及其听筒结构
CN108882127B (zh) 扬声器模组
CN207869340U (zh) 扬声器箱
CN207124749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5862317U (zh) 发声装置及应用所述发声装置的移动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