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4496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4496U
CN207224496U CN201720938522.5U CN201720938522U CN207224496U CN 207224496 U CN207224496 U CN 207224496U CN 201720938522 U CN201720938522 U CN 201720938522U CN 207224496 U CN207224496 U CN 207224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osition
moving platen
groove
injection mold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85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gfengd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gfengd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gfengd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gfengd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385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4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4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4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定模板、用于与定模板合模的动模板以及滑设在动模板上的行位,定模板具有定模仁,动模板具有动模仁,定模仁、动模仁及行位在合模时形成模腔;动模板包括进胶流道和凸设在动模板的分型面上的凸起部,进胶流道的一端延伸至凸起部的顶面并在凸起部的顶面形成内浇口;行位的底部具有在合模时供凸起部置入的凹槽,凹槽从行位底面的中央至行位内侧表面延伸,凹槽具有位于凹槽的底面上且呈倾斜设置的倾斜面;行位具有在合模时与进胶流道连通的浇口流道。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行位在后退的过程中不易刮胶粉,避免注塑产品外观不良和压模的问题,提高了良品率。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手机行业进入智能机时代,针对四面围腔式结构的电池盖,产品正侧面都是一级外观面,通常产品周圈会有倒扣或拔模角不够的情况,故此需要采用四面行位的结构,而不在外观面进胶。
目前,现有的塑胶模具,一般都包括有定模板、动模板、模仁和行位,模仁是安装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模仁内设有制品的型腔,热熔态的塑胶材料从浇道经侧浇口进入该型腔。然而,在水口拉断后,经常进胶点处会有残留,行位后退时,会刮到残胶导致注塑时会把残留水口胶粉冲进型腔内,故,造成产品外观不良,导致良品率较低,且胶料残留在行位和模仁上易造成压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行位后退时,刮到残胶导致注塑时会把残留水口胶粉冲进型腔内,导致良品率较低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动模板以及滑设在动模板上的至少一个行位,所述定模板具有定模仁,所述动模板具有动模仁,所述定模仁、所述动模仁及所述行位在合模时形成模腔;所述动模板包括进胶流道和凸设在所述动模板的分型面上的凸起部,所述进胶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并在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形成内浇口;所述行位的底部具有在合模时供所述凸起部置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行位底面的中央至所述行位内侧表面延伸,所述凹槽具有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且呈倾斜设置的倾斜面;所述行位具有在合模时与所述进胶流道连通的浇口流道,所述浇口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行位的顶面上并在所述行位的顶面上形成第一浇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倾斜面上并在所述凹槽的倾斜面上形成第二浇口。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包括一个从所述行位的底面向所述行位顶面并向行位内侧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一个从第一部分向所述行位顶面并向行位内侧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浇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20°,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5°。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的顶面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和纵向,所述行位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行位分别为在所述横向上相对所述动模板滑动的两个第一行位和在所述纵向上相对所述动模板滑动的两个第二行位;每个第一行位均设置有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进胶流道连接的潜片。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所述模腔内成型的塑胶产品的顶出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浇道系统,所述浇道系统包括主流流道和多条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设置在所述定模板内且分别连接主流流道和浇口流道。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采用在动模板的分型面上形成凸起部,并行位的底部设置凹槽,凹槽具有位于凹槽的底面上且呈倾斜设置的倾斜面,这样,行位在后退的过程中不易刮胶粉,避免注塑产品外观不良和压模的问题,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位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注塑模具 1a:模腔
1:定模板 11:定模仁
2:动模板 21:动模仁
22:进胶流道 23:凸起部
22a:内浇口
3:行位 3a:第一行位
3b:第二行位 31:凹槽
32:倾斜面 33:浇口流道
33a:第一浇口 33b:第二浇口
321:第一部分 322:第二部分
4:浇道系统 41:主流流道
42:分流流道 5:潜片
6:顶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100,其包括定模板1、用于与定模板1合模的动模板2以及滑设在动模板2上的行位3,定模板1具有定模仁11,动模板2具有动模仁21,定模仁11、动模仁21及行位3在合模时形成模腔1a;动模板2包括进胶流道22和凸设在动模板2的分型面上的凸起部23,进胶流道22的一端延伸至凸起部23的顶面并在凸起部23的顶面形成内浇口22a;行位3的底部具有在合模时供凸起部23置入的凹槽31,凹槽31从行位3底面的中央至行位3内侧表面延伸,凹槽31具有位于凹槽31的底面上且呈倾斜设置的倾斜面32;行位3具有在合模时与进胶流道22连通的浇口流道33,浇口流道33的一端延伸至行位3的顶面上并在行位3的顶面上形成第一浇口33a,另一端延伸至凹槽31的倾斜面32上并在凹槽31的倾斜面32上形成第二浇口33b。
上述的注塑模具100,采用在动模板2的分型面上形成凸起部23,并行位3的底部设置凹槽31,凹槽31具有位于凹槽31的底面上且呈倾斜设置的倾斜面32,这样,行位3在后退的过程中不易刮胶粉,避免注塑产品外观不良和压模的问题,提高了良品率;此外,减少了塑胶产品加工工序和成本,缩短了塑胶产品生产周期。因而提高了塑胶产品生产效率。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注塑模具100,应用于需潜伏式进胶的注塑产品(图未示),注塑产品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电池盖,该注塑模具100包括定模板1、用于与定模板1合模的动模板2、滑设在动模板2上的行位3以及用于向模腔1a注入熔融树脂的浇道系统4。
参见图1至6,在本实施例中,定模板1具有位于其底端中央的定模仁11,浇道系统4包括主流流道41和多条分流流道42,主流流道41连接于图未示的注口,分流流道42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分流流道42设置在定模板1上。
参见图1至6,动模板2用于与定模板1合模,动模板2具有位于其顶端中央的动模仁21,动模板2包括进胶流道22和凸设在动模板2的分型面上且位于动模仁21外侧的凸起部23,在本实施例中,动模板2的顶面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图示中D1方向,下面统称第一方向D1)和纵向(图示中D2方向,下面统称第二方向D2),凸起部23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两两对称地分别设置在第一方向D1中线的两侧,进胶流道22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四个进胶流道22与四个凸起部23分别一一对应。每个进胶流道22的一端延伸至凸起部23的顶面并在凸起部23的顶面形成内浇口22a。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增设凸起部23,增加了进胶流道22的容量,相当于在行位3底部增加了一截流道。
参见图1至6,行位3,滑设在动模板2上,在合模时向模仁方向推入,并在开模时向外推出。在本实施例中,行位3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四个行位3分别为在第一方向D1上相对动模板2滑动的两个第一行位3a和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动模板2滑动的两个第二行位3b。每个第一行位3a均设置有两个凹槽31,凸起部23的形状与凹槽31形状相匹配,两个凹槽31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凸起部23分别一一对应,以在合模时供凸起部23置入,凹槽31从行位3底面的中央至行位3内侧(靠近模仁的一侧)表面延伸,凹槽31具有位于凹槽31的底面上且呈倾斜设置的倾斜面32,且倾斜面32在合模时与凸起部23的顶面抵接。每个第一行位3a均具有在合模时分别与进胶流道22和分流流道42连通的浇口流道33,浇口流道33的一端延伸至行位3的顶面上并在行位3的顶面上形成第一浇口33a,另一端延伸至凹槽31的倾斜面32上并在凹槽31的倾斜面32上形成第二浇口33b。
具体地,倾斜面32包括一个从行位3的底面向行位3顶面并向行位3内侧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321,以及一个从第一部分321向行位3顶面并向行位3内侧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322,第二浇口33b位于第一部分321上。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倾斜面32可在行位3后退(向外推出)过程中,不会刮胶粉,以此来避免注塑产品外观不良和压模的问题。
参见图1至6,第一部分321与行位3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部分322与行位3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21与行位3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20°,优选15°,第二部分322与行位3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5°,优选3°。
参见图1至6,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100还包括与进胶流道22连接的潜片5,潜片5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四个潜片5分别与四个进胶流道22一一对应。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动模板2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模腔1a内成型的塑胶产品的顶出件6,顶出件6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顶出件6的底端向下伸出动模板2的底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动模板以及滑设在动模板上的至少一个行位,所述定模板具有定模仁,所述动模板具有动模仁,所述定模仁、所述动模仁及所述行位在合模时形成模腔;所述动模板包括进胶流道和凸设在所述动模板的分型面上的凸起部,所述进胶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并在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形成内浇口;所述行位的底部具有在合模时供所述凸起部置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行位底面的中央至所述行位内侧表面延伸,所述凹槽具有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且呈倾斜设置的倾斜面;所述行位具有在合模时与所述进胶流道连通的浇口流道,所述浇口流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行位的顶面上并在所述行位的顶面上形成第一浇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倾斜面上并在所述凹槽的倾斜面上形成第二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包括一个从所述行位的底面向所述行位顶面并向行位内侧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一个从第一部分向所述行位顶面并向行位内侧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浇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20°,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行位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的顶面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和纵向,所述行位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行位分别为在所述横向上相对所述动模板滑动的两个第一行位和在所述纵向上相对所述动模板滑动的两个第二行位;每个第一行位均设置有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胶流道连接的潜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用于顶出所述模腔内成型的塑胶产品的顶出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道系统,所述浇道系统包括主流流道和多条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设置在所述定模板内且分别连接主流流道和浇口流道。
CN201720938522.5U 2017-07-28 2017-07-28 注塑模具 Active CN207224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8522.5U CN207224496U (zh) 2017-07-28 2017-07-28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8522.5U CN207224496U (zh) 2017-07-28 2017-07-28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4496U true CN207224496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8522.5U Active CN207224496U (zh) 2017-07-28 2017-07-28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4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01998U (zh) 便于脱模的提手模具
CN204658841U (zh) 一种改进进胶流道的注塑模
CN205167424U (zh) 一种塑胶模具倒装模进胶模具
CN206446051U (zh) 一种笔管注塑流道结构
CN207224496U (zh) 注塑模具
CN209095916U (zh) 一种保温杯盖上的按键
CN207105480U (zh) 注塑模具
CN203427268U (zh) 一种从斜顶处潜进胶的塑胶模具及其注塑出的塑胶盖
CN207105470U (zh) 一种提高产品质量的注塑模具
CN203293482U (zh) 具有内抽芯机构的双色模
CN202491375U (zh) 一种牛角浇口结构
CN208615205U (zh) 一种注塑五金件的模具
CN207808301U (zh) 一种双牛角脱模式模具
CN207825372U (zh) 一种二合一路由器外壳注塑模具
CN208052478U (zh) 模具的进胶结构
CN214521653U (zh) 一种可隐藏塑胶产品结合线的模具结构
CN212312622U (zh) 一种透镜注塑模具
CN205343673U (zh) 可一次成型两双的制鞋模具
CN206840592U (zh) 行位进胶模具
CN208896412U (zh) 热流道转三板模再转牛角进胶结构
CN211763178U (zh) 一种煤气表透视窗注塑模具
CN210100560U (zh) 一种缩短塑胶模具二板模唧嘴结构
CN209141340U (zh) 一种连接器模具
CN212072822U (zh) 倒装细水口三板模模具结构
CN220198423U (zh) 一种零度脱模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