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8396U -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8396U
CN207278396U CN201721133349.8U CN201721133349U CN207278396U CN 207278396 U CN207278396 U CN 207278396U CN 201721133349 U CN201721133349 U CN 201721133349U CN 207278396 U CN207278396 U CN 207278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main body
resonator
supply system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33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昊
刘军
刘凯
邱群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33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8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8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8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和谐振腔,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在所述谐振腔的进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密封连接;在所述谐振腔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用于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波纹管。通过将增压器与谐振腔采用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快速连接,连接方便,并能够耐高温,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动力性能的追求,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增压方式为发动机进气形式的一种,将空气事先进行压缩,再注气缸,增压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当然由于其主要功能是压缩空气,因此其工作温度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节气门温度更高。因此连接材料的耐热性是必须要考量的。
空滤系统出气管与增压器的连接需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耐热性的要求,以满足增压器高温的使用工况;2)解耦波纹管的耐久性要求,以满足整车寿命的要求;3)零部件的设计更经济,使得零部件的成本更有竞争力。常规的现有技术是使用橡胶材料作为解耦的柔性材料,连接增压器以及进气系统,其价格是十分昂贵,导致成本较高,并且连接时需要专门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导致连接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便捷、成本低的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和谐振腔,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在所述谐振腔的进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密封连接;在所述谐振腔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用于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波纹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增压器的所述出气口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谐振腔的所述进气口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环形的第一卡扣主体,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主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孔;
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环形的第二卡扣主体,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内径,在所述第二卡扣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凸块;
所述第二卡扣主体插入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内,所述凸块卡合在所述卡孔中;
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与所述第二卡扣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卡扣主体内设置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凸块连接在所述驱动弹簧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上还设置有紧固弹簧。
进一步地,在所述波纹管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箍。
进一步地,在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通气管道和空气流通通道,
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谐振腔的所述进气口连通,其末端为封闭端;
在所述通气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空气流通通道还与所述谐振腔的所述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多条所述通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道呈波浪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增压器与谐振腔通过快速卡扣连接,连接方便,并能够耐高温,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气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第一卡扣的剖视图;
图3为第二卡扣的剖视图;
图4为谐振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增压器; 11-出气口; 2-谐振腔;
21-进气口; 22-出气口; 23-空气流通通道;
3-第一卡扣; 31-第一卡扣主体; 32-卡孔;
33-密封圈; 4-第二卡扣; 41-第二卡扣主体;
42-凸块; 43-安装腔; 44-驱动弹簧;
5-通气管道; 51-末端; 52-通气孔;
6-卡箍; 7-紧固弹簧; 8-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1和谐振腔2,其中,在增压器1的出气口1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3,在谐振腔2的进气口2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4,第一卡扣3与第二卡扣4密封连接。
在谐振腔2的出气口22上设置有用于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波纹管8。
外部空气先进入增压器1进行压缩增压,然后经第一卡扣3与第二卡扣4形成通道进入谐振腔2内进行消音,之后经波纹管8进入空气滤清器内进行净化,最后进入发动机内。
第一卡扣3和第二卡扣4也成为快速连接卡扣。
通过将增压器与谐振腔采用第一卡扣3和第二卡扣4快速连接,连接方便,并能够耐高温,降低了成本,还使得波纹管远离增压器侧的高温环境,延长了使用寿命。
较佳地,第一卡扣3与增压器1的出气口11一体成型,第二卡扣4与谐振腔2的进气口21一体成型,提高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较佳地,如图2-3所示,第一卡扣3包括环形的第一卡扣主体31,在第一卡扣主体31的主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孔32。
第二卡扣4包括环形的第二卡扣主体41,第二卡扣主体41的外径小于第一卡扣主体31的内径,在第二卡扣主体41上设置有用于与卡孔32配合的凸块42。
组装时,第二卡扣主体41插入在第一卡扣主体31内,凸块42卡合在卡孔32中,在第一卡扣主体31与第二卡扣主体4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3。
也即是,该第一卡扣3的第一卡扣主体31呈圆环形或圆筒形,其内部具有通孔,在主体部31上设置有卡孔32。
该第二卡扣4的第二卡扣主体41呈圆环形或圆筒形,其内部具有通孔,在第二卡扣主体41上设置有凸块42。
第二卡扣主体41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卡扣主体31的通孔的内径。
组装时,将第二卡扣主体41插入第一卡扣主体31的通孔中,然后将凸块42卡合在卡孔32中,实现稳固连接,并在第一卡扣主体31与第二卡扣主体4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3,实现密封。
优选地,均匀设置有三个卡孔和凸块。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第二卡扣主体41内设置有安装腔43,在安装腔43内设置有驱动弹簧44,凸块42连接在驱动弹簧44上,从而实现伸缩,当凸块42在第一卡扣主体31内并与卡孔32对齐时,其在驱动弹簧44的作用下从安装腔43内伸出,从而实现第一卡扣3和第二卡扣4的稳定连接。
较佳地,如图1-2所示,在第一卡扣主体31上还设置有紧固弹簧7,从外部对第一卡扣3和第二卡扣4进行紧固。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波纹管8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箍6,实现波纹管8与空气滤清器和谐振腔的稳固连接。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谐振腔2内设置有通气管道5和空气流通通道23。
通气管道5的一端与谐振腔2的进气口21连通,其末端52为封闭端。
在通气管道5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与空气流通通道23连通的通气孔52,空气流通通道23还与谐振腔2的出气口22连通。
气体经进气口21进入通气管道5,由于通气管道5的末端52封闭,所有气体经多个通气孔52进入空气流通通道23内,在该过程中噪音被消除,气体最后经出气口22、波纹管8进入空气滤清器内。
较佳地,在谐振腔2内设置有多条通气管道5,可以更好地消除噪音。
较佳地,通气管道5呈波浪形,延长空气在通气管道5内的流通路径,其可以更好地消除噪音。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器和谐振腔,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在所述谐振腔的进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密封连接;
在所述谐振腔的出气口上设置有用于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波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增压器的所述出气口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谐振腔的所述进气口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环形的第一卡扣主体,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主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孔;
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环形的第二卡扣主体,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内径,在所述第二卡扣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凸块;
所述第二卡扣主体插入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内,所述凸块卡合在所述卡孔中;
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与所述第二卡扣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卡扣主体内设置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凸块连接在所述驱动弹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卡扣主体上还设置有紧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纹管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通气管道和空气流通通道,
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谐振腔的所述进气口连通,其末端为封 闭端;
在所述通气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空气流通通道还与所述谐振腔的所述出气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多条所述通气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呈波浪形。
CN201721133349.8U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Active CN207278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3349.8U CN207278396U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3349.8U CN207278396U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8396U true CN207278396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3349.8U Active CN207278396U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8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8153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重庆隆鑫通航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增压系统的发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8153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重庆隆鑫通航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增压系统的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6605A (en) Composite intake manifold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3335225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进气管总成
US7198017B2 (en) Intake noise suppressor
CN101240762B (zh) 具有带内部噪声衰减调谐的弹性联接件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CN101749101B (zh) 一种中冷系统及其构成方法
CN208996847U (zh) 进气消声系统及发动机
CN207278396U (zh) 一种用于向发动机供气的供气系统
CN211038866U (zh) 一种摩托车空滤器
CN102410049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具有相关联辅助部件的涡轮增压器单元
CN213331330U (zh) 一种车用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N106122111A (zh) 排气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
CN212774551U (zh) 一种集成式汽车空气滤清器系统
CN105940214A (zh) 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软管组件
CN110206667A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和车辆
CN112963275B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进气系统与空滤器
CN215860560U (zh)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碳纤维进气稳压舱
CN207795431U (zh) 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698117U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系统
CN202327483U (zh) 车用橡塑一体化中冷器出气管
CN206111387U (zh) 车辆空气滤清器
CN207701986U (zh) 一种密封可靠的暖风水管
CN212642921U (zh) 一种进气消声管结构
CN205663542U (zh) 一种高频消声器结构
CN201310422Y (zh) 一种心型进气歧管
CN215804882U (zh)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总成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